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文化在考场作文中的运用论文_陈列勇

古典诗词文化在考场作文中的运用论文_陈列勇

陈列勇 湖南省耒阳市一中 421800

中图分类号:G66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3-114-0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而语文教材中的文化典籍,千锤百炼,事例典型,内容充实,且意义深远,引人深思,借用于学生高考作文当中,自有不言自明的效果。尤其在散文写作中,考生高屋建瓴势如破竹,用自己丰富的古典文化素养以及驾轻就熟的技法来结构全文,定会使文章文采斐然,底蕴深厚,思想深刻,流光溢彩。阅卷老师也自会觉得眼前一亮,喜由心生,也定能体会到中国灿烂的古典文化对中学生的有益滋养,定能看到学生身上难能可贵的人文精神,智慧闪光与文学资质,由此而获得高分也便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一、唐诗宋词入文来,意蕴文采格自高

在高考作文中适时地使用诗词,具有三大优点:其一使行文具有意蕴,这是由诗词本身决定的,可以做到有文采;其二使行文摇曳多姿,在作文构思上能够做到新巧;其三可以体现考生的作文潜能,张扬考生炼字炼意的能力,在更多发展等级上获取优势。怎样在文章中巧妙使用诗词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尝试:

1、引用。在行文中,收寻同类的诗词,围绕话题或观点,对其进行应证或证明,会使行文具有文学色彩。高明的考生还会使行文显示深厚的文化底蕴。

2、仿用。在作文中,有些好的诗歌针对于不同的话题却不能直接引用,这时可以进行巧妙的仿用。仿用的要求很高,难度大。需要注意三点:一是诗词本身便于仿用;二是话题适合使用诗歌;三是自己具有仿写诗歌的必备能力。

3、变用。在充分理解诗词的基础上,围绕话题将其变换一种方式进行再现。采用变用的方式也要注意三点,其一对诗词的理解要准确,不应牵强变化;其二要保留诗词的精华,发挥诗词本身的功效;其三是要切中自己话题的题旨,使得自己的变用与中心浑然一体。当然,在高考作文中巧妙地使用诗词的方式还很多,也可以在行文中兼用上述三种。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要充分理理解自己缩写的话题与中心,充分理解自己的所要使用的诗词是否符合话题,不能为使用而使用;二是在使用中体现灵活,因为诗词的表意具有定性,要善于巧妙的翻出新义,体现考生的驾驭能力;三是在作文的备考中,可以有意识地积累一些可供使用的诗词,为高考的临场发挥储备充足的粮食。

二、借得古典魂一缕,散着梅花满文香

在使用人物的材料的过程中,有时为了使人物更立体更鲜活,为了使人物情感得到足够的烘托或渲染,会对人物材料本身加以必要的虚构,或者围绕人物材料的外延加以必要的创造性加工,是不符合或不一定符合事实的,带有很强的假设性,姑谓之拟用。在使用人物材料中采用虚拟的手法,是一种较高能力层级,因为他一方面要求考生充分占有材料,悟得要旨,另一方面要求要合情合理,并且有真情实意的传达。人物的拟用可分为三种情况:第一,虚拟人物的环境。环境的虚拟包括时间和空间上的虚拟,也可以直接体现为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的虚拟。虚拟环境意在展示社会背景,营造情感气氛,烘托人物精魂,使得人物形象更立体更饱满,使材料在表情达意上更真实可信,更具有感染力,是考生写作潜能的发掘点之一。第二虚拟人物的个体。惟有真实才能感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使用材料除了适时点明时间、地点、人物以强调事实的真实性外,将新的人物个体作为虚拟人物融于材料当中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比如将主体“我”介入材料中,一方面可以做到事例的真实性、直观性;另一方面也因为切入了“真我”,体现了学生对材料充分的把握,让行文顿时鲜活起来了。在这里,细节场景的设置能够很好的体现心灵之间的真情交流。同时以第一人称见证“真实”,置身于事例当中,又能很好地储备情感,使后文“真挚动情”的议论抒情更为水到渠成。这样的拟用,可谓化平淡为生气,化无情为有情,化腐朽为神奇。第三,虚拟人物的情节。情节的虚拟需要有绝对的勇气,勇气应源于对材料本身的高屋建瓴的理解。在反复咀嚼材料蕴涵的精髓之后,用自己的情感自己的语言,将材料的精髓付诸于不一定真实的情节,并加以演绎,使得材料本身的信息更符合作者作文的特点,从而便于作者吐露自己的情感,写出更具个性的文章来。

三、长袖善舞向古典,四面湖山皆入眼

文化的悟用,在考场上关于古典文化,考生主要是在上述“诗词”、“古典人物”、“名著”上面能够做文章,所以单独列出,授之以法。实际上,古典文化远远不止这些,它还包括历史、哲学、宗教、艺术、古迹、山岳、风俗等等。因为考生在古典散文中应用面相对狭窄,所以我们将它专门归为一类,进行必要的关注,以期给广大考生打开更广阔的古典视野。对于文化的悟用,重在“悟”字,需要努力提升我们的思维品质。最好是做到如下三点:一是对相关文化具有一定的积累与知晓面,具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越具体越好,越深入越好,这是前提条件;二是要善于抓住话题,理清某一具体文化在传达话题过程中的先后,轻重,强弱顺序,不要东扯西拉,层次混乱;三是要善于在表达的过程中,注意情感与意蕴的营造,善于结合话题或中心进行情理相彰的传达,注重使用多种表达方式,灵活选用修辞与句式,通过自己较强的驾驭力,真正将古典文化的特有美丽张扬出来,从而体现自己特有的文学资质。请看下例:

例:我向往芦花纷飞的日子。撑一篙江水。穿梭于“雾树芦花满江白”,不似清照的舴艋舟,有那么多载不动的愁,却也痴望与友争渡一番,即便不惊起一滩鸥鹭就算误入藕花深处,也可在层层叠叠的迷茫中寻找真实的自己,走成一句诗,一种美而孤独的意境。

我向往江南的小桥流水,撑起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万一逢不到一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就多行一程路,或静伏桥蹲,或是轻依楼槛,看一湖软玉在清淡古朴的色调里微放绿意,想起余光中的一首诗:那就折一张阔些的荷叶 包一片月光回去夹在唐诗里 扁扁的 像压过的相思 一样也柔人衷肠。

忽想回到诗中的唐朝去,洒一洒滑落腮边的相思泪,倾一倾静默中莫名的酸楚。

我向往深山藏古寺的曲径通幽处。聆听山雀清亮的歌喉与沉郁的佛鼓声交杂,看那些古朴的扁柏露出斑斑的 褶痕,激起浓浓的沧桑感。那些大彻大悟的庙宇隐隐露出一角房檐,猜测它虚怀若谷的胸怀。在那里,可抛却一切尘思俗欲,心明、神明。可让林间清馨而新鲜的松风拂却最后一丝轻浮、焦躁。然后大可高歌红楼里僧道二人的小阕:“我所居兮,青梗之峰;我所去兮”我向……往一切可以触及敌人的魂灵,生命在那里洗涤后变得纯明的美境,圣境。《我向往这样的环境》。

这二例分别是关于古代历史、古典意蕴与宗教的优秀范例,读来让人口角生香,爱不释手!

论文作者:陈列勇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3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6

标签:;  ;  ;  ;  ;  ;  ;  ;  

古典诗词文化在考场作文中的运用论文_陈列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