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技与日本的新人类(论文文献综述)
彭正梅,王清涛,温辉,连爱伦,刘钗[1](2021)在《迈向“生态正义”的新人文教育:论后疫情时代教育的范式转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0年11月发表了《学会与世界共生:为了未来生存的教育》,明确提出要告别西方的人文主义,转向"生态正义"的教育。这种转向要求我们激活和复兴不同的文化传统中更具生态友好的教育智慧资源。沉思传统、审美传统和儒家的修身传统等都为这种转向提供了丰富的维度和内涵。只有在这样一种不同教育智慧传统所激荡生成的马克思意义上的"世界文学"中,我们才能尝试确定后疫情时代以"生态正义"为基础的新人文教育的基本特征。
陈世华,李红[2](2021)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人类灭绝》的叙事伦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代日本着名作家高野和明酝酿十年之久的超级科幻巨作《人类灭绝》,营构了不同文明视域下、相似性伦理环境下人类主体的伦理诉求。本文运用叙事学和文学伦理学相结合的方法,考察新人类与现代人类的伦理选择、伦理现场中逐渐被淡忘的历史记忆以及伦理秩序建构的过程,揭示人类命运共同体宏大叙事建构中体现出的叙事伦理多元化倾向。高野借用乌托邦式文明的形塑,批判了现代人类的悖德意识,以还原历史真相的手法凸显出反战的伦理立场。"新人类"的人性之善,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互为表征,共同勾勒出人类的一体性中熠熠生辉的人性光芒,作品的道德指引和道德教诲价值得到良好诠释。
赵晓丹[3](2020)在《生态批判与图景构建 ——当代西方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文中指出近代以来延续200多年的工业化进程,在创造大量财富的同时,也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和人类的生存环境。随着工业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生态环境的危机日益凸显并逐渐向全球蔓延,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最严重最棘手的问题。突破发展极限,探索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成为全人类的共识。以绿色运动为起点,西方社会一些致力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学者和有识之士不断探索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生态社会主义思想应运而生。生态社会主义思想以法兰克福学派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思想为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论以及西方自然科学的相关理论,从根本上探索和研究生态危机的解决之道。通过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进行深入分析,生态社会主义学者指出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由少数资本家占有,资本家的贪婪本性决定了社会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源源不断的利润,因此资本家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加重对工人的剥削,操控科学技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各种手段刺激劳动者进行不必要的消费,采取污染输出、资源掠夺等方式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生态侵略,不仅破坏了本国生态环境的平衡,还导致生态危机全球性蔓延。生态社会主义学者由此指出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元凶是资本主义制度,由此产生的技术异化、消费异化都是加重生态危机的帮凶,而生态帝国主义则是生态危机全球化的根源所在。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改良的方式来解决生态危机是不现实的:自由市场理论主张通过征收生态税和许可证制度的方式内化资本主义的环境成本,其实质是将自然环境商品化了,使得大企业囤积购买排放许可,低减排的企业却得不到发展,最终导致减排达到上限;绿色经济青睐于小规模的生产和小型独立资本,但这并不符合资本主义生产扩张的本性;新型技术如核能、生物燃料、太阳能、风能等在生态实现上都存在着诸如资金消耗大、效率低、清洁性差等弊端,即便资源使用效率提高,资本家却会因此而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导致消耗的增大;人口的增长与个人生活方式并不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源,同时人口减少的政策也不具有可行性。因此根除生态危机的关键在于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生态危机的解决要求人们正确处理自身与自然的关系。在这一问题上,早期的生态社会主义学者大多持生态中心主义的观点,但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生态社会主义学者发现以生态中心主义为代表的非人类中心主义存在理论上的弊端,非人类中心主义站在自然角度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赋予非人存在物与人类相同的道德关怀,其实质是反人类的。完全的自然角度也是不存在的,必须要通过人类进行表达,因此无可避免地受到人类文化和历史背景的影响,他们因此回归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但是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过度强调人类的主体地位,忽视自然规律,肆意破坏自然,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在对这两种思想进行批判的基础上,他们以马克思主义“控制自然”的理论为基础提出了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坚持人类的主体地位,认为从人类的角度出发有效地“控制自然”能够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从而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解。生态危机的最终解决需要建立起一种生态友好型的社会主义制度。生态社会主义学者对未来社会提出了具体的构想,他们主张未来社会的构建应该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实现充分民主以及社会公平正义,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系列具有生态关怀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制度。