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汉语语篇分析

广告汉语语篇分析

李灿[1]2008年在《隐喻的语篇功能分析》文中认为语篇分析是一门探索语篇的组织方式和结构功能的语言学科。隐喻研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探索,重心逐步由词汇句法层面向语篇层面转移。虽然人们已经认识到隐喻在语篇连贯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很多研究侧重隐喻在语篇中的修辞功能;尽管也有少数研究致力于探索隐喻的语篇功能,但他们大多以英语为研究对象,对汉语的研究相对来说还很薄弱。隐喻作为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是组织语篇结构的重要方法。我们主要从语言的意义和形式两方面,探讨隐喻的语篇功能。从意义方面说,隐喻通过喻体对本体的映射,把这两者联系起来。这种映射的特点是:有一定的方向性,局部特征的映射,方式有结构型和内容型两大类型。隐喻的映射之所以能产生,是因为隐喻的喻体和本体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似性。隐喻的映射构成了隐喻语篇的深层语义联系,这种语义联系是隐喻组织语篇的无形网络。在语言形式方面,隐喻语篇的衔接链是语篇连贯的语言形式联系的表现。隐喻的延伸性使得隐喻语篇围绕中心隐喻扩展,这样整个语篇的前后词语产生线性的联系,形成衔接链。这种衔接链有一定的形式和结构,它是隐喻组织连贯语篇的有形网络。隐喻组织语篇的无形网络和有形网络互相结合,共同构成了连贯的语篇。

姜雪[2]2008年在《新闻报道的语篇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从语言学角度对新闻报道进行研究,正越来越引起学界的注意。但研究多集中在新闻话语的传播功能、修辞效应、叙事特征等论域,对语篇结构本身的描写与解释则较少涉及。本文借鉴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语篇分析理论对新闻报道语篇的结构模式和话语策略进行分析,着力探讨新闻报道语篇特有的衔接与连贯方式,总结新闻报道语篇在新闻写作中的共性与个性,为新闻语篇分析的理论建设和研究实践做了积极的努力。纵观语言学领域的研究,传统语言学的研究多关注句子本身及其组成部分的研究,运用语篇理论对新闻报道进行语篇分析的论文和专着更是少之又少。从语篇角度来研究新闻报道是一种新的尝试,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语篇理论对新闻报道进行语篇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有学者预期:语言研究随着重心逐渐由静态而动态,由句子而语篇发生重大转移,语篇研究这场“兴师动众的,也许是涉及若干代人努力的马拉松竞赛”,正在促发学界的一次重大革命。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对新闻报道进行语篇分析:宏观结构、采用的话语策略、衔接和连贯。新闻类语篇是具有相对稳定的篇章模式的,主要的语篇结构类型有:顺序关系结构,层次关系结构,连环关系结构和平衡关系结构。本文重点分析了实现新闻报道语篇宏观关系的结构模式——语篇结构,详细描写了语篇结构生成通常采用的话语策略。层次关系话语策略是新闻工作者在创作新闻语篇时最经常使用的话语策略,倒金字塔式新闻通常采用层次关系话语策略,是目前出现频率最高的一类新闻。时序体式新闻一般同时采用顺序关系的话语策略和用时间词语串连全篇,此类新闻大多报道的是关乎国家、民族、百姓等重大题材的事件以及绝大多数读者感兴趣的事件。一般来讲,人物通讯、介绍新事物、介绍某一地域(包括国家、城市、名胜古迹等)的新闻语篇通常使用的话语策略是:以主题词语为线索词贯穿全篇。新闻语篇很少采用连环关系和平衡关系的话语策略,这是由新闻报道语篇特殊的语境要求和反映客体的独特方式决定的。为了实现大众传播、争取受众的目的,新闻报道语篇较之其他语体的语篇更加注意语篇的连贯性,在运用各种通用衔接手段的基础上使用了一些独特的衔接手段,如:消息来源语等;还高频使用了时间词语、统计数字、管界动词的手段。为了适应新闻报道语篇的特点,有一些衔接方式新闻语篇则较少使用或几乎不使用,如:“指称关系”中的“情景指称”和“观念指称”、“省略”、“反义词”和“互补词”的同现等。最后,本文概要论述了新闻报道语篇的指向性问题。新闻报道语篇是一种指向性程度极高的语篇。在“结语”部分,对本文引言和六章的内容进行了概要的综述。

