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现教学变革 让课堂充满活力(论文文献综述)
李政林,李政涛[1](2021)在《“新基础教育”教学变革研究的“生命·实践”特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基础教育"提出了"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目标与价值追求。在教学变革中,"新基础教育"通过理论研究者与实践工作者合作的研究型变革实践,推动基础教育教学在教学观念、教学实践与教学生态三个层面的变革。具体而言,包括基于"具体个人"概念重构教学观念,基于"主体交往"理论重构教学过程与变革实践,基于"动力内化"的变革目标,在教学生态层面提出推进型评价与教师思维方式转型的主张。三个层面彼此关联、交互生成,形成了具有"生命·实践"特质的"新基础教育"教学变革研究。
刘振天[2](2020)在《高校课堂教学革命:实际、实质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课堂教学革命是从观念、模式、内容、途径、方法、技术到制度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的变迁与再造,其中,教学本质观革新是实现课堂教学革命的先决条件。在本质上,教学不是单纯的认知性活动,而是通过知识解放和发展人,直面生活世界的交往和实践。政府、高校、教师、学生及社会是推动课堂教学革命的主体力量。应正确认识并把握不同主体各自的地位与作用,有效选择推进课堂教学革命的方式和路径。
夏玉洁[3](2020)在《教学预见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一朴素的道理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领域也同样适用。教学预见是集教学思维、教学能力以及教学行为于一体的系统。简而言之,就是教师借助自身的教学素养,整合教学各要素以往的和实时的相关信息,通过分析推理和判断,对将要实施的教学进行前瞻性思考与调适,这一过程能反映出教师对教学理论的领悟、对教学实践的积淀以及对教学质量的执着追求。教学预见代表着对课堂教学多元和周全的考虑,其宗旨不仅仅在于追求预见的精准性,更在于预见过程对教学的促进。根据高中语文的学段及学科特点,教学预见有其应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值得研究者与教学工作者的重视。本研究通过对文献的分析,深入剖析教学预见的基本内涵和来龙去脉,将“预见”与“教学”进行恰当衔接,从而为教学预见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奠定基础。本研究通过访谈课堂观察,发现为数不少的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应用教学预见的现状和问题,并对此提出了改善的路径。同时,论文还对教学预见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应用的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从逻辑上关照并串联了教学预见的思维、能力和行动三个层面,努力实现教学预见系统的有机统一。本研究算上绪论共由五部分组成,其中绪论部分是本研究的起点,主要阐明了研究缘起、相关研究综述、研究所涉及的概念厘定以及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与意义。第二部分详细分析了教学预见本体的显着特征及价值体现。第三部分开始则从绪论和第一章的理论阐述过渡到实践应用,通过访谈和观察总结出教学预见在当前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所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则从不同层面深入分析了导致教学预见应用问题的原因。第五部分主要提出了改善教学预见应用问题的对策。教学预见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强调课堂教学的“当下”与“长远”的有机统一,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教师深刻领悟课堂教学中预见与反思的意义。同时,还包括对教学内容的多元解读,对学情的全面把握,对教学现象的敏锐观察,对教学经验的有效整合,并且始终保持对教学预知的诉求,由此更有效地应用教学预见。从而帮助教师树立教学全局观与系统观,提高教师的教学自主性和规划力,增强教学风险防控意识和教学意外应对能力,防患于未然,进而推动教学的发展。
李德[4](2020)在《人工智能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人类搭上了科技发展的快速列车,多种形式的高新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我国于2001年推行新课程改革以来,在知识大爆炸的这一时代背景下,教师授课与学生听课的难度和广度在与日俱增。笔者作为湖南省2016年“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培养计划”中的一员,在基层中学工作服务的过程中,了解到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在中学教学中开始得到应用,这可能会为中学历史教学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教学变革。在高新技术的作用下,传统教学方式也在悄然变化着,人工智能开始走进课堂,并逐渐在教学中发挥相应的作用。教师与学生需要正确认识人工智能在历史学科中所扮演的角色,在享受人工智能给我们带来高效便捷的同时,我们也要理智客观的面对人工智能可能会带来的一些问题。本文将以中学历史课堂、学生以及教师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人工智能在中学历史课堂中应用的意义,阐述了人工智能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与效果。同时,进一步分析了人工智能的应用可为中学历史教学带来积极的作用,并针对人工智能可能会对历史学科带来的消极影响进行预判性研究,提出相应的意见建议。通过分析研究,以期望帮助人工智能更进一步地融入中学历史课堂,更好的服务于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
