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要点的探讨论文_高斌

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要点的探讨论文_高斌

德州市水利局水利施工处 德州市 253014

摘要:水利工程是我国基础设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农田灌溉与水力发电等多种作用。而要想确保水利工程项目应用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就必须要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严格预防渗漏,以免对后期的应用带来不利的影响。然而,为了能够更好地规避水利工程的渗漏问题,应当高度重视防渗技术的要点,以保证其应用的科学合理,进一步增强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本文主要对水利工程的渗漏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针对这一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做法,加强防渗措施的应用,为我国水利工程打下坚固的基础,提高整体的工程质量。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防渗技术;要点;探讨

水利工程项目本身的种类诸多,所以,存在的问题也多种多样,而渗透问题是其中最普遍的一种。渗透问题的出现不仅会对水利工程使用的效果带来不利的影响,也会对工程项目下游居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带来危害。所以,针对渗透问题必须要积极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渗措施。基于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发展,同样也提高了水利工程施工质量与使用性能的要求,所以,对水利工程施工防渗技术的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的重要性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大大的提高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与社会环境,项目的实施和运行能够确保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由于现场环境的复杂,对于项目建设完成以后,投入使用逐渐的出现各种问题,面临着非常严峻的考验。为了实现水利水电工程的高质量和安全稳定,必须注重对其施工技术的加强,不断地创新,通过现代化的手段不断地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在实际的运行中,渗漏问题是一个比较常见的质量问题,只有对于防渗技术进行有效的处理,在实际的应用中才不会出现各种的不稳定状况。

2水利工程发生渗漏现象的因素分析

2.1水利工程变形缝造成的渗漏现象

水利工程中为防止外界应力,所预留的混凝土变形缝非常的薄弱,极易产生渗漏的现象,一旦发生渗漏,便会对水利工程的完成质量及施工进度造成严重的影响。为防止这种情况的产生,在进行水利工程设计的时候,应该对其建筑材料以及工程设施做好防水准备,尽量选择防水材料进行水利工程建设,从根本上减少渗漏现象发生的机率。但是,在选择防水材料之后,水利工程中还是会出现各种问题引起变形缝渗漏。

2.2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渗漏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水利工程建设都是采用混凝土结构的材料进行施工,而混凝土作为一种复合材料,经常会在使用过程中因为各种不确定因素产生裂缝情况。

2.3水利工程改建处理不当引起的渗漏

通常大部分水利工程在施工结束后,投入使用之前都会经过一个不断地扩张及改建的过程。而在这一个过程中,如若水利工程建设人员没有并其下方结构进行扩建,承包商也未对其进行任何的计划或投资,防渗设施建设也没有进行再次完善及处理,混凝土负荷会随扩张的水利工程设施而逐渐增大,当超过其负荷力时,便会导致混凝土变形,发生渗漏现象。

2.4水利工程浸润线的抬升造成的渗漏

通常,水利工程在进行浸润线设计时,为有效预防渗漏现象会使其高于实际计算出来的浸润线。但是当水利工程投入使用之后,蓄水会可能增多,其水位很有可能会导致其高于计算的浸润线。并且在施工期间,水利工程的坝体需要经过分层的碾压固定而成,在碾压过程中会因一些不确定因素使浸润线未能达到设计时的高度。

3对渗水的具体处理

3.1对集体洞穴的封堵措施

集体洞穴是在堤坝的基础上产生的。在施工过程中,为了防止渗水问题的出现,就需要对洞穴做好封堵工作。首先,应当对堤面工程的完成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与此同时,应当将基体洞穴的具体位置进行寻找,利用混凝土将其封堵好。如果在封堵过程中存在不平整的情况,就需要利用水泥砂浆进行找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对表面微渗的具体处理

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员都知道,在水中施工的时候,很有可能会出现表面微渗的情况。所以,应当对表面微渗的情况加以重视,以免导致更大的裂缝出现。因此,可以利用防水材料,将水与灰的比例进行适当的改变,从而起到防渗的作用。

3.3对大量渗漏的处理

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存在较大渗水问题的话,需要依据实际的情况选择合理的方式来进行。在具体的处理过程中,应当以渗水情况为具体标准,对于渗水量比较多的地方采取埋管灌浆的方式;对于渗水量较低的地方,采用一般的防堵措施。然后选择柔性防水材料或者是刚性防水材料,将结构防渗的功能加以提高。

3.4控制好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温度

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温度将对施工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需要对温度做好控制,以免导致混凝土裂缝的出现。首先,在混凝土拌合的时候,应当使用冷水来达到降温的目的;然后,如果在夏天施工时,应当将浇筑的厚度减小,并做好散热工作;最后,可以在混凝土的内部放置冷却管,施工人员利用冷却管从而内部对混凝土进行降温。

3.5水源信号跟踪技术

有时在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使用传统的方式不能够起到很好的防渗作用,所以就需要对新技术加以应用。例如,水源信号跟踪技术,可以将渗漏水源及时的发现,并针对具体情况采取有效地措施,从而提高防渗的效果。

4水利工程中防渗墙技术的应用

该方法是我们常用的一种方法,通常来讲,此墙体不是很厚,它的柔性非常好。当遇到雨水天气的时候,它就能够发挥出阻挡雨水的功效了。不过它所耗费的资金较之于别的方法要多很多,所以,我们当务之急是要尽快引入新科技,吸收国外的优秀经验,以提高防渗墙所需的材料种类。当前时期,防渗墙技术涵盖如下的三类:第一,多头深层搅拌。随着水泥浆融合到防渗墙墙体后,水泥浆可以很好地提高防渗墙墙体的稳定性。深层搅拌还可以较好地促进各种水泥泥浆的相互吸收,从而使得防渗墙的防渗性能更高。第二,链斗法工艺。通过合理的使用链斗工艺,能够明显地提升项目的防渗能力。具体来说,链斗法工艺主要需要控制的工作是开槽机,不过我们还要控制设备的宽度,一旦防渗墙的整体构造改变了的话,就会导致项目的防渗功能随之改变。同时,由于防渗墙结构的深度是提高水利工程防渗性能的主要因素,因而由链斗法工艺的施工效果能够制成效果非常好的防渗墙。第三,倒挂式工艺。该技术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技术,它主要是借助人力来开挖防渗墙,在水利工程中的渗水层之中,混凝土墙体的结构也是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而且,在施工的时候会得到槽机械。正是因为它们能够明显的提升壁面的强度,所以在防渗方面意义重大。

结束语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需要长期的与水做交流,容易受到水的浸泡和影响,水利水电工程渗漏问题已经成了一个最基础的施工质量问题,对于整体的性能和实际的使用都造成一定的影响,必须要通过合理有效的技术手段来进行防渗技术的处理,才能有效的缓解这一问题的发展。综上所述,水利工程项目的防渗效果会对工程整体施工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而衡量工程项目是否达到施工标准要求的主要指标就是防渗处理效果,所以,必须要对水利工程项目的防渗问题给予高度重视。本文将水利工程做为研究对象,阐述了施工过程中的防渗技术要点,希望采用科学合理的防渗方法能够增强水利工程项目的防渗能力,提高工程建设质量,进一步推动我国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怀兵.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要点的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8(01):233.

[2]吴国辉.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要点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8):209-210.

[3]黄朝兄.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要点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04):68-69.

[4]杨全斌.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要点的探讨[J].科技风,2017(21):182.

论文作者:高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8

标签:;  ;  ;  ;  ;  ;  ;  ;  

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要点的探讨论文_高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