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后现代及其与中国文化的关联,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后现代论文,中国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 西方后现代可以被梳理为作为词汇的后现代史、各学科的后现代史、作为整个文化概念的后现代、大后现代和小后现代。后现代思维的特点集中体现在深度/平面、整体/碎片、中心/边缘、时间/空间四组概念中,它们的意义具体而不抽象,可变而非凝固,相对而非绝对,多样而不唯一。划分、抹去,再划分,再抹去……才是后现代方法论之魂。中国从历史线型发展看未达现代遑论后现代,但从全球化共时性立论却已布满后现代景观。真正重要的是从转型期中国国情出发,在中国古代和现代思维传统基础上吸收后现代思维之精华。
关键词 后现代思维 全球化 共时性 中国思维
标题的两个主词,对学界来说,一个不是含混,就是被片面地理解了,另一个90年代以来就一直在争论。使前者澄明,让后者的讨论进一步深入,对于面向21世纪的中国文化建设,我想,不是没有开阔思路的作用。
一 怎样使后现代的含义清晰
在哈佛大学图书馆的电脑目录里,且不算论文,仅书名含有“后现代”字样的专著就有610部。我在哈佛时期(1996年2月至1997年1月),尚未来得及输入的带有“后现代”字样的新书在哈佛书店里仍在不断出现。学界公认的后现代思想大师鲍西亚(Jean Baudrillard)、德里达、福柯、德鲁兹(Gilles Deleuze)等,其著作名都看不见“后现代”字样。汉斯·伯当斯(HansBertens)《后现代观念史》(1995)提到的自50年代以来的各类后现代代表作,不少也未让“后现代”字样出现在书名上,再加上大量相关领域的著作中的后现代内容,如梅特·卡列里斯库(Matei Calinescu)《现代性的五个方面》中的一个方面就是“后现代主义”,如此庞大的资料构成了一座言说后现代的迷宫。读谈论后现代的著作,其首先谈论的,就是“后现代”、“后现代主义”、“后现代性”这些词在各色使用者中的意义含混。多翻几本概论性著作,会发现连何为后现代大牌代表,也众说不同。
不仿这样来梳理后现代。
一、作为词汇的后现代史。据沃尔夫冈·沃斯奇(Wolfgang Welsch),“后现代”一词最早出现于1870年代,“后现代主义”最早出现在1926年的一本书名上。“后现代”在1930年代和1940年代又有所出现(卡列里斯库说,伽瑞在1946年评论洛威尔的诗,可能是美国第一个使用“后现代”术语的人)。自1950年代奥逊(Charles Olson)用这个词来指称一种反现代主义的诗歌后,后现代一词的亮相逐渐增多,到1980年代,它已成为一个时髦词汇了。且不谈学界,美国的大报,如《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山矶时报》,1980年就有21篇有关后现代的文章。在这些报纸上,后现代一词的使用,1984年是116次,1987年为247次,1989年为277次。美国名教授大卫·哈维(David Harvey)说,当他刚听到“后现代主义”这一术语时,认为它会像过去几十年里出现的各种“主义”一样,火一阵后就会冷下去,但想不到这家伙却持久不衰,且越来越火,于是悟出它是一个描述当下社会中新的思想情感的合适概念,自己也花大力气写了《后现代状况:文化变化的起源研究》,该书1990年出版后,年年重印。作为词汇的后现代史,是一条进入后现代的最初路径,也是感受后现代的最初方式。