在经济上主张实行真正的生产资料公有,采取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实行经济的适度增长;在政治上重视生态环境,反对官僚化,实现真正的民主,在全球范围内解决生态问题;在文化上遵循生态价值标准,发挥教育在生态文化重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使人们树立全新的价值观;在发展模式上主张实行包括经济、社会和人在内的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在实现生态社会主义所依靠的主体力量的问题上,生态社会主义学者大都放弃了无产阶级的领导地位,在实现方式上,他们主张通过非暴力的方式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内部的变革。虽然生态社会主义思想也声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来建立社会主义,并且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倡导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但是本质上其与科学社会主义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二者无论在理论基础、社会变革方式上,还是在对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认识以及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上都具有根本的区别。生态社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不够彻底,因此无法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也不够彻底,这就决定了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乌托邦性质。在经济危机全球性蔓延的国际背景下,全面而准确地评价生态社会主义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生态社会主义思想具有积极的贡献,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进行揭露和批判,提出了全新的生态政治理论、经济发展模式以及社会主义存在方式,对于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在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国际背景下,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建国以来以及改革开放初期所采取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恶化,随着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实现人们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因此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本文以当代西方生态社会主义思想为研究对象,希望通过对这一理论系统而全面地研究,找寻其中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有益启示。文章由七个章节构成: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对文章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思路方法以及创新和不足进行概述;第二章对生态社会主义的概念进行阐释,并总结其产生背景、理论来源以及发展脉络;第三章揭露资本主义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并指出改良资本主义的虚幻性,以奥康纳的“双重危机”理论为例来系统论述生态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在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批判的生态社会主义思想中,奥康纳的“双重危机”理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对资本主义进行系统、全面地批判,更具有代表性;第四章在否定非人类中心主义和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了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理论,并以佩珀对人类中心主义的重构为例来阐述20世纪90年代后生态社会主义学者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的主流观点,佩珀的人类中心主义理论是在继承格伦德曼思想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更加具体和深刻;第五章总结生态社会主义的基本构想以及实现路径,并以科威尔的生态社会主义构建思想为例来展示未来社会的完整图式,科威尔对于生态社会主义的构想包括构建原则、政党建立以及实现过程,是提出最早的具体的生态社会主义构建思想;第六章通过生态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比较,揭示生态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七章对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进行全面总结,并探索其对当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有益借鉴和启示。新时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应该充分借鉴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有益成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在全社会范围内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生态价值,坚决抵制生态帝国主义的入侵,加强生态环境的治理,最终取得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胜利。
