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能集团北方联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包头第一热电厂 内蒙古包头市 014010)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安全工作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电厂检修时只有严格实行安全标准化管理,才能确保员工安全,获得效益的提升。本文以电厂检修安全标准化管理方法为基础,对其检修安全工作标准、检修安全技术标准和检修安全管理标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检修安全标准化管理方法的实施措施。
关键词:电厂检修;安全标准化;管理方法
随着电力企业“大项目管理”的影响,对检修管理实行进一步的规范与深化,使设备检修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应用检修安全标准化管理,是今后电力企业检修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检修安全标准化管理方法的提出
某厂进行电气检修试验工作,工作内容是2号机出口电压互感器测试,检修工作由外委的检修项目部实施。工作过程中,检修项目部作业人员发生触电事故,侥幸未造成严重后果。其原因是项目部工作负责人对该厂设备系统不熟悉,事前未认真查阅有关图纸,该设备间除110 kV I段的设备、屏柜外,还有10 kV II段的设备、屏柜,一些屏柜既有110kVI段的设备,也有110 kV II段的设备,如2号机组出口电压互感器所在屏柜名称标识为2号机PT柜,但该柜前半部分安装的设备是2号机出口,柜的后半部分安装设备是10 kV I段、II段联络刀闸。工作前,检修项目部工作负责人接到当日的运行人员(业主单位人员)通知,检修试验工作票的措施已完成后,其未与业主工作负责人及运行人员共同到现场检查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作业也未验电,即组织作业,作业过程中,工作人员触碰到I段、II段联络刀闸的上端,导致触电。该事故表面上看,是工作人员不小心触碰带电设备造成,暴露了施工管理粗放、混乱等问题:一是技术管理不到位,业主未认真组织外部检修单位开展安全技术培训和交底,工作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对现场设备系统不熟悉,业主审核不严,编制的安全技术措施存在漏洞;二是施工现场管理不到位,未严格根据《电业工作安全规程》来执行检修工作;三是作业人员工作随意,未经确认,超越工作范围;四是现场监管不到位,业主监护人、检修项目部均未尽到现场管理责任。为有效防止类似事故发生,必须加强对检修项目的管理,通过认真编制检修安全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并严格制执,实现检修安全标准化管理,是改变粗放管理的有效手段。
二、检修安全标准化的内容和做法
对检修实行安全标准化管理,是为预防事故发生,优化检修秩序而提出的,具体是指对检修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制定一系列标准,检修人员务必依据标准进行作业。
1、检修安全技术标准。在检修安全标准化制度中,以检修安全技术为核心,其作用是避免发生各类安全事故及各种损伤,为工作人员营造出安全的工作环境,安全技术标准是检修活动安全的基本保证。为保证检修的安全性,核电各有关部门需与检修部门共同对现场环境、设备开展风险分析及危害辨识,并制定防控方案,在所有检修工作开始前,需做出规范性、统一性标准。
在辨识危害时,应将工作现场内的运行状态及工作人员的活动行为考虑到位,只采用一种方法进行危害辨识存在着不全面性,要把多种方法综合使用,以达到全面辨识危害的目的。风险控制与分析是检修安全技术标准的主要部分之一,在风险分析时,必须选用具有实用性、可行性、可操作性及科学性的标准。对某些风险只有改进技术或安装硬件设备,才能对其进行控制,这时可选择“目标管理”计划;而作业程序需修订、重新制定,但不选用装设硬件设备的风险,选择的方案为“运行控制”。检修安全技术来源于现场、应用于现场,最终服务于现场检修活动的安全需要。
2、检修安全管理标准。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每名检修工作人员对检修工作的认识程度有所不同,检修安全管理标准化是在对人员的管理层面制定标准要求,其监督和规范的对象是检修工作人员。安全管理涉及电厂的生产、设备、环境、信息等各方面,因此,必须按正规程序设置专门的组织机构指导和开展工作。为确保其能顺利行使职能,单位应任命合适的工作人员,避免在工作期间出现人员变动,影响组织机构对安全工作管理的连续性。此外,为确保检修过程中信息流通顺畅,还应设置固定的信息传递渠道,比如在厂内局域网设置OA工作平台,以便电厂和检修单位双方进行沟通,协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要保证检修过程的安全,还要做好贯穿整个过程的培训工作,使检修人员明确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发生意外事故时的应急措施等。
