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价值论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是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 向全党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建议》确定的一项引人注目的新课 题。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和 劳动价值的理论,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现在,我们发展社 会 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时所面对和研究的情况有很大不同。我们应该结合新 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根据这一讲话精神,下 面就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研究的一些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研究和认识的重要意义
以党的中央全会文件和最高领导人讲话反复强调要深化对一个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和认识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罕见的。这本身就显示了问题的重要性。具体来说,深化对社会主义 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研究和认识的重要意义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一)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需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了最早由西方古典经济学家提出的劳动价值论 ,用于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劳动价值论实际上是关于劳动与商品 生产交换关系的一种理论,它发现了商品生产交换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揭示了决定交 换比例的客观依据和共同基础,提出了一套科学概念、原理和方法,为研究市场经济中的资 源配置和利用问题奠定了基础。但是,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时所面对和研究的情况有很大不同。只有结合新的实际,不断深 化已有的认识,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 理论中一些问题的研究和认识还比较肤浅,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有很大差距,值 得探索 的问题相当多。例如,随着我国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劳动者成 分 、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日趋多元化,需要科学阐明劳动贡献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又如, 在“十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需要深入分析各产业之间、地区之间 、城乡之间以及不同经济成分之间的劳动变化和结构。认识的深化必将对实践产生巨大的反 作用,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二)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是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 需要。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石,在整个马克思主义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 。马克思正是在深入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和古典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劳动二重性 原理、商品二因素原理、价值形成和增殖原理、社会再生产原理、剩余价值生产和分割原理 ,等等,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不仅构筑了超越前人的政治经济学体系,而且为社会主义从 空想走向科学奠定了基础。过去认为,劳动价值论从西方古典经济学家提出到马克思主义经 典作家改造和发展,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理论,后人仿佛已经没有发展的空间。现在看来,劳 动价值论还有很大的发展余地。马克思主义开辟了发现真理的前进道路,积累了认识真理的 光辉成果,也留下了拓展真理的广阔空间。深入研究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必 将促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大发展,丰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三)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是正确认识和全面贯彻“三 个代表”思想的需要。第一,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深入研究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包括分析劳动力结构和素质、劳动组织和管理、劳动效率和 报酬,等等,有助于敏锐把握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和要求。第二,如果说物质财富有 不少是大自然的恩惠,那么先进文化则完全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深入研究社会主义社会劳动 ,包括各个产业特别是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劳动及其价值问题,有助于正确认识中国先进 文化的发展趋势和方向。第三,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在于要通过劳动创造财富,分享 财富,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只有深入研究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关心人民群众的 劳动就业状况、收入和生活水平,才能体察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四,深化对社会 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考察不同阶层劳动贡献的途径和方式,分析他 们的财产来源、支配和使用状况,可以全面了解我国工人阶级和其他阶级、阶层及其关系的 变化,正确判断各阶级、阶层和劳动者个人的先进性。这将有助于把全社会各个方面的优秀 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 众基础,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二、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劳动的若干新变化
劳动是人类运用自身体力、智力和生产资料创造财富的过程。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 劳 动内容和形式不断发生变化。在我国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过 程,社会劳动发生了许多新变化。
