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市化共生模式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化与论文,农业产业论文,农村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的现实意义
1.农业产业化是农民向非农产业逐渐转移的过程。发展农业产业化就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 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资源开发为基础,围绕支柱产业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 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逐步形成市场促产业 、产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科教为一体的生产经营体系。 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实现了农业生产向产前和产后的延伸,把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推向了农 业产业化链条中的加工、储藏、运输和销售环节,使纯生产型农民的数量逐渐减少,农民非 农化速度加快,为农村城市化提供了前提条件。
2.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及其关联产业升级的互动过程。农业产业化的纵深推进,有利于农业 功能的拓展和农业相关产业的升级,有利于提升农产品的综合竞争力;农业产业化实现了分 散的小规模生产与国内外大市场的有效衔接,促进了农业市场化和国际化,有利于市场升级 战略的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的实施,还有助于提高农民素质和企业家素质,为以非农化、 城市化和减劳增效来推进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现代化创造了条件。
3.农业产业化是农村工业化与农村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动态过程。农业产业化拉长了农业产 业链条,壮大了支柱产业,提高了农村工业化水平。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化经营还促进了交 通、通讯、教育、文化、体育、旅游、饮食、信息、金融、保险、贸易等第三产业的加快发 展,成为农村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二、农业产业化与自下而上城市化
笔者认为,商品生产基地、龙头企业、支柱产业和市场群落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四个支撑 点,四者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自下而上城市化的进展。
1.建设商品生产基地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促进农业劳动力向非农化转 化的前提条件,也是自下而上城市化的初始动力。一般认为,我国城市化的机制有二:一种 是利用国家计划拨款的资金发展工业、建设城市的“自上而下城市化”,另一种是由基层筹 集社区乡、镇、村等集体和个体的资金,发展地方小型工业,推动乡村地区非农化和城市化 的“自下而上城市化”。
商品生产基地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保证,它可带动和促进农产品的商品化、规模化和专业 化生产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形成非农化和城市化的初始动力。商品 生产基地建设的形式也可以多样化,如通过市场与农户结成松散型的生产基地;或通过合同 、契 约的形式与农户结成紧密型的生产基地;或鼓励工商企业通过购买土地,聘请农业技术和管 理专家,自办农场,形成部门型的生产基地;或发动千家万户,进行“庭院经济”开发,形 成群体集合型基地。
2.从单个龙头企业到多个龙头企业或龙头企业群落的成长,奠定了自下而上城市化的要素 集聚基础。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的中心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组织引导、增值和与市场对 接的作用。要顺应产品多元化发展趋势,加快培育多个龙头企业,形成龙头企业相互竞争的 群体效应。通过要素的集聚和扩散功能,促进农业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和农村城市化发 展。培育龙头企业的主要途径有:一是要扶优扶强;二是要支持农村各行业能人创办个体私 营 企业;三是要坚持工商龙头建设并举的方针;四是要重视群体型龙头企业建设,走集团化道 路;五是要学会借用外地企业集团优势,兴办小龙头或直接作为其基地,依附外地的龙头企 业进行产业启动;六是要以利用外资为突破口,嫁接改造原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或利用外 资培植新的加工龙头企业,形成新的产业系列;或以外引外兴办外资独资龙头企业。
3.从单个支柱产业到区域性支柱产业群体的培育,构筑起自下而上城市化的产业支撑。支 柱产业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支柱产业的形成,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市 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取决于该地区的竞争能力,而一个地区的竞争能 力又取决于是否拥有竞争力的产业和产品。在区域性支柱产业的选择上,要以“特”(资源) 、“新”(技术)为支撑,着力培植那些具有特殊品质和技术特点,实行规模生产、市场占有 率比较高的支柱产业和拳头产品,延伸产业和产品开发链,提高产品的市场扩张能力和对市 场需求变化的动态适应能力,形成名、优、特、新的商品个性,增强产业和产品的市场竞争 力。