王哲[5](2020)在《生命视角下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变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童话与儿童有着天然的联系,是儿童形成健全人格,正确认识世间生命的最好载体。在语文教学中,童话具有的语言特点和表现形式是其他文学体裁的作品所不可代替的。原本小学生难以理解的沉重的生命话题,借助童话作品对学生进行教育也显得轻松、有趣了。本研究以“童话教学”为核心展开论述,立足于生命视角来解读当前的童话教学,借助内容分析的方法,分析部编版教材中童话选文的分布情况和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研究的方法分别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了解当前童话教学的现状,根据教材和调查结果分析童话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从生命视角出发提出促进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变革路径的措施。研究发现:第一,从童话选文编排情况来看,童话教材选编数量分布年级失衡;生命主题层次多样,但分布比例不均;注重品质教育,却忽视了对自然生命的关心。第二,从学生学习情况看,学生对童话作品中生命知识的认知欠缺;生命情感淡薄;在实际生活中生命践行力不足。第三,从教师童话教学情况看,教师对童话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意识感不强;童话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的方法单一;生命教育的效果不理想。根据目前童话教学存在的问题,从生命视角出发提出以下变革路径:第一,教材选编者应均衡小学各年级童话选文的数量;优化童话选文主题的呈现方式,合理分配比例;立足学生发展需要,培养学生生命成长的完整性;第二,教师在童话教学中要树立文体意识,彰显童话独特的生命认知价值;在课堂教学中要丰富学生积极的生命情感体验;在课内外活动的结合中,生成学生自觉的生命实践。
蒋晓甜[6](2020)在《小学教师课堂伦理精神的自我反思研究》文中提出本文试图以课堂伦理精神为切入点,选取合肥地区部分小学教师、学生(3-6年级)为样本,采用深度访谈、课堂观察、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小学教师课堂伦理精神及其自我反思的研究。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小学教师课堂伦理精神的时代诉求。培育教师课堂伦理精神,不仅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也是践行新时代“四有”好教师标准的要求。目前,师德教育已从传统意义的职业道德上升为专业伦理层面要求,而课堂伦理精神则是其专业伦理的重要内容。由于一些外在刚性要求的制度规约往往难以内化为教师自觉行动,尤其在“互联网+教育”、“智慧学校”、“智慧课堂”建设中,教学要回归课堂育人本位,就必须提振教师专业伦理精神,提高教师德育素养和专业伦理水平,从而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第二,小学教师课堂伦理精神的构成因素。本文侧重从教育观念的伦理意识、教学内容的伦理介入、课堂管理的伦理关怀、教师语言的伦理情感、教学评价的伦理渗透等五个方面阐释教师课堂伦理精神的构成因素。第三,小学教师课堂伦理精神的调查分析。当前课堂的伦理缺失现象仍然令人担忧,例如育人观念不够先进、敬业态度不够端正、管理方式不够民主以及教师言语的失范、评价方式的单一等。伦理精神缺失不仅影响课堂教学质量,也影响教师育人责任的担当。第四,小学教师课堂伦理精神自我反思的自觉内塑。为打造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提振教师课堂伦理精神,主要通过反思教育观念的伦理性、反思教学内容的人文性、反思课堂管理的育人性、反思教师语言的情感性和反思教学评价的综合性等方面来完成,提振教师课堂伦理精神,达到课程育人的目的。
马佳君[7](2020)在《学校组织变革的过程与动力研究 ——以C市F小学为个案》文中指出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学校变革是推进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近些年来,学者们日益关注并研究学校组织层面的变革。学校组织变革是通过教育理念的指导,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实践发生改变,一方面充实教育理论,另一方面促进实践探索,是对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的平衡,以促进理论与实践互动共生,从而推动学校发展,实现教育改革。学校变革在多次探索尝试的过程中取得了众多喜人的成绩,本研究基于组织变革理论,以取得了变革成就的F小学为研究对象,探究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学校变革的发生过程,并进一步分析影响学校变革的动力因素,以期呈现出学校的变革之路,揭示学校发展的实质,为学校变革理论的丰富和学校变革实践的探索提供可参考的建议。基于此,本研究共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包括本研究的研究缘起、研究意义、相关文献综述,以及核心概念的界定。第二部分为研究设计和理论基础。对研究设计的呈现主要包括介绍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研究个案和访谈对象的选取、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并介绍了本研究所依据的理论基础,即组织变革的相关理论。第三部分为对F小学组织变革过程的探索,依据库尔特·勒温的组织变革三阶段理论和弗莱蒙特·卡斯特的组织变革八步骤理论对学校组织变革过程进行分析,呈现F小学变革的解冻过程、变革过程以及再冻结过程。第四部分为对影响F小学组织变革的动力因素进行分析。依据弗莱蒙特·卡斯特的影响组织变革的动力理论,从环境、人员、文化和结构四个方面呈现学校变革的动力因素,以及探究这些动力如何推动学校发展。第五部分为结语与反思。基于本研究对F小学变革过程和动力因素的探究,对变革的复杂性进行反思,提出学校变革是渐进式的过程;论述了学者治校对于学校变革的积极意义;以及阐释只有通过各方力量共同努力,才能够推进学校变革的顺利进行。
