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分析在大学生思想状况分析中的应用及启示_结构分析法论文

结构分析在大学生思想状况分析中的应用及启示_结构分析法论文

结构分析法在大学生思想状况分析中的运用及其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分析法论文,启示论文,大学生思想论文,状况论文,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上世纪90年代初至今,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各级各类高校、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大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过调查研究,作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尤其是教育部连续17年(1992-2008年)所做的“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范围较广,内容时效性较强,对于我们从宏观上把握高校学生的思想状况、认识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找准工作的热点与难点,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还有许多具有较强针对性的调查研究,比如:按照主体的特性所进行的分类研究(如针对女性大学生、贫困大学生等群体开展的调研),设立特定内容域的单项研究(如针对就业与创业、恋爱与婚姻、消费与理财等问题开展的调研)等,这些多层次、多样化的调查研究及其所采集的基本数据,是我们分析大学生思想状况的重要起点。

以此为基础,我们通常采用一些传统的分析思路和方法来加工处理所采集的数据,我们最常用的方法有归纳推理法、历史分析法(经验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因果分析法等。传统的方法是我们认识问题的重要途径,但也存在着我们已认识到的某些缺陷,比如“归纳不是绝对的真理,充其量不过是粗略的大概”①等。本文将尝试把结构分析法运用于对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分析,以期由此认识大学生思想总体构成的基本特征,并揭示各种表象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对大学生思想状况进行结构分析的目的

运用结构分析法研究大学生思想状况,是要把大学生的思想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其主要的视角是对于大学生思想要素的组成、特点及功能等都从结构的角度展开分析,具体而言,是以大学生思想的构成要素为结构单元,分析各思想要素的内在特点、功能特征、要素与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状况以及单个要素与要素整体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思想要素的形成在时间上的分布、质与量上的分布、层次与等级的排列以及功能表现等层面的分析,在传统的调研方法和数据统计方法基础之上,设立考察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动态性、开放性、平衡性、稳定性等指标,进一步揭示大学生思想的变化轨迹。

大学生的思想是具有一定结构特征的系统,通常来说,我们可以选取多个视角来考察系统内部的各项组成要素,比如:时空的分布——形成于不同情境、不同时期的思想要素以及它们在时空领域存在的联系,量的分布——不同思想要素各自的量的规定性、局部要素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以及不同要素相互之间的可比性,质的分布——不同思想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或其他逻辑联系,层次的分布——思想要素由外及内的层级排列、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因素的特性和活动规律,等级的分布——思想要素的纵向分布特征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不同功能,离合度的分布——诸多思想要素是否具有聚集倾向以及要素的中心和外围之间的关系,纯洁度的分布——思想要素的纯粹性特征以及这些特征与离合性之间的相互关系,平衡性的分布——各思想要素的自我完善性和相互协调性的状况,开放性的分布——思想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互动性及其程度,等等。借助于这种结构上的解剖和分析,这些考察将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

我们期待通过结构分析法能更加准确地描述大学生个体之间的思想差异。从某种意义上说,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状况的个体差异相对于把握其群体特征来说更为重要,也是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作为个体的大学生,既是群体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又是群体的一种延伸,每一个个体大学生身上既存在群体的共性,又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从而也使不同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作为个体的当代大学生在其成长背景、知识水平、个体修养等各方面并不是整齐划一的。从客观层面而言,大学校园就是我国社会的微缩版,我国社会发展在地区、分工、分化等领域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差异和特点都在大学生身上有所反映,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地位、不同物质条件的家庭对大学生的历史成长具有深刻的影响。从主观角度来看,不同大学生具有不同质与量的知识积累,由此使得其分析问题的视野和方式存在差异,对待人、事、物的态度体系也存在差异。除此之外,不同的个体之间还具有各不相同的遗传因素、生活习性和行为习惯,大学生个体绝不是一个可以笼统化、模糊化的概念。

大学生之间个体差异的存在是客观的、明显的,但是,哪些因素在大学生成长的不同时期、不同环节起到怎样的作用则是需要具体考察的,不同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不同排列组合往往会在个体身上产生不同的思想反映。更为重要的是,构成个体差异的主、客观各方面因素并不是孤立、静止地存在的,而是交互影响的;在不同的条件之下,多种因素在互动中会出现分裂、对抗、融合等多种可能性。同时,存在于群体之中的个体既对群体具有依附性,又有独立性,何时选择群体的价值、何时张扬个体的特点与个人的智慧,都会因时、因地而有所不同。运用结构分析法就是要走出传统的二元论思想分析方法,全方位地考察大学生个体思想差异的表现特征及其对群体思想的平衡性与稳定性的影响。