二、各学科的后现代史。众所公认,后现代思潮兴起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与诗歌于50年代末使用“后现代”几乎仅限于本领域不同,建筑于60年代竖起“后现代”大旗之后,影响扩大到建筑之外,其最著名的人物詹克斯(Charles Jencks)成为跨学科熟知的后现代大师。随后,各门艺术——绘画、小说、舞蹈、电影、摄影,纷纷进入“后现代”。80年代中期,一批理论家把音乐电视作为后现代文化实践的典型范例,各类非艺术学科的后现代也先后纷纷登场:后现代法学、后现代社会学、后现代伦理学、后现代政治学……一片“后”旗飘扬。然而,各学科的“后”学出场,除了跨学科的影响之外,主要还是出于本学科的理由。“后”必须以什么之后的“什么”为对立面和前提,这个“后”之前的“什么”在各门学科中是不一样的,因此各种后现代呈出五花八门的复杂性。伯当斯的《后现代观念史》对此作过较好的描绘。有艺术门类之间的不同。例如,后现代建筑相对的现代建筑是以包豪斯为代表的纯形式,后现代建筑就高扬超越纯形式的折衷主义;而在文学上,后现代面对的是再现型的现代主义,因此后学家们,特别是那些形而上小说家,就走向美学自主性和纯形式主义;绘画的后现代类似于建筑,而摄影的后现代类似于文学。还有流派之间的差异,如有存在主义的后现代,有结构主义的后现代,在结构主义的后现代中,又有德里达式后现代和福柯式后现代之分。学科后现代史的多样性,甚至可以使人们用这一个后现代去反对那一个后现代。意识到学科的后现代史,对于通过后现代的复杂性较全面地认识后现代,是十分必要的。
三、作为整个文化概念的后现代。不管各学科的后现代多么不同,大家都纷纷打出后旗,里面已意味着一种共同的东西。于是,在后学不断出场的过程中,对后现代的总结工作也在进行。如哈桑(Ihab Hassan)自70年代以来对后现代特征的概括,他通过后现代与现代的对比列出的几条,虽然被认为太机械、不准确,但还是被引证,说是可作一参考基础。在总结后现代的潮流中,做得最好的,一是法国的利奥塔(Jean Francois Lyotard),一是美国的杰姆逊(FredricJamson)。前者的《后现代状况:知识的报告》(1979)和后者的《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1991)皆为后现代的扛鼎之作。通过一大批理论家的描述概括,后现代不仅是风格、流派、主义,而且是整个自1950年代以来变化了的社会(对这个新社会,人们试着用各种词汇表达: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消费社会、大众文化社会、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特征。它贯串于社会的一切方面,从经济结构、消费方式、空间组织、视觉形象、文学的叙述方式、电影的剪辑手法到哲学思考方式。这样一来,后现代就成了一个大概念,各个社会人文学科的众多流派,都可视为它的表现。比如,鲍西亚虽然基本未用“后现代”一词,但因其对消费社会及其文化表现的精彩分析,而被尊为后现代大师。这样,在论述后现代时,特别是在非西方学界,就出现了一个必须注意的技术问题,这就是——
四、大后现代和小后现代。小后现代,只是就那些使用“后现代”词汇,来言说后现代的人而言,不管他是用这一词来论说一种小现象(如一种艺术门类),还是概括大现象(整个文化)。在这一限定中,只有利奥塔和杰姆逊才能算作后现代大师,同样,在这一限定中,后现代与后结构、后殖民等等可以并列。大后现代,则用于所有对后现代文化进行了深刻分析和描述的思想家、批评家和思想文艺流派。在这一意义上,后结构主义、后殖民主义、后期维特根斯坦,以及以阿多诺为代表的法兰克福学派、伽达默尔的解释学,等等,都可称为后现代。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被不同的著作分别列为后现代大思想家的有福柯、德里达、罗蒂、哈贝马斯、德鲁兹、鲍西亚、利奥塔、杰姆逊……