吴佳妮[8](2020)在《小学古诗词深度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深度教学”理念在大陆首次提出以来,“深度”这个词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教育教学领域,追求教学和学习的“深度”已成为一种共识。追求教学深度的目的在于让学习真实地发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文化修养、精神境界等方面的内在发展,而非盲目追求对知识的占有和浅层次理解。同样,古诗词深度教学倡导的不是背得多、记得牢、理解得“到位”——古诗词教学走向深度代表着诗歌走进学生的心灵,建立起古诗词对学生发展的个人意义与现实意义,让学生在立足古诗词文本的同时超越文本和符号,放眼更开阔的世界,追寻更高远的精神境界和人生价值。本研究一共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如下:绪论部分首先表明了本研究是源于对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教学导向、教学现状、教学理念的关注;其次指出了本研究对丰富小学古诗词教学理论、细化深度教学研究、更新教师教学观念、改善教师教学实践、提高小学古诗词教学质量存在较大意义;接着对以往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和简评,为之后的研究打好基础,指明方向;最后对本研究采用的文献法、观察法、访谈法、案例分析法予以介绍。第一部分是对小学古诗词深度教学概念、特征和价值的概述。其中,特征包括发展取向的教学目标、开放关联的教学内容、对话中心的教学方式、完整规范的教学过程、追求内在性发展的教学结果;价值是指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改善古诗词教学品质、发展学生多方面素养。第二部分是对小学古诗词教学现状的考察。本研究在深入一线教学、广泛搜集文献、开展教师访谈的基础之上,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堂互动的角度分别归纳了僵化的流程、联结的缺失、破碎的讲解及单向注入这四大问题,并剖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第三部分是关于小学古诗词深度教学的实施建议。为了给一线教师提供可行的参考,本研究根据小学古诗词教学现状提出针对性建议,分别是深刻解读,密切关照知识的特质;多维联结,实现知识的丰富价值;沉浸情境,提升课堂学习画面感;平等对话,追求知识的多元理解。第四部分是优秀课例评析。笔者以特级名师王崧舟的经典课例《枫桥夜泊》作为对象,依据深度教学理念的指导对照评析,从真实的、有代表性的教学现象中探寻教学的深度,并对其进行了详实的阐释。
陈潇[9](2020)在《课堂学习共同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体现育人为本理念,《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也根据十九大关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指示,提出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以上文件精神与课堂学习共同体这一新型教学模式具有较高契合度,都要解决传统教学中暴露出的问题,改变以传递固有知识为主的教学现状,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促使师生共同实现全面可持续性发展。因此构建初中历史课堂学习共同体成为一种具备研究价值的课堂变革手段。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构建课堂学习共同体,首先定义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概念和特征,以及理解共同体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终身学习观念等理论基础。其次在遵循民主包容、合作共享、反思超越三大原则的基础上,融合历史学科特色,从教学环境和教学运行两方面入手构建课堂学习共同体。在教学环境方面要求丰富历史教学工具,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建设新型师生关系;在教学运行层面做到确立师生共同愿景,开发历史课程资源,运用多种学习方式,多元评价学习效果。打造一个教学氛围和谐、课程资源丰富、师生关系融洽、师生均能实现全面与持续性发展的新型历史课堂。并且在实践案例中演示课堂学习共同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构建过程,通过实践结果分析评估其作用,证明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构建课堂学习共同体能取得积极的干预效果。
张琳[10](2019)在《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2017版最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颁布,基础教育进入了核心素养导向的新阶段,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人类也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进行了信息时代的新阶段——智能时代。信息技术具有潜力支持教育教学变革,改变目前基础教育阶段以知识传递为主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对于信息技术,作为数字原住民的师范生比作为数字移民的大部分在职教师有更强烈的认同感。若师范大学能有效地促进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当代师范生便能成为未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推动者与催化剂。本论文主要研究了五大问题:(1)为了促进未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师范生需要相应地具备什么样的信息化教学能力?(2)目前师范大学培养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有哪些模式?在不同的培养模式下,师范生信息化教学的能力培养成效如何,是否能够胜任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3)在师范大学不同的培养模式下,哪些因素促进了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又有哪些阻碍因素?(4)在顶层设计、中层管理与课程实施中哪些策略发生了作用?哪些策略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5)如何综合各个层面利益主体的力量,系统性地实现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常态化发展?