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围术期低体温综合症的影响论文_梁伟 叶晓静 刘玲

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围术期低体温综合症的影响论文_梁伟 叶晓静 刘玲

梁伟 叶晓静 刘玲

济阳县中医医院 山东 济南 251400

[中图分类号] R174+.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5018(2016)01-194-01

人体体温调节系统通常将中心体温设定在37℃,而围手术期体温在36℃以下称为体温过低,其发生率为60%~80%,多发生在手术麻醉中。低体温对机体存在有利的影响:降低机体代谢率、减少耗氧量、增加组织器官对缺血、缺氧的耐受力等。但其不利的一面更不容忽视,围手术期的低体温可导致多种并发症发生,如导致麻醉药物代谢减慢、凝血障碍、免疫功能抑制、心肌缺血、术后渗血量增多、术后切口感染和住院时间的延长等。老年患者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减退,体液分布改变,循环减慢,产热降低等因素,更容易发生术中低体温。特别是已经尚存低体温综合症的老年人,手术中发生不明原因死亡率会更高。因此,适当的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人围术期低体温综合症的发生,保障手术安全保证病人康复至关重要。我院自2013年10月至今以来,积极开展手术室优质护理,采用手术室温度控制、患者加温、输入液体及灌注液加温等干预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5例手术病人,年龄55-70岁,平均年龄65.5岁,其中食道手术5例,胃癌8例,直肠手术5例,膀胱手术5,四肢手术12例。设对照组-常规术中加温护理,保持34.7度的平均温度直到送入PACU,观察组-积极加温,保持平均温度为36.6。

2 观察结果

实验组全麻苏醒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实验组无一例术后寒战病例;实验组手术出血量比对照组减少;实验组全麻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腰麻术后排气与自行排尿明显早于对照组;应激性激素测定数据明显高于对照组

3 讨论围手术期间引起低体温的原因

3.1环境温度影响 通常情况下,手术室温度控制在22℃左右,使得全身裸露接受手术的病人皮肤与环境温度相差过大,散热明显增加(辐射和对流).同时手术室为了增强消毒效果,常常采用快速的空气对流.再加上麻醉药导致的体温调节机制受损,病人很容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导致患者体温下降,出现低体温。研究指出在19℃-21℃的手术室环境下,至少有50%的病人会出现低体温.

3.2病人自身的特点 患者如果自身体质较差,对于冷刺激敏感性强、抵抗力差,手术引发的冷刺激易引起体温下降。老年患者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减退,体液分布改变,循环减慢,产热降低等因素,更容易发生术中低体温。

3.3皮肤及术中打开体腔的长期暴露 双足及头颈部散热占体表散热的70%,全麻病人在环境温度20摄氏度无覆盖下,体表温度每小时可下降0.6摄氏度,如果术中不注意皮肤保护,体表暴露面积大,及易使病人出现低体温.手术切口大,手术复杂使肠管、腹膜及腹腔内容物暴露时间长,从而使手术过程中水分大量蒸发,促使病人出现低体温,引起一系列的并发正症。

3.4输注冷的静脉液体和血液制品 大量输入手术室环境温度下的液体或血液,可导致机体温度下降.研究证实,成人静脉每输入1L环境温度下液体或每输入一个单位(200ml)4℃血液,中心体温约降低0.25℃.输入液体越多,体温下降越明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5使用冷冲洗液和皮肤制剂 用大量冲洗液的手术如腹腔镜、关节镜手术等,冲洗部位的温度可降低5-10度,局部低体温通过血液循环导致核心体温下降.同时术中反复用大量的生理盐水冲洗,患者身体覆盖巾部分被冲洗水浸透,尽管上层加盖单巾保持无菌手术野但底层已浸湿的的单巾仍与病人皮肤长时间接触,仍可导致机体热量的散失.皮肤消毒剂是易挥发性液体,病人经大面积皮肤消毒后消毒剂在体表挥发带走机体大量热量,导 致体温下降.

3.6手术体位的影响 术中抬高下肢会降低血管收缩阈值,加重体温的下降。

4 优质护理干预措施

4.1术前准备阶段

4.1.1在病房内为预热的病人穿上袜子和戴上头罩,穿着调温型罩衣.

