【摘要】目的:讨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抽动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 版(ICD-10)中儿童抽动症的诊断标准[1]的病例68例抽动症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2 例,对照组采用氟哌啶醇、安坦口服治疗;观察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止痉方,标本兼治。
同时两组均在各自治疗基础上加以心理治疗。治疗8周后统计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88%,对照组总有效率62.50%,观察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抽动症具有很好的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抽动症;中西医结合;儿童【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20-01
抽动症是指儿童和青少年时期起病,以运动性抽搐或发声性抽动为特征的神经精神疾病。该病是近年来发生比较多的一种儿童行为障碍综合征。起病年龄约为2~15 岁,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3~5)∶1,多见于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以5~10岁最多见[2]。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取得较好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为2008 年8 月至2013 年9 月我院门诊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2例,其中男25例,女7例;起病年龄最小4 岁,最大14 岁,平均8 岁;观察组36 例,其中男28例,女8 例;起病年龄最小3 岁,最大12岁,平均7.5 岁;病例选择:(1)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表现为多种抽动动作和一种或多种不自主发声,两者出现于病程某些时候,但不一定同时存在。病程至少持续1 年,且在同一年之内症状缓解不超过2 月以上。(2)慢性抽动或不自主发声指1d内出现多次,几乎每天如此或间歇性出现,程度一般不改变。病程超过1年。(3)短暂性抽动障碍,有重复、快速、不自主、无目的单一或多部位肌群抽动,或单一发声。至少持续2周,但不超过1年。病例排除:进行相应的辅助检查( 如脑电图、头颅CT、肝功能、鼻窦CT等)排除其他疾病。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史及实验室检查、病程等方面,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氟哌啶醇2~6mg/d,分2~3 次口服。
若有锥体外系反应加服安坦0.5~2mg,分2~3次口服。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止痉方(菖蒲5~10g、白芍3~10g、钩藤3~10g、炙甘草3~5g、全蝎0.5~2g、郁金5-10g、生龙牡10-15g 等)为主方,并随症加减。如点头、转颈、耸肩、甩手、跺脚加伸筋草、木瓜;皱眉、眨眼加白菊花、黄连;撅嘴、抽鼻加苍耳子、辛夷;发声秽语加半夏、郁金等。
每日1 剂,水煎3遍,合150-180ml,分3次口服,8周为一疗程。
1.3 心理治疗抽动症患儿的心理治疗非常重要,主要是通过医生、家长和学校三方面的配合,帮助患儿消除心理困扰,减少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通过正确引导和耐心帮助,让患儿适应现实环境,积极配合治疗。两组病例均给予心理指导,要让家长、老师了解抽动症是一种病,并非患儿有意做出的行为,老师要和同学做好沟通,不要嘲笑和歧视患儿,进行必要的社交技能训练,增强自信心,减轻学习负担,避免紧张、剧烈的运动,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1.4 疗效观察将连续服药治疗8周的患儿作为疗效观察对象,以抽动的控制或减少作为评定疗效。抽动表现减少70%或以上评定为有效,抽动表现减少不足70%或无变化评为无效。随访时由家长提供患儿院外的表现,由医生和家长共同来评判。根据治疗程度分为:1.痊愈:抽动症状全部消失。2.有效:抽动症状减少70%或以上。3.无效:抽动症状无明显改变或加重。4.总有效:痊愈有效总人数。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 统计软件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治疗结果
2.1 观察组总有效率88.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目前为止儿童抽动症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并未完全明了,研究发现大多数原因是患儿的脑神经递质分泌紊乱,使中枢神经的信息传达指令出现混乱,致使孩子表现异常。多数学者认为抽动症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外,还可能与神经递质失衡因素,病理因素,精神心理因素或环境因素等有关。可能是多种因素在发育过程中相互作用引发的综合征。临床表现复杂,主要包括运动性抽动、发声性抽动以及伴随的心理行为症状。往往病程比较长、病情容易波动,时好时坏,有周期性缓解和复发的倾向。通常先以眼部、面部和头部的抽动为表现,之后会逐步发展为颈、肩、肢体或躯干部位不自主的抽动,可从简单运动发展为复杂运动性抽动[4]。所有的患儿最终都会出现发声性抽动,表现为喉部发出奇特叫声或秽语。
抽动症属于发育障碍性疾病,关系到家庭和社会。本文通过8 周连续治疗,观察单纯西医治疗对照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组儿童抽动症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比较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总有效率为88.88%。单纯西医总有效率为62.50%,治疗则会引起嗜睡,体重增加及动作减慢,木僵,肌强直等锥体外系等不良反应,患儿常常不能耐受。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抽动症较单纯西医治疗治疗儿童抽动症具有优越性、应加强中西医结合等综合治疗,进一步提高疗效。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可以有效的治愈儿童抽动症,并且该病一般预后良好。抽动症的症状比较复杂, 家长容易误认为是孩子的不良习惯而忽略,从而延误最佳治疗时期,及时的发现和识别此病显得非常重要,必须引起家长和医务工作者的重视,多方面的配合才___________能有效控制此病的发展。
参考文献[1] 刘智胜. 儿童抽动障碍诊断要点[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2,27(7):481-484.[2] 全守东.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53 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结合儿科学2012,4(6)4-6.[3]李雄, 欧维琳. 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2012,18(9):1352-1354.[4] 戚拥军,赵晓忠,国春玲.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研究[J].中外医疗.2013,(30)197-98.
论文作者:李艳春 侯秀刚 杨立娟 齐琦 王雪晴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4年第11期(下)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2
标签:抽动症论文; 儿童论文; 患儿论文; 中西医结合论文; 疗效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医师在线》2014年第11期(下)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