王禹耕[4](2020)在《转变与选择:日本对汤因比思想的“扬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阿诺德·汤因比(Arnold J.Toynbee)是20世纪英国着名的历史学家,是继斯宾格勒(Oswald Arnold Gottfried Spengler)之后文明形态史观集大成者。其鸿篇巨着《历史研究》(A Study of History)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剧烈反响,曾在欧美掀起汤因比思想高潮。汤因比因此成为美国《时代周刊》(Time)封面人物。在欧美掀起“汤因比热”的同时,汤因比学术思想也遭受到西方史学界的猛烈批判。20世纪50年代,他在欧美的热度逐步退潮。但与此同时,日本却对汤因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两者越走越近、频繁互动。大量汤因比着作被引入日本,日本也出现了许多宣传汤因比思想的学者。日本还成立了世界上唯一以汤因比名字命名的民间组织“汤因比市民会”(トインビー市民の会),旨在宣传和发展汤因比思想。在日本人眼中,汤因比已经成为指导二战后日本文明走向的智者。本文以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为指导,主要利用历史学、心理学等跨学科理论及研究方法,从历史角度解读日本文化心理。这一过程中,不仅探究和考证了日本与汤因比互动的各自动因,阐述和分析了互动过程及汤因比与日本知名人士的谈话内容,力求从两者多角度互动的史实和影响上阐明汤因比思想在日本学界和普通民众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对日本历次引入外来文明进行分析研究,试图透视出日本引进外来文明过程中的文化心理因素。为日本文明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观点。本文大体分为引言、正文及结语三个部分。引言部分从研究缘起着手,就国内外学术界对汤因比研究的现状进行系统性梳理,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主要学术价值。正文部分由第一至四章构成。第一章为汤因比及其史学思想。本章着重考察了汤因比的生平经历、家庭环境和主要史学思想。着重阐述了汤因比文明生态史观的主要内容,力求从个人经历和家庭环境两个角度透视出对其史学思想发展的影响。同时,在分析汤因比与日本相互关系之前,系统展现出汤因比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为后文分析日本引入汤因比思想奠定学理基础。第二章为汤因比与日本的记述和访问,由两节构成。第一节为汤因比着作中的日本印象,第二节为汤因比三次访日经历,试图通过史学考证透视出双方在二战前后对彼此都抱有截然不同的观点。笔者对汤因比日本印象的分析着重于汤因比着作中的日本形象。因为彼时汤因比对日本文明缺乏直观认识,更多受西方日本观影响。对于汤因比在1929年、1956年及1967年三次访日经历的分析透视出汤因比在二战前后对日本抱有截然不同的态度。他曾在1929年斥责日本重蹈迦太基的覆辙;又在1956年称赞日本是亚洲的先驱。一贬一褒的区别,其内涵值得深思。同时,二战之后日本对汤因比也展现出截然不同于战前的欢迎,在引进汤因比思想的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主动性和迫切性。这种态度的反转也透视出日本对汤因比思想渴求的客观实际。第三章为汤因比与日本社会人士的谈话。本章旨在从汤因比与日本人士的谈话中透视两者的互动过程。池田大作与汤因比的互动《展望二十一世纪:池田大作与汤因比对谈集》(二十一世纪への対话)早已被国人熟知。然而,在池田大作之外,汤因比还与包括松下幸之助(Matsushita Konosuke)、若泉敬(Wakaizumi Kei)等多名日本社会人士开展过谈话。相比于汤因比的学术理论与访日报道,汤因比与日本社会人士的谈话对日本社会民众的影响更加深远和广泛,达到了扩大影响、形成日本“汤因比热”的效果。第四章为日本对汤因比思想的引进、接纳与诠释。通过前两章的考证,笔者分析出日本引进和传播汤因比思想的两条主线。即:第一是汤因比着作对日本社会的影响;第二是汤因比三次访日之旅对日本社会大众的影响。两条主线虽然形式不同,但均以1956年为分界线前后形成巨大差异。在此过程之中,日本涌现出如松本重治(Matumoto Shigeharu)、山本新(Yamamoto Shin)、秀村欣二(Hidemura Shinji)、吉泽五郎(Yoshisawa Goro)等一批富有战后时代性的本土汤因比思想推动者。他们不仅在学术界力主引进汤因比思想,同时也撰写了大量的面向普通民众的汤因比思想通俗读物。同时,通过分析也可透视出,日本对汤因比思想并非全盘吸收,其吸收内容存在着吸收对日本的褒扬而舍弃对日本的批判。在此过程中,势必存在对汤因比言论的刻意误读。第三部分由第五章及结语构成。第五章为日本吸收外来文明过程中文化心理的影响。本章通过阐述心理史学与文化心理内涵,分析日本在吸收中国文明与西方文明时存在的文化心理影响因素,透视出日本对外来文明抱有的特殊观点,以及吸收外来文明过程中存在的“自卑-学习-超越-排斥”及“较量-失败-学习-模仿”两个文化心理公式。结语部分从文明交往角度回溯了日本与汤因比互动的动机、过程和结果,并从两个文化心理公式角度分析日本对外来文明的吸收模式,明晰了日本基本文化心理态度,透视出汤因比思想作为日本战后吸收西方文明的一部分,一直沿用其文化心理公式,为日本未来国际关系和文明处理行为带来预判性思考。
寻若楠[5](2020)在《空间诗学视阈下的中国新生代科幻小说研究》文中指出自从刘慈欣的《三体》和郝景芳的《北京折叠》分别获得2015年和2016年“雨果奖”之后,中国科幻小说的热度一直未减,引发了众多学院派的关注,研究中国科幻小说的着作也逐步增多。本文以“空间诗学”为理论支撑研究新生代科幻小说,从现实空间的隐喻、可能性空间的建构、现实空间与可能性空间的关系、科幻作家的思维方式以及宇宙诗学等多个方面来探究科幻小说对于现实问题以及一些文学问题的思考。本文主要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现实空间的隐喻:从身体空间、生态空间以及城市空间的角度探究新生代科幻小说对于社会现实的隐喻及思考,用身体空间的改造来表现生物科技进步的同时也给道德法律以及身份认知障碍等一系列的问题造成困扰,引发人们对“人何为人”的思考。由人的原点空间扩展到人所处的生态环境,用“空间生产”的理论辅助研究生态环境的问题,论述人应该怎样处理人与自然环境以及其他物种之间的关系,最终达到解构“人类中心论”的目的。“空间生产”的理论不仅仅适用于生态环境,众多的研究者从城市空间的领域研究空间生产,不同地理位置之间的城市空间——边缘地带与中心地带的划分的背后更多的是阶级的差异,而阶级差异的背后必然带来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等资源的不公平,这种不公平是社会矛盾的根源,科幻小说借此表达对“空间正义”的呼唤。第二章:可能性空间建构:科幻小说扩宽了纯文学的题材,把人们的目光从地球转移到对整个浩瀚宇宙的探索,并且赋予了宇宙鲜活的生命。本章节同样沿用地球空间探索的思路,先是论述宇宙的自然空间,接着谈及宇宙的社会空间,也就是宇宙生命体之间的社会关系。以现实空间为基础探究宇宙空间建构,宇宙自然空间的建构让人类更清楚自身在宇宙中的位置,科幻作家在表现人类渺小的同时也彰显了人类精神的伟大。宇宙中的社会空间以现实空间为基础延伸派生社会关系——宇宙社会学,有道德的人类如何在零道德的宇宙中生存,是科幻作家关注的重点。科幻让人类直视人性中的恶,在了解恶的基础上更快地蜕变成长。第三章:现实空间与可能性空间的互文映射:在建构宇宙空间时,大多数的科幻作家把较多的笔墨用于宇宙空间的描绘,但是韩松把宇宙空间凝结成了日常的空间,实现了现实空间和宇宙空间的互文映射,用日常空间去表现宇宙。本文选取了两个典型的具体空间,“地铁”主要谈及科技对于人的异化、社会规则对人的压制,以及人们集体无意识的速度狂欢等现实问题。“医院”则承接鲁迅再次续写铁屋子的寓言,用现实空间的荒诞去表现宇宙世界,最终却发现现实世界比科幻小说更荒诞更真实。第四章:作家构建宇宙的思维方式:科幻作家如何建构想象世界直接体现出科幻作家的思维方式,从时间与空间的变换交织可以探究作者的历史观——历史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倾向;从空间的角度探究科幻作家的二元对立的叙事模式以及不同作家对于日常小空间与宇宙大空间描绘的不同;从科学与文学的双重变奏去探究作家的科学观以及艺术观,从市场与创作关系的角度可以看出科幻小说作家的价值观、金钱观以及对文学理念的坚守。科幻小说在淡化情节之后最终传达给读者的是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可能会冲击读者已经建构的原始观念,但是科幻会从更有深度、更加理性的角度更新旧有的思维方式,让更多人以科学的思维去看待世界以及宇宙。第五章:宇宙诗学:本章节把空间诗学扩展到宇宙,从宇宙诗学的角度探究科幻小说所描写的宇宙不仅仅是各个生命体的居住地,而是宇宙意识集中的场域。科幻作家跳出地球的视野,站在更高的地方观照人世,而宇宙视角的这一优势也就决定了科幻文学更倾向于描写大时代大叙事,而这里的大时代大叙事又与纯文学的小时代小叙事形成比对,进一步探究科幻小说对于当代文学的意义。科幻作家与人类所站的角度不同、高度不同,时间跨度不同、看到的事物以及对世界的看法自然不同。科幻作家创造科幻小说的目的是为了告诉人类他所看到的、所思考的,这是一种变相的启蒙,科幻小说以启蒙为目的,以诗意的笔触描写宇宙,让我们体会到科幻作品中的美学意蕴,其中理性的思维是宇宙诗学中最美的,也是科幻小说描写宇宙最高的追求。
