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在宏基电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张景慧, 张欣,

辽宁师范大学数学学院 辽宁大连 116029

摘要:这篇文章对博弈论的发展进行了描述,并且在基于博弈论的基础上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了分析,并做了可行性的验证。通过对博弈论的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与探讨,对优化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寻求管理当中提高效率的方法。并将博弈论使用在宏基软件公司员工招聘,人员使用中,以及分析了在公司管理过程当中遇到的有关员工加班的博弈问题。

关键词:博弈论人力资源管理 优化

引 言

博弈论作为一门数学的分支,萌芽于20世纪初期,美国数学家冯·诺依曼(Von Neumann)与诺贝尔·摩根斯坦(Oskar Morgernstern)首次出版有关博弈论与经济的书籍《博弈论与经济行为》[1],从此这门具有很高使用价值的学科便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博弈论(Game theory),又名对策论,其主要研究主体的行为直接相互作用,以及相关的均衡问题的方法[3,6]。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前,主要以一方的胜利必意味着另一方的亏损的零和博弈为主[2]。

一、博弈论在宏基电子公司员工加班制中的应用

宏基电子是1976年创立的台湾地区电脑制造商。宏基主要生产桌上型电脑以及笔记本电脑著称,产品范围还包括个人数位助理以及服务器等电脑周边电子产品。年营业额达157亿美元。员工8000余人。

1. 案例背景

宏基把开发中国大陆市场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方向,一是看到中国大陆广阔的市场前景,二是看重大陆廉价的劳动力。电子产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员工加班可谓家常便饭,员工加班虽然是有加班费的,但也占用了大量的业余时间,讨论一下如何平衡加班带来的收益和成本。

国家颁布施行的加班制度对于宏基电子公司出现了很多问题。1:生产部门等一些工作繁忙的部门,每天一小时的加班费远远不能弥补员工加班的损失。2:员工都不愿意加班,而公司强制员工留下加班导致很多员工没有任务。

2. 模型的构建

上述问题实际上是一种博弈。博弈的双方分别为管理者和员工。他们对于加班这个问题的策略分别为强制要求员工加班,或者不强制要求员工加班,而员工则是加班或者不加班。这个问题显然是有博弈的次序的。管理者的策略被选择在先,而员工的策略则在后。这个过程我们用下图1的博弈树来描述。

假设企业管理者硬性要求员工加班的概率为P,员工服从的概率为q,公司规定的加班费的不完全收益为B,员工因为加班付出C。在计划之外的加班计划给博弈双方带来的心理影响是。员工如果拒绝加班则冒风险R,员工加班过程中,为公司带来的加班收益为X。

那么,很显然,X>0,B>0,R>0,C>0,>0,P>0,q<1,并且.

于是,我们将这个博弈问题概括为以下的这几种情况:

第一:公司上层要求员工必须加班,并且员工服从命令。

此情况下,管理者将获得的员工为公司加班的收益为X。员工将因为加班而付出C,导致了他们公司规定给的实际加班收入减少。我们考虑到加班导致的员工心情不佳,于是员工的收益为。

第二:公司上层要求员工加班,但员工没服从命令。

该情况下,任务没能完成,管理者将会损失X。员工得到宏基公司的固定加班费,但选择不加班也是要承担一定不加班的风险的。即管理者不满于员工拒绝加班的行为采取的一定惩罚.所以,第二种情况员工的收益一般是。

第三:管理者并没有要求员工加班,而员工加班。

员工的行为可能是因为布置的工作任务没有做完,不会给公司创出额外的收益。也可能是因为积极上进。但这样的行为都会使管理者的心理感觉良好,会更欣赏该员工。所以,员工固定加班费的减少收入为B-C。

二、博弈分析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由博弈均衡的逆归纳方法,可以在宏基公司的员工加班制中找到2个纳什平衡。其一为:管理者要求加班,员工即加班。其二为:管理者不要求加班,员工不加班。于是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员工的期望效用:

这时宏基公司的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存在混合博弈当中的纳什平衡。其含义为:

当P>P’时,公司领导人更多的希望强制要求员工加班。而员工也会选择接受公司的加班要求去加班。

当P<P’时,公司领导人认为没有必要要求员工加班,而员工不加班。

当P=P’时,博弈双方可以任意选择博弈策略。

因此,我们的出加班制度的混合策略纳什均衡为:.

由于往往表示心理作用,而且影响一般都很小,所以往往忽略不计。当非常小的时候,q的临界是50%,可以推出员工是否会加班的概率是50%。

该公司的劳资关系中,员工一般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员工的加班与否基本上都靠上级的命令与指示。P的大小和C和R是有必然联系的。P与C存在正相关关系,而与R存在负相关关系。总的来说,当R越大的时候,管理者会越不倾向于让员工加班。宏基公司要想获得最大的收益而付出最小的成本,就要关注值和R值,值尽管很小,担当R值大的时候,值高更容易让员工主动加班。

参考文献

[1]张向前.有关人力资源的若干分析.[J].经济师.200201.(157-158)

[2] 谢识允.经济博弈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3] 康品.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博弈的理论分析[D].河北大学硕士论文.2006.

[4] 卢现祥.新制度经济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5] 李博.博弈论与效率工资[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1

[6] 施锡锋.博弈论[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7]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论文作者:张景慧, 张欣,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7

标签:;  ;  ;  ;  ;  ;  ;  ;  

博弈论在宏基电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张景慧, 张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