本研究在研制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产出结构的基础上,指向2017新课标的核心素养内涵,结合国内外已有的标准,制定了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目标框架;以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结构为框架,从复杂系统的视角出发对基于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培养模式、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模式与多方协同的综合培养模式三种不同培养模式的三所师范大学做了个案研究,以量化与质化的方法对三所师范大学的政策文本进行分析,以深度访谈各方利益主体、多元数据相互佐证的方法,对于三个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系统的现状做了研究,分析了各个系统内各方利益主体的信息化教学意愿、行为与影响因素,剖析了三种模式下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影响源,总结了三种模式的合理性、局限性及其适用的情境。在此基础上,对于三个案例进行比较分析,总结了在三个案例中各个层面被证明有效的培养策略,从而形成了师范大学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系统性培养策略。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未来教师通过信息化教学促进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能力,其能力结构需要突出核心素养的指向。本研究在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产出结构中融于了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核心素养,突出了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的核心素养导向;在整合学科知识的教学法(TPACK)框架中融入了核心素养因子,形成了整合技术的学科核心素养教学法(TPACCK)框架,作为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结构,突出了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与课程的相关性,为师范大学设置培养路径指明方向。第二、个案研究中的三所师范大学的三种培养模式都有其合理性与局限性,其有效性有赖于师范大学系统内部具体的情境。自上而下基于通用信息化课程的培养模式在课程授课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行为符合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时,能够促进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反之就会失效;自下而上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的培养模式有赖于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示范,如果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实践意愿不强、能力欠缺,那么这种模式也就失去了动力源;多方协同综合培养的模式因其多元的动力源而相对存在一定的优势,如果动力源均产生预期的效果,那么这种模式便兼具前两种模式的优势,使得师范生既能在课程学习中获得系统性的信息化教学知识,又能在教师示范与实践活动中获得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但是这种模式依然存在教师信息化教学实施与示范均不符合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而导致模式失效的风险。第三、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有赖于师范大学系统内各方利益主体在顶层设计、中层管理、课程实施三个层面采用合适的培养策略共同推进。顶层设计的整体策略是设置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多元化培养路径,并通过各种措施促进多元化发展路径中的利益主体形成共同愿景,为各方利益主体促进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提供支持与保障。院系管理层面要发挥其中层的变革领导,通过人员支持、文化支持、设备支持等保障措施来加强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建设,从而为师范生提供优质的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支持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从而为师范生提供丰富优质的信息化教学体验。信息化教学课程教师在课程目标定位上要注重技术支持教学的导向以及核心素养的指向,重点发展师范生在信息技术支持下解决教学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教师还应注重课程与学科以及学科信息技术的紧密结合。在系统中多方利益主体协同推动之下,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才能获得常态化发展。
二、实现教学变革 让课堂充满活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现教学变革 让课堂充满活力(论文提纲范文)
(1)“新基础教育”教学变革研究的“生命·实践”特质(论文提纲范文)
一、基于“具体个人”的教学观念重建 |
1. 从“抽象的人”转向“具体个人” |
2. 从“知识价值”转向“育人价值” |
3. 从“单向传递”转向“交互生成” |
二、通过“主体交往”的教学实践变革 |
1. 基于“主体交往”的教学过程重建 |
2. 基于“理实共生”的教学变革深化 |
3. 基于共生体交往的教学品牌形成 |
三、指向“动力内化”的教学生态建构 |
1. 推进型评价: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型 |
2. 综合融通式思维:思维方式的转型 |
(2)高校课堂教学革命:实际、实质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课堂教学成为“革命”对象 |
1.高校课堂教学的独特地位和作用 |
2.令人担忧的高校课堂教学现状 |
3.课堂教学改革的难度超乎想象 |
4.课堂教学变革迎来新机遇 |
二、课堂教学革命的实质 |
1.课堂教学革命的目标是全方位的教学范式再造 |
2.课堂教学革命的实质是教学本质观更新 |
(1)传统教学本质观的特点与局限。 |
(2)指向课堂教学革命的新教学本质观。 |
三、高校课堂教学革命的主体 |
1.教师与课堂教学革命 |
2.学生与课堂教学革命 |
3.高校与课堂教学革命 |
4.政府与课堂教学革命 |
5.社会与课堂教学革命 |
四、高校课堂教学革命的实现形式 |