二、结构分析法在大学生思想状况分析中的具体运用

把结构分析法运用于对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分析,我们的前提条件是:一方面,撇开影响思想形成的各项因素以及思想向言语和行为转化的环节,把分析的目标定位于思想本身;另一方面,我们在众多影响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因素中选取和设定几项基本要素(即结构单元)——认知、情感、意志和观念,并以此作为我们分析问题的支点,这四大因素代表着整个思想系统的运行和形成机制。我们还需围绕这四大要素进行调研并获得一些基本数据,我们的分析就是以调研的数据为起点,从这些结构单元出发来考察要素与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单个要素与要素系统(整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各要素的功能特征,从而形成一个基本的结构分析模式,对大学生复杂的思想系统进行分析、认识和探讨。

首先,以结构单元为起点,各单元(思想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从其特定的时间分布、量与质的分布等方面进行考察。思想要素的时间分布,不仅是指从认知、情感、意志到形成观念有一个时序的问题,通常是从认知的形成逐步走向观念的确立;而且还是指形成于个体不同成长阶段的思想要素对于整个思想系统的影响力也是不同的。一般而言,我们总是可以从大学生个体身上找到其思想要素成型的主要时段,也可以从大学生群体身上发现其思想要素成型的集中时段。对于思想要素成型的主要时段和集中时段的分析,可以采用定类数据的频数分布以及对其进行比较的方法(比例、百分比、比率等)②,这个视角便于我们从时间的角度来解读大学生思想形成与变迁的规律性,从而也使得我们对大学生思想的分析可以不仅仅停留在静态描述的层面,而是能够在动态分析中把握其发展趋势。

从要素的量的分布来看,对于大学生个体而言,通过分析和比较各单元要素在四大要素中所占的比例,所呈现的往往是其思想表达的偏好或倾向性,尤其是在关联性较强的要素之间,其不同的量值和比例通常会对人的思想起到质的规定作用。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我们可以从调研的原始数据或数据的频数分布中获取众数、中位数和均值,从这些能平均地或典型地代表一个特征的数据集之中,我们通常能进行一种集中趋势的预测③,从而获知大学生的思想表达究竟以怎样的方式、在向着怎样的方向集中。而要素的质的分布显示的则是各单元要素之间的逻辑联系,比如:个体对事物的认知通常是思维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推动情感的发生和发展,个体的意志能够对正在出现中的情感产生协调作用,使之增强、维持、消亡或是达到某种平衡,而观念则会对认知、情感和意志产生方向性的影响并改变其品质。对这种逻辑关系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个体和群体思想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前因后果,有助于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其次,站在要素系统(整体)的层面上,我们可以对要素单元在层次与等级上的结构及其分布、以及在开放性上所具有的特点进行考察。列宁曾经说过,“感觉、思维、意识是按特殊方式组成的物质的高级产物”。④通常情况下,我们是通过由外而内、由表及里的途径来认识人的思想系统的,其中,认知、情感等处于思想的外层,意志的协调是思想的中层,各种价值观念则居于思想的内层。这种分层的意义在于,可以使我们从不同层面上看到单元要素对整个思想系统所造成的不同程度的影响。当然,单从层次分布的状态来看,我们依旧很难简单地判断在外层、中层和内层之中究竟哪个层面的影响更大些,因为这些位于不同层次上的单元要素所起的作用在不同个体身上的等级序列并非总是与其所处的层次序列相一致,这是问题的复杂性之所在。思想系统由思想结构和互动的单元构成,而单元要素的互动和单元彼此之间所占有的位置或其结构分布,都是我们在揭示其相互关系时需要分析的重要对象。⑤

同时,从系统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角度来看,这一具有层次与等级排列的要素系统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尤其是这些单元要素都不是自我生成的,而是在同外部环境的不断互动之中发生、发展并变化着,这就使得思想系统具有了开放性的特点。只要大学生个体在学习和生活各个领域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是存在的,那么他们的思想系统及其内部各要素就一定难以自我封闭,而是在同外部环境的信息交流过程中不断遭遇碰撞、冲突与整合,从而打破原来的要素组合格局,形成新秩序。按照恩格斯的说法,“外部世界对人的影响表现在人的头脑中,反映在人的头脑中,成为感觉、思想、动机和意志,总之,成为‘理想的意图’并且通过这种形态变成‘理想的力量’”。⑥因此可以说,思想系统的开放性及其与外部世界的互动也是大学生思想不断获得新活力的推动机制,思想系统的开放程度越高,思想要素变化的外部推动力也就越明显。对思想系统的开放性及其程度的分析,有助于我们认识思想的原生性与其在环境影响下的流变性和融会性之间的关系,认识思想的张力究竟以怎样的方式存在于两者之间。

