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东莞大岭山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该城市森林公园中不同的植被改造类型地区的植物群落结构,采用生态学研究方法分析这些不同植被改造模式下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生物多样性状况,探讨不同改造模式的优缺点,并对大岭山森林公园的建设提出建议;为当地森林公园的植被组成和进一步改造与优化,以及对我国南方地区乃至全国地区城市森林公园建设提供理论参考。为尽快改变东莞大岭山森林公园核心区树种结构单一、林相景观较差的现状,优化林种结构,改善林分环境,进一步提升森林会园旅游沿线林分质量和森林景观质量,丰富绿色景观,着力打造景区绿树成荫、生态秀美的旅游通道,促进森林旅游,更有效的发挥森林的“三大效益”,东莞大岭山森林公园拟对所辖的东莞大岭山森林公园核心区衫木、实施林相改造,营造生态效益好、色彩丰富、观赏价值高的针阔混交林通过对东莞大岭山森林公园风景林地森林植被的调查,分析了目前林相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林相改造相关技术措施进行了探讨。为了改变东莞大岭山森林公园相单一、景观价值低、抗病能力低的现状,开展东莞大岭山森林公园林相改造,将针叶林为主的针阔混交林改造成具有景观功能的季相变化明显的以阔叶林为主的针阔混交林。
关键词:林场;林相;改造类型;技术措施
一、园区简介概况
东莞大岭山森林公园原为国营林场,后改建为森林公园,从2000年开始大岭山进行林分改造,目前以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为主。在改造过程中采用了次生林套种、人工林间伐套种和人工林无间伐套种等方式,不同的改造方式对植物群落结构特征都具有主要的影响,同时也影响植物群落的演替。然而对于大岭山森林公园不同改造过程中植物群落特征研究较少,这不利于大岭山森林公园的植物保护及进一步利用。此外,随着城市森林公园旅游的兴起,大岭山森林公园的游客日益渐增,据统计2010年游客人数高达380万人次,这为园区带来了极重的负担,这就要求我们要深入探讨人为因素对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以求合理开发利用大岭山森林公园植物资源。为此,本研究选取大岭山森林公园南部区域不同植被改造方式样地,调查分别这些样地的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以期为优化大岭山森林公园植物群落结构、合理开发和利用大岭山森林公园自然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林相单一,景观价值低,生态功能较弱,抗病能力较低。自2011年发现松材线虫病以来,松树病虫害日趋严重,随着病死松树的砍伐,使松林面积锐减,使南明山整体林相破坏严重。此次林相改造是将针叶林为主的针阔混交林改造成具有景观功能的季相变化明显的以阔叶林为主的针阔混交林,维护丽水南北城“城市绿心”的美誉,提升东莞大岭山森林公园景区生态品味。东莞大岭山森林公园位于东莞市南部、珠江口的东北部,总规划面积74平方公里。其原为苗圃,后来面积扩大发展为大岭山林场,在1999年东莞实行封山育林政策后,大岭山林场进行阔叶林营造和低效林的改造,并于2003年成为广东省森林公园。随着城市森林公园的建设,大岭山森林公园已成为珠三角洲地区亚热带生态系统较具代表性公园之一,境内有高等植物105科、247属、346种。由于林场时代的砍伐,破坏了大岭山森林公园原有的森林植被,使得其无原始常绿阔叶林,仅有少量的天然次生常绿阔叶林,其主要是以马占相思caciamangium)、台湾相思(Acaciaconfusa)、尾叶桉(Eucalyptusurophylla)、南洋楹(Albiziafalcataria)等人工林以及荔枝(Litchichinensis)、龙眼(Dimocarpuslongan)果园为主,其余部分为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所覆盖。本次研究选取样地位于大岭山森林公园南部区域,总共选取了8块样地。调查时间为2015年10月至2015年11月。对8个群落植物丰富度进行分析,在不同样地间,次生林套种乔木层的Odum指数(1.30~3.87)和Margalef指数(1.11~3.67)均高于人工林植物群落的乔木层,而生态优势度则低于人工林植物群落,人工林无间伐套种乔木层的丰富度最低,其原因是人工林无间伐套种的树种单一,主要以柠檬桉和马占相思为主,且数量占乔木层的大多数,这限制其他植物生长,因此丰富度较低,而人工林间伐套种通过“开天窗”的方式,使得人工林有空隙地方可以供其他植物生长,其丰富度也相对较大。
二、林相存在问题
(一)林相单一森林景观效果差。
据调查,大岭山森林公园树种种类单一,针叶化、纯林化严重。常绿针叶林虽四季常青,但缺乏季相变化,无法给人以“步移景换”的感觉,未能满足人们对森林资源景观的观赏要求。
森林公园主要树种面积、蓄积所占比例一览表:
(二)大面积的人造针叶纯林存在结构不稳定性。
由于受地理、土壤、气候等诸多因素的制约,长期以来,杉树成为大岭山森林公园的主要树种,形成了大面积的杉木纯林。大面积的杉木纯林本身就存在着不稳定的因素,第一,容易发生病虫害。大量杉木纯林导致病虫害危害严重,物种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严重,地力衰退。第二,容易发生森林火灾。由于杉木针叶林油脂含量高,耐火性差,大面积杉木纯林存在着严重的火灾安全隐患。第三,根据大岭山森林公园历史资料,人工林出现了大面积拨蔸、断捎、倒伏等现象,对景区杉木人工林造成了毁灭性的危害。综上所述,大岭山森林公园林地进行林相改造,使之成为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是解决诸多问题的根本所在。
