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检修技术与变电检修流程优化研究论文_李曦昆

变电检修技术与变电检修流程优化研究论文_李曦昆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额尔古纳市供电分公司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 021000)

摘要:新时期形势下,我国电力行业发展速度快、规模大,行业背后承载着庞大的用电需求。为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确保变电设备始终处于安全运维状态,实时跟进变电检修技术不可或缺。在变电检修技术趋于成熟化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对电力系统变电检修流程加以优化,就值得变电检修技术人员着力研究。

关键词:变电检修技术;变电检修流程;优化

众所周知,各类用电设备的出现,导致人们对电要求越发严格,特别是在电力事业逐渐健全化的今天,人们生活水平的富足,使家电类型和种类各不相同,而在电量需求量增大的背景下,保证用电安全是变电站首要思考的焦点。若要更好落实此目标,则可在创新变电检修技术的前提下,对变电设备运行状态予以审核,以便可保证电网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运行,为电力事业的发展提供助力。

1变电检修流程优化的必要性探析

变电检修流程优化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保障电力系统供送电的安全性。供电安全对人们生产生活活动至为重要,在用电量高速增长的背景下,电力系统面临着更高的故障概率,而在故障类型上,一般又以电网配电线路短路跳闸等常见变电系统故障为主。因此,唯有通过变电检修技术,对电网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隐患排查及故障解除,电力网络才能安全稳定运行。其次,突出电力检修效率性。基于电力系统架构中变电系统的重要性,外加上当前变电设备在数量上趋于增多,仅靠人力检修,耗费的人力及时间成本巨大,借助变电检修流程的优化,可以大幅改进提升变电检修工作的效率,从而节省区域断电时间。

2对变电检修技术的思考

2.1预防性检修技术

顾名思义,预防性检修是指在变电故障前通过预防的方式,对电网运行状态施行检修的手段,依据预防目标与检修技术的不同,可将其划为以下几种检修模式:状态检修:作为电网系统内变电设备定期检修方式,通过巡查和试验的手段,再以参数把控的层面,对变电设备运行状态予以衡量,一旦滋生设备故障,则应立即制定检修方案,以便可保证检修效率、检修过程的安全性和合理性。定期检修:多在数量较少、质量均衡的变电设备中常见,是指在固定周期内对设备的检修,特别是在电网系统规模、电力水平增高的前提下,若仅依据人力、物力等方式难以达到预期需求,而定期检修则可从根本上预防此类问题的出现。可靠性检修:在原理、本质上和状态检修存在区别,即并非是是对某一个、某部分设备予以检修,而是以电网运行整体的层面入手,鉴别其是否存在运行故障。

2.2设备故障检修技术

隔离开关:作为展现隔离作用的核心部位,能够在有效隔离电气设备、带电电网的前提下,保证电网检修工作的安全施行。即在隔离开关检修时,应对连杆、机构箱、开关等构件予以检测,以便可鉴别开关和托架间是否持平、引线绝缘子是否垂直、金属防腐层和地线是否良好等。设备发热:因设备温度对供电安全存在极高的影响,往往需要密切监视和定期检查的形式,预防接头过热问题的出现。即在日常检查过程中,巡视其是否存在无光泽点、漆料颜色变深等部位,再通过电力复合脂的使用,起到防氧化的目的。变压器:变压器运行过程中,多面临零部件坏损或松动、负荷增加、线路短路与接地等问题,甚至还会存在异响的现象,可通过对故障成因(例如三相负载不平衡、引线故障、分接开关故障)的思考,拟定有效的检修方案与策略。断路器:作为电网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往往会出现误动、拒动和过热、异响、氧化爆炸等现象,可通过对直流电压、合闸保险、二次接线、远动同路、蓄电池容量等参数的把控,预防各类故障的出现。

