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儒道两家人性论及其异同
赵蕙伊桐 华中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 自孔子开启先秦儒家探讨人性问题之先河,孟子和荀子在其基础上进一步针对人性之善、恶问题展开论述,三人思想一脉相承、殊途同归,均以“仁、义、礼、智”等道德规范为根本出发点,强调人性之应然状态应与外在道德规范的一致性;而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先秦道家人性论则可以看作是其理论核心“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于人性问题上的具体化,强调保持人性之本真与纯朴,因而反对道德规范等对人的束缚。尽管如此,仔细研读先秦时期儒道两家在人性问题上的论述,可以发现二者在强调为善与成人之可能与必然、对“性”之本真与异化关系的探讨以及注重修身养性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
关键词: 先秦时期;儒家;道家;人性论;异同
一、以孔、孟、荀为代表的先秦儒家人性论
虽说孔子直接谈人性问题只能从“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这一论断中寻到,但孔子借用“欲”这一概念,采用隐性之方式对其进行探讨却比比皆是。孟子所讲人性,是人之所以为人并且异于禽兽的特殊性,而并非人和禽兽都有的耳目口腹之欲的自然本能,这是孟子在孔子基础上对于人性概念的重新界定和进一步发展。荀子推崇的是性恶论,这里所讲的人性则是生而完成的,是天所造就、不需要依靠任何后天实践便与人之产生相伴。荀子认为如果顺着“好利”“疾恶”“好生色”这种本性,争夺便会产生,辞让随之消失,这样一来不好的结果随之呈现于世,因此在这一层面荀子称人性为恶。
二、以老、庄为代表的先秦道家人性论
尽管在《老子》中根本无法找到“性”字,但由于本性与道家的理论核心——“道”是极为接近的概念范畴,“道”是本体、是本源、是本质,“性”可以看作“道”于人本身的具体化,“性”乃“道”之分殊,基于此,所以本文认为老子所谈的人性已蕴藏于“道”中,其人性论可以用“自然而然,复归赤子,同于大道,反对文化”予以简要概括。庄子与老子在人性论方面可谓一脉相承,只不过庄子在老子注重人性之本然、自然之性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人性之本真、自由之性,在对自然状态之逍遥的提倡和反对人为状态对本性的禁锢方面用了更多的篇幅去论述。
三、儒道两家人性论的异同
(一)儒道两家人性论之不同
1.根于仁义的儒家人性论
Research of setting type roof exhaust pipe dark buried vent technology
孔子于仁义出发而谈性,努力使人性朝之转化以恢复社会秩序,无不体现孔子对于仁义的重视程度;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本着仁义礼智作为人生而完成的善端,提出对善端的扩充即将四心转化为四德以成就理想人格,认为人天生就有为仁的可能性并点明了为仁之方法;荀子的人性论,表面看似与孟子所提倡相矛盾,但其背后蕴含的本质却具有一致性,他同样主张人必须通过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通过人为的、后天的努力来实现善,从不同的人性界定进一步说明了为仁之方法,主张“化性起伪”。
2.对“性”之本真与异化关系的强调
②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责任制,明确市、县政府行政首长对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负总责,按年度考核监管;定期公布流域水量调度责任人,确保水资源调度管理措施落到实处。
老子和庄子对于儒家将仁义等作为人性之本然与应然状态均给予批判,老子认为仁、义、礼等道德规范的存在和实施并不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老子·三十八章》),这里老子明确表示“礼”这个东西,是忠信不足的产物,而且是祸乱的开端,是使人丧失本性的罪魁祸首。同样,庄子更是对此展开了激烈的抨击,认为违背道而外求仁义礼乐,是不道德与最大的过错之体现。在老庄二人看来,只有循道而为,人性才得以返璞归真。
(二)儒道两家人性论之相同
儒家认为人心是一种具有天赋学习能力的存在,具有源源不断滋生善的能力从而最终衍生出仁、义、礼、智,同时他们对于后天教化的重视也体现出成人之必然性。道家主张顺从自然、恢复人的素性,然而,本文认为道家要求人行事要遵循符合于“道”的自然本性这一诉求,恰恰是另一层面积极有为的反映,是一种“无为而无不为”的养成方式,从中体现出为善、成人之必然。
1.强调为善、成人之可能与必然
2.源于道论的道家人性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完成2个百年目标,必须在当前城市化普及的社会背景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必须坚持走文化自信的道路,这对于乡村振兴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城镇化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面对乡土文化自信缺失严重问题,如何提升乡土文化自信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本文围绕乡土文化的文化自信道路进行分析并提出路径:国家大力支持乡土文化教育、引导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扎实推进乡土文化建设等,为乡村的发展、文化的振兴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
在儒家的人性论中,仁义是本真,利欲是异化。儒家以仁义作为人性论之理论核心,在回答恶行出现之原因时,认为私欲与好利是导致人性显恶、社会混乱的根本所在。反观道家人性论,其将儒家所推崇与提倡的性之本真即仁义视为性之异化,而主张性之本真在于人性之自然、本然。
3.重视人性修养的“为己之学”
1.8 外界时间对按蚊吸血影响 统计饥饿按蚊分别在凌晨2时、上午8时、中午14时、晚上20时条件下吸血7.8 min后的吸血率,并以吸血率和时间点为参数绘制按蚊吸血曲线。
以孔孟荀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将人性之修养作为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基础,堪称修身养性的楷模。道家虽然坚持“返璞归真、复归于自然”的人性思想,怀念婴儿时纯朴善良不受污染的人性,但受客观的社会现实影响,其认为现实的人性都是不完美的,因此,为了在这样不道德的社会中恢复人性,成为有道德的人,道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
参考文献:
[1]万勇华.庄子人性论探析[J].重庆社会科学,2006(09):35-39.
[2]周德清.“欲”在心物之间——先秦儒家人性论及其修已思想之检讨[J].江淮论坛,2004(01):97-102.
[3]罗安宪.儒道人性论之基本差异[J].河北学刊,2007(04):33-37.
[4]夏忠龙.先秦伦理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
[5]吴庆松,陈娉美.老子道家哲学中的人性论思想[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3(01):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