康小燕[3]2017年在《从多模态语篇分析的角度探究汉语医药广告中的劝说功能》文中研究表明医药广告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表达信息并劝说观众购买药品,因此理解广告中劝说性的构建不仅对广告制作人来说有很大的意义,对大众来说也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对于公益广告和化妆品等广告的研究正如春笋般涌现出来,并且这些研究也产生了大量富有意义的成果,但是对于通过多模态的方法研究医药广告的案例则较少。本文旨在通过多模态分析的角度,尤其是通过多模态中的互动意义分析广告的劝说功能。本文中汉语医药广告的劝说性的研究是从互动意义的角度进行的,而多模态语篇的互动意义可通过语言和视觉两个方面进行。因此本文的医药广告也通过语言和视觉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作者从电视广告中收集了50条医药广告作为本文的语料,每条广告的持续时长不超过30秒。所收集的广告都是大众耳熟能详的,涉及感冒、咳嗽等常见疾病的医药广告。定性分析法可用于阐明医药广告中的互动意义如何通过语言和图片实现,以体现广告的劝说功能。在语言模态中,人际意义是通过语气系统、情态和人称系统实现的,而在视觉模态中,互动意义是通过接触、社会距离和视觉实现的。同时还采用Royce的符际互补理论研究语言模态和视觉模态是如何相互作用,构建互动意义并实现汉语医药广告中的劝说功能。本研究的结果如下:在语言模态中,陈述句语气是广告中使用最多的一种语气,祈使句的使用频率排其次。在情态方面,广告制作者使用频率较高的是高值模态算子和低值模态算子。在对人称代词的使用中,第一人称使用频率最高,第二人称次之。在视觉模态中,提供类图片在语料中使用频率较高。提供类图片向观众提供信息,而索取类图片要求观众采取相应的行动。就于社会距离而言,中镜头的使用频率最高。在视角的采用中,正面角度和平视角度的使用频率最高,正面角度和平视角度都有助于劝说功能的实现。广告中的符际互补通过符际加强和态度一致实现。希望本研究能丰富医药广告的研究范围,有助于观众或潜在消费者读懂医药广告中的劝说性语言,并采取更理智的购买行动。此外本文还有助于广告制作者创作出高质量的医药广告。

刘莹[4]2005年在《从语法隐喻理论探对外汉语语篇教学》文中认为语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多年来,对外汉语教学界对语篇教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语法隐喻理论对对外汉语语篇教学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希望能为语篇教学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简要概述了对外汉语语篇教学研究的基本情况,并说明了本文的选题思路。 第二部分着重介绍了韩礼德的语法隐喻模式,并简要概述了十年来我国语法隐喻研究的情况。这部分是全文的理论基础部分。 第叁部分是全文的重点。该部分详细分析了语法隐喻理论在口语教学、阅读教学以及写作教学中的作用。 第四部分结束语对全文进行了简要的归纳和总结。

郝媛媛[5]2007年在《汉语会话型广告语篇分析》文中提出会话广告是广告众多类别中的一个小类,从语言学角度,对此类型广告语篇进行研究的成果并不丰富;偶有涉及,一般也只是针对此类广告语言功能进行描写,而忽视了对会话广告语言结构的描写;即使触及了会话结构,但也仅针对会话中的个别现象进行描写,缺乏深入而系统的探究。鉴于这种情况,本文结合汉语会话型广告语例,运用会话结构理论及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语境理论对此类广告语篇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此广告语篇特点提出了语言选择上的支持。本文在对会话广告语篇结构做出整体和局部分析之后,通过与日常会话的比较,发现会话广告语篇与日常会话在话轮长度、重复、重迭、结尾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并就这些差异进行描写和解释。此外,本文选取广告中最为普遍的“问题——解决办法”语篇展开论述,分析了这一语篇模式的结构特征。最后,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境理论,主要从情景语境中的语域变体,即语场、基调和方式叁个方面分析会话广告语篇中的语言选择,探讨在具体语境下广告创作如何取得适切性,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和效果。

