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稳妥地推进陆上石油工业调整结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陆上论文,稳妥论文,石油工业论文,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调整结构、减人增效是中央为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而作出的一项战略性措施,也是陆上石油工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试图就如何搞好陆上石油工业调整结构、减人增效的问题作些初步探讨。
一、陆上石油工业的现状及影响企业发展的主要矛盾
陆上石油作为我国石油工业的主体,年产油气(油当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0%以上,现拥有总资产3400多亿元,是一个油气勘探、开发建设、输油输气、经营销售、科研设计等专业齐全配套、技术比较先进的产业部门,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开始执行“八五”计划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陆上石油“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方针指导下,油气生产持续稳定增长,1996年生产原油14228万吨、天然气175.3亿立方米,比1990年分别增加526万吨和22.8亿立方米, 是陆上石油工业历史上发展比较快的时期之一。从发展趋势看,陆上石油工业到下世纪初仍处在发展和上升时期。“九五”计划确定,2000年原油产量将达到1.45—1.5亿吨, 天然气产量将达到200—250亿立方米,要为全国实现油气(当量)2 亿吨的目标作出贡献。
当前陆上石油工业形势是好的,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发展中也面临着许多矛盾和困难。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是资源接替形势依然严峻。“九五”期间,按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9%,能源弹性系数0.5计算,2000年全国石油消费量将达1.8亿吨, 原油产量预计可达1.6亿吨, 油气产量的增长速度还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这对我们是一个很大的压力。
二是债务沉重。“九五”期间,在建设资金仍有较大缺口的情况下,全行业国内外借款欠债数额较大,1996年底,资产负债率和资本金负债率分别为58.3%和64.8%。现已进入还债高峰期,预计“九五”期间还本付息总额将是一个不小的数目。这笔债务无疑是陆上石油工业的经济包袱,将影响其发展的步伐。
三是社会负担繁重。陆上石油工业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地处偏僻,缺乏社会依托,在戈壁荒原创业后,经过多年建设,至今大多仍是市场经济发育不全的“孤岛经济”。企业办社会,成为各油气田的一个特点:文化、教育、卫生、生活等社会公共服务系统齐全, 从业人数达15.2万人,占全行业职工总数的十分之一。由于历史上政企合一的原因,至今不少油田仍承担相当一部分当地政府和市政建设费用,另外还要承担社会上一些部门以各种名目进行的“摊派”。同时,每年国家下达的指令性安置和接收的人员、待就业的职工子女、不断增加的离退休职工等等,也都使企业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四是人员大量富余。由于各种历史因素的影响,企业人员不断增多。特别是随着技术装备的更新进步和企业内部结构的不断调整,人员大量富余的矛盾日渐突出。近几年职工增幅虽有较大回落,但总量仍然偏大,目前全行业职工数达157万。每年的人工费用高达470—480亿元, 约占销售收入的三分之一。
这些矛盾严重制约着陆上石油工业的发展。能否解决这些矛盾,特别是人员大量富余、企业效益不高的问题,关系到陆上石油工业的生存和发展,从全国国有企业的角度来讲,也关系到公有制经济的巩固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前途。由此看来,把改革的重点转到调整和优化企业结构上来,走减人增效的路子,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深化改革,使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逐步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管理方式由高投入、低效益的粗放型,转向以效益为中心的集约型;产业结构由单一化转向以油为主、多元开发,这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主要任务。
二、调整企业结构,实现人力资源的重新组合
在深化企业改革的过程中,我们感到,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不断调整企业内部结构,推进人力资源的重新组合,并非面对困难的权宜之计,而是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现代化管理,巩固以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一项战略性措施。
从陆上石油工业的现状来看,调整结构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
1、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内部结构,成立采油公司, 再围绕采油公司组建若干个专业服务公司,推动企业向现代化、专业化发展。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内部虽然也有专业分工,但是统吃油气的大锅饭,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为加强企业的现代化管理,应在企业按照分工实行专业分离,逐步解体企业的“大而全”、“小而全”:第一步,主体行业与生活服务行业分离;第二步,主体行业与事业单位分离;第三步,采油主业与生产服务行业分离。分离出来后,围绕采油公司成立若干个专业化公司,按照市场经济运行规则,实行专业化管理、社会化经营。
2、改变产业结构单一的状况,以油为主、多元开发, 以适应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
在加快发展油气主业的基础上,还要积极实施多元开发,发展多种经营。在多种经营中,要注意发展以社会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第三产业,主要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对富余人员吸纳量大的企业。与此同时,还要重视发展高科技的、高附加值的、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如炼油化工产业、电子技术产业、新兴建材产业等。对实现安置效益与经济效益的企业进行分类指导。由于陆上石油工业远离城镇,资源单一,地区市场相对狭小,围绕石油主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更加显得必要。炼油化工等产业具有技术密集、知识密集的特点,效益好,应该成为多种经营的支柱产业。通过这些企业的发展来带动和推进社会化服务行业的扩展,逐步形成多种层次、多元开发的结构模式,实现非石油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在企业改革过程中,调整体制结构和产业结构,势必伴随着人员的不断分化和重新组合。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一部分人精减下来,从而使陆上石油行业富余人员的数额加大。从企业的角度看,减人无疑会增效。但从陆上石油这个全局来看,精减下来的人到哪里去?如何安置好他们?如何搞好人力资源的二次开发,使他们不断为企业、为社会创造新的效益?却是我们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进行富余人员的分流。