1.课堂教学革命的实现条件 |
(1)重建教学本质观。 |
(2)强化资源支持。 |
(3)合理安排制度。 |
(4)变革教学方式。 |
2.课堂教学革命的实现形式 |
(1)处理好渐进性与突变性的关系。 |
(2)处理好整体推进与局部变革的关系。 |
(3)处理好人的主动性与技术保障性的关系。 |
(3)教学预见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1.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需求 |
2.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的问题 |
(二)文献综述 |
1.关于“预见”的研究 |
2.关于“教学预见”的研究 |
(三)基本概念厘定 |
1.“预见”与“教学预见”的阐释 |
2.“教学预见”与“教学预设”、“教学生成”的关系 |
(四)理论依据 |
1.西方哲学的预见理论 |
2.“反思性实践”理论 |
3.教育未来学和教育决策论 |
(五)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 |
一、教学预见的显着特征与价值体现 |
(一)教学预见的显着特征 |
1.教学预见思想的前瞻性 |
2.教学预见目标的明确性 |
3.教学预见结果的多元性 |
(二)教学预见的价值体现 |
1.课堂氛围的合理调控 |
2.课堂矛盾的科学处理 |
3.课堂意外的及时预警 |
二、教学预见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应用的现状 |
(一)教学预见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应用的现状 |
1.教学预见的应用程度存在明显差异 |
2.教学预见的应用多呈现无意识状态 |
(二)教学预见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应用的问题 |
1.教学预见意识薄弱 |
2.教学预见行为缺失 |
3.教学预见结果偏差 |
三、教学预见在高中语文课堂应用中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应用主体层面 |
1.教学预见的理论认识不足 |
2.课堂教学自主创新性薄弱 |
3.过度依赖于网络教学资源 |
(二)应用方法层面 |
1.拘泥于顺向教学预见 |
2.受限于单一教学预见 |
3.止步于静态教学预见 |
(三)应用对象与环境层面 |
1.教学对象心理复杂多变 |
2.师生交互的封闭与滞后 |
3.课堂教学环境多元不定 |
四、教学预见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应用的完善对策 |
(一)保持对课堂教学预见的诉求 |
1.提前模拟体验课堂教学情境 |
2.预先推理课堂教学发展动向 |
(二)注重对课堂教学现象的观察 |
1.合理进行课堂预见性调研 |
2.灵活进行课堂预见性应对 |
(三)丰富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诠释 |
1.挖掘文本意蕴强化预见的深度 |
2.扩展知识结构提升预见的广度 |
(四)推进对课堂教学实践的反思 |
1.总结教学得失储备预见的学情 |
2.整合教学经验建立预见的参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关于高中语文教师教学预见应用的访谈提纲 |
附录2 《登高》执教中教学预见应用的案例叙事 |
附录3 高中语文特级教师关于教学预见应用的访谈实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人工智能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概念界定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中学历史教学中人工智能应用的意义 |
第一节 中学历史教学现状分析 |
一、中学历史教学手段单一 |
二、中学历史课堂缺乏对人工智能的应用 |
第二节 创建智能课堂的需要 |
一、人工智能促进资源共享 |
二、人工智能为历史课堂注入活力 |
三、人工智能创建高效智能的历史课堂 |
四、打造“三有”历史课堂 |
第三节 培养合格中学生的需要 |
一、中学生品格与能力培养的需要 |
二、中学生优化学习方式的需要 |
第二章 人工智能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实践及效果 |
第一节 人工智能在中学历史教学环节中的应用实践 |
一、在课前备课中的应用 |
二、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
三、在课下学习中的应用 |
第二节 人工智能在中学历史教学管理与评价中的应用 |
一、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
二、在教学评价中的应用 |
第三节 人工智能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
一、拓宽了知识深度与广度 |
二、推动了教学创新 |
三、优化了教学方式 |
四、促进了学生个性化学习 |
第三章 中学历史教学中人工智能应用的案例分析及反思 |
第一节 教学案例呈现 |
一、教学基本情况 |
二、教学准备 |
三、教学过程 |
第二节 教学总结与反思 |
一、教学总结 |
二、教学反思 |
第四章 人工智能在中学历史教学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第一节 人工智能在中学历史教学应用中的问题 |
一、对人工智能过度依赖 |
二、淡化师生间感情交流 |
三、人工智能技术不成熟 |
第二节 人工智能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实施的建议 |
一、对人工智能的正确认识 |
二、对人工智能应用的监督 |
三、对人工智能课堂的打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生命视角下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的意义 |
(五)研究方法 |
二、生命视角下童话教学的理论分析 |
(一)生命视角下童话教学的基本内涵 |
(二)生命视角下童话教学的理论依据 |
(三)生命视角下小学童话教学的优势 |
(四)生命视角下小学童话教学的作用 |
三、生命视角下小学语文教材中童话选文研究 |
(一)童话选文编排现状 |
(二)童话选文下级指标统计表 |
(三)生命视角下部编版小学语文童话选文存在的不足 |
四、生命视角下小学童话教学现状及原因 |
(一)小学生对童话认识及学习现状 |
(二)教师对童话认识及教学现状 |
(三)生命视角下小学童话教学现状的原因分析 |
五、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变革路径 |
