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示范:大学领导者的道德责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领导者论文,人格论文,道德论文,责任论文,大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特征,将高校建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示范区,是一个崇高的历史使命,同时它也赋予大学自身的精神文明建设以广泛的社会意义。面对这样十分紧迫的现实任务,大学领导者任重而道远。
一、大学的价值与大学领导者的人格价值
对大学价值的判断,是几个世纪来争论不休的问题,自从开始有大学教育以来,大学的形象就以传授和创造知识的角色展示于世人面前。理性主义哲学认为,高等教育存在的目的在于人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大学是独立于经济和政治之外的“象牙塔”。然而随着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兴起和建立,功利主义流行于世,工具主义哲学又认为高等教育存在的目的在于社会的需求,知识不过是满足和解决社会需求的一种工具。回顾我国传统意义上对大学价值的认识,比较形象而贴切的思想可以上溯到明代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开设于江苏无锡的东林书院的掌门人顾宪成书写的一幅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上联反映了书院教育对知识与真理追求的专心,下联则揭示出文化对政治、经济等天下大事的入世参与精神。书院教育是我国历史上的一种高等教育独有形式,当然不可与现代大学同日而语,但作为一种大学教育的雏形,应当是我国高等教育历史追寻的源流之一。
社会主义大学的价值基础,在于培养具有社会主义理想,符合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规范的四有新人,并使之成为现代知识的有效载体,为社会的发展服务。因此社会主义大学存在的价值,我国学者把它归纳为具有五个方面的基本意义:(1)探求真理, 即掌握对真理的认识去改造客观世界;(2)创造知识,即工具性的功能;(3)文化选择与整合,通过对多元文化的选择与整合,创造和保留优秀文化;(4 )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直接参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5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这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任务。(注:喻岳青:高等学校面临的压力和选择,《高等教育研究》,1996年第5期)也就是说, 社会主义大学价值的根本所在,就是关注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大学不仅培养学生成为专业人才,同时还造就其道德人格。所谓道德人格,就是具体个人的人格的道德规定性。道德人格作为人格在道德上的规定性,它所概括的是人的道德品质方面的特质。而这特质的内在结构,是人格主体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习惯的有机结合。(注:王小锡、郭广银:《伦理学通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年版,第290—291页)大学价值受到社会特别敬仰之处,就在于向社会展示了这种道德人格的造就能力。因此社会及其成员从来都是把大学视为遵循最高准则的典范。正是大学具有这样一种道德中心表率的地位,以及它的成员所组成的具有独立的道德人格、严肃追求科学真理的群体形象,所以大学除了为社会培养富有正义感、道德感、责任感的学生以改善社会成员的基本构成,提高公民素质外,还应当成为社会行为的批评者、校正者,以及价值标准的制订者和率先垂范者,为道德秩序的建立和社会行为的规范起到其它组织和个人不能替代的作用。(注:眭依凡:改造社会:未来大学新职能,《上海高教研究》,1995年第3期)在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下, 大学道德价值的不可替代性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显得越加重要。江泽民同志在交通大学校庆时的讲话中强调:大学要“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体师生,坚持倡导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引导师生自觉地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务必使弘扬中华民族的美德和党的优良传统、树立爱国奉献精神、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掌握现代化建设本领,成为所有大学校园的主旋律。”江泽民同志的观点对当前高校精神文明建设任务的落实是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和强烈的现实性的。
