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黑臭河道治理方法的研究与应用现状论文_胡友春

城市黑臭河道治理方法的研究与应用现状论文_胡友春

安徽黄河水处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省马鞍山市 243000

摘要:我国城市黑臭河道当前在治理中整体的发展现状较为良好,涉及的应用治理方法也较为丰富,实际落实中根据大类进行分类为物理、化学、生物三类治理方法。具体应用中因城市黑臭河道的形成原因差异以及污染等级的差异,治理人员在选择治理方法时,所采用的方法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应用。切勿因贪功好进追求快速治理,而选择错误的治理方法,最终造成二次污染和其他不良现象。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城市黑臭河道治理方法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关键词:城市黑臭河道;治理;应用

1、城市黑臭河道的形成原因

受传统文化影响以及人类生存对水源的需求现状,我国较多城市在规划设计中,护城河、人工湖等水域工程较多。水域工程的实施提升了城市的宜居性,改善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但在实际发展中大量水域工程形成了黑臭河道现象,不但未发挥水域工程的效果,反而造成了城市环境污染的现状。笔者针对当前形成城市黑臭河道的主要原因,进行简要的分析介绍。

1.1、生活污水排放

水谓之生命之源,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对于水源应用量极大。大量的水资源应用也造成了较多的污水排放现象,当前较多城市河道与城市排水系统关联,因此生活污水排放则是造成城市黑臭河道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当前城市常住人口的增多,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对于水源的应用量和排放量也快速增加,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排放入城市河道,直接造成了水体变质,引起了城市黑臭河道的出现。

1.2、工业污水排放

对比分析生活污水对城市河道的污染,工业污水排放的污染性极大。生活污水中主要的污染物为P、C、S等物质,并且整体的含量较低,单一分析危害性较弱。而工业污水的排放中则存在大量的污染物,各类化学物质、工业生产废液、含毒废液、含毒固体物的排放,对于水体造成的了严重的危害。并且随着含毒废液等物质的排放,对于水体生物的健康生长,也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最终随着排放现象的持续,引发了城市河道黑臭现象的出现。

1.3、植被死亡

城市河道在建设规划中涉及了较多的水域植物,例如荷花、水草、各类观赏性的水生植物等。各类水生植物在生长中存在一定的季节性,例如春夏季节时期,植物处于吐绿开花季节,各类植被的种植有效提升了水域工程的观赏性,并且发挥了城市河道园林工程的设计效果。但在秋冬时期各类水生植物开始枯萎死亡,由于冬季恶劣的作业环境以及管理意识等问题,此类植被的枯萎死亡造成了大量的堆积物,最终随着堆积物的增长以及腐化造成了河床上升,并出现了城市黑臭河道的现象。

2、整治原则与目标

2.1、整治原则

科学规划、系统治理:按照国家黑臭水体整治工作要求,科学编制黑臭水体整治实施方案,合理制定整治目标和工作计划,做到方案科学、措施全面、目标可达。整治工作与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雨污分流等工作有机结合,整体推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截污优先、水陆同治:强化源头治理,优先实施污水截流、雨污分流改造等截污工程。注重陆上与水体内污染协调治理,生态景观统筹建设,实现标本兼治。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责任单位,政府主导,河长牵头,组织实施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强化部门协作,明确职责分工,形成工作合力。引导公众参与,接受社会监督。

强化监督、长效管护: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强化全过程监督,建立水体水质监测、预警应对机制。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巩固整治成果。

2.2、整治目标

河道治理应遵循“控源截污优先”的原则,以点源治理、面源治理、内源治理、水生态修复为主要工程手段,达成河道治理总目标。具体整治目标如下:(1)通过雨污分流改造,实现排水口旱天雨水口无污水排放;(2)实现河道河面无大面积漂浮物;(3)河道全线清淤,清除重要污染源;(4)修建河道岸坡;(5)采用先进生态修复技术,快速修复污染水体,有效改善水质状况,消除水体黑臭,加强水体流动,逐步恢复水体自尽能力和水环境生态功能。

3、城市黑臭河道治理现状及方法

3.1、运用物理方法治理城市河道黑臭现象

首先,对黑臭河道可以实施人工增氧的方式。由于河道在受到污染之后,河道中有机物质对河道中的养分进行分解,最终使得河道处于无氧或者缺氧的状态,河道的自净能力受到很大的影响,严重情况下将导致水体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实施人工曝气增氧的方法,可以增加水体中的氧气,河道水体中的氧气含量增加,将提高其自净能力,从而让河道黑臭现象得以控制。

其次,清除河道中的淤泥。河道在长期正常流动期间河底会产生淤泥,受到严重污染的水体底部还会沉淀大量的污染物,污染物中含有的有机物比较多,对水体会产生严重的破坏,严重影响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因此,通过清理河道中的淤泥,可以降低水体中的有机物质,从而将水体的生态系统恢复正常,达到治理河道黑臭现象的目的。

最后,对黑臭河道还可以实施引水补水的措施。在流动性比较小或者流动性比较慢的水体中,净化水体的主要方法是引水补水,降低水体中污染物的浓度,能让被污染后的水体得到稀释,从而降低水体中的有机物质,再加上水体本身的自净能力,最终提高河道的净化能力。但也会让许多未分解的物质随着河流流到下游后无法得到有效的分解,因而其解决河道黑臭现象不彻底。

3.2、运用化学方法处理城市河道黑臭现象

采用化学方法处理河道黑臭现象,主要是运用一些化学药剂将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悬浮物体进行去除,从而提高水体的透明度。化学方法处理河道黑臭现象比较简单,其运用也比较广泛。化学方法还有去除水体藻类的作用,但由于化学物质中含有的药剂是否会破坏水体环境、或者对水体中的生物生长造成影响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3.3、运用生物生态方法治理河道黑臭现象

目前,在我国处理河道污水、河道黑臭等现象中,生物生态技术是最好的方法。主要源于该种方法的成本比较低,其环保效果也非常强,与我国提倡的可持续发展也步调一致。虽然生态方法治理城市河道黑臭现象的 成本比较低,但对于不同的河道治理内容也需要不同的治理措施。要坚持河道生态化治理,与时俱进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对于生态化治理城市河道的相关内容主要包括水污染治理、生态护岸生态渠底设计治理、渠体线型设计、水力保障措施等。其具体情况见表1。

表1河道生态化治理内容

总之,在黑臭河道治理新理念指引下,将黑臭河道治理纳入整个水系和生态系统考虑,把握水系和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循环性和动态发展,以恢复河流生态的结构、功能和平衡的良性发展为前提,坚持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并举,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的原则,实现“岸上水下”一起治理,传统技术与现代生态技术相结合,彻底消除黑臭水体,充分发挥河道的综合能力,赋予河道水环境以新的功能,有利于提升其景观价值,使昔日的黑臭河道成为“水清、畅流、岸绿、景美”的新水系。

参考文献:

[1]易春权.城市黑臭河道水体治理基本思路的探讨[J].水资源开发与管理,2017(04):14-16+44.

[2]秦波.城市黑臭河道治理方法的研究[J].建设科技,2016(23):50-51.

[3]傅翔宇,李亚峰,王群.城市黑臭河道治理方法的研究与应用现状[J].建筑与预算,2016(04):37-41.

[4]仇保兴.城市黑臭河道治理协同海绵城市建设[J].建设科技,2016(01):14-17.

[5]侯天栋.城市黑臭河道治理的探讨[J].科技展望,2014(13):119.

论文作者:胡友春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6

标签:;  ;  ;  ;  ;  ;  ;  ;  

城市黑臭河道治理方法的研究与应用现状论文_胡友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