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领导智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智慧论文,领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领导者为下属所瞩目,一言一行,影响深远。领导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行为,才能张弛有度,距离适宜,处于一种有利的势位?
1.以身作则,始终如一
一次行军途中,正值麦熟,曹操号令“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然而,曹操之马却被一斑鸠惊入麦中,踏坏大块麦田。曹操立刻唤来行军主簿,拟议自己践麦之罪,并掣剑欲自刎。郭嘉极力劝住曹操,操便割发以代首,于是三军悚然。曹操“割发代首”,展现了领导者的自律,落实法制,再次验证“以身作则,为人典范”的领导主题。
以身作则之所以重要,是因为领导他人所需要的权力和尊重,是领导者通过以身作则来赢得的。职位是被授予的,领导者必须以身作则,通过直接的参与和行动,赢得作为领导者的权力和尊重。
价值观是构成企业文化的核心。领导者要始终以最重要的事为中心,目的要靠价值观来引导。明白工作和生活的重点和意义所在,寻找人生核心目的的指南针。仅仅让员工加入企业是不够的,更要让员工融入公司的企业文化,投入企业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只图盈利的企业即使成功也是短暂的,只有高举特定的价值目标,企业才能活力永存。因而,领导者的真正任务就是,管理好企业的价值观,并使之贯彻到每一位员工的心坎上。
2.通权达变,因变制胜
春秋时,有一次宋国与楚国作战,宋兵已经排列成阵,而楚兵正在渡河,宋国将军认为楚兵多而宋兵少,请求此时出击。但宋襄公说:“不可,因为君子不乘别人困难的时候去攻打人家。”楚兵渡河以后,还未排列成阵,宋将军又请求出击,襄公又说:“不可,因为君子不攻击不成阵势的队伍。”一直等到楚军准备好了以后,宋襄公才下令出击。结果宋军大败,襄公自己也受了伤。作为领导,宋襄公居然不知道通权达变,招致失败。此类案例在中国历史上不在少数。
中国式领导一方面要把握永恒不变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因应瞬息万变的内外环境,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左右而逢源,无往而不通。在一定意义上,权变是中国式领导的实质。当然,变化是有章可循的,管理者要遵循规律,保持政策一致,不能朝令夕改。
3.临之以庄,亲疏有度
子曰:“临之以庄,则敬。”领导者不要和下属过分亲近,要与他们保持一定的距离,给下属一个庄重的面孔,这样就可以获得他们的尊敬。
人和人之间要保持距离,距离产生美。靠得太近,我们就会看见对方越多的缺点。两块石头投入水里,太近水波就越会相互干扰。
“近则庸,疏则威。”领导与下属保持恰当距离,可避免下属间的忌妒和紧张,减少下属对自己的恭维奉承甚至送礼行贿等行为,树立并维护领导权威。领导者要善于把握与下属之间的远近亲疏,发自内心的尊重员工,他们自然会投桃报李。表面文章做得再好,天天口头把“员工第一”喊得再响,若不能落到实处,则员工也不会实心工作。
4.隐藏好恶,洞烛真相
韩非子认为,人性是自私自利的,都为自己打算。臣子为君主做事,也是为了私利,舍生忘死、赴汤蹈火的目的不过是为了加官晋爵。为此,顺应君主的好恶意向,顺水推舟,见风使舵,就成为一般臣属的行为准则。
领导者需要恰当表达自己的情感及立场,在听取下属汇报时,要十分谨慎。当涉及到有关的人和事时,如果轻易外露好恶意向,下属就容易按领导者的意向掩盖真实情况。因此,要想洞烛真相,领导者就应隐藏自己的好恶,凡事装做若无其事的样子,不轻易表现出主观好恶。
