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政治教育论文,青少年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51(2012)03-0307-04
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历来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成员,高度重视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对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意见和建议,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度,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内容和方法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形成了比较系统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观。
一、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
自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邓小平就曾多次谈到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作了深刻的阐述。
早在1956年9月党的“八大”会议上邓小平就曾指出:“党同青年团的关系,要求各级党组织密切地关怀青年团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领导青年团用共产主义精神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教育全体团员,注意保持青年团同广大青年群众的密切的联系”[[1]245],因为“青年——是我们的未来,我们的一切事业的继承者。”[[1]254]他对青少年寄予厚望,因为培养合格的接班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根本保证。在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邓小平明确指出:“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2]104]“这不仅不排斥学习科学文化,相反,政治觉悟越是高,为革命学习科学文化就应该越加自觉,越加刻苦。”[[2]10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是需要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才能实现的。对此,邓小平特别强调:“青年一代的成长,正是我们事业必定要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2]95“现在小学一年级的娃娃,经过十几年的学校教育,将成为开创二十一世纪大业的生力军。中央提出要以极大的努力抓教育,并且从中小学抓起,这是有战略眼光的一着。如果现在不向全党提出这样的任务,就会误大事,就要负历史的责任。”[[3]120-121]
改革开放伊始,西方敌对势力把“和平演变”中国的希望寄托在我们的青少年身上。在这种情况下,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一段时期,我们在重视经济工作的同时,却忽视了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给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造成了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邓小平高度重视这一现实问题,在多种场合反复强调,一定要重视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要教育好我们的青少年、教育好我们的学生。他说:“由于对少数青少年的教育和管理不够,也出现了一些不健康的现象。一些青年男女盲目地羡慕资本主义国家,有些人在同外国人交往中甚至不顾自己的国格和人格。这种情况必须引起我们的认真注意。”[[2]177]邓小平认为,一部分青少年对社会上存在的某些现状产生不满情绪,这既不奇怪也不可怕,但一定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要加强对其教育和引导,不然就会害了他们。针对1986年发生的学潮,邓小平指出:一定是我们的思想战线出现了问题,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引导重视不够。1989年的政治风波更让党和国家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总结和反思。对此,邓小平深刻地指出:如果说有错误,那就是我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还不够一贯,没有把它作为基本的观念来教育我们的人民、教育我们的青少年、教育全体共产党员和干部。“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这里我主要是讲思想政治教育”[[3]306],“从长远来看,这个问题关系到我们的事业将由什么样的人来接班,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命运和前途。”[[3]45]因此,“我们一定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切实认真做好,不能放松。”[[2]342]
二、要对青年进行共产主义教育
邓小平认为,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就必须对青少年进行持之以恒的共产主义教育,培养其真正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他特别强调,有理想在“四有”中最为重要。之所以如此凸显“有理想”,是因为在长期从事的政治工作和军事活动中,他发现人的团结是所有促进性因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而要实现人的团结,就必须用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去武装人的头脑。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就是用坚定的信念凝聚广大人民为共同的利益而奋斗的历史。“我们马克思主义者过去闹革命就是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崇高理想而奋斗。现在我们搞经济改革,仍然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年轻一代尤其要懂得这一点。”[[3]116]
邓小平非常重视对青少年进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他强调在教育和引导青少年的过程中,必须培养其具有坚定的信念,使其坚信社会主义是解救中国、发展中国必由之路。他说:“我们要对青年进行共产主义教育。”[1]290“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3]110]“一定要让我们的人民,包括我们的孩子们知道,我们是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我们采取的各方面的政策,都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为了将来实现共产主义。”[3]112]他强调,我们一定要教育引导青少年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一定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实际真正结合起来,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地走中国自己的道路,否则就无法取得中国革命的成功,更不会有中国现在的独立与统一。他说:“要特别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下两代,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一定不能让我们的青少年作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俘虏,那绝对不行。”[[3]111]
三、要向全体青少年努力宣传高尚的道德
十年“文化大革命”,林彪、“四人帮”把我们的国家和社会搞乱了,致使社会思想混乱,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严重受损,许多青少年深受其害。对此,邓小平深有感触地说:“‘四人帮’对教育事业的破坏,不仅造成科学文化的教育质量惊人下降,而且严重地损害了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败坏了学校纪律,腐蚀了社会主义社会的革命风气。”[[2]105]“改变这种风气,要从小学教育开始。”[[4]152]“共产主义的品德,要从小开始培养。”[[4]160]他说:“我们一定要教育好我们的后一代,一定要从各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搞好我们的社会风气,打击那些严重败坏社会风气的恶劣行为。”[[4]173]