4.1.2保暖接送患者? 术前任何时候都不要暴露患者,尽可能避免通过寒冷的过道。患者在进手术室的途中,应给予足够的包裹,使之与周围的冷空气隔离.车床上的被子每次接送患者前预先加温。

4.1.3病人手术前30分钟在停留室内使用强制热通风设备,对皮肤表面进行加热。身体温暖和舒适性能减少病人的焦虑。

4.2手术室阶段

4.2.1控制室温 手术室应具备良好的室温控制设备,在病人入手术室前30分钟,应预先调节室温在适宜范围,洁净手术室温度应在24℃-26℃,相对湿度为40%-60%。患者适当遮盖保暖后再降室温,使外科医生感觉舒适,有利于手术操作的同时,又能避免病人发生低体温.在手术结束前再将室温及时调高。

4.2.2手术床的准备? 使用循环水毯,术前将循环水毯铺在手术床上,患者睡在水毯上,通过调节水毯的温度,调节患者体温。水毯温度可在30℃~41℃调节。也可使用加热毯给患者保温,它具有使用方便、安全、有效等特点,是目前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升温、保温的较理想方法。保温毯的温度可调至36~40 ℃。但是,升温应缓慢,轻度低温以每小时3 ℃,避免对低温肢体末梢快速升温,引起末梢血管扩张。

4.2.3液体、库血、冲洗液加温使用? 用输液加温仪将输入液体和库血加温至32-36℃;将库血置于37℃水浴箱10min,红细胞的完整性不受影响,且库血复温在37℃以下,血清钾及游离血红蛋白含量不会增加。冲洗液置于变温箱内加温至37℃后使用。

4.2.4预防皮温与体腔热散失 实施麻醉或手术时,施术部位暴露,不施术部位用保暖性能好的被服或手术巾遮盖,减少皮肤散热,有效保持体温。行腹腔手术的患者体腔暴露后易发生体温下降,即使手术室室温在22℃,故术中器械护士应积极配合手术医师,在不影响手术野的情况下,使用温盐水浸泡的纱巾覆盖暴露的内脏、擦拭器械。温盐水以手背试温不感觉冷为度,不仅可直接保温而且减少了由于体液蒸发而丢失的热量。术中如需等待快速冷冻切片或摄片透视时,应用盐水巾或皮肤保护膜覆盖创面,减少热量和水分的丧失

4.3 PACU恢复室或ICU加护病房阶段

4.3.1室温要保持在20-24摄氏度。

4.3.2术后平均升温时间为45至60分钟,要求护士在术后升温期间每隔30分钟监测一次患者的体温。

4.3.3PACU护士应确保患者的头部被包着和脚上穿着袜子,还应通过强制热通风设备,为患者盖上调温型罩衣或单层棉毛毯,继续执行积极的术后保暖措施,直到病人的体温达到36摄氏度。

5 小结

低体温在围术期十分常见,并可引起一系列不良后果,老年患者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减退,体液分布改变,循环减慢,产热降低等因素,更容易发生术中低体温。为了提高围手术期患者安全,减少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临床医护人员应结合所及的条件并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以维持体温稳态。手术室护理人员更应了解术中患者体温变化的原因,及时、正确地处理,防止低体温的发生,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陈莉莉.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的观察与护理[J].上海护理,2006,6(1):39-40.[3]

[2]曾红,耿启忠.全身麻醉围手术期意外低体温2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22):2998.[4]

[3]李海燕,王振香.不同温度输液对妇科术中病人体温及热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8):459-461.[5]

[4]潘春莉.全麻手术后低体温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16(8):974.

[5]赵小红,赵红,宗媛.库血加温输注对术中患者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5,20(8):46-47.

[6]李国芹外科围手术期低体温及防治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1672-6790(2008)03-0333-03

论文作者:梁伟 叶晓静 刘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4

标签:;  ;  ;  ;  ;  ;  ;  ;  

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围术期低体温综合症的影响论文_梁伟 叶晓静 刘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