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分析_课堂教学论文

影响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多因素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质量论文,课堂论文,因素论文,教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 G6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234X(2002)01-0036-04

0 引言

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是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非常重视的教学环节之一;是对照教育目标的评价标准,对教师教学效果、完成任务等情况进行科学分析综合的过程;也是对教师实际课堂表现与理想目标作比较的过程。向课堂要质量,是广大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目标。高等职业教育由于其教育功能、定位与普通高校不同,相对于普通高校来说课堂理论教学时数有较大幅度的减少,并要求学生在掌握一定理论的基础上,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因此,如何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教学时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显得十分重要。课堂教学质量是教师、学生、教学管理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但教师的作用是最主要的。因此,一些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不惜重金,广纳人才,其招聘条件也多为学历高、职称高的研究生和现职教师、专家,其目的就是要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很多研究成果也证实了教师本身素质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性,至于对教师的学历、职称、年龄、教龄及性别与课堂教学质量的定量分析及其相关程度的实验报告尚不多见。有鉴于此,本实验运用测评量表和统计软件对影响教师教学质量的诸因素进行实验比较研究,以探索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师的年龄、学历、教龄、职称的关联程度。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01~2002学年第一学期81名专任教师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3名,女性18名,教师平均年龄35.86岁(22~60岁),平均教龄13.89年(1~42年),职称分布为:初级职称23名(占28.4%),中级职称35名(占43.2%),副高级以上职称23名(占28.4%),由学院教学督导室成员参加听课并填写测评表,发放问卷205份,收回有效问卷185份,有效回收率为90.24%(无效问卷指未列出每个项目的得分,仅列出一个评价总分)。

1.2 研究工具

采用由我院自编的《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测评表》问卷。测评体系共包含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4个基本因素11个项目,要求测评专家根据听课的实际感受,在描述结果的相应栏目中选择一项,一般测评者都可在5分钟内完成。这4个因素的最高得分分别为20、30、30、20;最低分均为0,总评价分Z为4个因素得分之和,Z值越高,表明该教师教学评价分越高。

1.3 研究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法,由学院教学督导室成员通过听课后打分,一般由2~3位教学督导室成员同时对一位教师测评。

1.4 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计算机软件SPSS10.0进行处理。

2 结果

2.1 不同年龄组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测评得分比较

将测评教师划分为4个年龄组,其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因素得分及单因素方差分析数据见表1所示。

表1 不同年龄组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得分的方差分析

**表示p<0.01,*表示p<0.05,以下同

从表1可知,不同年龄组的教师评价因素中除教学效果外,其它因素都有非常显著差异,进一步用N-K多重比较检验表明,教学态度因子中29岁及以下年龄组教师与其他年龄组教师的得分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表明年轻教师在教学态度上比其他年龄组教师要差;教学内容因子中,29岁及以下年龄组教师与其他年龄组教师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同样表明年轻教师在教学内容上不及其他年龄组教师丰富,30~39岁教师与40~49岁教师在教学内容上也存在非常显著差异,表明40~49岁年龄组教师在教学内容上比30~39岁教师更丰富;教学方法因子中29岁及以下年龄组教师与40岁及以上年龄组教师有非常显著差异,表明教学方法随着教师年龄增大而逐渐成熟和提高。

2.2 不同教龄组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测评得分比较

对不同教龄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得分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教龄组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测评得分的方差分析

从表2分析数据可知,不同教龄组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得分差异非常显著(p<0.01),进一步用N-K多重比较检验表明,在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10~19年教龄教师、20年及以上教龄教师与1~3年教龄教师有非常显著差异,提示10~19与20年以上教龄教师比1~3年教龄教师在教学态度、内容、方法更加成熟和丰富,在教学内容上4~9年教龄教师与10~19年教龄教师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提示10~19年教龄教师比4~9年教龄教师在教学内容上更为丰富充实。

2.3 不同学历组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测评得分比较

为研究不同学历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影响情况,本实验对81名教师按学历不同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见表3。

表3 不同学历组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测评得分比较

从表3可知,不同学历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得分的差异不显著,提示在高职院校这一层次学历教育中,对教师的学历要求不能与普通高校一样,应兼顾高职院校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限于样本,本实验缺少本科以上的样本数据,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2.4 不同职称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测评得分的方差分析

职称作为教师资历和学术水平的一种标志,向来被广大师生所看重,通过不同职称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得分的统计,结果见表4。

表4 不同职称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测评得分的方差分析

从表4可知,不同职称的教师在教学态度、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上的得分差异均非常显著,对教学效果的得分差异不显著,进一步用N-K多重比较检验表明,中级、高级职称比初级职称在教学态度、教学内容上更认真、丰富、成熟。

2.5 男女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得分比较

为了解不同性别教师对课堂教学质量影响的情况,对81名教师按性别对其各种评价因素的测评得分进行统计处理。结果见表5。

表5 男女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得分比较

从表5可知,性别在影响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得分均不显著,提示作为高职院校教师对性别无任何特殊要求。

3 讨论

3.1 年龄、教龄与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关系

表1、表2研究表明,除教学效果外,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得分均有非常显著差异,且以29岁及以下教师和教龄1~3年的教师与其他年龄段和教龄段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质量得分上呈非常显著差异。这一结果表明教师的职业是一个不断学习提高、训练、丰富的过程。高职院校的大多数专业教师均来自各工科院校和生产企业,缺乏教师基本功的训练,需经过长期教学实践磨练,逐步提高成熟,并提示对新加入教师队伍的教师应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

3.2 学历、性别与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关系

从表3、表5的研究表明,不同学历、性别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得分无显著影响,提示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院校的教师应不同于普通高校教师,对教师的学历要求不宜过高,但应特别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这也是高职院校这一办学类型所决定的。研究数据也表明,不同性别教师对教学评价无显著影响。限于实验条件,本实验缺少本科以上的样本数据,其影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3.3 职称与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关系

表4研究表明,不同职称的教师对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质量得分上呈非常显著差异,且中级、高级职称比初级职称在这三个评价因素上的得分要高。提示职称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有显著影响。

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估通常应包括三个方面,即学生评估、同行和专家评估。本实验仅局限于专家评估,未进行综合评估,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但研究方法是相同的,三项综合评估,更能全面反映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

4 致谢

实验数据均由笔者所在学院教学督导室提供,深表谢意。

标签:;  ;  ;  ;  

影响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分析_课堂教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