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是思想道德建设,重点是学生,关键则是干部和教师,尤其是领导干部。领导干部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组织者与实施者,其自身的素质,特别是处于核心和灵魂的人格价值如何,将直接影响着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好坏。人格价值和社会价值是统一的人生价值中密切联系的两个方面。按照价值理论,把个人所具有的知识才能、意志力量和道德力量叫做人格价值;把个人的劳动、创造和贡献叫做社会价值。人格的本质,不是人的抽象的肉体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是社会关系的规定,有一定的关系就有一定的要求,有一定的要求就有一定的责任,尽自己应尽的责任,就是对社会的贡献。贡献体现着外在的社会价值,责任体现着内在的人格价值。由责任所体现的人格价值,就是人被称其为人的本质规定所具有的崇高和尊严。(注:王小锡、郭广银:《伦理学通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年版, 第289页)大学所倡导的是一种指示着社会共同道德原则的观念和理想,在大学所要求的道德行为规范和基本原则中,处处体现出具有社会普遍性推广的意义,因而,大学领导者的人格价值必然将在其间发挥公共性的示范教育作用。并且由于教育工作的职业行为本身具有公共性,因而领导者的人格价值必然更为凸现。其外在的行为活动都会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展现,不但要面对全体受教育者,而且要面对为人之师的教师以及社会公众的审视和检验,所以大学领导者的人格价值,处处包含着对社会倡导的价值观念和大学所固守的价值标准的示范教育意义,领导者的人格价值无论是对大学师生还是对社会公众而言,都是一种高层次的、具有示范性的道德样板。“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大学领导者的人格价值,本身就体现为一种真理的昭示、道德的力量、意志和智慧的闪光,这就是人师之道、育人之德。
二、大学领导者的理想人格
理想人格是一定的道德所向往和追求的个体的完美人格,它是一定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概括和结晶,(注:魏道履:《伦理学》,鹭江出版社,1988年版,第309页)是道德的完美典型, 因而也是人们行为的最高标准。理想人格作为完美人格的高尚品德,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具有健全的道德人格,对道德上的选择和社会理想的追求抱有向上、严肃与执著的信念,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锤炼自己,这就是许多道德上突出的理想人物自觉地为实现理想人格而奋斗的人生历程。理想人格体现着一定社会和阶级对于个人的全面期望和要求,因而对社会,尤其是青年大学生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大学生一般也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把理想人格的完美品德,视为自己的内在需求和道德价值的目标,并直接地加以模仿和追求。所以对于大学领导者来说,应该非常重视理想人格的研究与实践。对于大学领导者理想人格的表述,可以从这样两个方面来进行考察:
1.坚持共产主义的道德观念。人的价值观念是人格的一个根本内容,面对社会上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价值取向多元化,道德多样化的状况,大学领导者别无选择,只能以马克思主义的集体主义为价值准则,坚持共产主义的道德标准,这是时代和党的事业对大学领导者提出的道德要求。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学说,坚持共产主义的道德价值观念,并不是要固守旧体制下的人格依附,而是要有理论上的坚定和政治上的勇气,注意发挥共产主义道德自身的发展与矫正功能,针对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集体主义道德失落的状况,通过扬弃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传统集体主义,确立与新的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集体主义,以此来矫正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个人利己主义行为等,形成具有现代道德文明意义的新人格,为社会作出全新定位。
2.塑造现代道德文明意义上的科学人格。大学的活力在于思想解放的创造力和科学严谨的追寻真理的探索精神。大学领导者对理想人格的追求,要立足于弘扬民族优良传统,着眼于吸收全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躬行于现代道德文明的实践之中。这种体现现代道德文明意义的科学人格素质,至少具备这样一些特征:(注:张之沧:塑造科学人格,建构精神文明,《江苏统战》,1997年第1 期)(1)思想开放,思维敏捷,不囿于成见,不因袭传统;(2)讲究工作效率,主张根据社会需要培养人才和选择职业;(3 )肯定人际之间的尊重与合作,拥有为社会、国家、集体无私奉献的群体意识,深刻认识到个体与群体、自我与社会之间的依存关系,因而将对集体、国家乃至人类的爱心视为评判人格道德是非的标准;(4 )在生活和思想领域渗透平等观念,作为知识权力的拥有者,不因博学多智而傲视劳动群众;(5)崇尚科学,相信社会进步,相信民主和平等的合理性, 对未来社会充满自信,具有坚韧不拔的务实精神;(6)勤于实践, 在改造世界过程中积极开拓创新,塑造自我,完善人性,坚定地把人生看作一种济世安邦的德业,以实现人本身的科学化,并以此作为加速精神文明建设和现代化进程的推动力。大学领导者只有拥有这种深含感召力的人格力量,才能使大学生和教职工产生敬佩感和信任感,从而把师生吸引到自己的身边,团结带领全体师生共同奋斗。这方面一些老一辈的教育家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一些大学之所以形成一个文明向上的优良校风,极为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其领导具有挺拔高洁,人所共仰的人格力量。
三、人格示范:大学领导者的道德责任