一是寻找新的油气资源,开发建设新的油气田,实现部分人员的分流转移。加快油气生产的发展,是我们的主要任务。我国油气资源比较丰富,陆上石油资源量为694亿吨,天然气资源量为29.8万亿立方米, 探明率仅分别为25.2%和6.9%,资源潜力很大。 应该在勘探工作上花功夫,下力气,寻找新的油气田,进行开发建设,这既是适应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又使部分富余人员向新的油气田转移,是安置富余人员的主要途径。
二是发展多种经营,多渠道地寻找就业门路,实现部分人员的分流转业。通过加快炼油化工和非油产业的发展,带动主业队伍分流。炼油化工和多种经营的发展,可以为安置分流人员和待业职工子女提供较多的就业岗位,应当作为分流富余人员的又一主渠道。
三是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资金,通过对外合作,提高与拓宽发展水平和领域。我们要坚持以国内为主、国外为辅的方针,进一步扩大开放,积极引进国外资金与先进技术,合作办企业,也能吸纳一部分富余人员;同时要积极打出去,到国外搞油气勘探开发,通过对外合作,带动劳务和技术装备的出口,扩大劳务市场。
四是积极依靠科技进步,培育新的产业生长点和开拓新的市场。积极以高新技术改革传统产业是结构调整中的重要环节。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传统产业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的需求,坚持用高科技的增量盘活现有资产的存量,带动传统产业、产品的更新换代,加快石油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以高新科技参与市场竞争,以科技启动再就业工程,推动结构调整和减人增效工作的健康发展。
三、慎重稳妥地实施减人分流,保证企业调整结构、增强效益的顺利进行
国有企业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调整结构、减人增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企业分流富余人员,更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难度很大的工作。既要统筹考虑,又要各方面密切配合;既要下大的决心,坚定不移地抓下去,更要小心谨慎,步骤稳妥。在具体问题上,哪些要快一点,哪些要慢一点,怎样做到既要积极又要稳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认为每走一步都要慎重考虑,不能操之过急,简单从事。具体来讲,应注意把握这么几点:
第一,要处理好企业内部调整结构与企业外部社会稳定的关系。“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84页)深化企业改革的目的是要增强企业效益,提高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从而进一步巩固我国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推进社会发展。但是,如果处理不好企业减人分流的问题,简单地把精减下来的富余人员推向社会,将会给社会增加负担,带来不安定的因素。同时,也会伤害职工的思想感情,为企业改革的深入造成障碍。因此,企业调整结构时,要把企业内部的结构调整与保持社会稳定发展结合起来考虑,不要只顾局部,不顾全局;只顾眼前,不顾长远。
第二,在企业减人分流时,要确保企业的经济效益,防止出现新的亏损企业。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安置企业的富余人员是为了提高原有企业的经济效益。为安置富余人员,创办的新厂必须经过严格论证,防止盲目建厂,出现“投产之日就是亏损之时”的现象。新创办的企业要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以发展保安置,以安置促发展,才能使分流出去的职工稳定下来。
第三,在调整结构、减人增效的过程中,要依靠工人阶级,保持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要注意吸收工人代表参与改革,提高他们参与改革的自觉意识,充分听取他们对改革的意见。要从企业改革的高度,认识国有企业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进行战略调整的意义。企业减人是调整结构、增强效益和人力资源重新组合的必然结果,企业不能把减少富余人员看成是“甩包袱”,而要当做人力资源的二次开发。要防止精减下来的职工背上思想包袱,产生消极情绪。要关心职工生活,切实地为他们解决生产和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对于精减下来的富余人员,要尽可能地不降低或少降低经济收入,以维护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
第四,加强转岗教育培训,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企业以定责、定编、定岗、定人、定上岗规范的“五定”为依据,认真实施上岗、试岗、待岗“三岗制”,建立起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把富余人员及素质达不到上岗规范要求的人员,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地从岗位上撤下来,进行岗位培训或转岗教育培训。经培训符合上岗要求的,重新试岗、上岗,原单位人员富余的实行转岗。岗位培训或转岗教育培训,主要是为他们重新上岗或转岗创造条件。对那些经过培训仍达不到试岗转岗要求的,或虽达到要求但在单位待岗超过规定期限的,可进入油气田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通过市场选择就业机会,使他们各得其所,各尽所能。
第五,制订政策性措施,推进减人增效的顺利进行。应依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变化和要求,从实际出发,研究制定推进结构调整、减人增效的政策性措施。例如:(1 )对重点发展的产业,在资金、人才、科研等方面实行倾斜,提供有利的政策支持。(2)对那些本单位工作量不饱满,或不适应岗位工作的老职工, 可实行提前退休和离岗退养。(3)根据职工本人意愿, 提倡和鼓励职工自谋职业。总之,只要对调整结构、减人增效有利的措施都可以积极探索,在实践中总结提高。
第六,加强企业深化改革的思想政治工作。当前经济体制变革触及社会的深度和广度是前所未有的。在社会经济的过渡时期,人们的思想异常活跃,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解决好职工,尤其是分流人员随时出现的思想问题,尽量使其解决在萌芽状态,使分流人员理顺情绪,安心转岗和转产。同时引导职工破除传统的择业观念,如就业由国家包办;在就业上“择一而终”;愿在石油主业干,不愿在多种经营干;愿干全民企业,不愿干大集体等。要调动人们选择就业的积极性,树立“就业找市场,岗位靠竞争”的新观念,引导职工适应市场变化和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能力。“再就业工程”不能仅一、二个部门来解决,需要劳动人事、计划、财务、多种经营等部门协调配合,及时研究解决各种问题,保证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