(一)劳动主体及其组织形式日趋多元化。劳动主体即劳动者。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我 国劳动主体及其结构比较单一,广大劳动者主要在国有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集体经济和 军队中就业和劳动。随着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劳动主体及其组 织形式逐步趋于多元化,除了继续在国有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集体经济和军队中就业和 劳动的人员之外,越来越多的人到个体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和其他经济成分中就业和 劳 动,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 、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这些人员当中有些是投资 者,同时也是劳动者,或者兼有劳动者身份。1985-1999年,我国全社会从业人员由49873万 人增加到70586万人,其中国有单位从业人员由8990万人减少到8572万人;城镇集体单位从 业人员由3324万人减少到1712万人;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由6979万人增加到12704万人;个体 企业从业人员由450万人增加到3827万人;私营企业从业人员由1990年的113万人增加到1999 年的969万人(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摘要》2000年第36页,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版)。 我国劳动队伍的基本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干部,同时也包 括前面所讲的其他劳动者。他们都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二)新的劳动形式层出不穷,科技工作和经营管理作为两种重要的劳动形式在社会生产中 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不仅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中的具体劳动形式比过去多,而且由于高 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出现了许多过去闻所未闻的劳动形式。在各种劳动形式中,科学技术工 作是最具有探索性和创造性的一种极其艰苦的劳动,它的产品主要是各种新知识,包括各种 新思想、新观点、新技术、新方法。科技成果在商品生产中的应用一方面提高劳动生产率, 降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另一方面提高劳动质量,使得产品品种和数量增加,质量提高,价 值总量增加。经营管理对提高企业整体劳动的质量也具有重要意义,同样可以使产品质量提 高,产量增加,并且更符合市场需要,因而更加畅销,从而提高经济效益。有些企业的其他 条件不变,通过改进技术和经营管理,就能大幅度增加产量,或者提高产品质量,从而增加 收益;相反,有些企业技术落后,经营管理不善,导致亏损和破产。这说明科技工作和经营 管理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比一般体力劳动对社会生产的贡献更大。加强对科技工作 和经营管理等劳动形式的研究,是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
(三)生产劳动对市场需求的依存性显著增强。我国已经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同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情况相比,生产劳动同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在许多行业,生产 供给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以致同市场需求相比经常处于部分过剩状态。我国对外开放水平 不断提高,更加积极主动和广泛地参与国际分工,使得国内劳动在更大范围内依存于国际市 场。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增强,以资本形态出现的物化劳动在世界范围内加速流动,寻求 有利的增殖场所,进而同活劳动相结合而得到配置和利用。在这样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劳动 对市场需求的依存度也就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不仅一般劳动产品的生产销售依存于市场, 而
且广大劳动主体即劳动者能否就业直接取决于市场是否需要他们的劳动力;不仅一般物质资 料 的生产劳动依存于市场,而且科技教育等劳动形式也在更大程度上依存于社会需要并受到市 场需求的影响;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连为一体,使得国内劳动和国际劳动紧密相联。这要求 商品生产者更加注重市场需求,同时也要求从理论上重新认识市场对商品价值形成的作用。
(四)劳动质量不断提高。劳动质量的高低主要反映在劳动者素质和工作积极性、劳动的组 织管理水平、生产资料的先进性、产品的质量和数量等方面。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劳 动者的总体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平均每万人中的大学生,1978年为8.9人,1999年达到32.8 人(同上书)。在生产中不断被采用的各种具有高技术含量的新机器、新设备、新材料,是劳 动质量提高的一种显示器。虽然更先进的生产资料本身不等于更高质量的劳动,但不论是它 被 生产出来,还是被有效地加以操作和使用,都需要相应提高劳动质量。在许多企业,昔日手 工操作的机器已被自动控制设备所取代,劳动者手中的工具已不再是钳子、扳子,而是计算 机线路板、鼠标等控制器。这样的劳动同过去相比也许显得更轻松,但是需要更多的知识积 累,具有更高的复杂度。劳动质量的提高还直接表现在宏观经济管理和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 提高。所有这些,都会使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提高,并最终表现为:产品质量提高、品种和 产量增加、服务改善、资源消耗减少等。当然由于我国各产业发展不平衡,劳动质量也有较 大的差异。
(五)在社会化大生产中,劳动的分工合作更加广泛和密切。在社会化大生产中,有些劳动 者 从事商品制造或加工,他们的劳动直接作用于商品体,比如位于生产线的某个环节,运用工 具对原材料进行加工,或者把零部件组装成整机,等等,这种劳动对商品使用价值形成所起 的作用一目了然;还有些劳动者不是直接制造商品,而是从事市场信息收集和处理、产品设 计、经营管理等工作,他们的岗位可能远离生产线,但其工作是商品生产和价值形成必不可 少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前一类劳动正在越来越大的范围内为先进的机器所代替,后一 类劳动仍然主要由人直接承担。各个生产环节之间、生产和销售之间都是密切联系的,商品 价值形成取决于生产销售的各个方面和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整个企业的 经济效益。从企业与企业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来看,也存在密切的合作关系。在上下游产 业之间,不仅要保持合理的结构和规模,而且产品的需求和供给要紧密衔接,有合理的次序 。即使是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也并非没有合作,如在技术开发、市 场分割、制定价格方面,通过适当的合作,可以降低成本,减少浪费。所有这些合作,就其 主体的脑力和体力有目的、有组织的使用来看,都可以说是劳动的合作。