蒙婷[6](2020)在《论《发条女孩》的反乌托邦思想》文中研究说明保罗·巴奇加卢皮(1972-)是美国当代着名科幻作家。《发条女孩》是其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这部小说中的世界,虽然呈现出技术衰竭(以石油为基础的技术衰减)与繁荣(只有生物基因技术高度发展)双向发展的古怪格局,但是人性的复杂一如现世。本文以《发条女孩》为研究对象,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从反乌托邦思想角度论来探讨环境污染、两性平等与种族压迫等问题。在明确各种问题的前提下,分析作品对现实的指向以及警示意义。共分五个章节,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保罗·巴奇加卢皮其人其作、目前国内外对于其作品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本论文将要运用的反乌托邦思想。在反乌托邦世界里,人类所向往的伊甸园世界成为泡影,科技作为政治的附庸发挥着反向作用。第二章讨论残酷的反乌托邦世界下人与自然、统治种族与外来种族、男性与女性的关系。《发条女孩》中的世界,现代和古代的人类面对着同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他们在保护圣城的同时继续着破坏自然的行为。统治种族时刻监视、打压外来种族。为争夺资源各国之间不断进行着斗争。整个社会依旧是男性占绝对统治地位的强权社会,女性沦为社会的背景板。第三章对两位女性主人公如何走上反抗之路进行分析。主要从“新人类”惠美子、“复仇者”坎雅以及个体意识觉醒三部分来解析女性主人公的成长之路。坎雅因幼时回忆的牵绊而裹足不前,美惠子对自我身份无法定位而迷茫。最终,她们都在明确自己的内心后走上了寻找自我、拯救自我的道路。第四章探讨这部小说所具有的现实警醒意义和人文关怀。主要从历史循环中回归、科技的双面性以及人类与非人类最终的走向三部分来建构。文学即人学,作家在畅想未来社会图景的同时进行深刻的思考。《发条女孩》中诸多元素流露出巴奇加卢皮对于当下多元化和多面化时代的担忧。他希望借小说中的末日场景来唤醒当下社会各界的反思。结语主要探讨这部小说构建反乌托邦世界的意义。虽然描绘的是破败不堪的未来世界,但是其中流露出的反乌托邦思想是想让所有人都意识到,反乌托邦的降临或许就在不远的未来,是社会演化的必然结果。
刘吟盈[7](2020)在《2008年以来川美卡通艺术现象的发展分析研究》文中指出卡通一代虽作为中国卡通艺术的伊始现象,但只是在类似波谱艺术的语境中试探,且卡通一代艺术家并未真正受到大众卡通熏陶。在这之后,出现了以“新卡通一代”命名的卡通艺术创作现象。然此命名在表达上或许并未展示出这个艺术现象的引导者特性,故笔者在本文中根据其发起原因、艺术家群体、艺术特征等,在文中称其为“川美卡通”。或许从90年代末到2008之前,卡通是作为一种文化资源被应用到当代绘画中,它与市场经济、信息交流、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一代的成长都是有关的。但是2008年之后,不管是中国在金融危机中的实际遭受,抑或举办奥运等等方面,都使得中国已经面向世界给出了答卷,那么同时或许意味着,市场经济、信息技术、改革开放等话语不再像90年代那样是中国的核心话语,也不再意味着新潮、前卫,反倒是开始反思。这样一来,川美“卡通”的文化内涵就大打折扣了,卡通似乎成为了一种图式,这种图式依旧留存但不再有市场高价支持,再加上更加猛烈的学术话语的攻击,失去了艺术高地,川美卡通在此种情况下做了暂时性的蛰伏。但社会的发展不会只停留在某个阶段,社会景观的改变、科技的发展、赛博格观念的流行,科技、经济带给生活无数的新花样,人们逐步踏入疯狂娱乐的新时代。近年来,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开始放松,艺术媒介经过科技的掌勺更加多样化,当代艺术逐渐成为了一锅多元化的大乱炖。由于艺术的快速进化,卡通的发展优势又很快显露出来,它就像是不断线的风筝,只要社会还一直往前发展,科学还一直进步,经济还继续繁荣,这种艺术形式就不会面临消失。
张栋[8](2020)在《新时期以来小说神话叙事研究》文中指出小说神话叙事,指作家借用神话的思维观念或叙述话语特征进行故事讲述的独特叙事形式。在小说神话叙事中,神话原型、神话结构、神话主题、神话模式等神话元素都被纳入到小说的情节设置与组织结构之中,且往往形成日常生活理性与神话逻辑的并置。“故事”与“话语”的融合,是小说神话叙事的重要特征,作家们以打破现实与虚构之间隔的话语方式,使其营造的故事不再是对现实世界的简单描摹,而是打破了客观现实与人类主观体验的界限,从而再造了一个糅合着人类神话想象与感性经验的审美世界。在神话思维的影响下,作家们在小说叙事主题的选择上更倾向于把某些具有典型意义的神话母题作为表现的中心,而且神话式情节也往往构成叙事的主要元素,并成为探索人类精神世界的核心中介。另外,对主要人物的神性塑造、对神话时空观的叙事借鉴等等,使小说神话叙事被赋予了独特的叙事外观,且产生了一定的叙事价值与审美价值。本文以叙事理论与小说创作实践相结合、叙事现象的整体纵览与叙事的个案分析相结合的论述逻辑,可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从理论层面说明小说神话叙事的概念与理论形态,在对新时期以来小说创作的历史概览中,也能发现作家们在不同历史阶段对神话叙事要素的创造性发挥,这是神话叙事传统在当下延续的证明;第二部分是新时期以来小说创作的个案分析,本文结合当代文学的创作语境与作家不同的创作个性,充分阐释小说神话叙事在主题表达、内容更新、形式拓展等方面的特征;第三部分是总结部分,点明小说神话叙事作为一种独特的叙事手法与一般叙事的区别,以及其对于当下批评方法更新与批评范式转换的深刻启示。基于以上论述,本文主要形成了几种主要结论:第一,新时期以来中国当代作家对小说神话叙事的独特运用,是历史与现实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历史地来看,神话是叙事文学的源头,先秦时期庄子的寓言化书写与屈原的《离骚》提供了神话叙事表现的初期形式,经过魏晋南北朝时的志怪小说、唐朝传奇,乃至明清的古典小说、以鲁迅《故事新编》为代表的现代小说神话叙事,中国的小说创作在故事的完整性、情节的戏剧性、叙事的系统性层面,与神话实现了更具深度的契合,因此神话叙事的诸多特质都能够完整地映现在小说创作中。从现实来看,在新时期以来的社会语境中,当代作家试图寻找到一种能够超越社会历史阈限与时空制约的新型表达方式,而神话作为一种能够反映人类行为永恒模式与世界本质性规律的话语,因此可作为当代作家现代理念表达的重要凭借。小说神话叙事不仅有独立的理论形态,而且能够适应不同语境中作家的表达需要,因此是一种具有可行性与灵活性的叙事方法。第二,贾平凹、张炜、莫言、韩少功等四位作家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神话主题表达。贾平凹的《秦腔》《山本》等创作,以秦岭为叙事对象,着重发掘其中的神话意象;张炜则以《古船》《九月寓言》等开启了对于胶东大地的自然神话发现,并借此表现其对工业社会中自然命运的观照与人文思考;莫言对高密地区神话资源的发掘,则通过《红高粱家族》《生死疲劳》等小说呈现出来,具有现代意味的英雄书写与东方美学塑造,成为其创作的重要特征;韩少功则在《爸爸爸》《马桥词典》中着重探索南方神话中的神秘气质,他既借此还原自己的知青记忆,同时亦展开对人类社会中语言神话、集体神话等多种神话类型的理性思考。