再次,我们还可以站在要素功能的视角上来考察各单元要素在其离合度和平衡性上所具有的结构特点及其分布,单元要素在其组合方式与性质上的不同将使要素以及整个系统的功能发生变化,从统计学的角度上看,这属于一种变异性的测量。⑦思想要素的离合度是指系统内部要素由外缘向中心聚集的倾向、规模和程度,所以我们需要考察大学生个体居于外层的认知、情感、意志和作为内层的观念之间的关系。一方面,特定的认知和情感在意志的协调下是否都会指向特定观念的形成。通常而言,集聚的规模和程度与大学生思想的成熟度之间是呈正比关系的,也就是说,大学生的思想在从认知走向观念的过程中,其成熟度是不断递增的,当思想要素向着观念形态的集聚性越强时,其成熟性就越强,同时也意味着变动性越弱。另一方面,还要考察特定的观念是否都对认知、情感和意志具有吸收作用和辐射作用。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越是强烈,那么思想系统的聚合性就越好;若是其相互作用越松散,那么系统的离散性就越明显,从而个体思想的变动性也越强。

从系统平衡性的角度来看,由于大学生思想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是相互作用的,而这种相互作用的方向又不总是一致的。比如,可能会出现认知与情感的方向相偏离或相对立的情形,而且这种不一致性在不同大学生个体身上起作用的方式也存在差异,因此,不论是对大学生个体还是群体而言,都存在着需要考察各单元要素的自我完善性和相互协调性的问题。单元要素要使自身在整个系统中发挥应有的功能以及推进系统的整体功能,就需要不断适应各种内外环境的变化,并在变化中逐步调整与完善自身,同时还需要能加强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协调。事实上,由于各单元要素在不同领域具有不同的相互作用状态,因而系统的平衡性总是相对的,但是,系统要素在平衡性上所具有的特点往往有助于我们考察大学生个体和群体思想的稳定性轨迹。

当然,以上是对运用结构分析法来分析大学生思想状况所作的相对抽象的理论描述,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还需要将它努力转化为巧妙且可行的操作方案,同时需要明确的是,大学生的思想要素构成必定是多维的,本文中所设定的四大要素也仅仅是选取了其中的几个主要方面。由此,考察大学生思想状况的路径必然是多维而复杂的,具体而言:

从思想要素在时间分布的角度来看,以时间为横坐标,考察的内容包括:其一,了解大学生的思想从认知的积累到情感、意志的形成与变化乃至观念的生成并发生作用的脉络;其二,了解每一项要素自身及其内部子要素的形成和变化过程,比如认知能力在时间上的变化、意志的坚定性在不同时间段或不同情形下的表现、特定领域观念的生成和表现在时间上的轨迹等等。

从思想要素相互之间关系的角度来看,每一项要素都可以成为考察问题的基础视角,我们可以以大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为横坐标,来纵向地考察其情感、意志、观念的形成与变化;也可以以观念的生成与变化为横坐标,来纵向地考察在观念作用下个体认知、情感与意志的变化,而思想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平衡度等的特点通常也可以从中窥见。

从思想要素与外部环境之间关系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以环境为出发点,来逐项考察各思想要素的变化状态,在不同的外部环境作用下,大学生的思想通常具有不同的形成与变化方式,由此我们可以解读思想的开放性及其程度、思想在受到外界影响后的变化性及其程度。

三、结构分析法的意义、启示及其局限

结构分析法从本质上来说应该属于静态的分析,但是从时间分布的角度对大学生的思想系统进行结构分析,有助于我们把握各要素单元的形成在时间上的大致走向,以及在特定时间段上各要素单元的具体表现,思想的变化是各项单元要素在时间的变迁中不断累积的结果。由此,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就是:我们既要从整体上把握大学生群体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观念的形成在时间上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趋势,还要具体分析这一变化趋势在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中和不同个体身上所表现的程度,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在动态的思想发展趋势中抓住确立和改变学生思想观念的最佳时机,同时也可以加强从时间上对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把握。

在质与量的结构分析中,量的意义在于通过获知系统内部各因素的比例关系而预测大学生思想发展的质的倾向性,而质的分析能向我们展示大学生思想系统各单元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并由此发现大学生思想发展进入某一特定阶段的前因后果。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说,就是可以在明确因果关系之后通过影响原因而制约结果,或者是通过培育和提供因子而塑造某种结果,在教育过程中进行适当的角色培育和情境模拟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情感和意志,进而对促进某种观念的形成有所助益。

