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智慧城市建设问题及建议论文_赵继远,陈璐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问题及建议论文_赵继远,陈璐

赵继远 陈璐

河南商丘 476000

摘要: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智能化建设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智慧城市是指运用先进的通讯技术与信息技术,与现有的网络技术结合,为政府决策以及紧急情况指挥等工作提供可靠的信息和平台,并使智慧城市在民生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出作用。因此需要通过掌握并分析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从而推动我国智慧城市建设。

关键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问题;建议

引言

所谓的智慧化城市构建是选择使用更加先进的通讯技术以及信息科学技术,结合当前众多的网络技术,为政府的决策等提供更加真实可靠的信息和平台,并使得智慧化的城市在大众生活以及社会发展中发挥出积极的效益。但是在实际的建设发展过程中依旧存在很多的问题,所以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科学的应对处理,促进智慧化建设脚步的加快。

1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类型与特点

自IBM于2008提出智能地球的概念以来,全球都掀起一股智慧城市建设的风潮,随着智慧城市建设全球风潮的推进和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政策的鼓励,我国紧跟全球潮流积极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到2016年预计将开展400座左右的智慧城市建设,而且据消息称2017年还会新增智慧城市试点500个。目前我国智慧城市主要有三种建设类型:第一是技术工程项目建设型,把智慧城市当作工程项目来做,用传统的建筑设计取代艺术设计;第二沿袭以往数字城市的建设方法,这种对智慧城市的建设上还停留在数字城市的建设方法和水平上,这种建设缺乏对数据的智慧处理能力的开发,第三是智慧能力的构建。这种类型建设的特点:(1)整合业务云、管和端的智慧;(2)具有协调市民、客户和城市公共服务的能力;(3)不仅具有基础标准与应用业务标准相统一的标准规范,也能解决“一揽子”问题的云服务工程公司进行建设运维,还具备运用技术手段与其他制度技术相协调的保障能力。

2问题研究分析

2.1城市建设缺乏创造性

目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撞衫”的现象非常严重,智慧城市建设缺乏特色,建设类型单一传统。智慧城市建设以政府为主导,具有自身的合理性。但是,在政府主导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相关职能部门常常以传统的建筑设计取代艺术设计,这样的建设不仅不具有创造性,而且重复建设会造成资源上的浪费。事实上,目前中国缺乏可借鉴的“智慧城市”成功案例,缺乏良好的经验。因此,在引导智能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很容易遵循以往所谓的“成功”经验,不同的城市“相互借鉴”。一旦有上级政府或者上级领导肯定了某个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其他城市便“争相复制”。但是这样的做法不符合智慧城市建设的需要,没有和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民众的需求结合起来,没有做到以人为本,真正让智慧城市服务于当地居民。

2.2法律法规不健全

智慧城市概念初入我国时在学术界引起广泛关注,但在理论研究发展的同时,相关法律规章的建立和完善却表现出了明显欠缺和落后。2012年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印发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其内容主要包括总则、申报、审批、过程管理及验收等内容的规定,对建设过程中政府行为制约、投融资模式、建设责任追求等都缺乏相应的详细规定。并且在验收评定阶段所列的一星、二星、三星级也缺少相应具有指导作用的细化考核标准体系。整体讲,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实践及法律体系建设仍然在一个起步探索阶段,这是建设过程中不能依法依规的重要原因。

2.3城市建设规划不完善

目前,国家层面关于智慧城市的一些规划还未出台。城市相关建设部门对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些规划也不够重视,对于智慧城市建设的规划性文件具体建设也不够具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缺乏科学的统筹规划,各个城市相关部门对智慧城市建设随意,许多城市对智慧城市建设缺乏长期性、复杂性认识,可持续性建设更是无从谈起,这样的情况势必造成智慧城市建设的无序和混乱。目前,我国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一些地区匆忙启动,急于购买硬件设备,忽视建设规划,购买的设备大多在长时间内无法发挥作用,造成严重的浪费,严重影响智慧城市建设的进展。

3解决智慧城市建设中问题的对策建议

3.1保证资源的高效率使用

要想构建更加高质量的智慧化城市,就要对城市之中的资源进行合理的使用,而且也要保证信息的可靠和有效,将那些分布散漫的多种资源合理的整合,提升资源的使用效率和质量。第一点,需要结合实际的智慧化城市建设的多种需求,构建更加健全和完善的信息系统,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合理性,提升资源和信息共享的效率等。与此同时,为了更好的加速信息跨系统目标的实现,政府机构部门也要投入足够的人力和物力,做好基础的技术开发和提升工作,而且在不断的运行实践过程之中提升技术的各项指标,保证资源整合的高效和安全。第二点,为了更好的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需要对各个部门采取统一的标准进行管理,切实的保证参与智慧化城市建设的多个部门机构之间工作的协调和配合。第三点,要对不同的部门机构之间的权益进行有效的协调,保证资源发挥出更加高效的作用价值。最后,智慧化城市的构建需要将资源开发作为基础,所以需要结合多个方面的建设需求来对多种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最终达成提升资源使用效率的目标,推动智慧化城市的建设。

3.2强化资源的整合使用

智慧城市的建设中需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并保证信息的有效连通这就需要将城市中分散的各类资源整合起来,实现对资源的整合利用。首先,需要结合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建立完善的统一信息化架构,进而实现信息的跨系统共享,提高资源共享共建的有效率,提高资源在智慧城市建设的使用效率和质量。同时,为加快信息跨系统共享目标的实现,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做好技术研发工作,并在试运行等工作中逐渐完善技术标准,确保资源整合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其次,需要结合资源整合工作需要,对各部门实行统一管理,保证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各部门能够分工合作、协调发展;同时,需要协调好各部门的利益,从而使整合资源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智慧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对资源的合理使用,故而需要结合其建设需要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从而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促进智慧城市的建设。

3.3实现统筹规划的科学发展

智慧城市的建设工作需要进行合理规划,从而使其稳步前进,提升其建设成果。在智慧城市建设中需要进行科学的统筹规划,将其建设的几个方向与范围进行明确的规划,以此指导共性技术的研发,并支持城市中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促进其与智慧产业的共同发展。同时,根据智慧城市建设中反馈的信息改善其相关规范,初步拟定数据信息的收集、分析、传送以及存储等相关标准,强化智慧城市建设体系的实用性和可扩展性。地方政府部门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选择适合建设智慧城市的项目范围,分析政府与企业合作的有效形式,创新智慧城市建设的融资方式时智慧城市建设的资本呈多元化发展;同时,协调好相关的职能部门与研究机构、企业力量,加强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系统设计以及构架设计等,集中投入努力建设高效运行、高效服务的智慧城市。

3.4加强培训,及时更新理念

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和对智慧城市的宣传,及时更新人们的智慧城市理念,有利于智慧城市建设的顺利实施。政府部门要充分运用各媒体手段宣传智慧城市建设工作,推进智慧城市的发展,并提高社会对智慧城市的了解,促使居民参与到当地智慧城市建设工作中,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打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进而为智慧城市建设相关工作奠定民众基础。

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城市化建设也在朝着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多种多样的问题,我们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来进行应对处理,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证城市服务建设的高水平和高质量,人们的生活质量也会得到更加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吕淑丽,薛华,王堃.智慧城市建设的研究综述与展望[J].当代经济管理,2017.4.

[2]邱福军.当前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社会民生,2016.8.

论文作者:赵继远,陈璐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7

标签:;  ;  ;  ;  ;  ;  ;  ;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问题及建议论文_赵继远,陈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