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怎样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论文_李桂锋

谈怎样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论文_李桂锋

武安市光明小学 李桂锋 056300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深入落实的背景下,我国各地区小学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综合素养作为核心目标,小学是学生开始接触知识教育、思想教育的第一阶段,只有积极引导小学生,保证小学生选择正确的发展方向,才可以为今后发展夯实基础。音乐教育是小学阶段重要的学科,并且在培养学生思想与情感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新课程改革中对小学音乐教学提出的要求具有差异性,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从而转变为教学目标。文章首先分析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意义,并针对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策略。

关键词:小学音乐;创新思维;教学目标

音乐教育是小学阶段重要的课程,是促使学生健康成长,树立审美意识的主要学科。音乐旋律与节奏不仅可以让学生享受其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逻辑意识。音乐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演奏乐器,实行创新教育,既可以提升教学质量,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念正确的认识音乐,提高想象力和记忆力,培养学生音乐感悟与创新思维。

一、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意义

从课堂教学出发,从理解到应用每个教学目标都与学生思维活动有较大的关联性。思维素养是形成创新思维,提高综合素养的保证与前提。在现代化社会生活中,人们并不能牢记知识,想要具备创新思维,需要不断学习,在实践中进行培养。其中,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要场所。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有较大的差别,具有独特的功能,可以为学生提供创造空间、想象空间。因此,音乐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要阵地。音乐具有丰富的情感语言,可以让人们充满幻想与激情,进而活跃人们的思维。在音乐教育的背景下,可以让学生正确理解世界,发挥自身技能,利用知识,明确自身发展方向。音乐对开发学生智力具有独特功能,音乐教育能够促使学生智育发展,这是在长时间实践中获取的经验。

二、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向存在误差

现阶段,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存在两种状况,一种为教师过分强调学习音乐技巧与阅历知识,为学生传输较多的乐谱知识、音乐符号,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并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长时间教学中导致学生对音乐丧失兴趣。另一种是教师比较迎合学生要求,导致在课堂教学中学习的歌曲主要是流行因音乐,没有融合民歌等其他歌曲类型。并且学生缺乏乐理知识,从音乐审美角度出发,应该为小学生传播积极向上,合适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歌曲。在这种教学中,并不能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无法培养学生乐感和生活情趣,最终导致教学目标、教学质量和预期目标有较大的差距。

(二)忽视音乐素养的培养

受到应试教育影响,学生和家长、学校并没有重视音乐教学,学生不仅缺少乐理知识、识谱能力、唱歌技巧,还缺少音乐素养,这些因素都会导致无法激发学生兴趣,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达不到预期效果。大部分学生不能在缺少伴奏的情况下进行独自演唱,甚至部分学生为应付考试死记硬背。这些状况都不能让学生正确的认识歌曲内涵与意义,不能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加重学生学习音乐的负担,从而抑制音乐教学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教学资源落后

在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中,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得到社会高度肯定和重视,大部分家长开始培养学生特长。选择培养特长方向时,大多数家长会为学生选择音乐,主要原因是音乐教育能够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内涵,提升音乐鉴赏能力。从现在情况来看,大部分小学开展音乐教学时,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存在不完善的问题,甚至部分教师在教学时不能脱离课本,只有教师总结并梳理音乐知识后,才可以传授给学生音乐知识。但是教学不能通过乐器向学生传授乐理知识,导致学生并不能真正的理解音乐。

三、小学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

(一)创建课堂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教学环境将会直接影响音乐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教学环境的良好性,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还可以强化学生热情。学生接触音乐知识时,课堂是主要场所,是创设真实情景的重要战场。教师只有紧抓课堂,创设教学情境,才可以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让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情,创建教学情境,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兴趣,全身心投入到欣赏音乐的目的。比如在学习《蜗牛与黄鹂鸟》时,教师可以将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资源引入到课堂中,为学生展示蜗牛与黄鹂鸟有关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视频和歌词学习蜗牛及坚持不懈的精神。在播放视频和音乐中,学生可以与音乐融为一体,融入到歌曲情境中,仿佛自己是一只蜗牛,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努力,坚持不懈,从而真正的感受蜗牛的精神。

(二)引导学生自主创作音乐

音乐教学中,教师会为学生介绍乐器,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将学校现有条件作为基础,为学生讲授乐器,从而让学生真生的认识了解到乐器。若学校条件不能真正的满足教学资源,便可以合理利用现有资源,模仿乐器,通过音乐播放的方式为学生播放乐器声色。另外,教师还应该合理应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乐器发展历史和名人故事,简单阐述乐器正确使用的方法,并展开模仿。例如在介绍小堂鼓使用方法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借助笔模仿打击堂鼓动作与姿势,让学生进行模仿。由于不同学生存在较大差异,学生能力不同,部分学生节奏感比较差,导致反应的速度较慢。面对这种学生,教师应该耐心指导,帮助学生掌握音乐技巧。当学生真正的掌握某个乐器之后,教师便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创新,利用自身掌握的乐器进行自主演奏,并填入歌词。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可以参与到创作中,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音乐教学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创新思维,既符合素质教育的原则,又与音乐教学要求相一致。开展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从学情出发,利用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热情与主动性,让学生成为具有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较高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胡思慧.刍议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11):130.

[2]蒋悦.谈怎样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J].中国校外教育,2017(04):144-145.

[3]朱赛.论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思维创新[J].亚太教育,2015(34):14.

论文作者:李桂锋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1

标签:;  ;  ;  ;  ;  ;  ;  ;  

谈怎样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论文_李桂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