4.从集贸市场到专业批发市场,从单个市场到市场群落的演进,成为自下而上城市化的重 要诱导力量。农村市场的演进大体经历如下几个阶段:一是由周期性市场向每日市场过渡, 季节性市场向常年性市场过渡,临时性市场向固定性市场发展;二是集贸市场向综合市场过 渡,综合市场又向专业市场过渡;零售市场向批发市场或批零兼营市场过渡,现货交易向期 货交易发展,要素市场逐渐增多;三是市场区扩展,各种分散的市场向紧密联系、相互分工 又相互促进的市场群落发展,市场群落向商业城镇发展,传统集镇向现代贸易中心演进。
总之,商品生产基地、龙头企业、支柱产业和专业批发市场“四位一体”互动发展,是农 业产业化经营对自下而上城市化的重要区位贡献,为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和城市化的协同推 进创造了条件。
三、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市化共生模式
综观各地实践,我国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市化的共生模式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
1.专业户——专业村——专业批发市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城镇一体化共生模 式 。具体模式有三:(1)传统产业——生产基地——龙头企业——专业批发市场——专业城镇 一 体化共生模式。这类镇围绕某一传统产业,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形成稳固的生产基地,建立 龙头企业,进行深度加工,并以专业批发市场为依托,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的专业城 镇。(2)新兴产业——生产基地——合作经济组织——企业集团——专业城镇一体化共生模 式。这类镇依托新兴产业,建设生产基地和专业村,通过合作经济组织而融入企业集团之中 ,带动专业城镇的崛起和繁荣。(3)特色产业——生产基地——专业批发市场——专业经济 区——专业城镇一体化共生模式。这类镇选择当地最具资源、市场潜力和农民参与程度最大 的产业,集中科技力量连片开发,通过商贸辐射形成专业特色经济区,通过产业扩张,带动 产业城镇迅速发展。如浙江省庆元县食用菌生产历史悠久,其香菇产量约占全国的1/6,该 县农业总产值的一半、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一半、财政收入的一半均来自香菇产业。该县便围 绕这一特色产业,多方筹资建立庆元香菇专业批发市场,1997年成交额达10.08亿元,成为 全国最大的香菇产地和集散中心。同时围绕市场建基地,逐步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品种,使 该县袋料制菇规模由1986年的149万袋扩展到1997年的1.39亿袋。并围绕这一支柱产业兴办 龙 头企业,延伸和扩展产业链。形成了一个由6个花菇市场、10多家花菇加工经营实体、数百 名农民购销员组成的花菇产加销体系。全县从事香菇生产、加工销售、科研等人员达12万多 人,基地开发、物资供应、技术指导和产品购销四大服务体系渐趋完善,使食用菌生产向 多品种、技术型和效益型方向迈进。食用菌产业的振兴又推动了“中国香菇城”城镇经济、 社会的发展,加速了农转非、农转企和农转城等城市化进程。
2.专业经济区——龙头企业——企业群落——新兴卫星城镇一体化共生模式。如在个体私 营经济发达地区,个体私营企业已成为农村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量。个体私营企业的全面发 展,必然促使区域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不断地从农村分离出来向城镇集中,使城 镇规模日益扩大,水平不断提高。与城镇密切相关的第三产业也迅速发展,成为吸收农村剩 余劳动力的“蓄水池”。而个体私营经济区、民营科技园区等专业经济区的建设,将引导个 体私营企业向园区集中,特别是一些龙头企业聚集于专业经济区后,吸引相关企业进入,形 成中小企业群落,从而带动新兴卫星城镇的崛起,促进农村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推动区域经 济向城乡一体化方向发展。
3.专业市场——市场群落——专业城镇一体化共生模式。如山东寿光蔬菜批发市场自1984 年3月建立以来,把扩大市场规模、提高市场档次、增强市场辐射功能作为促进农业产业化 的重要举措,全面实施市场升级战略,使其成为带动寿光农业产业化腾飞的“龙头”。市场 占地面积由最初的0.66公顷扩展到1998年的36.66公顷,起初的产地输出型市场已演进为中 转集散型市场,常年上市品种120多个,年交易量30亿公斤,年交易额达28亿元,成为辐射 国内30个省(市、区)的蔬菜集散中心,全国十大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之一。与此同时,寿光 人还在蔬菜批发市场周围扶植起菜种、蒲草、纸箱、水产品、畜产品等20多个专业批发“卫 星”市场。在市场群落的拉动下,寿光的房地产、交通运输、饮食服务、商业零售、信息服 务等第三产业增加值每年以30%的速度递增。寿光的个体工商户达到3.6万家,私营企业581 家,从业人员12万人;常住市场的交易人员达1.3万人,中介信息服务组织有100多家,他们 集代购、代销、代运、代贮及划价、过磅、结算、付款业务于一体;每天上市交易人数达3.5万人左右。此外,100余家纸箱厂、包装厂、印刷厂、制冰厂和蔬菜脱水、速冻、烘干等加 工企业应运而生。第三产业和加工业的发展和集聚,强有力地带动了城镇的发展和集聚,城 镇规模不断扩大,城镇人口大量增加,城镇功能迅速增强。