有了大后现代这一内涵,“从现代到后现代”不但是新出的一厚本全面反映西方思想流变的精选文集的书名,也是不少著作中章节的名称。从作为整个文化的后现代来看西方的思想流变,一条粗约的主线可以如此勾出:后结构主义标志了西方思想的决定性转折,后现代主义使点扩为面,把一个流派的力量变为整个文化的思想。这都是西方文化内部的变化,是围绕着西方本身来运思的。后殖民主义进一步将后现代思维运用于西方与非西方的关系,使后现代思想的全球化呈出一种“新”貌。明晰了以上四点,就可以谈后现代的含义问题了。
二 作为思维方式的后现代
然而,后现代的含义是不易谈的。作为文化整体的后现代,包含了从经济结构、政治模式、大众文化、建筑形式、文学艺术、思维方式一切领域。正因为关 涉甚多,因此对后现代的言说特别麻烦,也特别容易自相矛盾,前后互讽,误读误听误解的可能性也特别大。例如,谈及大众文化的后现代特征,它的当下性、从众性、娱情性,等等。这里的语词构成易于使人从大众文化一下跳到后现代,它似乎就像一个情趣平庸、媚言吸众、当下娱快、乐不及义的玩意儿。论到文学艺术的后现代标志,马上可以找到一些定性的固定词组,什么拼贴、挪用、戏拟、互讽、游戏、躲避崇高、拒绝深度,等等,从这里去感受认识,后现代好像是破坏秩序而又毫不严肃的玩家,趣味平庸而又喜欢捣蛋的奇人。从这些地方进入,特别容易引起人们对后现代的否定性情感和价值判断。
本来,谈论作为文化整体的后现代,从后现代思想自身看来,本就是一个悖论。中国的老子相信永恒之道存在,同时知道它不可言说,因此《老子》用了一种圆滑、无奈和智慧的方式去说。后现代不相信有一个本体论意义上的整体,但它需要把握整个现象,这使它必须痛苦、无奈、智慧地言说。因此,两种方式常被采用:一是描述法,描述各个部分,让你去体会那拼贴而成从而易变的“整体”;二是对比法,从现代的比较中去体认后现代。这些要讲清楚都很麻烦。这里试从后现代思想中的四组常用概念来讲一下后现代思维。之所以选这四组,因它们在国内学人中已耳熟能详而又各有理解。
一、深度/平面。平面或平面化被公认为一个后现代特征,而且用来比较从古希腊到现代的深度模式。其实,后现代的平面不是不要求深度,而是反对以前的深度模式的虚假。所谓深度,就是看一现象,要找出决定此现象之为此的本质:远古的神,柏拉图的理念,中世纪的上帝,存在者后面的存在,意识下面的无意识,言语后面的语言……所谓深度,就是一种从纵向上决定一现象的最高最后意义的思维方式。由于这种方式趋向类似于形而上的最高最后,它深奥而意味无穷,它高大使你仰视、服从、被它决定,不管你认识不认识,愿意不愿意,都受它的规律统治。所谓平面,就是看一现象,不是寻找它后面的本质,而是考察它与其它现象的关系,从一物与他物的关系中去定义它的意义。如果说,深度模式是寻找现象后面的本质意义,本质只有一个,那么,平面模式是寻找现象与现象之间的关系意义,关系无限之多。一个人,对他的儿子,获得父亲定义;对他的父亲,获得儿子定义;对其弟,是哥;对其妻,是夫;对上司,是下属;对动物,是人……深度模式在本体论上是被或明或暗地规定了的,命定了的,只能如此,从而深度模式的认知方式和意义获得上是封闭的。平面模式在本体论上是自由的,可以选择这一种关系,也可以不选择这一种关系,尽管在现象上他可能被迫进入一种关系,也可能主动投入一种关系,从而平面模式在认知方式和意义获得上是开放的。因此,平面,并不是真正的平面,只是相对于深度的平面,只是意味着它拒绝从后面去寻找固定的本质,从而拒绝任何深奥莫测的神秘意义,拒绝故作高大的神化行为;平面,是从现实的可见可感可知的平常现象与其它现象的相互关系中去寻找和得出现象的意义。也可以说,平面并不是没有深度,而只是另一种深度,一种朝向变化、朝向意义开放、朝向事物自身的活跃生动的深度。一句话,平面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如果你能用平面模式去对待事物,自然会把事物置于一种开放的场地之中,会用一种新的态度,会用一些新的关系去使事物呈现出新的性质和新的意义。