朴恩淑[6]2012年在《中韩语篇对比与翻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翻译学跟语言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于翻译界受到传统语言学的影响,传统的翻译研究均侧重于原文和译文的词、句子的对比,而且过分关注词法、句法的分析。因此,它未能涉及大于句子的翻译转换问题。然而,从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语篇分析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启示。即从语篇分析的观点来研究翻译,认为作为一个完整的语言符号系统语言的最高结构层次是语篇。因此,在翻译实践中应该以语篇作为翻译单位,而不可以仅仅句子作为翻译单位进行翻译。最近几年,翻译学界从语篇分析视角研究翻译的论文急速增长,但其研究多以英中、英韩互译研究为主。其中也有部分有关中韩互译的研究,但其研究相对薄弱。因此,作者为填补这一研究空缺,采用语篇分析理论,在语篇衔接的基础上,增加主位推进方式、语境等方面的内容,选取30多本中韩文学翻译作品、互联网资料、一些专着作为主要研究语料,针对中韩翻译进行了较为具体、深入的研究,拓宽了研究领域。作者通过研究提出了以语篇为单位进行翻译的翻译实践模式和翻译策略。这将对译者的翻译实践起到启示和实际的指导作用。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绪论中主要介绍了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方法与研究范围以及既往研究取得的成果与不足。第二章探讨了语篇衔接机制与中韩翻译问题。作者在本章将韩礼德和哈桑(Halliday and Hasan,1976)在《cohesion in English》一书中提出的衔接机制分为结构衔接与翻译和词汇衔接与翻译两小节,探讨了中韩翻译中的衔接问题。在结构衔接与翻译小节中,作者增加了在语篇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标点符号的分析研究。通过这些研究作者揭示了译者在翻译实践中应该将语篇作为翻译单位,而不应该局限在寻找对应词进行翻译的翻译策略。其次,在词汇衔接与翻译小节中,主要论述了同义衔接、搭配衔接问题。第叁章讨论了主位与翻译问题。由于语言类型的差异,中韩双语的主位推进模式不禁相同。因此,作者首先对中韩双语的主位推进模式进行了描写对比,在此基础上将其分为平行、集中、延续、派生、交叉等5种不同类型,结合实例讨论了中韩翻译语篇中的主位推进模式的呈现情况。第四章讨论了语境与翻译。采用功能主义观点,将语境分为上下文语境、情境语境、文化语境叁大类讨论了语境与翻译的相关性。第一节中讨论了直接体现语篇意义的上下文语境对翻译的影响,第二节中以构成情境语境的语场、语旨、语式等为基础,用中韩翻译语篇实例来,具体分析语义变量的变化。第叁节谈论了文化语境和文化词翻译问题。作者在文化语境中增加文化词汇翻译问题,并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第五章为结论,总结了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及不足点。

韩萍[7]2013年在《《围城》语篇衔接问题探析》文中研究说明衔接作为语篇分析的重要环节,不仅是生成语篇的必要条件,也是正确理解语篇的基础,是语篇意义连贯流畅、信息突出的主要手段。目前的语篇分析宏观研究较多,微观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选取《围城》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具体细致地分析,试图探寻汉语语篇的衔接手段规律和特征。《围城》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语言精练、幽默生动,可谓是中国文学作品的典范,因此选择《围城》作为研究汉语语篇衔接手段的文本是最合适不过了。本文从语法衔接、词汇衔接、逻辑衔接、主位结构衔接及辞格衔接5个部分来对《围城》语篇进行分析。在“词汇衔接”中,参照韩丽德和哈森对词汇衔接的分类标准,主要从“重复”、“同义”、“反义”、“类属”、“同现”5个角度,对《围城》的词汇衔接进行分析;“语法衔接”主要从语法层面探寻其规律;“逻辑衔接”部分,主要分析了《围城》语篇在逻辑意义上的类型构成及衔接方式;在“主位结构衔接”的部分,主要从动态的角度探讨了《围城》语篇的主位结构及主位推进模式类型;最后又从修辞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围城》语篇的辞格衔接类型和方式。

任贵华[8]2007年在《通知的语篇分析》文中提出行政公文是我国实施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工具,而“通知”又是所有行政公文中使用频率最高,使用范围最广的文种之一,因此“通知”的功能性很强,研究行政公文“通知”尤为显得重要。长期以来,人们研究行政公文运用的是写作学、文章学的理论及方法,普遍存在“写作格式十例文”的现象。本文运用篇章语言学研究成果,以语篇分析理论为指导,对我国行政公文“通知”语篇进行分析研究,既是行政公文研究领域的实用理论,也是语篇分析应用性研究的新拓展。本文以语篇分析(篇章语言学)的理论及方法为指导,探讨行政公文中“通知”语篇的篇章模式,以及语篇内部主位结构和信息结构的运行机制。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简要回顾了语篇分析历史及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论发展脉络,指出了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第二部分研究“通知”语篇的篇章策略与篇章模式;第叁部分研究“通知”语篇的主位结构;第四部分研究“通知”语篇的信息结构;第五部分为结论。研究表明,“通知”作为一个最常用的行政公文文种,公文的行政职能就是其语篇生成的目的,而这一目的促使“通知”语篇在生成的过程中选择独特的篇章策略和篇章模式即问题--解决模式、概况—具体模式、主张—反主张模式以及多种策略连续体;为了实现不同的篇章策略和篇章模式,“通知”语篇有着不同的主位结构模式即主位推进模式,以及不同的信息等级分布类型,正是通过这些手段,实现了“通知”语篇功能实现的机制。

