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总体布局与空间序列
杜伊斯堡风景公园不是一个全新的设计,所以要在设计的过程中做到与该地原有的工业历史进行对话。这个场地寄托了城市的钢铁工业记忆,所以设计中需要考虑如何将只具有实用功能的庞大工厂构筑物与景观公园应有的科普性、休闲性、生态性相结合,实现对工业历史的尊重与传承,同时还可以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复合型工业文化公园和市民公共活动空间。
对于设计者来说,该场地的设计难点就在于首先,如何处理废弃工业场地中遗留的各种设施。这些巨大的工业遗留具有独特的工业美学特征和文化内涵,该如何利用和保留这些设施以及怎样能处理好工业设施与人的关系成为一个巨大的难题。对于这个问题,设计者拉兹选择了将原来的整体结构与构筑物全部保留下来,并且重新利用各种炼钢高炉,车间厂房,以及铁路水渠等工业构筑物,使得原来工厂的空间尺度在新的景观公园中得到保留和延续。
(1)建立四个空间层次完善总体布局
设计者将园区分为四个系统,分别是水公园,铁路公园,道路系统和公共使用区。其中的铁路公园包括高空的高架铁架步行道系统,该系统是依附遗留下来的炼钢高炉而建成的,是整个公园最高的系统,高达12m。用钢铁构架做成了一个游步道系统,既给游人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观赏视角,又解决了废弃炼钢高炉的再利用问题,可以将整个公园的工业设施与线路一览无余。
其次是公园的地面线性系统,包括了游人通行的道路与自行车道,为了吸引游人,公园会定期举行自行车拉力赛。水公园充分考虑了生态性,由净化水渠,净水池以及冷却池等水体构成。其中净化水渠对径流场地对埃姆舍河的水域进行净化,设计师将原有直线式沟渠排水改成开放式的水渠排水,这些净水池中的水都是来自街道、广场以及屋顶上的雨水,通过对雨水的净化处理,实现公园净化的生态功能。公共使用区包括料仓花园、金属广场、熔渣公园、和铁路公园、考珀活动场地,这些场地为公共活动的展开和人们休息提供了场所。
(2)由高架步行道系统串联成的空间序列
由于遗留钢铁设备尺度较大,为了让游人更加直观的接近工业构筑物,设计者在景观层次的设计上除了地面层次的景观又贴近高炉设备修建出更高一层的空中栈道。这样的设计可以使游客看到整个公园的全景,近距离感受工业流程,有利于发挥工业文化的科普性。在垂直方向上地面与高架道路系统形成工业氛围由浅至深的空间序列。
2.工业形式语言与细节的营造
由于设计需要考虑到要和以往的工业文化背景相呼应,所以杜伊斯堡公园的复合型工业景观设计在设计语言和具体细节上的尺度把握十分关键,既不能是对以前工业风格毫无创新的照搬照抄,也不能是现代景观设计技术的随意使用。需要在当地工业历史文化与现代景观设计手法之间找到关联和共同性,追求设计手法的创新。而这种手法的创新应该建立在对工业文化与历史非常了解并且能够熟练运用的基础上,再应用到景观公园的设计当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钢铁厂是当地工业历史的象征,是城市化进程中不可抹去的一个重要部分,为了体现对城市工业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尊重,在复合型工业景观设计中着重考虑了对于工业形式的延续。新建公园与老钢铁厂在材料质感,细节营造等方面都做到了协调统一,具体包括保留大型的工业生产设施,以及新建活动场地为了与老旧工业设施相协调,主要活动场地将大块钢板锈蚀拼成金属广场等。在设计过程中加入有明显的现代气息,在处理旧的工业设施与现代人生活关系的时候,也考虑了游憩休息,生态保护等多个方面的复合型工业景观设计。
(1)材质色彩
新加建的高架步行道、水上钢架桥,主要使用的材质是钢构架,这既与钢铁厂背景相符合又与炼钢炉等大型工业遗存相协调。使用最多的颜色是棕色钢板和银色钢铁网,是根据场地原有主色调也就是锈蚀钢铁和新炼钢铁的颜色选用的。中心活动场所金属广场制作了锈蚀的机理,同时石子路和混凝土地面的结合使用突出了工业历史的实用朴实感,既耐磨耐用,又与周围的工业环境相得益彰。同时,新建构筑物与工业遗存相互配合,营造一种只属于杜伊斯堡的工业文化氛围,在游览的过程中给游客有一种连续完整的空间感受。
(2)工业符号语言
公园虽然整体粗旷质朴,保留着原有内敛严肃的工业气息,但是仍有很多设计感的细节。公园在道路系统上比如高空栈道、炼钢炉游览空间以及小桥等统一使用了专属于钢铁厂的工业符号语言即钢架、管道作为主要语言。例如墙垣上的游览指向牌和公共空间中的铁质座椅等,都是对这一工业语言符号的变换演绎。
(3)景观绿化与水体
场地内的绿化形式种类很多,有在水公园边上为了更加迎合生态的需求,保留了自然野趣随意生长的植物;有休息场地成行成列种植的树阵广场;还有古典的绿篱迷宫图案。开放绿地主要指分布在厂区东西两侧的田野、林地等大尺度的开放空间。其中东侧有名为“Ingenham m shof”的约6hm2的草场和耕地,主要用作体闲区域和学校社团的生态中心。另外公园中还一套成熟的水循环系统,由净水池,中央水渠组成。水体的设置既满足了净化径流钢铁厂内水体的生态需求,还增加了空间的流动性,中和了钢铁厂固有的坚硬感,在比较严肃坚硬的工业建筑中营造一种自然的环境氛围。
3.功能的复合与交通组织
场地内设置了大量的休闲娱乐空间以及公共空间,使得杜伊斯堡公园从一个普通的工业景观展示公园通过工业文化科普、设置休息平台、生态环境修复等多元化的功能复合,发展成为了一个复合型工业景观公园。在公园内,首先一定数量的休闲空间和公共空间满足了游客的休息和游玩需求,同时这些空间的功能形式又有一定的区别,是多元化的功能形式,可以支持各种社会交往需求。比如:位于厂区中心作为公园内标志性景观的金属广场,这个广场由整齐排列的金属钢板组成,这些已经被腐蚀的形态各异的钢板营造出了一种只属于钢铁厂历史的景观氛围,这块区域给人们提供了自由活动以及观看表演、举行活动的场所。再比如料仓花园,过去是堆放料仓和煤渣的地方,现在依然利用原来的工业设施加以游乐设备,变成了一个可供儿童游乐攀爬,体育素质锻炼,团体活动的场所。另外,由于场地以前污染比较严重,为了改善生态环境,设置了水公园,并且利用明渠将雨水收集,通过净化池后重新流进埃姆舍河,保证了复合型工业景观中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准则。
德国杜伊斯堡风景公园兼顾考虑了工业文化科普、休闲娱乐、生态化净这几种功能,使以实用为主的工业遗留可以通过复合型工业景观的设计再次融入人们的生活中,这种景观设计手段值得我国后工业景观设计借鉴和学习。
作者简介:张瑜栖(1995.12—),女,汉族,籍贯:吉林省公主岭市,沈阳建筑大学建筑学院,17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风景园林,研究方向:工业景观设计
论文作者:张瑜栖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3
标签:工业论文; 公园论文; 景观论文; 场地论文; 景观设计论文; 钢铁厂论文; 空间论文; 《建筑实践》2019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