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检测及相关指标分析论文_陈为俊,王海燕,管洪在

(1青岛大学2013级临床检验诊断学在职研究生 山东青岛 266071)

(2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输血科 山东青岛 266000)

(3青岛大学医学部 山东青岛 266071)

【摘要】目的:探讨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HDN)血清学检测及相关实验室指标在HDN预测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5月—2016年6月确诊为ABO-HDN的264例病人的溶血三项试验,不规则抗体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对4例Rh-HDN病人的孕婴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264例ABO-HDN患儿中,溶血三项试验结果以放散实验和游离抗体实验两者均阳性占67.2%,放散试验阳性占18.6%,三项试验均阳性占11.2% ,三项试验均阳性的组HDN患儿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下降明显,网织红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产前血型检测和不规则抗体筛查应作为预测HDN常规产检项目,不规则抗体筛查可以作为预测HDN的有效依据,新生儿溶血三项试验是诊断HDN最有力的证据,新生儿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百分比可作为HDN诊断的实验室辅助指标。

【关键词】新生儿溶血病;溶血三项试验;不规则抗体

【中图分类号】R722.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4-0093-02

新生儿溶血病系指母子血型不合引起的同种免疫性溶血。有报道ABO溶血病(ABO-HDN)占新生儿溶血的85.3%,Rh溶血病(Rh-HDN)占14.6%,MN溶血病占0.1%,ABO血型不合中约1/5发病,Rh(D)血型不合者约1/20发病[1]。临床表现为新生儿程度不一的贫血、黄疸、肝脾大,严重者出现重度贫血、全身水肿、心力衰竭、胆红素脑病及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死胎或新生儿死亡。随着国家对母婴健康的重视和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做好母婴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的筛查及早发现、早期治疗显得非常重要。目前国内大多数三级医院新生儿溶血病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产前孕夫妇血型鉴定和孕妇不规则抗体筛查,产后新生儿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及溶血三项试验(直接抗球蛋白试验、抗体放散试验及游离抗体试验),以及红细胞计数检验等。本文统计分析了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崂山院区2015年5月—2016年6月收治的268例新生儿溶血病患儿和部分孕产妇的临床及实验室数据资料,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和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6月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崂山院区收治的268例新生儿溶血病患儿,所有患儿进行溶血三项试验检测、ABO(正定型)和Rh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血常规、网织红细胞百分比计数、胆红素检验。

1.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母婴血型不合;溶血三项试验阳性判断标准[2];新生儿娩出后黄疸出现早,且进行性加重,符合病理性黄疸诊断标准;有贫血、血红蛋白进行性降低或者溶血的证据,我国小儿血液学组规定:血红蛋白在新生儿期<145g/L可诊断为贫血,网织红细胞增高(>6%)[3]; 患儿、母亲血清中检测出相关血型系统抗体。

1.2.2排除标准:新生儿黄疸和(或)贫血但溶血三项试验均为阴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或其他原因导致的溶血。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两个以上样本均数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

2.结果

2.1 新生儿溶血病患儿溶血三项+不规则抗体试验的检测

表1根据新生儿溶血三项试验和不规则抗体结果按阳性阴性不同分为6组,并分别统计各组例数及百分比,溶血三项试验结果阳性率及百分比从高到低依次为1组>2组>3组>4组>5组>6组。其中前四组为ABO-HDN的统计结果,后两组为Rh-HDN(含ABO合并Rh)的统计结果。

表1 新生儿溶血病患儿溶血三项+不规则抗体试验结果

3.讨论

截止2017年,国际输血协会(ISBT)已经确认的系统抗原有320个,它们分属于36个血型系统。能够引起新生儿溶血病的有ABO、Rh、MN、Kell、Kidd等血型系统,我国以ABO血型系统最为常见,即ABO新生儿溶血病(ABO-HDN),多发于O型母亲所生的非O型婴儿,但近年来非O型母亲所产新生儿发生ABO-HDN的病例国内外均有报道。故及时发现影响新生儿溶血病发生的相关可能危险因素并予及时干预和治疗是提高新生儿溶血病患儿生存率的关键措施。对于无ABO、Rh血型系统母子血型不合条件,生后不明原因黄疸出现早、黄疸程度重、贫血的新生儿,仍应积极完善母子抗人球蛋白试验,注意MN、Kidd、Dufly等少见的新生儿溶血病。

综上所述,新生儿溶血病相关血清免疫学实验室检查项目特别是不规则抗体、溶血三项试验的开展和普及对提高新生儿溶血病患儿的生存率、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风险有重要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杨锡强,易著文,等.儿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6-137.

[2]潘枫.母婴血型不合的新生儿溶血病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7,38(16):2219-2221.

[3]王卫平.儿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22-126.

基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7MH042).

作者简介:陈为俊(1979年-),男,主管技师,青岛大学2013级临床检验诊断学在职硕士研究生(烟台桃村中心医院检验科),E-mail:757195867@qq.com.

通迅作者:管洪在(1965年-)男,博士,教授,青岛大学医学部临床血液学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血液病的实验诊断,E-mail:guanhongzai@163.com.

论文作者:陈为俊,王海燕,管洪在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8

标签:;  ;  ;  ;  ;  ;  ;  ;  

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检测及相关指标分析论文_陈为俊,王海燕,管洪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