对青少年进行共产主义品德教育,邓小平尤其强调的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艰苦奋斗教育。1980年8月,邓小平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是一致的。为了国家、集体和人民大众的利益,一切有觉悟的先进分子在必要的时候都应当牺牲自己的利益,“我们要向全体人民、全体青少年努力宣传这种高尚的道德。”[[2]337]“要加强各级学校的政治教育、形势教育、思想教育,包括人生观教育、道德教育”[[2]369]。与此同时,邓小平还多次强调对青少年进行艰苦奋斗精神教育。他指出:“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统,艰苦朴素的教育今后要抓紧,一直要抓六十至七十年。”[[3]306]他还认为,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在坚持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的同时,还必须坚持发扬其他一切崇高的精神。他说,人活着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无论是在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都必须大力发扬先人后己、无私奉献的精神,大力发扬不怕万难、拼搏进取的精神,大力发扬革命乐观主义、开创美好明天的精神。这些精神带领我们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这些精神同样将鼓舞我们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此,我们必须大力宣传和发扬这些精神,让这些精神真正渗入全体人民和全体青少年的骨血中,让这些精神真正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四、要用历史教育青年
邓小平历来重视用历史教育青少年。他指出,青少年中之所以出现“怀疑社会主义制度,说什么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2]250]等问题,最主要的根源是不了解我们的历史,因此,一定“要用我们自己的历史来教育青年”[[3]198]。他认为:“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3]358]邓小平说:“历史告诉我们,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不行,中国除了走社会主义道路没有别的道路可走。一旦中国抛弃社会主义,就要回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要说实现‘小康’,就连温饱也没有保证。所以了解自己的历史很重要。”[[3]206]只有让我们的青少年真正了解历史,才能坚信共产党的领导,更加明确在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才能更加热爱社会主义中国。为此,邓小平反复强调:一定“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3]206]。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科学合理地对青少年开展各种历史教育,使其真正了解中国社会发展的昨天,更使其对中国社会的今天有更多的感恩、理解及对中国的明天有更美好的期许。通过学习中国古代文明史,青少年将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和灿烂悠久的文明有更多的自豪感;通过学习中国近代屈辱史和中华民族反侵略史,青少年将对“落后就要挨打”有更深的体会;通过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发展史,青少年将会懂得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即通过一系列历史的学习,引导我们的青少年真正读懂中国的前途和命运,从而自觉地将个人成长、成才与祖国的建设事业有机结合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凸显,青少年群体中也开始出现漠视法律的现象,一些青少年甚至走上犯罪之路。为此,邓小平从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高度,反复强调必须加强对青少年的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让青少年真正认识遵纪守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其学会正确处理民主与自由、法制与纪律的关系,从而成为自觉维护法律尊严的社会主义新人。他认为:“法制观念与人们的文化素质有关。现在这么多青年人犯罪,无法无天,没有顾忌,一个原因是文化素养太低。所以,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3]163]为此,邓小平明确指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社会上也要进行这个教育。”[[3]163]要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自由和纪律的关系,“要向青年进行有理想、有纪律的教育。没有理想和纪律,建设四化是不可能的。许多青年崇拜西方的所谓自由,但什么叫自由他们并不懂。要使他们懂得自由和纪律的关系。”[[3]191]邓小平强调,稳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前提,没有稳定一切都无从谈起,这个道理一定要给青少年讲清讲透,让其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要用这个道理教育人民,特别是青年学生”[[3]212]。
六、都来关心青少年思想政治的进步
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对此,毛泽东曾经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各个部门都要负责任。共产党应该管,青年团应该管,政府主管部门应该管,学校的校长教师更应该管。”[[5]780]邓小平继承和发展毛泽东的这一思想,更加明确地强调:“希望从事教育工作的同志,各个有关部门的同志,整个社会的家家户户,都来关心青少年思想政治的进步……尤其是中小学教师和幼儿教育工作者,负有培养革命接班人的幼苗的重任。”[[4]161]
那么,如何更好地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真正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社会氛围?邓小平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其中的必由之路。“要做到这一点,各级各类学校对学生参加什么样的劳动,怎样下厂下乡,花多少时间,怎样同教学密切结合,都要有恰当的安排。更重要的是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4]163]同时,他要求:“今后,不仅大中学校招生要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而且各部门招工用人也要逐步实行德智体全面考核的办法,择优尽先录用。……这样做,对于提高整个职工队伍的政治质量和科学文化素养,对于满足不同工种、职业的特殊要求,对于在青少年中以至在整个社会上造成人人向上、奋发有为、不甘落后的革命风气,都将发挥巨大的促进作用。”[[4]162]
当然,在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和教师的作用尤为重要。邓小平指出:“只有老师教得好,学生才能学得好。”[[4]153]他认为,现在青少年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的原因、家庭的原因,其中也与老师的水平有关。为此,一定要想办法“提高教师的水平,包括政治思想水平、业务工作能力以及改进作风等”[[4]153]。他要求:“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朋友,与学生的家庭联系,互相配合,共同做好教育学生的工作。要恢复对学生课外活动的指导,增长学生的知识和志气,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4]152-153]。只有形成全社会的合力,才能真正做好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标签: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政治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邓小平论文; 青少年教育论文; 共产主义社会论文; 共产主义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