几位经典作家的神话叙事阐释,为小说神话叙事作为一种叙事方法的充分性、科学性、灵活性做了注解,同时也为其他作家的神话叙事提供了借鉴。第三,小说神话叙事的内容呈现与形式创新,是该叙事方法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在内容的表现方面,当代作家选择将叙事在历史、现实、未来等多重维度展开:迟子建、范稳等选择从历史的视角观照少数民族地区的神话嬗变;阿城、李杭育等寻根作家对中国边地的文化寻根开拓了神话叙事表现的现实情境;刘慈欣、王晋康等作家则开辟了神话叙事的未来书写形式,神话与科幻实现了精神与叙事层面的衔接,上述创作推动了人类的精神与心灵向一种自然、纯粹境界的回归。小说神话叙事的方法创新,则是通过对神话内蕴的思维方式的艺术再现,帮助读者从观念更新的层面重新认识神话。在这一方面,鲁敏、赵本夫等作家通过《奔月》《天漏邑》等创作对神话之象征、隐喻特质加以运用,以苏童、叶兆言等为代表的作家以原型重构的方式重新讲述传统神话,以及朱大可、王小波等作家通过《长生弈》、“时代三部曲”等创作实现神话作为知识分子思考中介的功能,皆突出了神话内涵多元、表现方式多样等多重特征。本文探究小说神话叙事的理论与创作实践问题,是试图描摹具有中国特色的神话叙事话语体系的一个部分,并以此为原点深入到更为系统的神话叙事批评话语构建之中。中国语境中的小说神话叙事,可总结出其作为启蒙的推动力、作为经验解构与建构的力量,以及作为时代价值言说主体的多重内涵,而这正是一种叙事话语能够与其他话语实现交流的重要前提。这是小说神话叙事话语探究的最终目标,它不仅能够推动叙事文学批评范式的转换,而且能够导向与人类经验相关的共同体话语建构。
高博文[9](2018)在《赛博朋克电影中“人”的主体性的演变及其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赛博朋克电影作为科幻电影类型的重要子类型,是当代世界电影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上世纪末以来,赛博朋克电影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赛博朋克文化热潮,受到了评论界的广泛关注。赛博朋克电影既包含了科幻电影的基本要素,即对科学的或技术的预想跟想象性的推测,也具有显着的人文关怀的特点。这一类影片很好地将哲学层面的思辨和高水平的艺术手法相结合,带给观众视听审美上的愉悦的同时,使观众注重挖掘影片中的各种意象符号所包含主体性异化的深刻含义,这也是这一类型影片具有生命力的原因所在。本文从赛博朋克电影中所反映的主体性演变入手,探讨了电影中近未来赛博空间下主体的变迁与异化所导致的危机,深入探究了这一类电影所表现的赛博空间的主体性危机产生的深层原因。一方面是主体和客体的双重异化引发的自我认知困境与身份危机;另一方面,后工业社会到赛博空间产生了技术权力变革。赛博空间的主体性危机是这两方面的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在此基础之上,本文着重以叙事学的相关理论,从时空意象、神话原型与身份构建等角度,对赛博朋克电影中主要角色的主体性的异化与重塑的机制进行解读,并进一步挖掘这一类影片带来的启示,即赛博朋克电影是对当代人类的生存状态的反思,也是对人类未来社会发展的富有意义的艺术探索实践。
吴群涛[10](2017)在《“另类青春之歌”—朋克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起源于英美的朋克如今已成为具有全球性影响的青年文化。早在七十年代末朋克便传入中国,在中国摇滚发展的推动下,于九十年代中期受到了中国青年的广泛关注和热情追捧。在近四十年时间的传播过程中,中国元素和中国话语融入朋克,并对其进行筛选、吸收和改造,最终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朋克亚文化。论文绪论部分对朋克文化这一研究对象进行了界定,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评析,同时对研究意义和价值、创新点、重难点、方法、思路、论文结构安排等进行了相应介绍。论文第一章从梳理英语中“punk”的词源及衍变入手,回顾朋克运动在英美的兴起与发展,剖析出朋克的文化内涵。同时,由“punk”汉译上出现过的论争切入,对朋克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予以概述——经过十余年的“道听途说”和近十年的“地火燎原”,目前朋克在中国的传播处于平稳发展期。在此期间,国内主要有四种朋克传播方式,包括翻译、“打口”、“迷笛”和独立厂牌,它们的联合作用扩大了朋克的受众群体,促成了中国摇滚朋克时代的到来。论文第二章聚焦中国“朋克时代”,选取朋克先锋崔健和何勇,北京朋克乐队群“无聊军队”,以“盘古”、“舌头”、“苍蝇”和“生命之饼”为代表的外省朋克和广受国际媒体关注的“挂在盒子上”为核心的女子朋克乐队进行深入考察,解析朋克在中国的本土化历程和特征。论文第三章论述具有代表性的乐评人与朋克紧密相关的活动与观点。主要分析涵括郝舫、李皖、颜峻三位知名乐评人的朋克乐评。他们分别代表了国内乐评人在对待朋克文化主要的批评方式与态度,其作品受到了不同时期各个层次的中青年读者的认可,实质上参与了朋克文化在中国的本土化过程,极大地影响着人们对朋克文化的认识,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和价值。论文第四章先从文化认同中的立场和思维、文学的个性表达与普遍诉求和文化认同与文学审美范式的转换三个方面来论析文化认同与文学审美范式的关系,再从文学书写与亚文化传播紧密关联的角度,连通卫慧与棉棉、宁肯与春树这两组具体的“朋克书写个案”的脉象,分析当代作家对朋克文化的接受差异。论文结论呼应绪论及正文各部分,强调指出朋克文化实践的最大意义是不断地敞开问题,让人们拥有更多自由地表达与争论的空间、方式与勇气,并在激烈的思想碰撞中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
二、科技与日本的新人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科技与日本的新人类(论文提纲范文)
(1)迈向“生态正义”的新人文教育:论后疫情时代教育的范式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西方人文主义的基本信条——个人是世界的中心 |
二、沉思重新进入教育 |
三、把人文主义推向世界万物 |
四、审美有助于加深人与万物的关系 |
五、以修身来抵达“万物一体” |
六、结论:迈向“生态正义”的新人文教育 |
(一)从西方知识到全球知识 |
(二)从生存导向到为每个人的更高发展 |
(三)从基本技能到高阶能力 |
(四)从个体到全球共同体 |
(五)从主体到万物一体 |
(2)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人类灭绝》的叙事伦理(论文提纲范文)
一、伦理选择:乌托邦式文明与人类灭绝 |
二、伦理现场:战争及灾难的历史记忆 |
三、伦理秩序: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 |
结语 |
(3)生态批判与图景构建 ——当代西方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当代西方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缘起与发展 |
2.1 生态社会主义的概念阐释 |
2.1.1 国外关于生态社会主义的阐述 |
2.1.2 国内关于生态社会主义的界定 |
2.2 生态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
2.2.1 资本主义国家生态危机爆发频繁 |
