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肿瘤医院 湖南长沙 410013
【摘 要】目的:研究乳腺外科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的86例乳腺外科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在此基础上予以观察组手术部位感染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感染发生情况以及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感染发生概率(4.65%)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18.60%),P值小于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量表评分为(84.14±3.22)分,优于对照组数据,P值小于0.05。结论:予以乳腺外科术后患者有效的手术部位感染护理,能够明显改善其感染情况,缓解其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心理负担。
【关键词】乳腺外科;术后;手术部位感染;护理
乳腺外科手术是常用的治疗方式,在挽救患者生命、改善其生活质量方面效果显著,但术后常会发生感染,影响手术部位愈合,增加患者住院时间及费用[1],且会对术后康复、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一定影响,本文为探讨乳腺外科术后患者的手术部位感染的护理方法及效果,选取了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内容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选取86例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于我院行乳腺外科手术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所有患者均为女性,根据随机的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及家属均获知情权,且同意加入此次研究。
对照组:43例患者中年龄最大55岁,最小31岁,平均(40.91±3.07)岁,其中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及以下的有13例,高中19例,大学及以上11例。
观察组:43例患者中年龄最大57岁,最小32岁,平均(41.05±3.14)岁,其中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及以下的有12例,高中18例,大学及以上13例。
两组乳腺外科术后患者在基线资料的比较方面,差异不显著,P值大于0.05,两者可以比对。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适当使用药物消除疼痛、促进睡眠,关注患者心理状况,及时予以疏导,引导家属予以患者充分的理解、支持,为患者营造舒适、安静环境,减少外界刺激,病房定时通风,保持光线柔和。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感染护理:①饮食干预,指导患者以清淡饮食为主,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生冷食物,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以降低炎症发生风险;②患肢护理,因手术原因,患者易出现淋巴回流障碍现象,极易造成水肿,患者常伴有肿胀、麻木感发生,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肢血运的观察,适时抬高患肢,以三十度为宜,并予以按摩消除水肿,引导患者进行适度的主动及被动运动,注意避免动作过大,防止拉扯伤口,并保持舒适体位,以利于睡眠;③切口护理,应随时注意包扎松紧情况,观察有无憋气及胸闷等情况,术后二十四小时内应实施加压止血操作,之后再予以换药,同时重点注意手术切口应保持干燥,通常拆线三天后才能洗澡,以避免感染,若未拆线时洗澡则应注意防止污水浸湿纱布,指导患者使用运动内衣,避免过多拉扯,加深疤痕;④引流管、血肿护理,引流管应于术后二十四小时拔除,不得大于四十八小时,以防出现感染,同时绷带包扎应保证止血效果,且敷料不脱落,且不得影响血液循环。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乳腺外科术后患者的感染发生情况以及护理前后生活质量。
生活质量运用生活质量量表对患者心理、生理、物质生活以及社会功能进行评分,以得分高为优势,最高分为一百。
1.4统计学处理
将两组乳腺外科术后患者的感染发生概率以及生活质量量表评分使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包括生活质量量表评分,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包括感染发生概率,采用卡方检验,如果两组数据之间的P值小于0.05,则说明两者比较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两组患者感染发生情况对比
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感染发生概率仅为4.65%,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P值小于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3讨论
如何有效预防术后感染一直是医生关注的问题,感染的发生对于乳腺外科手术患者来说,不仅会延长康复时间,增加治疗费用[2],最重要的是会给患者带来痛苦及沉重的心理负担,甚至危及其生命健康,有效的护理措施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感染状况。
本文在一般护理基础上,予以观察组手术部位感染护理,收获较好效果,通过对患者的饮食进行干预[3],减少因食物对伤口的影响;针对术后常见的肢体水肿情况予以针对性的按摩,促进淋巴回流,对患者睡眠质量及功能恢复均有一定作用,从而能够促进其伤口良好愈合;另外加强对切口的护理,严格保持切口干燥,注意避免引流管使用时间过长,保证绷带松紧适宜,可防止血肿、外界感染的发生。此外,患者年龄对感染发生也有一定关系[4],年龄增长伴随着机体功能下降,免疫力、抵抗力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减退,感染机率自然增加。在护理中,还应注意患者原有病史,是否有其他慢性疾病,如糖尿病人群的白细胞吞噬作用偏弱,更易发生感染[5],应加强护理。同时应注意手术室、手术用品的清洁及人员管理,避免医源性感染的发生,并尽量减少使用抗生素,应根据患者具体体质、病情使用药物,切勿盲目预防性用药,防止耐药现象出现[6]。
本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者的感染发生概率仅为4.65%,较对照组的18.60%明显更低,P值小于0.05;不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量表评分为(84.14±3.22)分,优于对照组数据,P值小于0.05。
综上所述,予以乳腺外科术后患者有效的手术部位感染护理,效果明显,能够降低其感染发生风险,减轻其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患者心理负担。
参考文献:
[1]孙继红.乳腺外科患者术后易感部位的护理研究[J].家庭心理医生,2014,2(12):315-316.
[2]裴小琴,郭华,王晓蕾,等.综合医院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监测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4):931-933.
[3]张刚柱.乳腺外科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易感因素及对策[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3):70-71.
[4]周余人,杨卫锋,宋国良.乳腺癌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22):5458-5460.
[5]黄新艳,谢娟,许银燕,等.抗菌药物干预对乳腺清洁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6):73-74.
[6]任菊祥.68例乳腺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吉林医学,2015,36(6):1252-1252.
作者简介:张丽(1986-),女,汉族,大学本科,护师,主要从事护理工作。
论文作者:张丽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6年7月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9
标签: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乳腺论文; 发生论文; 手术论文; 部位论文; 生活质量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6年7月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