社会的变革和进步,促使大学内部不断进化和革命,但不管如何演变,人才培养始终作为大学的基本职能而存在。马克思主义把人视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社会主义社会,就其根本性而言,人的需求和社会需求是一致的,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社会主义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与现代大学改造社会的职能密切相联系的,它致力于培养具有社会主义理想,符合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规范的人才,并使之能够为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服务,这也即是培养具有全面发展综合素质的人才。
我们的教育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标,这决定了大学专业教育与人格培养融为一体的必要性和本质意义。大学价值的重要内涵,就在于具有这种道德人格的造就能力,因而赋予人格培养的可能性和现实性。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积极要求,大学有必要反思和强化其道德示范功能。在道德教育方式上,以往比较多地注意了灌输式的教育,而对道德教育中包含的示范、暗示等教育作用则往往缺少关注。这也是以往道德教育常常收不到应有效果的原因之一。(注:李德顺:当前道德建设的重大课题,《天津社会科学》,1994年第5 期)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很主要的方面是受教师和校园集体环境的影响。大学作为一种社会教育和管理的机构,在宣扬一种道德时,领导者自己是如何体现这种道德风貌的,也即是领导者和教师自己如何做,往往比课堂上和大会上的教育更有力。如果动辄采用禁止、罚款、批判、惩治等简单生硬、缺乏道德反思和自我批评精神的管教式做法,对于大学生来说,往往暗示着失去了道德上的自信和宽容。其结果,示范作用依然存在,但却是产生与教育者愿望相反的作用。因此,大学领导者义不容辞的道德责任,就是作出率先垂范的人格示范。
大学领导者理想人格的自我完善,是人格示范功能发挥的前提。马克思在论述个人自我完善这个问题时,指出劳动只是手段,自我完善也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才是目的:“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人们只有为了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第7 页)马克思主义认为理想人格具有现实的可塑性,人们可以在实践中挖掘和锤炼自然和社会赋予人的各种潜能素质,使之获得充分的发展。我国的传统价值观念也倾向于认为人人都有达到理想人格境界的现实可能性。“人皆可以为尧舜”,即人人都可超凡入圣,理想人格具有现实的普遍可塑性。(注:谢龙:传统价值理想和现代人格塑造,《北京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当然, 对于大学领导者来说,追求和自我完善理想人格,并不是要其斩断尘缘,成为超凡入圣的古怪之人。无产阶级的理想人格富于鲜明的人文性质,强调大学领导者的人格示范作用,就是要求领导者不能混同于普通群众,也不能混同于普通党员,作为人民的公仆,更作为莘莘学子的榜样,应当追求象孔繁森同志那样对社会的无私奉献,崇尚一种为人民竭诚服务的人生境界。在处理权力、利益、效益、竞争、社会交往、日常生活等问题和关系上,要有一个严格的原则界限,形成一种自我约束力,使之自重、自强,用列宁的话来说,就是要“锻炼严整的革命人生观。”(注:《列宁全集》,第6卷,第463页)只有这样,在高校精神文明建设中,领导者才有号召力和凝聚力,才能将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落到实处。
大学领导者人格示范功能的发挥,还要通过自觉的道德修养与社会行为批评、监督制度的保证,从而形成领导者与师生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崭新局面。领导者自身的道德修养,是人格示范功能发挥的内化条件。我国传统观念历来认为提高人格境界关键在于“学而后可以成圣”,达到理想人格的完美境界,后天的学习与修养至关重要。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共产主义的道德思想,都不是可以自发产生的,它需要经过教育、修养和在实践中的磨炼才能形成。马克思主义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作用。大学领导者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示范区的实践中,必须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标准要求自己,联系自身的思想道德行为,身体力行,通过学习的方法,反思与自我解剖的方法,积善成德与“慎独”的方法,见微知著,保持警惕。以理性的审视,来磨炼与提升人格的境界,达到现代水平的真善美的统一。加强对领导者的行为规范要求与批评、监督机制,则是其人格示范功能发挥的外化条件。大学领导者要自觉接受党纪、政纪、校规的约束,自觉置于组织和师生的监督之下,坚持和健全诸如理论学习制度、双重民主生活会制度、听课制度、校领导接待日制度、联系人制度、联系点制度、与党外知识分子交朋友制度、群众民主评议制度等,用制度来保证领导者能经常深入师生中去,及时倾听批评、意见和建议。要重视大学校园里的舆论监督,校园的舆论监督在于倡导校园价值观念,揭露和抨击违反道德的言行,大学领导者的道德人格是这种舆论监督的首选对象。因此,领导者要确立健康的心态,以道德实践者的坦荡胸怀自觉接受校园舆论的监督,同时要为形成校内有效的监督机制而创造条件,促使形成有利于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良好道德环境,使之对大学生发挥潜移默化的环境影响,从而起到道德人格的培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