从整体的角度对思想系统进行层次与等级的结构分析,一方面是因为大学生的思想表现既具有复杂性又具有模糊性,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避免思想系统的单元要素在某些情况下较难进行准确的定量分析而带来的不足。当我们把思想系统分为外层、中间层与内层之后,我们所能看到的是各单元要素的不同属性和相互关系,而根据问题的复杂程度与需要分析的详尽度,我们还可以继续对单元层进行细分。比如,就情感要素而言,在其特定的倾向形成之前,往往会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向(包括正与反的方向)同时起着作用,层次分析就是可以对相关的几个因素在特定情感形成中的重要性进行比较,从而获知情感发展的倾向。不过,根据美国运筹学家托马斯·塞蒂的研究,系统的层次数划分可以不受限制,但是其次级要素的解剖最好不超过九个,过多的次级要素将干扰正确判断的形成。

结构分析法对于大学生思想系统离合性和平衡性的关注,其核心意义在于揭示思想系统的性质和状态,一种思想形成之后是牢固的、稳定的还是动摇的、松散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认识和挖掘各单元要素的功能。我们试图通过分析认知、情感、意志、观念四大要素的集聚度来判断大学生思想的稳定性、成熟性和自我协调性。一般而言,认知的产生是思想形成的起点,在日常的学习和知识积累下,大学生对于问题所能获得的基本认知是较为接近的,而认知究竟怎样在个体情感和意志的作用下走向观念的形成方向,则是存在差异的。这一结构分析所能告诉我们的是,对于大学生思想的判断绝不能简单地建立在其对知识的学习和把握上,一味地强调外部观念的输入,其效果可能也是不理想的,而且,思想政治教育的要义并不是在大学生思想要素的首尾两端着力,即输入知识或是观念,更重要的是教育对于大学生情感和意志所作的调节和所产生的作用,倘若教育所培育的是大学生思想形成的正确机制,那么正确思想观念的形成是指日可待的。

事实上,思想要素的离合度和平衡性还与思想纯洁度的分布是密切相联的。纯洁性是指从外缘到中心的各要素之间所含内容的一致性程度,要素的纯洁度越高,其向系统中心聚集的性能必然也越好,但是这种纯洁度的追求还需建立在遵循思想形成客观规律的基础之上。在特定情况下,盲目或刻意地追求高纯洁度可能还会损害要素之间在其他方面的自然联结,甚至导致系统内部要素出现另类的离散倾向。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一方面既要提炼各项单元要素的纯洁度,又要把它们置于复杂的环境之中接受各种洗礼,使得各单元要素获得更好的自我协调功能;另一方面又要看到盲目求纯的危害,避免因过分追求纯洁度而导致思想要素之间的激烈冲突并走向观念的离散。因此,这种分析既能从宏观上和根本上反映教育的效果,也一定程度地标示出教育的未来方向。

结构分析法并非十全十美,在具有较强可适用性的同时也存在着局限,这种局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通常情况下我们所能选取的结构元是有限的,本文仅设定以四大要素作为主要的分析单元,事实上,我们还面临着如何根据实际情况找出更为贴切的单元要素的难题,因此,在这一假设之下,我们一定还能对思想系统进行更多的单元划分,而在有限结构元的前提之下,我们所能作出的分析判断也往往不能无限逼近事实或者说只能有限揭示现实;其二,我们的分析只是针对狭义的思想系统即思想意识的本体而展开的,因此,这种分析还在事实上忽略了很多更为复杂的因素,比如思想意识的来源、思想意识向言语和行为的转化等问题和环节;其三,结构分析法往往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我们的主观经验,主观性的因素有时会使我们对于问题的分析和判断略显粗糙,同时很难排除思维过程中的某种片面性与倾向性,因此可以说,结构分析法对于大学生思想系统的分析具有较好的可适用性,但还需要结合其他的分析方法才能把我们引向对问题更为深入的认识。

注释:

①斯蒂芬·里德著,崔十安、秦苑译:《管理思维创新》,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第33页。

②③作者的这一认识得益于美国学者杰克·莱文和詹姆斯·A·福克斯在描述统计中对于“数据组织”的论述。参见杰克·莱文、詹姆斯·A·福克斯著,王卫东改编:《社会研究中的基础统计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7—73、74页。

④《列宁全集》第14卷,第45页。

⑤S.F.Nadel,"The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London:Cohen and West Ltd.,1957)8-11.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28页。

⑦这种测量需要我们从各种频数分布中获取方差和标准差,从而判断其变化特征。参见杰克·莱文、詹姆斯·A·福克斯著,王卫东改编:《社会研究中的基础统计学》,第103—129页。

标签:;  ;  ;  ;  ;  ;  

结构分析在大学生思想状况分析中的应用及启示_结构分析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