2.2.2 对传统社会主义国家生态问题的反思 |
2.2.3 西方社会生态运动的蓬勃发展 |
2.3 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渊源 |
2.3.1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 |
2.3.2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理论 |
2.3.3 西方自然科学的生态理论思潮 |
2.4 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 |
2.4.1 基本形成阶段 |
2.4.2 蓬勃发展阶段 |
2.4.3 成熟完善阶段 |
2.4.4 与时俱进阶段 |
第3章 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罪魁祸首” |
3.1 生态危机的根源 |
3.1.1 资本主义制度是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 |
3.1.2 技术异化是造成生态危机的直接原因 |
3.1.3 消费异化是加剧生态危机的重要原因 |
3.1.4 生态帝国主义导致全球性经济危机 |
3.2 生态资本主义的虚幻性 |
3.2.1 自由市场无法解决生态危机 |
3.2.2 绿色经济无法解决生态危机 |
3.2.3 技术改良主义无法解决生态危机 |
3.2.4 人口政策无法解决生态危机 |
3.3 奥康纳:资本主义“双重危机”理论 |
3.3.1 资本主义“第二重矛盾”的构建 |
3.3.2 资本主义“双重危机”的阐释 |
3.3.3 资本主义生态危机根源的探寻 |
3.3.4 资本主义可持续性的否定 |
第4章 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解 |
4.1 对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否定 |
4.1.1 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基本立场 |
4.1.2 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典型表现 |
4.1.3 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社会主义批判 |
4.2 人类中心主义的回归 |
4.2.1 对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 |
4.2.2 建立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理论 |
4.3 佩珀:人类中心主义的重构 |
4.3.1 对格伦德曼人类中心主义的继承 |
4.3.2 对生态中心论的马克思主义批判 |
4.3.3 对人类中心主义的重构 |
第5章 生态社会主义:解决生态危机的构想 |
5.1 生态社会主义的基本构想 |
5.1.1 生态社会主义的构建原则 |
5.1.2 生态社会主义的基本模式 |
5.2 生态社会主义的实现路径 |
5.2.1 生态社会主义实现的主体 |
5.2.2 生态社会主义实现的方式 |
5.2.3 生态社会主义的实践尝试 |
5.3 科威尔:生态社会主义的全面构建 |
5.3.1 对于实存生态政治的批判 |
5.3.2 生态社会主义的未来图景 |
5.3.3 生态社会主义的实现过程 |
第6章 乌托邦式的幻景:生态社会主义的实质 |
6.1 生态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相似之处 |
6.1.1 二者皆以马克思主义为立论导向 |
6.1.2 二者皆反对资本主义制度 |
6.1.3 二者皆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
6.2 生态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 |
6.2.1 理论基础不同 |
6.2.2 对社会变革方式的认识不同 |
6.2.3 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认识不同 |
6.2.4 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不同 |
第7章 价值意蕴与现实意义:生态社会主义的思想评析及启示 |
7.1 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评价 |
7.1.1 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积极贡献 |
7.1.2 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局限性 |
7.2 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
7.2.1 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7.2.2 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
7.2.3 实施生态伦理和生态道德教育系统工程,构建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
7.2.4 克服技术社会“异化”,彰显科技生态价值 |
7.2.5 严防生态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控制 |
7.2.6 加快生态环境治理,着力建设美好家园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转变与选择:日本对汤因比思想的“扬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汤因比史学思想内容研究 |
(二)《历史研究》相关研究 |
(三)汤因比宗教思想研究 |
(四)关于汤因比中国观的研究 |
(五)关于汤因比的其他研究 |
(六)日本对汤因比的研究 |
(七)日本与汤因比互动关系的研究 |
第一章 汤因比及主要史学思想 |
1.1 汤因比生平及主要经历 |
1.1.1 汤因比的家族 |
1.1.2 汤因比的父母 |
1.1.3 汤因比生平 |
1.2 汤因比主要史学思想 |
1.2.1 汤因比文明观的主要内容 |
1.2.2 汤因比宗教观的主要内容 |
1.2.3 汤因比自然观的主要内容 |
1.2.4 汤因比和平观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汤因比对日本的记述和访问 |
2.1 汤因比着作中的日本印象 |
2.1.1 《历史研究》中的日本形象 |
2.1.2 其他着述中的日本形象 |
2.2 汤因比三次访日经历 |
2.2.1 斥责日本侵略:汤因比第一次访问日本 |
2.2.2 重塑日本自信:汤因比第二次访问日本 |
2.2.3 登上日本神坛:汤因比第三次访问日本 |
第三章 汤因比与日本社会人士的谈话 |
3.1 汤因比与松下幸之助的谈话:对文化传承的思考 |
3.2 汤因比与若泉敬的谈话:对青年困惑的解答 |
3.3 汤因比与松冈纪雄的谈话:对日本发展的建议 |
3.4 汤因比与池田大作的谈话:对东方文明的展望 |
第四章 日本对汤因比思想的引进、接纳与解读 |
4.1 日本对汤因比思想的引进 |
4.2 日本关于汤因比思想的接纳 |
4.2.1 日本学术界对汤因比思想的接纳与评价 |
4.2.2 日本民间对汤因比思想的接纳 |
4.3 日本对汤因比思想的解读与价值判定 |
第五章 日本吸收外来文明中的本土文化心理影响 |
5.1 心理史学与文化心理 |
5.1.1 心理史学 |
5.1.2 文化心理学 |
5.2 日本对外来文明的吸收及其特点 |
