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瑞丽供电局)
摘要:本文围绕电力通信的集中监控系统进行讨论,并对其中的设计原则、设计方案以及具体应用加以介绍。
关键词:电力通信;集中监控系统;设计
电力通信网与其它形式的通信运营网络不同,它是以电力专网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在稳定性和安全性等方面具有很高的要求,而专网客户则经常会把响应、品质和安全等指标契约化,与其它运营商的电信服务标准相比,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对电力通信的集中监控系统加强建设,对于电力企业的信息通信发展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系统设计原则
(一)系统性和完整性
要对电力通信网的管理应用需求加以满足,包括通信业务管理和通信网的监控等内容,并以开放性的结构保证系统保证通信网的扩展性。
(二)先进性
在对系统的软件进行选择时,要优先考虑流行性和实用性,方便系统后期升级,容纳更多的新型应用软件,使系统的功能可以不断更新。
(三)开放性
监控系统的基础硬件平台主要是由计算机的网络平台来实现的,对Web浏览技术加以应用,使B/S信息模式得到实现。存进了数据监控和视频监控的有效结合。
系统设计主要使用C/S和B/S的信息处理方式,并对具有开放性的对象标准接口加以配置,该应用程序能够实现客户的自行开发。
(四)继承性
系统当中实现了结构的网络化和硬件平台的开放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系统的兼容性。
(五)安全性
系统可以提供一套完善的安全监控管理机制,并通过基础平台当中的数据库和操作系统两方面的安全监控管理机制,对数据和系统的安全性加以保证。
对电力通信的监控管理系统加以建立,能够实现电力通信系统及下属通信站内通信设备的运行管理和有效监控,通过监控对通信网络加强管理,以下是该系统设计的具体目标:以LAN为结构对电力通信网的控制中心加以建立,使系统的功能主体得到完善;实现网络管理图形化的人机界面建设;接入通信网监控管理系统和相关的通信设备;提供网管监控网络,实现接口和上、下级网管中心的互联;对网管监控数据库加以建立,实现网络、电路及设备等方面信息的储存;使各项管控应用的功能得以实现[1]。
二、结构体系
软、硬件是组成电力通信网集中监控管理系统的主要内容。
软件方面:系统软件包括,数据库系统以及操作系统;数据实时处理和信息服务包括:数据实时处理、信息管理服务、联网数据管理、协议交换等;数据库包括;数据库的管理、维护以及数据的应用;应用程序软件包括:报表工具、管理工具、数据查询站以及图形应用平台等。
硬件方面:网控中心硬件包括:应用服务器、数据服务器、协议处理网关、前置机以及工作站等;数据传输网络包括:网段服务器、路由器、网络交换机、通道设备及访问服务器等;远方数据采集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器和转发器。
三、系统功能
网管系统主要作用是对网络当中的设备性能进行控制、分析和监视,使网络当中各设备的正常运行得到保障。其主要功能包括基础功能和高级功能两部分。
(一)基本功能
对相关的运行数据加以收集,对传输网络的运行性能进行追踪监视,具体包括定义性能指标,对性能指标所具备的门限值加以确定,如果存在越限信息,则会产生网络事件警告;收集性能数据,对通信设备的运行参数,并对网络运行的性能进行持续的监视和追踪;存储及恢复性能数据;能够在一个窗口当中显示统一网络设备的性能参数;完成原始数据的组合运算。
(二)高级功能
分析、处理传输网络的运行性能,提供相应的性能分析报告,查询性能下降原因及解决方法;实现数据的存取及管理,结合了数据的汇集和管理功能;能够针对设备进行轮询,实时接收网路监控数据;对数据进行汇总和判断;通过过滤和证实对数据进行分离和验证;系统可以对通信网络实际通信质量、效率以及运行状况进行评估。
四、具体应用情况
(一)实现目标
某供电公司在对通信网的监控管理系统进行开发设计时,将先进性和实用性作为系统设计的主要目标,坚持经济合理、技术先进以及安全使用的原则,建立了完善的监控管理系统,实现了供电公司对管辖范围内电力通信站的有效监控,使整个系统中的业务通道和网络设备得到了全面的管理,建立了符合当地实际情况且具备功能性、实用性和高效性的电力通信集中监控系统,并为业务层提供了相应的应用管理功能,在统一的平台上实现了监控、维护、存档、管理的一体化,推动了通信网络的功能整合[2]。
(二)具体的实施内容
通过集中监控系统对8个变电站的机房环境、27个供电所蓄电池的电压、23个变电所蓄电池电压以及电源设备实施监控,而电源设备已经与电源管网变电所相连,所有的电源协议都能够通过协议转换由中心站进入监控系统当中,如果变电所的电源设备未连接电源管网,需要将电源设备的监控终端接入变电所的一侧,实现数据的采集,针对比较重要的110V和220V变电所进行视频监控系统的安装,在光缆监测系统中接入光纤网进行监控,实现IP通道的实时监测,通过协议转换将ATM设备及HARRI S交换机接入监控系统,同时还要随机选择无人值守的变电所电话线路作为测试点,完成话路测试;图1为监控系统的网络机构。
图1
以下内容为分系统实现的主要方式:
1、光缆监测系统
作为网管系统子系统的光缆监测系统,其软、硬件系统平台和监测通信系统通过网管系统资源,完成网管系统和资源数据的有效结合,将数据处理软件及光缆监测服务添加到网管系统的平台上,实现RTU采集和光缆监测等方面的数据处理,当数据处理完成以后会通过网管接口存入网管系统的数据库当中,光缆监测过程以及结果的数据进入网管数据库以后会进行处理并做出相应的报表,而网管系统当中的报警事件数据可以作为光缆监测系统的测试事件,网管系统可以通过任务指令实现光缆监测系统的监测操作[3]。
2、视频监控系统
设计应用了计算机网络、视频压缩及视频远程传输技术,通过对10m以太网或SDH2M通道对机房、电源进行远程视频监控,系统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将现场的机房、电源以及视频图像等数据制成压缩包,通过网络传输将数据反馈给局网管控中心[4]。
3、远动通道监测
远动通道监测主要分为跟踪分析和实时监测两种,跟踪分析可以实现对远动通道频率和电平的跟踪测试,使远动通道当中高速波形的采集得以实现。而实时监测也就是全天候的报警监视。
结语
综上所述,在对集中监控系统设计时,应坚持相关的设计原则,保持设计的科学性及合理性,并结合当地电力通信网的具体需求,设计具有针对性的集中监控系统,从而实现电力通信网络的有效监控。
参考文献:
[1]黄仲坤.电力通信电源集中监控系统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2,19(4):37-38.
[2]熊欣.县域电力通信站点集中监控系统[J].农村电气化,2016,7(2):5-8.
[3]陆旭,项东,郭志军等.电力通信局(站)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应用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6,5(1):63-64.
[4]俞浩.电力通信集成监控系统网络改造实践[C].//2014年江苏省电机工程学会电力通信专委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4:84-86.
论文作者:李燕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
标签:监控系统论文; 系统论文; 数据论文; 网管论文; 通信网论文; 功能论文; 光缆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