(三)生态效益差。
林区内部分原始植被几近绝迹,多为人工林和极少量的天然次生林,植被类型层次结构简单,林下地被物缺乏。虽然大面积杉木人工纯林对改善周边生态环境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由于林下植物品种少,难以招引鸟类和其它野生动物的栖息,造成整个森林群落生物品种少,不利于生物群落多样性的维持,因而对改善环境的作用低,生态效益差。而阔叶林的观赏价值和对环境的改善作用,常常是针叶林难以达到的。
三、林相改造主要技术措施
风景林的林相改造主要是通过一系列人工措施,人工促进森林群落的自然更新。通过树种调整和景观抚育相结合,乔灌花藤相结合,突出植物季相变化特色,以期形成多树种、多类型、多层次的混交风景林。
(一)改造类型及技术
(1)小块状皆伐更新。对成片以杉木为主的针叶林分进行皆伐,为确保不破坏森林整体景观效果的情况下,一般小块皆伐面积以0.067-1公顷为宜。伐后营造阔叶林。造林方法:林木采伐后,对林地中的采伐剩余物、杂灌等进行全面的人工清理,为整地、造林创造条件。考虑到大云山国家森林公园独特的防火形势,严禁炼山。林地清理后即可整地挖穴,一般挖穴规格为60cm×40cm×40cm,植1到2年生苗木。
(2)带状皆伐更新。对拟改造的林分沿等高线进行带状进行皆伐更新,一般带宽2-3m,带与带之间间隔2-3m。伐后每带单行营造阔叶树种,形成带状混交的针阔混交林。造林方法:林地清理后即可整地挖穴,一般挖穴规格为80cm×60cm×60cm,植2到3年生大苗。
(3)森林抚育改善景观效果。整形抚育:对林分内的枯立木、病腐木、濒死木进行卫生采伐,并去除活立木上的枯死枝、垂下枝,从而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抚育间伐:郁闭度在0.8以上,不利于培育高质量的风景林,应采取适当的营林技术措施,采用疏透抚育法,按照“留大砍小、留稀砍密、留优去劣”的原则,实施抚育间伐,伐后林内郁闭度保留在0.6左右,确保风景林植株有合理的生长空间,改善森林景观效果。
(二)树种选择与搭配
树种选择必须坚持适地适树原则,注重协调本省内的乡土树种和引进树种的比例。通过合理选择阔叶树种,分期分批进行林相改造,突出公园风景区内景点特色,提高森林公园园内森林植被群落的生态景观质量。
(1)树种选择。山坡中下部、重点开发建设的景区、景点周边地段、道路两侧,是游客主要集中游览的视野区域,应选择能体现季相变化,观赏价值高,能收到良好视觉效果的阔叶树种,如马卦木、枫香、檫木、喜树等,分别与常绿阔叶树种杜英、樟树、木荷等进行混交造林,形成局部有明显季相变化的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山坡中上部、一般景点地段(如一棵树下方)应选择适应性强的乡土阔叶树种为主,如檫木、喜树、木荷等树种为主,辅以能体现季相变化的阔叶树种,以提高风景林林相的整体品味,增加森林景观风貌。对立地条件较差,地势险要,坡度较大的地段,应选择低矮花灌木藤本为主,如杜鹃、继木、迎春、茶花、爬山虎等,以营造山岩地貌,丰富森林植物群落,提高植物自然景观效果。
(2)树种搭配。风景林林相改造应以混交林为主,根据公园各景区、景点特色,采用多树种、多层次混交,形成多树种的合理配置,从而增加森林公园的物种多样性,增强公园林分的稳定性,逐步提高公园内林相的生态质量和景观效果。各主要更新阔叶树种的配置类型设计见下表:
结束语
公园必须严把林相改造技术质量关,从而达到最佳的观赏效果。首先,组成一支强有力的专业队伍,主要由有一定的林业技术水平的专业人员组成,参与公园风景林林相改造工作;第二,加强监督管理,由公园风景林管理部门抽调相关人员组成林相改造监督小组,对整个林相改造中的整地、挖穴、苗木选择、栽植方法等重要环节进行质量把关;第三,从严管理,严把质量关,公园要切实加强管理,必须严格按照林业相关技术要求,严格控制采伐,严格按要求逐步进行林相改造工作,提高大岭山森林公园林相改造质量,达到最佳的观赏效果。通过林相改造,争取实现森林之色,视觉震撼;森林之香,嗅觉舒爽;森林之音,听觉平和;森林之触,触觉新颖;森林之味,味觉上佳;森林之道,浑然天成。
参考文献
[1] 乔霞.浅谈当前城市森林学科的产生及研究意义.科学技术创新.2017(02)
[2] 张敬豪.石家庄城市森林生态服务价值浅析.河北林业.2016(04)
[3] 胡晓来.城市森林廊道概念及其形成的概述.四川林业科技.2015(03)
[4] 黄珊.我国城市森林研究概况.安徽农学通报.2014(09)
[5] 赵树丛.让城市森林更好地为改善生态改善民生服务.内蒙古林业.2014(01)
[6] 赵丹.城市森林健康评价研究进展.林业资源管理.2013(06)
[7] 贾晓美.我国发展城市森林系统的综合分析与探讨.北京农业.2012(02)
[8] 刘平.城市森林规划体系探讨.中国城市林业.2010(04)
[9] 铁铮.中国城市如何走好城市森林之路.绿色中国.2010(17)
[10] 杨平.发展城市森林建设森林浙江.杭州通讯(下半月).2017.4
[11] 李东升.林下经济产业现状及发展重点分析.林产工业,2016.09.
[12] 谢慧敏.对我国山区森林防火对策的一些思考.科技风,2015.08.
[13] 周珍爱.关于森林防火工作的几点浅见.科技致富向导,2016.04.
论文作者:麦智翔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9
标签:森林公园论文; 树种论文; 森林论文; 大岭论文; 混交林论文; 人工林论文; 植物群落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