三、深化劳动价值论研究的几点思路
要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研究,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下面简要谈几点思路。
(一)紧密结合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把劳动价值论研究重点转移到资源配置 和利用问题上来。以往对劳动价值论的研究主要是围绕价值决定问题进行,偏重于分析社会 生产关系。这样的研究无疑是必要的,但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意义决不仅限于此。由劳动决定 的 商品价值既能体现在生产中消耗的资源,又能反映使用这些资源所创造的财富,因此它能够 成为研究资源配置和利用问题的科学工具;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分析了资本家如何配 置和利用以劳动为一般代表的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价值增殖,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其中 一些原理和方法对我们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资源配置和利用问题具有普遍意义。我们 建 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让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为此, 必须深刻认识市场经济规律,真正按包括价值规律在内的经济规律办事。今后应当把劳动价 值论研究的重点放在资源配置和利用问题上。既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能够运用劳动价值论 来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我们也应当能够运用它来揭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 行特点,力求深化对资源配置和利用规律的认识,用于指导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
(二)全面考察现代社会化大生产中劳动创造价值的特点。从上面的分析来看,现代社会化 大生产中的劳动有不少新变化,必然会影响商品价值。其中有三点值得特别关注:第一,由 于劳动对市场的依存度空前提高,需要重新认识市场对商品价值形成的作用。市场需求的存 在决定劳动的必要性,没有市场需求的劳动不属于社会必要劳动,因而不形成价值;市场供 求关系影响劳动的有效性,从而影响商品价值量;市场范围决定商品价值生成空间。企业只 有按照市场需求来组织生产,才能取得好的经济效益。第二,在企业内部分工合作中,各个 生产环节之间、生产和销售之间密切联系,价值量取决于包括科技工作者和经营管理者在内 的全体员工的劳动状况,而不是仅由生产线上的员工或某一部分人的劳动决定。判断企业内 部一种具体劳动是否创造价值,主要看它是否能够按照市场需求和企业分工的要求完成某个 岗位的工作任务,对企业生产经营作出贡献。不能简单从一种劳动是否直接作用于商品体来 判断它是否创造价值。第三,劳动质量不断提高成为价值总量增长的主要源泉。从发达国家 的情况来看,商品价值总量增加有劳动数量增加的贡献,但主要是依靠劳动质量提高。例如 ,1980-1997年,美国经济增长大约有53%是劳动质量提高的贡献,47%是劳动数量增加的贡 献(根据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年《国际统计年鉴》一书有关资料计算),科学地说明劳动质量 的提高引起价值总量增加的内在机制,是劳动价值论研究的一个新课题。
(三)深入探讨劳动形成价值的条件。在现实生活中,常有人提出某种劳动是否创造价值的 问题。例如,商业服务劳动是否创造价值?对这类问题,可以通过具体分析作出回答;同时 还需要探讨劳动形成价值的充分必要条件。如果能找出这些条件,就可以用来判断各种劳动 是否创造或形成价值。深入研究表明,一种劳动要形成价值,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 这种劳动属于有效劳动,能够满足社会或市场的某种需要;二是这种劳动的产品或服务参加 交换。前一个条件的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为一种劳动如果属于无效劳动,那就不能以任 何方式满足人们的需要,当然不可能形成价值。后一个条件的必要性在于,只有当从事商品 经营的劳动形成价值时,各种商品才能够按照其价值大小进行交换,生产中的各种利益主体 所消耗的劳动也才能够从交换中得到必要的补偿。一般来说,符合这两个条件的劳动就应当 形 成价值。在市场经济中,各类工商企业员工的工作劳动和个体劳动者的经营性劳动符合这两 个条件,所以创造价值。此外,还有公务性和义务性劳动,如国家公务员的公务活动、军队 警察的公务劳动等,这些劳动者所在的单位不是商品生产经营实体,其产品或服务不直接 参加交换。他们的劳动不是通过交换来补偿(通常由财政拨款给予补偿),因而不形成价值。 这丝毫不贬低公务劳动的重要性。人们的劳动贡献可以通过创造价值来体现,也可以通过直 接为社会服务来体现,判断一种劳动的社会意义,主要看它是否符合上述第一个条件。不论 一种劳动是否形成价值,只要能在某个方面满足社会的需要,就有意义,就能对社会做出贡 献。不应把创造价值与否当作衡量各种劳动是否重要的唯一标准。
(四)正确认识各种要素在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西方要素价值论认为, 各种生产要素都会对生产做出贡献,因而参与价值决定。应该说,要素价值论注重要素贡献 分析,有可取之处。土地、资本等要素的确对商品使用价值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问 题在于,能否从各种要素对商品使用价值的形成发挥作用来推断它们创造价值。阳光、雨水 、空气对农产品的使用价值形成所起的作用很大,但在计算农产品价值和价格时,一般不 考虑这些因素的贡献,没有人强调它们创造价值。这是因为它们作为自然资源没有消耗人类 劳动。在某些干旱地区,需要花费大量的劳动来蓄水或引水浇灌,这时的水就有价值,并且 会加进农产品成本。一些自然要素被某些主体据为己有,这些主体可以凭借自己的所有权索 取收益,但必定要花大量的人力或劳动来维持所有权,所得收益归根到底还是与劳动有关。 用劳动价值论的观点来分析,如果一种生产要素是不稀缺的,则无需劳动即可获得,因而它 没有价值;实际上绝大多数要素都具有稀缺性,需要付出一定量的劳动才能获得,长期内生 产各种要素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正好反映它们的稀缺性,并形成要素的价值。当这些要素通过 交 换被用于生产其他商品时,使用者必须按照要素的价值或价格向其所有者支付报酬。这就是 按要素分配。要素对产品使用价值的形成作出贡献,因而前者的价值成为后者价值的组成部 分。劳动力也是一种具有稀缺性的要素,当它成为商品时同样有价值,并且它的价值也是其 他产品价值的组成部分。与其他要素不同的是,劳动力在生产中不仅把自己的价值加进产品 , 而且形成新价值和利润。人类劳动创造价值,固然同对商品使用价值形成所作的直接或 间接的作用分不开,但是根本原因还在于:劳动力是唯一由人自身输出的经济资源;它在生 产中的消耗是人的生命时光的不可逆转的流逝,构成生产的终极成本;劳动是各种不同的商 品相互交换的共同基础,是决定交换比例客观依据;只有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决定的价值进 行交换,商品生产者才能获得应有的比较利益。应当把各种要素对商品使用价值的作用与对 价值的作用区分开来。如果简单根据各种要素对商品使用价值形成所起的作用来推断它们创 造价值,就会得出不符合实际的结论。
标签:劳动价值论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商品价值论文; 交换价值论文; 产品价值论文; 经济论文; 要素市场论文; 价值理论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