二、整体/碎片。碎片或碎片化也是一个公认的后现代特征。后现代的碎片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碎片,而是不能被整合到整体里去的部分,不能被整体磨去个性的个体。与后现代“碎片”对应的是从古代到现代的“部分”。不用部分一词,而用碎片一词,因为部分意味着是整体的部分,甚至是整体不可分割的有机部分,它突出的是整体对部分的绝对统治。碎片一词,突出了部分不同于整体的个别性和独特性,像碎片那样不能整合到整体里面去,不能为整体的性质所包括。坚持部分和个体的碎片性,就是要暴露整体本身的拼合性,就是要敞开折散整体的可能性。任何事物任何人,无论大小,都不可能不成为一个或多个整体的部分。成为整体的部分的同时往往就被整体的性质压制、取消、忽视,忘却了自己的独特个性和多种潜在性。碎片,作为一种感性语言,有点像阿多诺说的,通过孤立来保卫自己,用自身的无意义来显示意义。碎片,更主要的是在哲学层面上,敞亮出部分和个体相对于整体的在本体论上的自由性质。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碎片显示的一种反预设反成见而从新眼光去看事物的态度。凸出碎片,就双向地既突出了整体的可解构性,又突出了部分的独特性。碎片,实质上,就是要用一种全新的态度去重思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三、中心/边缘。边缘,既是后现代“造反派们”不无得意的夫子自道,又是他们用以解构被他们视为“经典权威”中心时屡试不爽的孙子兵法。从攻击和战术层面看,边缘既与中心相对,又与中心相连,更是中心难以控制的灰色地带。从中心区域谈问题讲概念,清析无疑;在边缘地带论问题说概念,纠缠模糊。举个中国例子,何谓知识分子,讲到中心区域,大学毕业、大学教师算知识分子是一致同意,涉足边缘地带,初中毕业、小学教师算不算,就很有争论。后学家要颠覆一本书的中心主题,往往从边缘地带(如从不起眼的小意象或从一条小注释)开始。边缘本与中心相连,在边缘的模糊上作足文章,很快就暴露了中心的人为性和建构性,同时也就敞开了它在本体论意义上的可解构性。从理论和战略层面看,后学家总是立足边缘,既便于对任何中心发动解构的大进攻,又使自己处于不被固定、随时变动的活位。他们太看透了中心/结构/整体/本质的人为性和僵化性,因此攻城而不占地,颠覆中心而不入主中心。正像中国道家深知“盈则亏”、“长则老”,就尽量保持不“盈”,保持不“长”一样,后学家的边缘战略,既显出了他们的思维特色,又呈露了他们的尴尬境位。
四、时间/空间。不少后学家从空间形式——建筑开始自己的后现代论述,显示了空间对后现代思维的重要性。自从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把一种人类社会的历史线型发展作为共同的规律带给了世界,各文化都在时间维度上定义自己社会的性质和规划自己发展的方向。时间成了一种给发展程度定性和确立世界等级制度的标尺。后现代的空间则从全球化的共时性与互动性去破除时间与等级神话。空间是历史时间的当下承担者,同时又是时间内容的改变者。全球化的共时性使以西方第一世界为中心的世界整体呈出拼合性,即当下的世界整体不是从本体论的意义上命定必然如此,而是在现实的境遇上已经如此。拼合的世界整体从原则上是可以解构的。重时间,世界的大部分国家尚未进入“现代”,就更不用说进入“后现代”了;重空间,全球都与西方社会一道进入了后现代境况,现代信息网络使任一个别现象,孟加拉的水灾、非洲的饥民、中国的环境污染、美国的吸毒现象,成为一种全球景观。空间共时性,为后现代进行意义颠覆和等级解构提供了新的用武场地。
这样拈出后现代的四个概念来进行如是解说,只有在具体的关联域中,才是有意义的,即后现代的平面、碎片、边缘、空间,只有在与现代的深度、整体、中心、时间的相对中才有意义。而且,它划出这种二项对立,第一,仅是为了说明的方便,绝不想要将之凝固,一凝固,成为不变的原则,就失去了后现代精神;第二,绝不是要否定深度、整体、中心、时间的作用,只是去除掉以前罩在这些观念上的本体论的必然性光环,还原为其现实中的建构本义;第三,绝不认为这种划分就是唯一的划分,坦率的承认这种划分会因语境的变化而出现转义。总之,任何划分,都是为了某一具体的认识方便而进行的,一旦这种认识完成了,划分的意义就失去了。因此,正像为了达到某种认识有划分的绝对必要一样,为了新的认识也有抹去这种划分的绝对必要。划分,抹去,再划分,再抹去……这才是后现代方法论之魂。