3、检修安全工作标准。检修安全工作标准是针对检修单位各岗位所作的具体规定,包括岗位职责、工作要求、检修应达到的目标等,其制定的根据是《电业工作安全规程》等国家或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的行业准则,目的是杜绝违章指挥和违规作业,以确保检修安全。例如某处需要电源接线作业,作业前由专业负责人对检修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使检修人员明确检修时存在的危险因素,办理用电作业票前,检修负责人要到现场进行确认,工作中做好联互保,监护人不得随意离开等。
三、实施检修安全标准化管理
1、关注管理现场文明生产。检修工作应根据“五检”(检查时间、由谁来检查、检查项目、检查标准、由谁来落实检查结果)、“五按”(线路、程序、规范、时间、指令)来进行。现场文明生产的管理水平可反映出电厂整体管理水平,是否根据制度管理来执行拆卸设备的工作,是否有序、整齐摆放拆卸下来的零部件,是否执行定置管理工器具,作业完成后是否料清场地清,设备见本色、无堆积杂物等。每周评比规范检修作业组,同时给予其嘉奖。
2、施工现场执行与管理标准化检修作业。《检修程序》中对检修作业的众多方面做出了要求与规定,例如,检修项目验收管理、标准化检修作业、质量管理、施工进度管理、重要技术、不符合项管理、工程监理管理、方案管理、外委项目管理、调试检修设备程序等,同时也制订了对应的考核方法。作业班组应将检修安全标准化作业落实到位,并把作业相关文件如技术交底清单、施工技术方案、工作票、质量工艺卡、检修文件包等妥善保存,方便安全质保人员进行独立监督。专业技术负责员应对分解设备作业的前期、中期及组装后的采集数据进行实时掌握,并熟悉质量检查控制点和检修作业进度状况,根据安全质量验收标准完成全部项目和工序的验收和签字。
3、要做好检修过程中的监督管理,确保各项标准得到严格执行。每日召开检修协调会,对标准执行情况进行检查通报,加强对违反标准的行为进行考核,确保标准的权威性和标准执行的强制性。
4、不断总结完善,持续提升标准化管理水平。检修安全技术标准、检修安全管理标准和检修安全工作标准构成了检修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根据国家、行业相关标准的修订和管理要求的提升,各标准本身需相应修订,各标准之间的融合也需不断完善。因此,必须对体系不断总结、完善和提升,才能符合不断进步的管理要求,持续发展,体系才有生命力。
四、结语
目前,现役的电厂存在两种检修模式:一种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的传统电厂自身拥有检修队伍,配备相应的检修人员,对电厂设备设施进行检修;另一种是九十年代后建设的新型电厂,为节约成本一般自身不设立专门的检修队伍,如有检修任务,大都采用招标方式,将检修作业发包给其他检修单位进行。针对这两种检修模式在安全方面存在的利弊,对电厂检修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制定一套安全、标准的检修规范非常有必要。因此,为建立最佳管理秩序,获得良好的管理效益,确保检修安全,必须根据目前特点,探索新的管理方式以获得最佳效果,检修安全标准化管理的应用,就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汤海.电厂检修管理模式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0).
[2]兰世海.电厂检修安全标准化管理方法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04).
[3]黄晓明.电厂检修模式及安全标准化管理方法的探讨[J].科技展望,2016(05):108-108.
作者简介:
佟隆磊;性别:男;民族:满;出生年月:1983.11.28;籍贯:内蒙古乌海市;学历:本科;毕业院校:华北电力大学(北京);职称:中级工程师;现就职于:华能集团北方联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包头第一热电厂;单位省市及邮编:内蒙古包头市,014010;
论文作者:佟隆磊,李纲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2
标签:作业论文; 工作论文; 标准论文; 电厂论文; 设备论文; 标准化管理论文; 人员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