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工业生产用电量以及农业生产用电量急剧增加,此外,对于居民生活用电需求量也逐渐增加,这些现象表明,现代社会对于电能的需求量远胜于从前。用电需求量的增加致使电力系统配电任务加大,同时也给相关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自动化控制下的电力系统电网具有较高安全性和可靠性且经济效益好,所以电力系统相关研究人员应加强对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研究,不断进行改善与创新,为电力系统的发展提供优良的条件。
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现状;前景
1配电网自动化的应用原则
1.1适应性
首先,需要和城乡经济的实际发展情况相适应。虽然我国现今的经济状况得到明显好转,但就实际来说,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农村经济发展程度不高。设置自动化的配电网,应该和我国实际的国情以及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结合,从而对配电网自动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从提高供电可靠性以及满足客户需求入手,将有效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其次,需要和配电网的发展情况相适应。最后,需要和定时限保护相适应。将定时限保护装置与电流、时间阶梯保持重合,促使上下级保护装置更加协调全面。
1.2利用电流控制式的原则
在配电网中,重合断路器执行最多的操作就是合分操作,当出现瞬时性故障的时候,就会出现自动重合,进而造成配电网的开关操作过于频繁,导致设备可靠性发生降低,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在自动开关上有设置合闸,合闸的作用是延时时间。当故障发生时,配电网中的线路并联组数较多,这时要想合闸完成就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合闸完成的时间要比故障判断的时间长得多,因而影响供电连续性。另外,自动开关中一般不会设置计数,只可对一次合闸进行利用,之后再进行判别动作。相比较来说,电流控制式中涉及的使用设备则不存在这些问题,且在进行电压控制的时候,所使用到的方式更为便捷。
2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实现技术
2.1节点全网漫游技术
一般情况下,全网中的任何节点都存在与其他节点通信的可能性。在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中,各个节点都与所在馈线中的一个管理节点相对应,并进行通信工作。在通信过程中,会出现节点丢失的情况,这个时候节点和相应的管理节点之间的通信是不能正常进行的,这时网络会对节点进行自动检索。相应的,该节点的搜索该由管理节点来执行,系统变为中继。但是,如若改为中继后管理节点仍无法检测到这个节点,那么系统会进行漫游申请,将情况汇报并反映给馈线子网,由其联络节点来执行。通信管理节点(侧变电站的)收到系统的漫游申请后,重新注册漫游的新节点。最后,相关变电站接收配调中心发送的注册信息,实现节点的全网漫游。
2.2自动设置中继技术
在设计软件时,除了能实现一般结点的功能之外,为了实现网络中节点间信息的有效接收和转发功能,还要在NDLC中继节点设置相应的功能模块。设计中,为了使网络中的信号传输过程存在真实性,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这样不仅可以降低信息的传输频率,还可以使信息变小,从而大大降低通信网络上的压力。自动设置中继技术的使用,可实现整个网络节点之间的通信,从而解决通信距离问题。其需要满足的基础条件必须是网络中的相邻节点可以通信,这里的相邻节点指的是任意两个相邻网络节点。
2.3面向对象的设计
在配电网中,馈线、负荷、开关、变电站及变压器都是按照分层进行一定排布的。单个区域是由包含多个节点的若干个馈线子网(变电站)组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般情况下,馈线子网之间的节点是没有互相通信的功能,但是由节点形成的网络节点是可以相互联络的,这是因为每个节点都可以作为一个管理点,而且只有相同馈线子网中的节点才可以相互通信,形成网络管理节点。不过如果是在网络重构这种特殊情况下,节点是可以实现与其他馈线子网节点的联通。此时需先通知节点,经过允许后方可进行通信,从而实现不同变电站之间的通信。在面向对向的设计技术中,往往在馈线子网的第一个子站中设置网络管理节点,用于实现子节点上信息的记录,这样的设计对于馈线网络的扩展是十分有利的。
3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的发展前景
3.1管理模式得到细化
传统电力系统管理模式下,对电力系统配电网的管理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电力系统的进一步发展。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包括很多方面内容,且比较繁琐复杂,对技术性要求高。因此,要想使管理模式细化,应对实现配电网自动化的过程进行阶段化。第一个阶段,应将工作重心放在设置电力系统的自动开关装置及变电站的相关闸门的保护等,并进行不断完善。第二个阶段,应对电力负荷进行测算和调整,相应增加通信设备数量。第三阶段,应对电力系统管理的中心工作进行完善,使之更加科学和规范。
3.2以循序渐进的模式开发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
近些年,国家逐渐提高了对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的重视程度,在全国很多地区都加大了对其的建设力度,一些地区逐渐实现了配电网自动化功能。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模式是电力企业经营的重点,无论在哪些地区,电网建设都是重要的工作内容,其建设目的是提高供电量及电力产品质量,并相应提高电力系统工作效率。
3.3实现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功能
目前,对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期望主要是能实现对电网中的数据进行传输和处理。近几年,电力企业对配电网自动化发展进行了非常理性的思考,使电力系统发展道路更加平稳,为我国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发展提供良好平台。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相关功能广泛,如能实现这些功能,就能大幅度提高配电网运行水平。1)检测问题的功能。当电力系统和网络系统正常运行状态下,通过传输回来的数据能对问题进行告警。然后根据信号传递的告警信息采取一系列措施,根据数据分析能得出问题是暂时还是长期存在,并将分析出的数据传送到系统或数据库之中。2)自动解决问题的功能。一旦在电力传输过程中出现电力方面的问题,导致地区暂时性停电情况发生时,自动化系统能对电网结构进行重新构建,带电去就会发挥电源的功能为停电的地区提供电力资源,使其恢复正常用电状态。
3.4有效提高电能质量
配电线路的安排缺乏科学性是造成供电量不足及电能质量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线路布置不规范,使得电力在输送过程中出现一些损耗,影响供电量。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应用过程中,由于技术不断发展和更新,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电力企业工作效率。配电网自动化背景下,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对电力资源自动处理,能有效提高电能质量。首先,电能质量受到温度影响比较大,配电网自动化能提高电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避免因温度变化对电能质量造成的影响。另外,配电网自动化技术是以通信工程作为主要的技术支持,通过对相关数据的采集和控制有利于实现提高电能质量目标。
4结论
综上所述,电力资源在人民日常生活很重要,是关系到国家民生问题的重要内容,所以,发展电力是国家建设的关键环节。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涉及很多方面内容,不仅对人民日常生活水平具有非常大影响,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家建设步伐。因此,仔细研究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现状,并根据此项技术现状对其未来发展前景进行分析具有非常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钟志鹏.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的应用现状及展望[J].低碳世界,2016(27):68-69.
[2]夏颖.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的相关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4):206.
论文作者:王立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30
标签:节点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配电网论文; 子网论文; 通信论文; 电能论文; 技术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