廖艳君[9]2004年在《新闻报道的语言学研究:消息语篇的衔接和连贯》文中提出新闻语体逐步发展为“有自身的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特征的体式”。本文以语篇分析、系统功能语法、语用学、认知语言学等理论为指导,对新闻报道语体进行了一次现代语言学意义上的完整语篇分析的研究。 全文分为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简要叙述了最具社会实用性的新闻语篇的语体分类,新闻语篇作为研究语料的有关说明,以及本文的指导理论、研究任务和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主要交代了语篇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方法,并指出,面对学术界众多人文社会科学深入语言本体研究的总体转向,传统的新闻语体研究所应作出的理论、方法上的变革。 第叁部分:引进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衔接”的概念,运用话题、述题这一对语义——语用学上的术语,对消息语篇的两种基本类型:“倒金字塔结构”消息语篇和“金字塔结构”消息语篇,进行了话题结构的分析,总结出两者语义宏观格局——话题结构衔接的特点:前者主要遵循“相关性”标准(非线性标准),形成消息语篇各范畴话题结构的“分期兑现”格局,某些范畴呈现出循环性,则相应的话题结构也会是循环出现的;后者主要遵循“非相关性”标准(线性标准),新闻故事摹仿叙事结构,消息语篇各范畴的话题结构的发展和新闻事实发生的顺序基本保持一致。文中从新闻编辑对消息作品改、定稿,“语义链”分析和相关类型语篇比较等角度对“倒金字塔结构”消息语篇话题结构衔接的上述特点进行了验证。还以“金字塔结构”消息语篇为例,讨论了新闻报道语体社会功能的语言实现方式。 第四部分:对消息语篇的非语义信息如时间指示信息、空间指示信息、信息来源指示信息、小句信息结构等在语篇中的分布及带来的语篇衔接情况,作了具体的观察、描写和解释,并依据时间指示信息和空间指示信息的语体统一度,提出消息语篇内部小类语体区分的方法。 第五部分:从完整语篇出发,考察了消息语篇在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方面的一些主要表现形式,语法衔接如关联词语的衔接、主语隐现的衔接、特定结构式的衔接等,词汇衔接如照应衔接、同义或近义词语的复现衔接、部分/整体或上/下义词语的同现衔接等;并结合新闻报道传播效果的优化进行了具体的讨论。 第六部分:讨论了衔接作用下的连贯—衔接和连贯既互相区别又紧密联系,好的消息作品由于有话题结构衔接、信息结构衔接、语法衔接、词汇衔接等衔接手段,从而建构出一个个连贯的消息语篇。同时从认知的角度讨论了作为完整语篇的消息作品里,造成其语篇衔接和连贯的信息整体布局的理据。 第七部分:作为当今传媒界“强势”媒体的电视,其新闻语篇中声音符号和图像符号各自的功能、彼此的地位、双方互为语境的关系等等问题的探讨;以及完整的新闻语篇中信息的多元分类和分布情况等的探讨,都是我们日后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曾常红[10]2002年在《汉语论辩体语篇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有绪论部分、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叁部分和第四部分。全文10万多字。 绪论部分包括释题、对相关课题的研究概观和评述、辩论结构研究的意义等内容。本部分重点解释了“语篇”、“高级构件”和“论辩体”等概念,以八十年代为界,把我国的语篇研究分为两个阶段,并对这两个阶段作了简要的回顾,论文试图通过把形式和意义结合起来的分析辩论语篇的方法建立起辩论语篇的结构体系,为完成汉语语篇宏观结构体系和研究汉语语篇的基本结构规律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这也可以为进一步揭示汉语语法的特点和汉民族的思维习惯作出贡献。