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郑培民的“人情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情味论文,郑培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中国的干部序列上,省委副书记算是“大官”了。对于一般老百姓来说,只能通过报纸、电视等媒体“接触”。但郑培民却是个例外。许多普通农民竟与郑培民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他们打心眼里把郑培民当兄弟、当朋友看。人常说“时过境迁”、“时位移人”,可郑培民不是这样的人。从湘潭市委书记到湘西州委书记,后来做了湖南省委副书记,除担负的责任不同以外,其精神世界始终如一,他以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怀书写对人民群众的无私关爱。
郑培民,这位中国共产党高级领导干部的杰出典型,他不是偶像般的高耸入云的英雄,更不是理想化的普渡众生的神灵。他就是他,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可望而可及的人,一个可敬更可亲的人。难能可贵的是,郑培民做人做到了一个极高的境界,伟大的人性美被他那一件件“平凡小事”演绎得晶莹剔透,共产党人特有的“人情味”在他身上更是得到了翰畅淋漓的体现。
郑培民首先是个寻常的人。在升任湖南省副省长、湖南省委副书记以后,他每次回湘西州,必做两件事:一是陪老同志吃顿饭,二是陪他们打一次扑克。无论于公于私,其作出这样的“感情投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他是特意在一种最轻松的背景下与老同志接触,这不只是对他们情感上的抚慰,更重要的是保持健康的沟通与交流,既有益于他人,也有益于自己,更有益于工作。
郑培民更是一个不寻常的人。他把更多的爱洒向了贫困山区普通群众的心田,把更多的真情奉献给了中国农村的“弱势群体”。叭仁村,这个三面悬崖一面山的村寨,多少年来没有比乡干部还大的官“爬上过这个走起来累死人也怕死人的山头”,但郑培民去了,而且过一段时间就要去一次,一去就要住上好几天。他帮山民们引来了卫生的饮用水,开辟了通达的富裕路。他甚至不惜“躬耕陇亩”,竟致于为群众做地膜玉米新技术示范时,跌下三米多高的田坎,摔成了脑震荡。在湘西永顺县雨龙村,郑培民每次去那儿晚上都住在一户孤寡老人家。他以这样的方式给老人带来精神上的支持与尊重,免得有时“不懂事的乡邻欺负”无助的老人。这朴实无华的想法,分明折射出一种博大而无私的爱心!或许正是其中的平凡与高尚、稚拙与精妙铸成了新时代的“人民公仆”!每次从长沙去湘西,郑培民总把伙食安排在一个只有两张桌子的小饭馆里,谜底就是这儿的老板李德胜是个残疾人。郑培民实际上是在尽可能地支助其养家糊口,却又要顾全其残疾人不轻易接受施舍的自尊。心与心贴得如此之近,即使是与群众朝夕相处的基层干部也很难做到,更何况公务繁忙的高级干部?斯人斯言斯行,与老百姓全无半点隔膜,闻者无不动容,盖因真情与真情之碰撞使然。是的,郑培民似乎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但他时刻把基层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以人民的利益为第一需要,在平凡中忠实地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心热爱,为我们党造就了一座深藏于亿万人民心底的不朽丰碑!
郑培民的“人情味”是基于对人民群众洁白无瑕的爱,这种爱是无价的。他是把党的温暖化作自己的具体行动,去关心必须关心者,呵护必须呵护者。他的“人情味”中绝无一丝庸俗与做作,更无一丝市侩与轻狂。这在郑培民的“为官之路”中不乏精当诠释。1990年5月,郑培民由湘潭调往湘西,“从米箩跳到糠箩里”。当省委领导找他谈话时,他没有丁点疑虑,痛快地服从组织决定。因而在人生转折点这块试金石面前,郑培民确实成功地经受了考验。可见他真是满心装着群众,唯独没有自己。
说及郑培民的“人情味”,有人联想到唐代文学大家柳宗元,想到其“吏为民役”的思想。的确,柳宗元的建树不只在文学,他的许多政治观点在中国历史上也颇有影响。20多岁时,他参加的“永贞革新”运动失败以后,于永贞元年九月被贬为韶州刺史,途中又被贬为永州司马。而他的“吏为民役”的观点正是在屡遭贬黜后形成的,尽管这个观点本身无可挑剔,但毕竟是其个人官场失意时的思想产物,出发点仍是源于仕途伤感。显然,柳宗元的“吏为民役”与郑培民的公仆本色在本质上相去甚远。柳宗元是激进的封建士大夫,而郑培民是21世纪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辉楷模。新的时代呼唤着我们党内涌现越来越多富有“人情味”的“郑培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