(一)部编版小学语文童话选编优化建议 |
(二)教师童话教学优化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小学教师课堂伦理精神的自我反思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四、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二章 小学教师课堂伦理精神的时代诉求 |
一、贯彻学校立德树人的需要 |
二、实施“课程育人”的需要 |
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
四、创新课堂教学变革的需要 |
第三章 小学教师课堂伦理精神的构成因素 |
一、教育观念的伦理意识 |
二、教学内容的伦理介入 |
三、课堂管理的伦理关怀 |
四、教师语言的伦理情感 |
五、教学评价的伦理渗透 |
第四章 小学教师课堂伦理精神的调查分析 |
一、教育观念的伦理意识调查 |
二、教学内容的伦理介入调查 |
三、课堂管理的伦理关怀调查 |
四、教师语言的伦理情感调查 |
五、教学评价的伦理渗透调查 |
第五章 小学教师课堂伦理精神反思的自觉内塑 |
一、反思教育观念的伦理性 |
二、反思教学内容的人文性 |
三、反思课堂管理的育人性 |
四、反思教师语言的情感性 |
五、反思教学评价的综合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小学教师课堂伦理精神调查问卷(教师) |
小学教师课堂伦理精神调查问卷(学生) |
访谈纲要(教师) |
访谈提纲(学生)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学校组织变革的过程与动力研究 ——以C市F小学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1.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学校组织变革研究 |
2.源自实践的思考:学校组织变革如何成功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三)相关文献综述 |
1.学校变革过程的相关研究 |
2.学校变革力量的相关研究 |
3.对已有研究的总体述评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1.变革与改革 |
2.教育变革与教育改革 |
3.学校改进与学校变革 |
一、研究设计和理论基础 |
(一)研究设计 |
1.研究方法 |
2.研究思路 |
3.研究个案的选取 |
4.访谈对象的选择 |
5.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
(二)理论基础 |
1.库尔特·勒温的组织变革三阶段模型理论 |
2.弗莱蒙特·卡斯特组织变革的六步骤理论 |
3.弗莱蒙特·卡斯特组织变革动力来源理论 |
二、F小学组织变革的过程分析 |
(一)解冻:变革前的准备阶段 |
1.审视状态:学校的概况 |
2.察觉问题:紧迫感产生 |
3.提出理念:新理论生成 |
(二)变革: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探索阶段 |
1.源自实践的教学理念之变革 |
2.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之转换 |
3.学校课堂中教育实践之探索 |
(三)再冻结:变革后的强化阶段 |
1.教师变革行为的巩固 |
2.教师变革观念的形成 |
三、F小学组织变革的动力探索 |
(一)影响F小学组织变革的动力因素:环境 |
1.社会转型推动学校变革 |
2.“UGS”合作支持学校变革 |
(二)影响F小学组织变革的动力因素:人员 |
1.校长:变革的引领者 |
2.中层管理者:理念到实践之梯的搭建者 |
3.一线教师:理念的践行者 |
(三)影响F小学组织变革的动力因素:文化 |
1.精神文化层面 |
2.制度文化层面 |
(四)影响F小学组织变革的动力因素:结构 |
1.扁平化管理下的各司其职 |
2.学科委员会推动教学研究 |
四、结语与反思 |
(一)学校变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
(二)学者治校催生学校变革理念 |
(三)各种力量共同促进变革成功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8)小学古诗词深度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 |
1.“统编”教材为小学古诗词教学建立了新导向 |
2.小学古诗词教学必须克服表层教学的局限性 |
3.深度教学的提出为小学古诗词教学提供了新视野 |
(二) 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 研究综述 |
1.关于深度教学的研究 |
2.关于古诗词深度教学的研究 |
3.对研究现状的简要评价 |
(四) 研究方法 |
1.文献法 |
2.观察法 |
3.访谈法 |
4.案例分析法 |
一、何谓小学古诗词深度教学 |
(一) 小学古诗词深度教学的概念界定 |
1.深度教学的概念界定 |
2.小学古诗词深度教学的概念界定 |
(二) 小学古诗词深度教学的特征 |
1.发展取向的教学目标 |
2.开放、关联的教学内容 |
3.对话中心的教学方式 |
4.完整、规范的教学过程 |
5.追求内在发展性的教学结果 |
(三) 小学古诗词深度教学的价值 |
1.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 |
2.改善古诗词教学品质 |
3.发展学生多方面素养 |
二、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分析 |
(一) 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1.教学模式:僵化的流程,打击诗词学习的兴趣 |
2.教学内容:联结的缺失,损害多维的教育价值 |
3.教学方式:破碎的讲解,妨害诗意理解的达成 |
4.课堂互动:单向的注入,压制学生个性的发展 |
(二) 古诗词教学问题的原因分析 |
1.古诗词本身颇具理解难度 |
2.教师的日常工作负担较重 |
3.教师古诗词素养比较薄弱 |
4.教师的教育观念因循守旧 |
三、小学古诗词深度教学实施建议 |
(一) 深刻解读,密切观照知识的特质 |
1.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观照 |
2.对古诗词文体特质的观照 |
3.对古诗词文本题材及特色的观照 |
(二) 多维联结,实现知识的丰富价值 |
1.联结传统文化,增强文化敏感性及包容性 |
2.联结学生生活,促进理解和个人意义增值 |
(三) 沉浸情境,提升课堂学习画面感 |
(四) 平等对话,追求知识的多元理解 |
四、基于古诗词深度教学理念的名师课例评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课堂学习共同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2 课堂学习共同体概述 |