5.2.1 日本对中国文明的吸收 |
5.2.2 日本对西方文明的吸收 |
5.3 文明吸收特点及文化心理变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空间诗学视阈下的中国新生代科幻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地球空间隐喻 |
第一节 身体原点——生物科技隐喻 |
第二节 生态空间——人类中心论的解构 |
一 “边缘地带”——生态隐喻 |
二 动物园——物种隐喻 |
第三节 城市折叠空间——阶层隐喻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可能性空间的建构 |
第一节 浩瀚无限的自然空间 |
第二节 零道德的社会空间 |
一 黑暗森林 |
二 共生圈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现实空间与可能性空间的互文映射 |
第一节 地铁——“科技反思” |
第二节 医院——“医院社会学”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建构宇宙空间的思维方式 |
第一节 时间与空间的变换交织 |
第二节 科学与文学的双重变奏 |
第三节 市场与创作的双向互动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宇宙诗学 |
第一节 大时代的大叙事 |
第二节 启蒙的回归 |
第三节 科幻的美学意蕴 |
一 宇宙的诗意描绘 |
二 悲剧的美学 |
三 宇宙理性的美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论《发条女孩》的反乌托邦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保罗·巴奇加卢皮生平及其主要作品 |
1.2 保罗·巴奇加卢皮作品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3 反乌托邦思想的相关理论 |
2 真实的反乌托邦世界 |
2.1 人与自然 |
2.1.1 恶劣的生存条件 |
2.1.2 欲望放逐与逃离 |
2.2 统治者与外来者 |
2.2.1 恐怖的种族斗争 |
2.2.2 极端的阶层压迫 |
2.3 男性与女性 |
2.3.1 强大的男性 |
2.3.2 压抑的女性 |
3 女性的觉醒历程 |
3.1 “新人类”惠美子 |
3.1.1 极度受压迫者 |
3.1.2 自由的追寻者 |
3.2 “复仇者”坎雅 |
3.2.1 沉默的复仇者 |
3.2.2 民族的守护者 |
3.3 寻找自我的女性 |
3.3.1 女性的生存环境 |
3.3.2 女性自由的获取 |
4 反乌托邦的现实批判 |
4.1 交错的时空 |
4.1.1 模糊的时空界限 |
4.1.2 陷入困境的人类 |
4.2 科技异化下的世界 |
4.2.1 人类中心主义社会 |
4.2.2 黑暗的科技之城 |
4.3 人与他物的相对和谐 |
4.3.1 人类与“新人类”走向相对和谐 |
4.3.2 人与自我最终和解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2008年以来川美卡通艺术现象的发展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及体例安排 |
第2章 川美卡通的历史与现实 |
2.1 “卡通”的发展路径 |
2.2 “川美卡通”产生的背景 |
2.3 艺术现象的成因 |
2.4 现象级艺术的褪色 |
第3章 08年川美卡通的逻辑拐点 |
3.1 商业下沉带来的优势 |
3.2 从盲目追捧到反思的转换 |
第4章 川美卡通在当代社会中的推进图式 |
4.1 文化背景与叙事结构分析 |
4.2 从视觉个性转向思维个性 |
4.3 从青春情绪到图像研究 |
4.4 从超现实到知性哲学 |
第5章 对川美卡通的思考 |
5.1 “卡通”的可持续性 |
5.2 摆脱对“卡通艺术”定性的枷锁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1:在校期间成果 |
附录2:艺术家采访录音整理 |
(8)新时期以来小说神话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小说神话叙事现象与概念 |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
三、选题缘由、目的与意义 |
第一章 小说神话叙事的理论形态与文学史呈现 |
第一节 小说神话叙事理论研究 |
一、作为理论形态的小说神话叙事 |
二、小说神话叙事的历史传统 |
三、小说神话叙事结构、类型与功能 |
第二节 中国神话叙事传统的当代延续 |
一、原始神话资源的当代再利用 |
二、文人神话叙事传统的当代拓展 |
三、民间神话叙事的小说转化 |
第三节 新时期以来的文艺思潮与小说神话叙事 |
一、新时期以来小说神话叙事现象概览 |
二、寻根思潮与神话再发现 |
三、大众化思潮与神话叙事的多元走向 |
四、新世纪以来的神话观念变迁与小说神话叙事更新 |
第二章 小说神话叙事的多维主题表达与典型化表现 |
第一节 神话意象的发掘——贾平凹的神话叙事 |
一、秦岭书写中的神话意象 |
二、神话意象的结构性意义 |
三、神话意象的现实底色 |
第二节 神话视阈下的自然观照——张炜的神话叙事 |
一、胶东自然环境的神话塑造 |
二、自然女神:神话视阈下的女性塑造 |
三、神话视阈下的生态伦理呈现 |
第三节 民间神话资源的化用——莫言的神话叙事 |
一、作为民间神话地域的高密 |
二、民间神话英雄的当代呈现 |
三、民间神话叙事的东方美学品格 |
第四节 文化之根的神话探求——韩少功的神话叙事 |
一、楚地巫风:作为神话起源的南方 |
二、语言的魔力:语言神话的起源与异变 |
三、记忆的迷失:集体神话的消解与重塑 |
第三章 走向多元:小说神话叙事内容的新型表现 |
第一节 民族精神根柢的神话发现 |
一、寻回被遗忘的精神世界:寻根小说神话叙事 |
二、神圣的精神领地:红柯边疆书写的神话韵味 |
第二节 少数民族神话的当代呈现 |
一、原始信仰的现代遭遇:以《额尔古纳河右岸》等为例 |
二、范稳“藏地三部曲”中多元民族的神话原型融合 |
第三节 再造神话:科幻叙事的神话品格 |
一、回归神话:刘慈欣“三体”世界的逻辑起点 |
二、神灵再造:王晋康小说中的人神辩证 |
第四章 作为“方法”的神话:小说神话叙事形式新变 |
第一节 象征与隐喻:神话叙事的话语形式 |
一、人类生存的寓言化书写:《天漏邑》与《朱雀》 |
二、女性命运的神话隐喻:《女娲》与《奔月》 |
第二节 重述神话:传统神话叙事的当下再现 |
一、“重述神话”国际项目与中国作家的叙事选择 |
二、方法革新:神话叙事原型的置换变形 |
三、重述的中西视野与叙事缺失 |
第三节 神话作为一种思考方式:学者神话叙事倾向 |
一、朱大可的“古事记”:神话视阈下的历史观照 |
二、精神的自足:王小波的个体性神话建构 |
第五章 小说神话叙事的当代启示 |
第一节 用神话“启蒙”:情感维系与精神救赎 |
一、小说神话叙事作为“启蒙”的方法 |
二、小说神话叙事的情感疗治功用 |
三、精神救赎:小说神话叙事的精神指向 |
第二节 解构与重建:小说神话叙事的两条路径 |
一、历史的解构:小说神话叙事对既往经验的打破 |
二、感性经验的重建:小说神话叙事的升华之路 |
第三节 小说神话叙事的现实意义与时代价值 |
一、神性书写与现实旨归:神话叙事的现实底色 |
二、讲好中国故事:小说神话叙事的时代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赛博朋克电影中“人”的主体性的演变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本文观点及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相关名词界定 |
1.5 研究步骤 |
第2章 赛博朋克电影的综述与主体性表达 |
