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运芳
(黄山首康医院妇产科 安徽黄山 245000)
【摘要】目的:探究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科内收子宫肌瘤43例,依照分娩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行自然分娩;观察组行剖宫产合肌瘤剔除术。对比两组术后恢复及子宫复旧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子宫复旧,恶露持续时间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者予剖宫产+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与自然分娩无异。
【关键词】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R7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5-0135-02
引言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大多发现于产检。子宫肌瘤大小、部位及生长速度严重影响妊娠结局[1]。子宫肌瘤过大可增加流产、早产率、产后出血及剖宫产率。若妊娠分娩期经超声诊断见肌瘤直径<6cm,无胎位异常前置或胎盘肌缩变形可自然分娩。若子宫肌瘤>6cm,伴胎位异常可行剖宫产合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临产前需密切注意胎头下降,宫缩强弱等因素,若产程进展不顺利需顺转剖。为观察剖宫产+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效果,本文探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组取妇产科43例需行剖宫产术分娩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者,年龄23~33岁,平均年龄(28.9±6.1)岁。对照组选43例可行自然分娩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者,年龄23~34岁,平均年龄(28.7±5.9)岁。两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1)纳入标准:患者知情同意;无手术禁忌;无其他合并症。(2)排除标准:孕周<36周;年龄>35岁;患凝血障碍者。
1.2 方法
1.2.1产检
取截石位以百胜caris SUN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探头为3.5MHz。多切面扫查子宫、盆腔,观察胎儿情况及子宫肌瘤发生部位、大小、形态。
1.2.2治疗方法
对照组行自然分娩。助产士于胎头拔露3~4cm上台,依照会阴条件判断是否需侧切。助产士于产妇宫缩时以左手控制胎头娩出速度,告知孕妇宫缩间隙放松。每次宫缩时胎头娩出速度以增大≤1cm为宜。控制胎头分娩速度,不要协助胎头俯屈。待胎头停止下降而仍有宫缩时指导产妇用力。胎头着冠后左手俯屈控制胎头娩出速度,保证胎头缓慢经过阴道口。后指导产妇张口哈气放松,缓慢用力。指导产妇以正确负压,保证胎头下降,后需依照胎儿下降、产妇配合行相应助产手法,使胎儿缓慢滑出阴道,自然分娩。
观察组予剖宫产+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剖宫产法:入室后建立上臂静脉通道予平衡液500ml静脉输入。常规吸氧5L/min。于产妇腰部硬膜外1~2间隙处以2% 3ml利多卡因行腰硬联合麻。于传统子宫下段切口作弧形切口行剖宫产术,长度10cm。可依胎儿大小调整长度。剪开筋膜和腹膜做膀胱腹膜反折并下推膀胱。横切、撑开子宫下段肌层取出胎儿及胎盘。以0-1号薇乔合成线连续缝合。缝合顺序为子宫肌层、子宫膀胱抚摸反折、患者腹膜与腹直肌。于胎儿娩出后40u催产素行子宫肌瘤注射及静脉注射。浆膜下肌瘤可于根部切断,摘除。如遇无蒂浆膜下肌瘤和肌壁间肌瘤可在肌瘤表面沿长轴做切口,以刀柄剥除肌瘤。术后予缩宫素及抗生素治疗。
1.3 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术后恢复(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及预后差异[2]。
1.4 统计学方法
把SPSS21.0软件作为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连续校正卡方检验。应用(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对比以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术后恢复对比
观察组手术时间与出血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2.2 产后子宫复旧差异对比
观察组产后子宫宫底高度为(11.3±2.7)cm,对照组产后子宫宫底高度为(12.1±3.3)cm,两组无统计学差异,t=1.230,P=0.222,P>0.05;观察组产后恶露量为(797.1±251.3)ml,对照组产后恶露量为(807.3±266.1)ml,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t=0.183,P=0.855,P>0.05。
3.讨论
3.1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超声诊断
彩色多普勒超声安全可靠、准确性好、重复性高,为产检常用方式[3]。本次所有产妇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孕检。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孕产妇经超声诊断见肌瘤多呈椭圆形,边界清晰,有假包膜,单发。浆膜下肌瘤可见子宫局部隆起,外突,多呈低回声;粘膜下肌瘤可见宫腔内凸起,多呈低回声;肌壁间肌瘤见子宫局限性隆起,多呈低回声;宫腔肌瘤见胎儿向宫底漂浮,多呈强回声。若肌瘤直径>10cm则可见内部回声强弱不均。
CDFI示:子宫肌瘤周边血流信号多呈环状或半环状,实质血流信号多见星星点状、网状。若肌瘤囊性变或钙化时瘤体内无血流信号,但瘤体周边可见限量束状血流。直径>4cm的粘膜肌瘤血流信号多见网状,浆膜下肌瘤及肌壁间肌瘤血流信号较丰富且形状各异。
3.2 剖宫产+子宫剔除术疗法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可影响局部内膜蜕膜组织发育,增加胎盘前置,胎盘早剥和胎盘粘连发病率,致分娩不良结局。若妊娠早期经超声诊断见肌瘤直径>6cm可行流产后子宫剔除术治疗。若中晚期发现合并肌瘤依照肌瘤具体情况选择合理分娩方式。若子宫肌瘤过小,无胎位异常娩可经自然分娩,待身体复员后行子宫剔除术治疗。若子宫肌瘤过大,影响胎位及分娩可于剖宫产分娩后及时剔除。相关学者认为妊娠期间肌瘤核界限不清,子宫肌壁血供丰富,术时易出血,增加分娩风险,不宜与剖宫产术一同进行。但部分学者已证实足月妊娠时子宫肌瘤边界清晰,易分离。且子宫对催产素敏感性良好,经合并术式治疗术中出血不多,剖宫产+肌瘤剔除术疗法可行。本次经实验见两种术式合并治疗产妇术中出血量仅比健康产妇增加100ml左右,手术时间略微延长,但合并术式产妇术后恢复较好,组间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故认为合并术式可行。若孕妇肌瘤较小、位置无碍可自然分娩,待分娩不佳顺转剖并行子宫肌瘤剔除治疗。
综上所述,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者以彩超辅助诊断联合剖宫产+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产后恢复及子宫复旧良好。但产期需加强子宫肌瘤观察。
【参考文献】
[1]徐娜.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医药指南, 2017,15(15):295-296.
[2]李俊书,陈文直,胡亮,等.子宫肌瘤超声消融术后妊娠对靶肌瘤的影响及妊娠结局[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7, 14(5):278-282.
[3]欧阳志维,谢慧君,尹航.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和子宫肌瘤的诊断及处理[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4,7(29):62-63.
论文作者:刘运芳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7
标签:肌瘤论文; 子宫肌瘤论文; 子宫论文; 产妇论文; 统计学论文; 产后论文; 差异论文; 《心理医生》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