2.1 概念界定 |
2.2 课堂学习共同体特征 |
2.3 课堂学习共同体理论基础 |
3 初中历史教学中构建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意义 |
3.1 有利于培养时代所需人才 |
3.2 有利于推动课堂教学变革 |
3.3 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
3.4 有利于优化师生之间关系 |
4 初中历史教学中构建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原则与策略 |
4.1 构建原则 |
4.2 教学环境构建策略 |
4.3 课堂运行构建策略 |
5 初中历史教学中构建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实践研究 |
5.1 实践方案 |
5.2 实践准备 |
5.3 实践案例 |
5.4 实践结果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时代迭替:指向核心素养的育人导向 |
二、顺势而为:智能时代教师角色的转型 |
三、信息技术:教育变革的天使还是魔鬼 |
四、培养窘境:师范教育亟需振兴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内相关研究 |
二、国外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三、研究路径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与发展目标 |
第一节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的国际经验 |
一、美国《ISTE教育者标准》2017版 |
二、欧盟《教育者数字能力的欧洲框架》 |
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信息通信技术能力框架》 |
四、三大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的比较与启示 |
第二节 我国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的启示 |
一、《2014 标准》的制定目的 |
二、《2014 标准》的能力维度 |
三、《2014 标准》的能力层级 |
第三节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 |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研制依据 |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产出结构 |
三、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结构 |
第四节 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 |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与层级研制路径 |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 |
三、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层级 |
第三章 基于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的培养模式 |
第一节 顶层设计 |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定位 |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课程设置 |
三、信息化教学的保障措施 |
第二节 课程实施 |
一、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 |
二、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意愿与行为 |
第三节 培养成效 |
一、通过信息化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意愿整体较低 |
二、实习时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信息化教学行为基本缺失 |
三、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结构各因子中信息技术能力识最强 |
四、主动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内在动机不足 |
第四节 培养成效的归因分析 |
一、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实施技术取向的负面影响 |
二、学科专业教师的优质信息化教学示范缺失 |
三、部分实习学校的负面体验 |
四、信息化教学技术支持的缺乏 |
五、信息化教学能力评价机制的缺位 |
第五节 主要动力源的影响因素 |
一、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未及预期的归因分析 |
二、保障措施未及预期的归因分析 |
第六节 基于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培养模式的启示 |
一、基于信息化教学课程培养模式的合理性 |
二、基于信息化教学课程培养模式的局限性 |
第四章 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的培养模式 |
第一节 顶层设计 |
一、培养定位未强调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 |
二、课程设置尚未形成系统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课程体系 |
三、教师专业发展未强调信息化教学能力 |
第二节 培养成效 |
一、通过信息化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意愿整体中等 |
二、实习时信息化教学行为以促进知识传递为主 |
三、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结构各因子中信息技术能力最强 |
四、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意愿整体较高 |
第三节 培养成效的归因分析 |
一、学科专业教师的优质信息化教学示范 |
二、选修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的正面影响 |