论文可以为各类辩论赛提供理论指导,为各级各类汉语论辩体作文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对自然语言的信息处理以及对外汉语教学也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第一部分论述的内容包括语篇的语篇性、辩论语篇的界定标准和确定辩论语篇的原则和方法。本文认为语篇标题的语法功能和语篇文体/语体密切相关,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来界定辩论语篇。语篇题目和语篇的开头和结尾部分再加上我们的语感可以做标准,结构是另外一个重要的标准。本文提出了界定辩论语篇的标准,一个结合数学方法的结构形式和意义内容相结合的标准,即语篇性量化标准。 第二部分包括汉语简单辩论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简单问答式辩论系统的基本结构横式两个内容。汉语简单辩论结构模式系统与日常会话的问答结构模式系统有一定的区别。这些区别的根源在于辩论语篇的语境因素与日常生活中的一般性问答的语境因素的差异。逻辑性是辩论语篇中很明显的语篇特征,所以,我们在话轮中比较多地见到由表示逻辑推理的构件所组成的因果链或并列或层层推进的结构模式。因此,在汉语口.头辩论语篇的结构模式中毗邻黄体式不多,而郎_.邻递进式、连环式和套环式较为常见,单层单对嵌入式比单层多对嵌入式多,多层嵌入式一般是不会出现的。 第叁部分包括语义类型系统建立的依据和标准和现代汉语驳句的语义类型系统两个内容。驳句的语义类型系统就是根据立句和驳句在语义上的连贯衔接关系来建立的。以驳句是否直接回答立句为标准,我们把驳句分为常规性驳句和非常规性驳句两大类,然后根据驳句和立句之间的语义或逻辑上的联系再分小类。在反驳时,有语义直一接指向对方的论点/论据/论证/言外之意的驳句,有针对对方反问驳句的直接性的驳句,我们在常规性驳句(上)和(下)两类分别具体介绍:非常规性驳句则根据答话者的主观意图分为有意不直接回答的“以反问为驳的驳句”和由于客观原因而不能直接/间接回答的“无能侧一驭勺”两类。本文认为辩论时的驳句不像一般的答句那样完全遵循台作原叫,它经常表现为反问句的形式,用反问作答或反驳对一方,因止!_,卿答的常规性和非常规性的界限就不是那么明朗了,两者的语义都可以指向对方的论点论据或论证,所不同的只是前者直接反驳了对方而后者炭_有‘,反驳的效果也不能以语义类型常规与否来判断,我们要根据一驳句能否合乎逻辑地反驳对方的观点来评判。 我们在最后一个部分中先客观的描写了汉语口头辩论语篇的韵律特征,然后在此基础上探索性地研究了汉语口头辩论语篇的语音与语义之间的关系,研究的结果是两者之间有相互制约的关系。但是,厂江制约的程度上到底如何,这需要以后进一步地研究。由于客观研究一条件的限制,在音系层能否直接表达语义的问题上,历来就有分歧,美国学者持否定态度,英国学者多半肯定①。胡壮麟先生也倾向于后者‘’我们通过对所掌握的少量汉语口头辩论语料的分析,似乎也可肯定地参见胡壮麟(19,4]53)同上·说,比较规范的正式的现代汉语口头辩论语篇的语音(尤其是停顿、音速和音高)的确影响并左右着语义的表达/表达效果。

参考文献:

[1]. 隐喻的语篇功能分析[D]. 李灿. 湖南师范大学. 2008

[2]. 新闻报道的语篇分析[D]. 姜雪. 复旦大学. 2008

[3]. 从多模态语篇分析的角度探究汉语医药广告中的劝说功能[D]. 康小燕. 兰州理工大学. 2017

[4]. 从语法隐喻理论探对外汉语语篇教学[D]. 刘莹. 四川大学. 2005

[5]. 汉语会话型广告语篇分析[D]. 郝媛媛. 广州大学. 2007

[6]. 中韩语篇对比与翻译研究[D]. 朴恩淑. 复旦大学. 2012

[7]. 《围城》语篇衔接问题探析[D]. 韩萍. 温州大学. 2013

[8]. 通知的语篇分析[D]. 任贵华. 湖南师范大学. 2007

[9]. 新闻报道的语言学研究:消息语篇的衔接和连贯[D]. 廖艳君. 湖南师范大学. 2004

[10]. 汉语论辩体语篇分析[D]. 曾常红. 湖南师范大学. 2002

标签:;  ;  ;  ;  ;  ;  ;  

广告汉语语篇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