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氧驱动雾化吸入;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小儿哮喘
小儿哮喘(Infantile asthma)在儿科、呼吸科均属常见、多发疾病之一,它严重危害儿童身心健康。临床实验表明,小儿哮喘作为一种常见慢性呼吸道疾病,其反复发作、病发率高等导致患儿生活、学习等均受严重影响,继而影响患儿生长发育。临床治疗方法包括雾化吸入和药物治疗较有效。借此,本文将选取200例IA患儿进行临床实验,探讨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各自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所述: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按《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16年版)》相关规定将本院2013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200例小儿哮喘患儿进行分组实验,A组男64例,女41例,年龄0~12岁,平均年龄(6.47±1.05)岁;B组男58例,女37例,年龄0~12岁,平均年龄(6.12±1.74)岁;两组年龄、性别等常规资料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
2 方法
2.1 分组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RNTM)将200例患儿分成A、B组,各106例、94例。两组患儿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组治疗。A、B组雾化吸入治疗均为1周。
2.2 治疗方法:A组予以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B组予以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
2.2.1 A组:吸入药物与B组相同。结合患儿的病情控制氧流量,通常设置为6L/min,动态监测患儿呼吸道,并确保其顺畅,雾化治疗后清洗其脸部。
2.2.2 B组:将布地奈德气雾剂(0.5mg)与氯化钠注射液(1ml的0.9%)混合后同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0.8ml)共同置入雾化器中。在以上步骤操作完成后接通气压缩泵并打开开关(电源),接着开始雾化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观察指标:1)两组患儿的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如胸闷咳嗽、呼吸苦难和反复喘息等。2)疗效评价:显效=治疗1周后胸闷咳嗽、呼吸苦难和反复喘息等症状均消失,实验室检查各项生命体征均恢复正常;有效=治疗1周以上症状大部分好转,呼吸平稳,实验室检查各生命指标有所盖华山;无效=治疗1周以上症状均无改善,甚至有加重。总有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00%。
1.4 统计学方法:建立Excel数据库,将200例患儿基线资料、研究数据进行分类、编号及统计后纳入SPSS21.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两组独立样本,正态分布,均数比较以及总体方差等资料采用t检验,并以(±s)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A组反复喘息消失时间(2.43±1.24)d、呼吸困难消失时间(1.65±0.47)d、胸闷咳嗽消失时间(4.53±1.45)d;B组分别为(4.37±1.37)d、(3.75±1.57)d和(6.78±2.54)d,A组反复喘息、呼吸困难和胸闷咳嗽消失时间均短于B组(P<0.05)。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A组显效97例(92.38%)、有效6例(5.71%)、无效2例(1.90%),总有效103例(98.10%);B组显效77例(81.05%)、有效8例(8.42%)、无效10例(10.53%),总有效85例(89.47%),A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P<0.05)。
3 讨论
哮喘是临床儿科多发的呼吸道疾病之一。相关研究数据表明[1],若患儿在发病后无法有效控制病情,随着患儿病情的后延,可导致肺气肿,心功能衰竭,肺心病等并发症,最终严重影响患儿正常的生长发育,故必须及时治疗。
本研究通过比较A、B组临床疗效与症状改善时间来看,A组反复喘息、呼吸困难和胸闷咳嗽消失时间均短于B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P<0.05),提示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有效性显著高于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临床应用价值较好。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相比能更好扩张哮喘年患儿支气管,让复方异丙托溴铵、布地奈德气雾剂[2]能更好的深入患儿病变机体,发挥消炎祛痰、解痉平嘴的目的。2)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相比治疗效果持续时间更长,有助于抑制患儿临床症状的蔓延与扩散,故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在小儿哮喘的临床治疗中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效果显著高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临床应用价值较好。
参考文献
[1]张俊丽. 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疗效观察[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 7(4):115-117.
[2]岑惠玲. 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J].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4, 12(2):124-126.
论文作者:徐俊芳 吴晓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2
标签:患儿论文; 哮喘论文; 小儿论文; 空气论文; 疗效论文; 高于论文; 胸闷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