2.1 赛博朋克 |
2.1.1 赛博朋克的定义 |
2.1.2 赛博朋克在科幻文学评论与社会学研究领域的发端 |
2.2 赛博朋克电影的类型化 |
2.2.1 科幻电影的定义 |
2.2.2 作为科幻电影子类型的赛博朋克电影 |
2.2.3 赛博朋克电影类型的发展历程 |
2.2.4 主要赛博朋克电影介绍 |
2.3 主体性概念综述 |
2.3.1 主体性的基本概念与研究历史简述 |
2.3.2 赛博空间理论关于主体性研究的主要倾向 |
2.4 赛博朋克电影中的主体性 |
2.4.1 赛博朋克电影其他科幻电影子类型的对比 |
2.4.2 赛博朋克电影的多元风格 |
2.5 赛博朋克电影所反映的主体性新观点 |
第3章 赛博朋克电影中新人类的主体性呈现 |
3.1 赛博朋克电影中主体的意义的变化与延伸 |
3.1.1 赛博朋克电影中的主体 |
3.1.2 赛博朋克电影中的新人类----赛博格 |
3.1.3 赛博朋克电影中的超人类----超级智能 |
3.2 赛博朋克电影中的非主体化意象 |
3.2.1 地志意象 |
3.2.2 社会文化意象 |
3.3 反技术权力行为的神话原型叙事 |
3.3.1 创世神话的原型映射 |
3.3.2 反英雄的角色的主体性呈现 |
第4章 赛博朋克电影中“人”的主体性危机 |
4.1 赛博空间的真实危机 |
4.1.1 赛博朋克电影的多维度时空性 |
4.1.2 “真实”的产生----虚拟现实与记忆编辑 |
4.1.3 真实危机与自我认知悖论 |
4.1.4 跨越维度的门槛----主体性重塑的前提 |
4.1.5 赛博空间的数字维度 |
4.2 赛博格的身份危机 |
4.2.1 赛博空间技术权力的产生与宏观巨系统的形成 |
4.2.2 主体的工具化与技术的反主体化 |
4.2.3 赛博空间的身份困境 |
4.3 赛博空间的技术霸权 |
4.3.1 赛博朋克电影中的权力结构 |
4.3.2 赛博朋克电影中的权力运作模式 |
4.4 小结:赛博空间中的朋克回响 |
第5章 赛博朋克电影中主体性的重塑 |
5.1 赛博格角色身份的确立与主体性重塑的阶段 |
5.1.1 主体性重塑的三个阶段 |
5.1.2 赛博朋克电影的三重模仿叙事身份模式 |
5.1.3 边缘化困境下角色的身份认同诉求 |
5.2 赛博朋克电影中主体性重塑的途径 |
5.2.1 赛博朋克电影中主体性重塑的四种途径 |
5.3 超人类的主体性----不同类型下的超级智能的主体性分析 |
5.3.1 超级智能,人类的终结? |
5.3.2 三种不同的典型超级智能角色的主体性分析 |
5.4 赛博朋克电影中主体性重塑带来的技术反思 |
5.4.1 作为技术科学观新方向的技性科学 |
5.4.2 技性科学视野下的拉图尔的行动者网络理论 |
5.4.3 技性科学视野下的哈拉维赛博格理论 |
5.4.4 技性科学、赛博空间理论与赛博朋克 |
第6章 结语 |
6.1 赛博朋克电影探索了人类未来社会形态 |
6.2 赛博朋克形象反映了当代人的存在状态 |
6.3 赛博朋克电影的主体性表达对科幻电影的启示 |
6.3.1 赛博朋克电影对科幻精神的继承与发扬 |
6.3.2 赛博朋克电影提升了科幻电影的艺术表现力 |
6.3.3 赛博朋克电影促进了亚文化思潮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另类青春之歌”—朋克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界定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
四、研究的创新点、重点与难点分析 |
五、主要研究方法、思路及论文结构安排 |
第一章 嬗变与发展:朋克及其在中国的传播 |
第一节 嬗变中的朋克 |
一、朋克文化身份的“三重变奏” |
二、国内对“punk”汉译名的论争 |
第二节 朋克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
一、传播历程 |
二、主要传播方式及影响 |
第二章 喧嚣与愤怒:中国摇滚的“朋克时代” |
第一节 朋克先锋 |
一、崔健对“冲撞”风格的尝试 |
二、何勇与“性手枪”精神的契合 |
第二节 “无聊军队”朋克群体 |
一、“无聊军队”促进朋克亚文化在中国的发展 |
二、建构“青春乌托邦”:无聊军队专辑音乐歌词分析 |
第三节 外省朋克 |
一、外省朋克:“盘古”、“舌头”和“苍蝇” |
二、武汉朋克:“生命之饼(SMZB)” |
第四节 女子朋克 |
一、中国摇滚中的女性朋克 |
二、“挂在盒子上”:中国第一(支)女子朋克乐队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拨乱反正:国内乐评人对朋克的引介与批判 |
第一节 “比零还少,比最多还多”:郝舫哲评朋克 |
一、书写摇滚:《伤花怒放》与《灿烂涅盘》 |
二、论朋克的未来:《比零还少》 |
三、译介朋克:《上车走人》与《请宰了我》 |
第二节 “在黑暗中,看到一点亮光”:李皖文评朋克 |
一、引介西方朋克摇滚诗歌 |
二、重申对朋克概念的认识 |
三、展开对中国朋克摇滚的批评与反思 |
第三节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颜峻怒评朋克 |
一、活跃在摇滚现场的诗人 |
二、论噪音与音乐 |
三、对中国朋克的批判性反思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书写与差异:中国当代作家对朋克的文学接受 |
第一节 文化认同与文学审美范式 |
一、文化认同中的立场和思维 |
二、文学的个性表达与普遍诉求 |
三、文化认同基础上文学审美范式的建构 |
第二节 卫慧、棉棉的朋克书写比较 |
一、浪漫遮蔽反叛:卫慧的“另类”文学 |
二、残酷彰显叛逆:棉棉对朋克精神的推崇与实践 |
第三节 宁肯、春树的朋克书写比较 |
一、歌声表达灵魂:宁肯对朋克的改造与演绎 |
二、狂欢追求独立:春树用朋克表述自由青春力量 |
结语 |
附录 |
Ⅰ. 英美朋克亚文化年表 |
Ⅱ. 朋克文化术语翻译及释义 |
Ⅲ. 中国朋克亚文化年表 |
Ⅳ. 历届迷笛音乐节概况(2000-2017)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科技与日本的新人类(论文参考文献)
- [1]迈向“生态正义”的新人文教育:论后疫情时代教育的范式转型[J]. 彭正梅,王清涛,温辉,连爱伦,刘钗. 开放教育研究, 2021(06)
- [2]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人类灭绝》的叙事伦理[J]. 陈世华,李红. 当代外国文学, 2021(02)
- [3]生态批判与图景构建 ——当代西方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研究[D]. 赵晓丹. 吉林大学, 2020(01)
- [4]转变与选择:日本对汤因比思想的“扬弃”[D]. 王禹耕.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5]空间诗学视阈下的中国新生代科幻小说研究[D]. 寻若楠.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6]论《发条女孩》的反乌托邦思想[D]. 蒙婷.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7]2008年以来川美卡通艺术现象的发展分析研究[D]. 刘吟盈. 四川美术学院, 2020(03)
- [8]新时期以来小说神话叙事研究[D]. 张栋. 兰州大学, 2020(01)
- [9]赛博朋克电影中“人”的主体性的演变及其意义[D]. 高博文. 陕西师范大学, 2018(01)
- [10]“另类青春之歌”—朋克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研究[D]. 吴群涛. 武汉大学,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