4.专业市场——企业群落——专业经济区——专业城镇一体化共生模式。如浙江省义乌市1 982年靠“兴商建市”起步,建成了中国第一个小商品市场,后又四易其址、八次扩建,实 现了由马路市场——棚架市场——大型现代化室内市场的递进转换。目前,义乌小商品市场 拥有营业区面积50万平方米,商位2.6万个,汇集了28大类3万余种小商品,从业人员达5万 余人,每天进场交易客商达15万人,商业资金吞吐量达5亿余元,商品吞吐量达上万吨。靠 “兴商建市”发家的义乌,不断将商利反哺工业,采取“以商促工、以商兴镇”等措施,兴 办工业园区,在义乌城的周边,涌现了100多个“一村一品”村,11000多户个体加工企业, 初步形成了服装、针织、彩印、文具、玩具、小五金、饰品、毛纺、拉链等在全国具有较高 市场占有率的优势行业。产业的集聚又为城镇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中心城区面积已由19 78 年的2.8平方公里拓展到1999年的21.2平方公里,实有人口30万,全市城镇化水平已达4 3%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712元,产生了市场化、产业化和城市化的联动效应。
5.“三资企业”——配套企业群落——专业经济区——组团式城市一体化共生模式。不同 类型的“三资企业”投资于中心城市周边各类经济技术开发区,利用当地的土地、劳动力资 源,对当地名、特、优农副产品资源进行深度加工和系列化开发,其加工产品以外销出口为 主。随着这些“三资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各类与其存在投入——产出联系或价值链联系 的成套企业逐渐引进或衍生繁殖出来,形成中小企业群落。此外,为龙头企业或支柱产业提 供科研、开发、融资、信息、专利、律师、会计、审计、培训等中介服务的配套机构也相应 建立起来,休闲、娱乐、餐饮、运输等其他服务亦逐步兴起,住区的规划、改造和新建亦加 速进行。如有的小城镇围绕纺、织、染、整、衣配套成龙,组建企业群落,构建纺织企业园 区,形成集花、纱、布为一体的“纺织城”;有的小城镇围绕文蛤、鳗鱼、紫菜、对虾等养 殖、加工、销售、苗种繁育及饲料加工等培植龙头企业,组建企业群落,建立“海水养殖企 业园区”,形成集养、加、销于一体的“水产城”;有的小城镇围绕胶合板、家具的生产和 销售,构建企业群落,形成独具特色的“家具城”或“建材城”,等等。不同规模和特色的 专业城镇在地域空间上的分异和重组,形成组团式城市分布格局,进而推动中心城市向更高 层次发展。
四、推进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市化协调联动发展的主要对策
1.以“三集中”为目标,推动“三基工程”联动建设。以“乡镇工业向园区集中,耕地向 规模经营者集中,农民向小城镇集中”为目标,加快“三基工程”联动建设步伐:(1)基础 工程:产业集聚工程和市场集聚工程。通过产业集聚和市场集聚,有助于形成空间集聚效应 ,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辐射源。(2)基带工程:人口集中化工程。人口集中带来资金、技 术、信息等生产要素的集聚和文化的交融,创造新的商业机会、就业机会、价值观念和行业 规范。农民向小城镇集中,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改善投资环境,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3 )基点工程:城镇升级工程。通过区域城镇经济的集中化、集约化和专业发展,不断提升区 域综合竞争力,推动小城镇升级。
2.加快与“三基工程”建设相关的配套体制改革,消除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体制性障碍 。据有关专家分析,1998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达42.1%,城乡从业人员中从事二 、三产业的非农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总数的50.2%,而城市化水平仅为30.4%,与同等经济发 展水平的国家相比,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滞后10多个百分点。而适时、适度加快城市化进程, 关键是要进行全方位的配套改革。
3.加快产品多元化和产业多样化步伐,培植企业群落和产业群落,推进专业经济区持续发 展。实践证明,专业化特色产业区是一种具有创新活力的产业空间组织形式,在国际市场上 拥有竞争优势。“一村一镇一品”、“一县一区一业”的特色经济,能有效拉动区域经济的 发展。因此,要在加快产品多元化和产业多样化的基础上,着力培植具有区域特色的企业群 落和产业群落,谋求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及速度、质量、灵活性、知识、网络等方面的竞争 优势,确保专业化特色产业区和专业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4.积极发挥政府在规划指导、政策引导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调控作用。在推进产业 集聚和市场集聚过程中,政府有关部门要注意加强规划指导和政策引导,搞好农副产品加工 基地和专业批发市场的统筹规划和合理布局,鼓励龙头企业和关联配套企业向城镇专业经济 区集中,以提高其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在推进人口集中化过程中,关键是要切实降低农民 进入城镇的制度成本。与此同时,还应注意加强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功能,不 断提高其吸引和辐射能力。
标签:农业产业化论文; 农业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城镇体系规划论文; 集聚效应论文; 农村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产业集聚论文; 农民论文; 三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