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建筑规模逐渐加大,在施工中的难点也比较多,市场招投标早已步入“新常态”阶段。新常态主要是把信息化平台作为标志,是以互联网和 BIM 技术作为主要手段,促进建筑企业不断发展,让其有一个质的飞跃,同时,还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尤其是在建筑业进一步精细化发展的当今社会,施工企业对于 BIM 技术的运用已经成为建筑招投标的重要条件之一。
关键词:BIM 技术;建设工程;招投标;应用
1 BIM技术在房建工程中的应用
1.1什么是BIM技术
BIM的英文全称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在我国较为一致的中文翻译为: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是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通过参数模型整合各种项目的相关信息,在项目策划、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共享和传递,使工程技术人员对各种建筑信息作出正确理解和高效应对,为设计团队以及包括建筑运营单位在内的各方建设主体提供协同工作的基础,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
1.2 BIM技术的优势
(1)可视化:BIM技术实现了项目设计、建造、运营等整个建设过程的可视化,通过三维渲染、展示,能够给人真实感和非常直接的视觉冲击,以便使用者更好的沟通、讨论与决策。
(2)模拟性:它具有3D面模拟,4D时间模拟,5D造价控制模拟,全程模拟可控。BIM不但可以模拟设计出的建筑物模型,而且可以模拟不能够在真实世界中进行操作的事物,快速并准确的计算工程量,提升施工项目的预算精度。
(3)优化性:BIM通过其配套的优化工具将项目的信息、复杂程度和时间进行优化,提供对复杂项目进行优化的可能,实现对建筑项目风险的控制。同时,为不同运营阶段的管理者提供合理可靠的管理依据。
(4)协调性:项目的实施由于各专业设计师之间的沟通不到位,就会出现各种问题,使用BIM的协调性服务就可以对各专业间出现的碰撞问题进行协调,采取优化工程的设计以及管线的排布方案,减少不必要的返工与不合理的变更。
(5)可出图性:BIM并不是常见的建筑施工图纸,而是通过对建筑物进行了可视化展示、协调、模拟、优化以后的建筑模型,可更直观的表现建筑物的内外构造。
2 BIM 技术在建设工程招投标中运用的流程
BIM技术在标书当中是综合技术的一种体现,具有画龙点睛的效果。总的来说,在招投标工作开展的过程中,BIM 技术人员不只有独立的章节,同时还要结合各章节工作。因此,在开始招投标工作之后,要对这一团队展开商讨,按照招标文件对标书框架进行确定,明确整体框架之后,总控组按照招投标文件与各章节的需求,确定BIM 技术在招投标中的主题与表现形式,明确运用的软件,还要对模型组建立一个建模规则。想要在招投标文件中更好地运用 BIM 技术,就要建立一个工程的 BIM 模型,因为招投标时间的局限性,模型精度不需要太高,需要包括结构模型和建筑与重要部位以及复杂节点,还有一些代表性的标准层,按照后期动画中所展现的施工方案与工艺措施进行确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房建投标过程中BIM的应用
在投标过程中,BIM主要应用在以下三个方向:
(1)房建工程施工投标BIM标的編制
BIM在拟投标工程中的应用一般在技术标书中单独设一章内容,具体说明中标后在工程施工阶段拟采用的BIM技术,或基于BIM的管理构想。在编写BIM章节之前,应充分理解招标文件要求是做好技术标文件的第一步重要工作,分析招标文件中技术评分标准、紧抓重点、研究确认BIM的应用点,逐条应答。利用BIM的特性,采用文字说明配图表的形式,给业主以良好的BIM应用预期。
(2)房建工程施工投标技术标中BIM的应用
2012年以来,建筑行业新开工项目大幅缩减,施工单位中标越来越难。低价中标,使得项目利润也难以得到保证。多数施工单位通过拉低商务标中标,大量工程量包死的项目和实现预结算的项目,发生投标巨额亏损。更精准的报价,更好的技术方案,无疑能够提升项目的中标率,尤其是很多大型复杂重点工程中,业主对技术标要求非常苛刻,技术标的一分相当于商务标的数百万。这种情况下,我们如何利用BIM使业主和评委提升对投标文件的认可度和分值,变成了一项值得深入研究的事情。在工程投标时进行实体建模,工程计量与计价,施工进度计划编制,专项方案设计和施工现场三维布置,在技术标书中充分利用BIM模型的三维表现力及其包含的各项工程技术信息,以直观的表现、准确的数据、精细的方案设计,充分表现投标单位的技术实力和对拟投标项目的设想,提高标书的编制质量,这就是BIM在技术标编制过程中作用。同时通过BIM 5D实现了整个工程的施工模拟,以及施工现场总体布置漫游视频等,利用BIM具有可视化、模拟性、优化性、协调性和可出图性五大特点,将BIM模型应用于投标技术标的编制也可以为技术标再次加分。
(3)在房建工程施工投标经济标中BIM的应用
因为BIM模型本身携带的信息可以进行方便快速的提取,这为项目的工程量统计提供了另外一种更为快捷有效的方式。这恰恰解决了很多施工企业在投标过程中面临的算量难题。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业主能够给施工企业预留的投标周期都比较紧张,有时候甚至要求投标单位用不到两周的时间完成整个投标过程。这么短的时间内,投标单位很难按照传统的方式去认真复核招标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只能按照这个清单进行简单组价,得出的总价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再加上很多工程都会以优惠报价的形式争取中标,这更是给商务标的可靠性雪上加霜。最后即使中标,也会在后期的实施过程中给业主和投标单位带来不小的麻烦。但是BIM技术的应用,改变了这个局面。BIM模型所见即所得,可以快速提取工程量。由于BIM建模的软件丰富多样,其中不缺乏快速建模软件,又因为BIM建模过程可以通过协同完成,使得快速建模成为可能,即便是十几万平米的大型项目,也可以在一周左右的时间完成全专业模型的建立工作,基于这个模型,我们可以快速任意分区统计各项工程量,用这样精确核算出来的工程量和招标工程量进行对比,可以实现对招标工程量清单的精确复核。依据这样可靠的工程量统计结果,投标单位既可以准确合理的完成商务报价,也可以明确自己的利润空间,在提高业主和评标专家的认可度的同时,也为中标后的实施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化与生俱来的变革特质,注定了招投标的推进必然是一个充满创新与变革的过程,传统招标的运作模式、思维惯性和规则体系将面临新挑战。BIM 技术的全面应用,大大提高建筑工程的集成化程度和参建各方的工作效率,将为建筑行业的科技进步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欧 阳业伟,石开荣,张原.基 于建筑信息模型的地铁工程建模技术研究[J].工业建筑,2015,45(10):196-201.
[2] 刘玲玉.BIM 技术在施工企业中的应用[J].市政技术,2016,34(1):196-198.
论文作者:王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2
标签:技术论文; 模型论文; 招投标论文; 项目论文; 工程量论文; 建模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