三、实习学校经历的综合影响 |
四、师范生丰富的校外教学与学习经历的正面影响 |
五、课程设置不利于系统性的信息化教学知识学习 |
第四节 主要动力源的影响因素 |
一、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行为及影响因素 |
二、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行为及影响因素 |
第五节 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模式的启示 |
一、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模式的优势 |
二、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模式的局限性 |
第五章 多方协同的综合培养模式 |
第一节 顶层设计 |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定位 |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多元路径建设 |
三、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保障措施 |
第二节 培养成效 |
一、通过信息化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意愿整体中等 |
二、实习时的信息化教学行为以多媒体教学为主 |
三、信息化教学能力在四年中获得较大提升 |
四、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结构各因子中信息技术能力最强 |
五、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意愿整体内在动机充分 |
第三节 培养成效的归因分析 |
一、学科专业教师丰富的信息化教学示范 |
二、各类信息化教学活动与比赛的正面影响 |
三、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技术取向的负面影响 |
四、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设置问题的负面影响 |
五、实习学校经历的综合影响 |
六、师范生信息化学习经历的正面影响 |
第四节 主要动力源的影响因素 |
一、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教师的教学行为及影响因素 |
二、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行为及影响因素 |
第五节 多方协同综合培养模式的启示 |
一、多方协同综合培养模式的优势 |
二、多方协同综合培养模式的局限性 |
第六章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系统性培养策略 |
第一节 三种模式下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启示 |
一、成效差异启示: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三要素 |
二、动力源差异启示:多元化的培养路径 |
三、治理权力分布差异启示:激发中层的联动作用 |
第二节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顶层设计策略 |
一、形成培养目标的共同愿景 |
二、明确变革领导核心机构 |
三、设置多元化的培养路径 |
四、重视院系的变革推动力 |
五、评价机制支持创新与多样性 |
六、设施建设重视教师的需求 |
第三节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中层变革策略 |
一、支持学科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 |
二、加强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建设与师资发展 |
三、配置专职人员提供技术支持 |
四、营造鼓励创新的组织文化 |
五、重视学科信息化教学设施建设 |
六、加强实习期间对师范生的支持 |
第四节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
一、显性信息化教学课程的教学策略 |
二、隐性信息化教学课程的教学策略 |
结语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创新与价值 |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四、实现教学变革 让课堂充满活力(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基础教育”教学变革研究的“生命·实践”特质[J]. 李政林,李政涛. 中小学管理, 2021(05)
- [2]高校课堂教学革命:实际、实质与实现[J]. 刘振天. 高等教育研究, 2020(07)
- [3]教学预见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研究[D]. 夏玉洁.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1)
- [4]人工智能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李德.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生命视角下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变革研究[D]. 王哲.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6]小学教师课堂伦理精神的自我反思研究[D]. 蒋晓甜. 合肥师范学院, 2020(08)
- [7]学校组织变革的过程与动力研究 ——以C市F小学为个案[D]. 马佳君.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8]小学古诗词深度教学研究[D]. 吴佳妮.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9]课堂学习共同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构建研究[D]. 陈潇.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10]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究[D]. 张琳.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