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复位技术在骨折微创治疗中的应用技巧探讨论文_马占雄,阿依恒?哈勒哈拜,赛恒?达凯,刘开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布尔津县人民医院 新疆 布尔津 836600)

【摘要】目的:探讨间接复位技术在骨折微创治疗中的应用技巧。方法:针对我院收治的骨折患者74例进行观察(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实施微创治疗,常规组37例骨折患者实施常规复位,治疗组37例骨折患者实施间接复位技术,分析两组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骨折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生活质量评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且治疗组骨折患者治疗后愈合率(94.59%)明显优于常规组骨折患者(78.38%),两组相比:χ2=4.1625,P=0.041。结论:针对骨折患者实施骨折微创结合间接复位技术治疗的疗效显著,促进患者骨折愈合,提高微创治疗效果。

【关键词】间接复位技术;骨折微创治疗;应用技巧

【中图分类号】R68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5-0130-01

骨折属于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是由于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导致的,临床中对于骨折治疗的原则从原始的解剖复位内固定向生物固定变化。临床中针对微创治疗过程中实施何种复位方式进行了讨论。我院于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期间针对收治的74例骨折患者进行了相应的观察,分别给予常规复位及间接复位技术治疗,旨在分析对比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针对我院收治的骨折患者74例进行观察(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随机分成两组,常规组37例骨折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5:12例(67.57%:32.43%),年龄20至69岁之间,均值为(45.10±3.26)岁,其中,上肢骨折患者15例,下肢骨折患者22例;治疗组37例骨折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3:14例(62.16%:37.84%),年龄20至68岁之间,均值为(45.06±3.32)岁,其中,上肢骨折患者17例,下肢骨折患者20例。

两组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相比(P>0.05),可对比;本次观察均已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及影像学诊断均确诊为四肢骨折患者;

排除标准[1]:存在严重手术禁忌症、四肢骨折以外的其它骨折类型。

1.2 方法

两组均实施微创治疗,常规组37例骨折患者实施常规复位,治疗组37例骨折患者实施间接复位技术,针对闭合性骨折患者实施石膏外固定治疗,给予脱水剂消肿治疗,针对开放性骨折患者实施创面清创,闭合皮肤创口实施骨牵引治疗,给予患者抗生素2周后再实施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前根据患者骨折的形态、部位、软组织情况等选择针对性的髓内钉,术前计划实施交锁髓内钉治疗,术中给予闭合复位及内固定治疗,针对无法闭合复位的情况给予小切口切开辅助复位,术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外固定或不用外固定即可。

1.3 疗效判定

对比两组骨折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生活质量评分及治愈率等指标的差异;(1)生活质量评分:采用第四版生活质量评分量表,总分100分,分数越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2)治愈标准:患者骨折愈合良好,经影像学检查不存在延迟愈合现象,不存在皮缘坏死、切口感染等症状,患者恢复正常生活。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骨折愈合时间、生活质量评分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治愈率为计数资料,采用χ2表示,当P小于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常规组骨折患者治疗后的治愈率为78.38%(29/37),治疗组骨折患者治疗后的治愈率为94.59%(35/37),两组相比:χ2值=4.1625,P值=0.041;两组骨折患者治疗后的骨折愈合时间、生活质量评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具体数据见表所示。

3.讨论

现阶段临床中针对骨折患者实施骨折内固定治疗的重点已从原本的重视机械力学角度的治疗转化为重视生物力学角度的治疗,主要是临床中逐渐重视及认识到微创技术的应用及发展。骨折的临床治疗已经不再单纯的强求解剖复位,而是应在不对患者软组织造成破坏的基础上对患者骨折功能进行复位。

间接复位技术主要是指骨折区域仍处于被周围软组织覆盖的状态下,主要是常规切口进行骨折部位后,不实施剥离骨膜的操作[2],在骨膜外使用内固定材料进行联合应用,借助骨膜及软组织的挤压作用,使得骨折端得到有效复位,最后实施固定治疗。刘彩纯,周雄清,周文锋[3]在临床治疗中针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实施间接复位技术结合微创LPHP内固定治疗的过程中,针对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实施相应治疗后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患者的治愈率较高,这一结果与本文基本一致。本次观察的结构数据显示,实施间接复位技术联合微创骨折治疗的治疗组骨折患者治疗后的骨折愈合时间、生活质量评分及治愈率等指标明显优于常规复位治疗的常规组骨折患者。

综上,间接复位技术在骨折微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陈王,李铭雄,叶若凡.经皮钳夹复位在胫骨骨折微创治疗中的应用[J].中医临床研究,2016,8(5):108-109.

[2]莫刚.探讨微创技术在空心钉治疗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D].遵义医学院,2013.

[3]刘彩纯,周雄清,周文锋.综合护理在间接复位技术结合微创LPHP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广州医学院学报,2016,44(2):116-117.

论文作者:马占雄,阿依恒?哈勒哈拜,赛恒?达凯,刘开福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5月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

标签:;  ;  ;  ;  ;  ;  ;  ;  

间接复位技术在骨折微创治疗中的应用技巧探讨论文_马占雄,阿依恒?哈勒哈拜,赛恒?达凯,刘开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