三 后现代与中国现代性
至此,可以进入90年代以来中国学界就争论不休的一个题域:中国究竟有无后现代?如果从历史线型发展的阶段论着眼,前现代的中国还未达到现代,遑论后现代;如果从全球化的共时性立论,向世界开放的中国已经满布着后现代景观。其实这两者并不矛盾,前者论的是社会的整体性质,后者谈的是社会的具体现象。但这争论确实呈出了两大重要问题的联结:历时维度上的中国现代性逻辑和共时维度上的中国与世界主流文化的关系。
一方面,中国的现代性开始于认识到自己落后且一直是在学习世界最先进中进行着,无论在那个领域,模仿和移植后现代皆属正常;另方面,在全球化的共时性中,后现代西风东吹不属意外。不管愿意不愿意,跨国资本的运作和流动,科技、文化、商业交流往来频繁,卫星传媒的全球交流,计算机网络的布满世界……中国,不管处于历史发展的哪个段位,已经确确实实存在于一个全球性的后现代空间之中。也就是说,中国的现代性是在一个全球后现代的语境中进行并与之互动的。
“后现代语境中的现代性”,听起来很不符合正规的逻辑,但它恰巧道出了后现代的一个最大的特征:拼贴。当今世界,从发达的西方国家到独联体、东欧,从中国到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从基督教文化圈到儒家文化圈,从伊斯兰文化圈到佛教文化圈……本就是一种后现代的拼贴。拼贴,最恰当不过地道出了这个圈那个圈这种国家那种国家共存的性质,没有最高最后的命定如此的理由,只有现实的已然如此的状况。拼贴,既直抵了当今世界秩序现状的建构性和可解构性,又道出了世界发展变化的生机。解透“拼贴”这一后现代的现象症候和构成方式,就可以从一种新的角度去观看在全球性互动里中国呈出的后现代现象构成:经典象征的天安门城楼与距之不远北京站口路附近的高大的仿宫殿建筑物形成拼贴,北京二环路内低矮的四合院和小胡同与二环路外一片片的现代高层建筑构成拼贴,让人感到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的北京和使人恍入世界最不发达国家的陕西贫困地区造出拼贴,电视里,最正经的政治宣传与前后的商业广告产生拼贴……后现代的拼贴一词比任何一种概念更能形容出中国当下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各方面五光十色的现象,更能悟透这些现象的内质,更能敞亮这些现象所包含的丰富、复杂和巨大活力。
其实,与其讲全球后现代语境中的中国,讲中国的后现代式现象构成,不如拈出后现代思维。不仿先举一下建筑领域的实例,以包豪斯为代表的现代主义强调一种统一的机械/几何/实用/简洁/美观风格,而以詹克斯为首的后现代则倡导因地制宜,容纳各种历史风格。后现代思维是要人们直面现实,反对虚饰,重视差异、丰富、复杂、关联,它朝向一种更朴实而又更深刻、更现实而又更历史、更简单而又更复杂的方式去言说幅员宽广成分复杂的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国情:最现代化的都市和最贫困的山区,国际水准的科学家和失学儿童,经济大发展和环境大污染,创造国际名牌与制造伪劣产品……
总之,后现代思维是目前世界最先进的地区在从古希腊以来的丰富精神资源基础上产生出来的一种思维方式,当然,它所由产生的内外部条件就已内在地决定了它的用武之地和有限性。中国思维,具有五千年的深厚资源,又有自1840年以来的现代积累,完全应该有信心吸收一切人类的优秀资源,包括后现代的好的方面,以一崭新的面貌走向21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