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验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作为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师,如何理解基本的语文素养? 我个人觉得,小学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就是通过多读多写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养成真正的读写智慧。
一、多读书,提升学生的阅读力
1.创建读书吧。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非常重视环境对人的作用,他指出:“环境和人格陶冶有密切关系。”小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班级的环境对孩子整体的精神面貌具有重要的影响。为发挥班级潜藏的这种巨大的教育功效,让每个孩子都能沐浴在浓浓的书香气息里,于是我精心布置、打造班级书香环境。比如在教室黑板的左边开设“我们的书吧”,每月都设“读书之星”评比,对读书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颁发学校统一制作的精美书香卡,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读书热情。
2.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书籍。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分辨能力差,他们不知道在浩瀚的书的世界里该读什么样的书。这就需要老师给予指导,按照他们的年龄特点,根据他们年龄段的不同需求,推荐一些适合他们读的书,如《十万个为什么》、《中国古代神话》、《中国古代民俗故事》等,中、高年级推荐阅读四大名著、《中华成语故事》等。老师可以把每学期推荐的书目打印出来,张贴在教室里显眼的地方,让孩子们有选择地看。
3.结合教材,开展整本书的课外阅读。语文课程中应给整本书阅读应有的位置,做好经典书目的推荐、整本阅读的指导,以及阅读成果的分享、交流等。在平常的课外阅读指导中,可让学生根据每个单元的主题,找相应的课外读物。如教学五年级的第五组和第七组课文,针对学生对四大名著不熟悉,在假期就布置学生研读《三国演义》。为了让学生明确阅读目标,让阅读成为一种独立自主学习的过程、获得提升阅读力的一种途径,我要求学生了解名著中的人物及其性格,于是就制订了《三国演义》主题研读表,并要求学生完成表格。有了前面的研讨,到了真正开始讲这两组课文的时候,学生因为有了之前阅读四大名著的基础,对课文中的人物较为熟悉,在课堂上交流对人物的评价等环节时,许多学生讲得头头是道、眉飞色舞。把课外阅读引进课堂,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了,表现得更自信了,在一定程度上充实了我们的课堂教学,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多练笔,提升学生的表达力
1.引导学生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通过摘抄一些优美句段,从而积累了丰富的语言,这对学生在口头表达和写作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养成摘抄习惯的学生,无论是写作还是口头表达或是阅读能力方面,都会彰显优势。
2.指导学生写好读后感。学生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籍后,一定会与作者产生许多的共鸣,受到许多的启发。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感触最深的一两点,写一篇读后感。指导学生写读后感时,可以引导学生与文中的主人公对话,也可以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中心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感受。如学习了《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一文后,让学生写写读后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并为世界的和平发出呼唤。写读后感不但能加深学生对原来课文的理解感悟,而且有助于学生阅读的积累和阅读能力的提升,提高写作能力。
3.制作读书卡。看完一本书能产生自己的独特感受,这样的读书才是有效的。因此我非常注重孩子们读书后的心得感受,总是鼓励他们用一句或几句话记下自己最真实的读后想法,并在好书推荐卡上写上这本书的好词好句、出版社、作者、主要内容,并画上精美的图案。这样,好书推荐卡不断地被传阅,交流也在不断地进行中。经过这样的比赛,学生制作读书卡的热情高涨,看课外书的积极性就更高了!
三、读写结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1.模仿文本,以读悟写。读写结合应当循序渐进地展开,在初期笔者首先让学生们采取文本仿写的教学策略,是对于写作能力的良好训练。这种模式也能够很好地增进学生们对于阅读文本的体验与感悟。
2.走进文本,以读拓写。教师要紧扣教学点,让学生在读中悟出写的门道,从而有章可循。如学习《山中访友》时,笔者创设了一个作者访问山中朋友的情境:作者和山中的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热切地打了招呼。这样生动的情境深深地吸引了学生,学生一下子被带入春天的山中去了。接着就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你好,____,____,____。有的学生写:你好,可爱的青蛙,你在唱着动听的歌,是邀我与你唱和吗?”有的学生写:你好,美丽的小树,你在舞动着优美的舞姿,是邀我与你一起共舞吗?……在愉快的情境中,学生们积极性大增,一个个精彩的回答在课堂中出现。这样,不但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走出文本,进行续写。在进行语文读写能力的教学中,可以把课文中的情节继续外延,配合自己的想象,进行续写课文的训练。比如在进行《中彩那天》一课的教学时,可以续写当汽车开走以后的情景。在进行指导时,可以指导学生想象父亲的神情和语言、母亲的神情和语言、我当时的神态,体现出诚实守信的可贵。正因为续写这一过程是学生直接进行参与的,使得他们能够把自己的真实情感注入到写的文章当中,大大激发其对写作的兴趣。
总而言之,坚持阅读,阅读素养就会伴随终身;持久地书写,就会拥有精细化写作的能力;做到读写结合,一个人的创作素养定能形成,让读写结合之花在课堂中绽放。
论文作者:黄静怡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7月总第2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4
标签:学生论文; 素养论文; 自己的论文; 课文论文; 语文论文; 读后感论文; 能力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7年7月总第2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