5.沉着冷静,学会制怒
“主不可怒以兴师,将不可愠以致战。”愤怒容易让人失去理智,带着怒气去做事,十有九败。不管是君王一怒沙场见,还是冲冠一怒为红颜,多少人为此死无葬身之地,大批财富化为灰烬。刘备为报关羽被杀之仇,盛怒之下出兵伐吴,结果被火烧连营,大败而归,落个白帝托孤的可叹结果。
“制怒”就是克服情绪急躁,保持冷静思考,做出正确判断。制怒是一种心态、修养和能力,它需要个人不断修炼。
权力本是无情物,化作利剑不认亲。领导者要把握权力,有效驾驭下属;要合理调配,不被权力噎死。
1.慧眼识人,任人唯贤
曹操收许褚时,“操下账叱退军士,亲解其缚,急取衣衣之”。曹操如此礼遇,许褚感恩戴德,“遂招引宗族数百人俱降。”曹操的爱才是真诚的,明知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仍厚待之,结果损兵折将,放虎归山。赏识深入敌阵的赵云,便下令不准伤害,以至于赵云杀出千军万马。对于归附之将,能够不计前嫌,与自己原班人马一视同仁,量才而用。
任何一个群体都是由不同性格、不同经历、不同年龄、不同能力的人员组成,作为最高指挥官,曹操善于从言谈举止交游等等侧面对属僚予以了解,用其长防其短,使人各尽其才,能够在特定的背景下特殊环境里或者在某一场具有特色的战役中发挥出其特别的作用。
对于企业领导者来说,一定要慧眼识人,任人唯贤。不论年龄大小、资历深浅、能力强弱,一律平等对待。这样才能笼络一批人才,并且能使他们英雄有用武之地。
2.大权独揽,小权分散
集权而不专权,放权而不放任;大权独揽,小权分散;以权统人,调动部属,这就是企业领导者的授权之术。
领导者为达到上令下达的目的,通常都把最高决策权集中在自己手中,包括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企业文化的创建和组织架构的建立等。与大权独揽相对应,领导者要学会授权。
3.防患未然,分权制衡
在权力纷争中善于制造矛盾和利用矛盾,这就是政治上的平衡点和防止大权旁落的秘诀。刘备托孤时,文托诸葛亮、武托李严,实际上是一手很高明的招数。他担心诸葛亮暗中操纵西蜀政权,为稳妥起见,又令在川中自成一系的李严掌管内务,协助诸葛亮,实际上是让他们相互制衡,组成了一个稳定的架构。
当一个体系内产生权高震主或对立的势力、党派时,领导者如果一时无法消除这些势力或其对立状态,那就必须凭借自己的地位和影响制造出能与之相抗衡的力量,以控制对立的双方,并使他们在同一政治体系内共存,相互制衡,以达到权力的平衡。
不停地激励,让属下一直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是领导力的关键。如何激励?还在于要清楚属下想得到什么,才能拨动其心弦。
1.诛大赏小,赏罚严明
正所谓“杀一人而三军震者,杀之;赏一人而万人悦者,赏之。杀贵大,赏贵小”(《六韬·将威》),如果杀一个人能让全军震惊,这个人无论是谁都该杀头;如果赏一个人能让一万个人受到欢欣鼓舞,这个人无论是谁,都应该赏赐他;诛杀重在诛杀地位高的人,奖赏重在赏赐地位低的人。
诛大赏小是个屡试不爽的有效管理手段。实施惩罚时,先从有影响力的人物下手,从大的事情下手,警示效应才明显,才能真正影响全局,在实施奖励时,先从小人物入手,从小的进步和成就入手,可体现领导者鼓励先进的态度和求贤若渴的诚心,从而培养员工的信任感。
在企业管理中,不可能像将军带兵打仗那样,有那么多“杀一人而三军震”的惊心动魄的举动,管理者应更多地求助于“赏小”,关注下属细微的进步,并不断给予褒奖,通过日积月累,树立自己在下属心中的威信。
2.推心置腹,动之以情
中国人重情义、重感情,所以企业领导要特别注重感情投资。只有用心领导,以情动人,真正拂动了下属的心弦,管理才是真正到位的。