3变电系统常见故障部位

3.1变压器

变压器在电磁感应原理下,对电压加以改变,借助电力硬件装置,实现电网的稳定输送电。如若变压器出现故障,电网的安全性将受到极大损害。变压器故障通常以异响开始,此时需要对变压器的引线部位及设备的三相负载状况进行检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变压器部位其他故障还表现在对地放电等,其中的引发原因可能涉及到变压器的引线松动、异常或接触不良等。

3.2互感器

变电系统架构中的互感器,能够对电流及高电压进行改变,使之成为低电压,达到既满足用户用电需求,又以小电流确保用电安全性的目的。变电系统互感器部位存在的故障隐患主要是偶有放电损坏或受潮现象,原因在于互感器密封性能下降或互感器U型卡过紧引起绝缘包装出现变形等。

4变电检修流程优化对策

4.1规范变电检修流程

变电检修流程的优化,应本着以规范求优化的基本原则,严格参考变电检修流程步骤的工作原理及技术要点,确保优化后的检修流程依然科学规范,这是基本前提。在电网检修的全过程控制上,借助网络控制或远程控制技术予以实现,并确保网络检修的安全性,在此基础上基于变电检修流程的计划形成架构示意图。电力部门,尤其是变电检修部门,要实时动态收取及监督变电检修流程的各类信息参数,对变电检修过程实行科学有效管控。

4.2优化变电检修流程工序

信息技术的涌现及发展,给各行业的生产及服务内容带来了全方位的变革,电力系统与信息技术的联系极为密切,将信息技术与变电检修流程工序加以深度结合,是实现变电检修流程优化的必然之策。借助对变电设备的信息化人机交互平台的应用,系统能够凭借信息输入及信息输出功能,达到变电检修流程工序的再造技术优化。应用检修流程的优化,让变电检修技术的工作在形式上获得很大的改良,可以将变电检修的效率提升很大的空间。

4.3发挥网络计划在变电检修流程优化中的作用

电力工程项目在规划管控的具体实施上,有赖于网络计划技术的参与跟进。其主要的工作原理是为全面准确地反映电力网络项目进度计划及项目分项之间的彼此关联性,通过充分利用网络图,得出工序衔接时所涉及到的路线轨迹、时间参数等要素,从而辅助电力调度人员掌控变电检修全局。经由网络计划技术及网络图,在变电检修工作计划的制定上将更加具有针对性,得出的优化策略也更符合检修实际。尤为重要的一点是,依据网络图标示出的检修项目时间差,可以集中主要力量对关键节点进行检修,进而确保变电系统能够最快时间内恢复运营。

4.4优化再造业务流程

业务流程的再造其根基就是运用计算机技术,通过网络、数据库及多媒体等技术,建设具有企业级别的网络,可以达到共享信息,并更快地进行信息的传递。可适度地对变电检修管理的职能进行调整,如把审核环节的时间有效地控制,还有对检修的工作流程重新计划等。可利用网络的技术,对检修流程进行网络图的绘制,确定好关键的路线后,把其中的工序里最长路线提前完成,对于主要路线里的各个项目,需合理地计划出工作的具体时间。

5结论

总而言之,变电系统是电力系统运行的核心,时刻保证其可靠性、安全性的运行状态,对电力事业、国民经济发展的意义不容小觑。但是,因变电系统和变电设备故障类型较为复杂,往往需要借助状态检修与故障诊断的方式,才可在增强变电管理力度的前提下,对各项管理流程予以优化把控,不仅可增强其检修效率、检修质量,还可保证电力系统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兴平.变电检修技术与变电检修流程优化特点探讨[J].科技风,2017(24):179.

[2]姚笛.变电检修技术与变电检修流程优化分析[J].通讯世界,2017(22):268-269.

[3]王俊卫,原显达.变电检修技术及变电检修流程的优化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7,8(18):42-43.

[4]吴章平,陈立功.变电检修技术与变电检修流程优化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02):134-135.

论文作者:李曦昆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6

标签:;  ;  ;  ;  ;  ;  ;  ;  

变电检修技术与变电检修流程优化研究论文_李曦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