所谓感情投资,就是指不用一切形式上、物质上的手段,而用一种精神上、感情上的手段对下属进行鼓励和奖赏。比如一些关切的举动,两句动情的话语,这些东西不像物质的奖赏那样可以拿过来就用,但是它的作用要比物质奖励大。在中国人眼里,不重情义的人就不成其为人,不能知恩图报的人也不是君子。情义是人际关系的基础。如果一个人没有人情味,不讲情义,那根本就没有和他交往的必要。一个有情义的人才能折服人,才能被部下拥戴。刘备就很善于运用以情动人的手段,我们可从刘备送徐庶的情景中略见一斑。
刘备在马上拉着徐庶的手说:“先生此去,天各一方,未知相会却在何日!”说完,泪如雨下。徐庶也是泪流满面。此已达送别的最高潮,可是高潮之后又是更高潮。刘备停马站立于树林边,看着徐庶越来越远的背影,哭着说:“元直去矣!吾将奈何?”然后凝泪而望,却被一树林隔断。玄德以鞭指曰:“吾欲尽伐此处树木。”众问何故。玄德曰:“因阻吾望徐元直之目也。”刘备手下诸将也是“无不伤感”。
3.攻心为上,激将致胜
中国人爱惜自己的面子,不论对上级、对同行,还是对下属,都要考虑面子问题。
激将法利用人们的自尊心,从相反角度激起其”不服气”的情绪,使其产生一种奋发进取的”内驱力”,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收到不同寻常的效果。利用面子心理,巧妙施以激将法,就可以把很多棘手的事情消解于无形。当年在定军山,诸葛亮就是百般激将老黄忠,充分调动人才队伍中的“闲置资源”,让老将出马斩杀了曹操心腹爱将。
运用激将法要注意两点:激将法只适用于有办事能力的部下。黄忠原本虎将,只是年事已高,所以在受激情况下才会打胜仗。如果是偏将,激将只会使他更快战死,而无法扭转战局;激将法只能一次对一个人运用。人员多了,大家面子都降了一等,相互扯平,就没有人出头来承担责任了,激将法自然没有效果。
4.软硬兼施,双管齐下
激励讲究“打”和“拉”的艺术,前者是一种“硬”的强迫措施,而“拉”则是“软”的管理措施,施于无形但成效不可忽视,其实际效果并不比硬管理差。领导者在注重感情投资的同时,也要该唱黑脸就唱黑脸,不可心慈手软。在管理过程中讲究软硬兼施,恩威并济,双管齐下,对员工又“打”又“拉”才是管理员工的妙诀。
康熙谋划平台大计时,感觉非用姚启圣不可。此人自恃才高,能言善辩,屡屡与上司争吵,被一再降职,在马场任九品“司厩”。康熙先进行打压,将其关入牢中:“好吃好喝供着,3个月任何人不得同他说一句话,朕要把这只能言鸟憋个半死。”然后将其带回北京,途中让姚在冰天雪地里坐在四处漏风的囚车上,让其吃尽苦头。姚启圣的轻狂被涤荡尽了,这才让其进入龙辇,赏点心吃,又让其读御书,再在养心殿“经筵日讲”。后来姚任福建总督,在收复台湾的过程中立下大功。
在管理员工的过程中,光有软的或硬的手段似乎都不妥,最高明的则是软硬兼施,双管齐下。领导者用“硬话”发威后,给员工一段时间检讨自己的行为,反思自己的过失,然后领导者可以有计划地逐步做收服人心的工作。
5.义利兼顾,引导明晰
楚国有个叫直躬的人,他的父亲偷了别人的羊。他得知后就去向官吏告发了自己的父亲。令尹说:“你告发别人的偷盗行为,这是对国君的忠心,值得嘉奖。但你告发自己的父亲,却是大不孝,是父亲的不孝儿子。所以,我要先打你二十大板,让你受皮肉之苦,然后再奖你钱。”直躬虽然得到银钱的奖励,却也挨了一顿板子。令尹虽然奖赏了直躬,却又否定了直躬的行为,认为不合孝道。这让楚国人在遭遇同类事情时,无所适从。权衡之下,很多人都选择了沉默。自此,楚国的坏人坏事就很少有人向上报告让君主知道了。
现代管理中,谴责和赞扬、奖赏和惩罚在执行过程中互相矛盾,员工就会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必须赏则誉之,罚则毁之,对员工有一个明晰的引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