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关系需要科学把握_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文

坚持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关系需要科学把握_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文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科学把握的重大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关系论文,科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138(2012)06-0007-07

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上所作的报告,高屋建瓴、总揽全局,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为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政治、思想和理论基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科学把握若干重大关系。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与制度的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由基本路线、根本任务、总体布局和战略目标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基本路线是总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核心内容;根本任务是取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要求;总体布局是支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形式;宏伟目标是蓝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结果。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紧密结合,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全面概括了我们党领导人民在波澜壮阔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艰辛探索的重要成果和基本经验,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要求和客观规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依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内在联系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反映了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是深深植根于中国大地、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统一思想、凝聚意志、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过程中,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逐步形成的一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是我国各项具体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项具体制度的法律规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过程,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来源、发展动力和检验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提供了鲜活的实践经验、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经验总结、理论升华和科学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根本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规定、价值目标和发展方向,使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更加清晰,理解更加深刻,把握更加准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制度化规范化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提供了稳固载体、丰富内容和可靠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相互贯通的、不可分割的。道路是实现途径,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我们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永无止境,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也永无止境。

二、解放思想与改革开放的关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最亮丽的红线是解放思想、改革开放,最激越的号角也是解放思想、改革开放。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解放思想、改革开放,我国未来的发展也必然要靠解放思想、改革开放。能否在解放思想上开辟新境界、在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至关重要。

改革开放以前,有两个障碍严重制约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一是思想僵化;二是体制僵化。思想僵化导致一切从本本出发,教条主义盛行;体制僵化致使经济发展缓慢,社会失去生机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改革创新的事业,而解放思想始终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解放思想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统一。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进程,我们党在实践上的每一个重大发展,理论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工作上的每一个重大进步,都是与解放思想息息相关。正是坚持解放思想,我们党才打破了思想上的僵化状态,深刻地总结了历史经验,全面地分析了基本国情,准确地界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科学地制定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一系列方针政策,开启了创立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面对变幻莫测的国际风云,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所以能够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从科学发展到社会和谐,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等,这一切无不是解放思想的光辉结晶,无不显示出解放思想的独到价值和特殊魅力。如果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髓在于走自己的路,那么走自己的路的根本在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正确地认识中国国情,创造性地解决中国建设和改革中的重大问题。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一次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续写了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一个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成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如果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那么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来衡量,用建立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的要求来衡量,用形成一整套比较完善、比较定型的制度的要求来衡量,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和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还需要继续深化,我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还需要继续拓展。只有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深深植根于实践沃土,积极回应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愈益呈现出鲜明的实践特色;才能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鲜活的实践经验、广阔的发展前景,愈益呈现出鲜明的理论特色;才能与中华民族发展进步要求贯通起来,深深融会在整个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愈益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才能彰显与时俱进的品格,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愈益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

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犹如一座划时代的丰碑,30多年来一直高高耸立在神州大地,始终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解放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条件,既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又为改革开放扫清了思想障碍;改革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实践,既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源泉,又为解放思想奠立了坚实基础。不解放思想,一切从本本出发,即使发现原有的理论脱离实际也不敢越雷池一步,就不可能改革开放;不改革开放,因循守旧,夜郎自大,凡事都要率由旧章,也不可能解放思想。没有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离开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也没有中国的明天。

三、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关系

实现科学发展,从结构看就是实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人、社会和自然永续发展的统一;从过程来看,就是实现速度质量效益、消费投资出口、人口资源环境、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从动力看就是实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的统一;从效果看就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由此可见,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并行不悖。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基本国情是人口多、人均资源少,同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相对落后状态。要解决我国经济社会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关键在于发展,首当其冲是经济发展。同时,经济发展是政治进步、文化繁荣、社会稳定的物质基础,只有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才能顺利实现。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物质财富的创造始终是发展的核心,只有物质财富不断增加,其他各方面协调发展的目标才能实现。如果离开了经济发展,整个社会发展就失去了依托。所谓发展是硬道理,其硬的依据就在这里。因此,对于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我们既要坚持统一论,又要坚持重点论;既不能以经济发展代替社会发展,也不能因强调发展的全面性而否定经济发展的基础地位。

科学发展需要在解决矛盾和问题中逐步实现。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诸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居民住房、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矛盾和问题。在劳动就业方面,农村剩余劳力再就业、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等问题依然严峻。在就医就学方面,看病难看病贵、上学难上学贵等问题依然突出。在社会保障方面,制度体系还不健全,部分群众生活还有困难。在环境保护方面,人民群众对改善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实践昭示我们,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必须通过发展的途径来解决。这就要求我们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改革、发展、稳定要统筹兼顾;东部、中部、西部发展也要统筹兼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要统筹兼顾;人口增长、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也要统筹兼顾;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要统筹兼顾;先富群体、后富群体、未富群体的利益诉求也要统筹兼顾。只有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秩序与活力、人文与自然的关系,既有效保护发达地区和先富群体的发展活力,又切实改善贫困地区和未富群体的生活境遇,使全体人民平等参与发展过程,共同分享发展成果,才能确保国家平稳度过经济起飞期和社会转型期。

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必然要求,具有内在的统一性。科学发展所倡导的发展的理念、以人为本的原则、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统筹兼顾的方法,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总结,具有普遍的真理性,对促进社会和谐也完全适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科学发展着重从发展的角度求和谐,社会和谐着重从和谐的角度求发展;科学发展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前提和动力源泉,社会和谐是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可靠保证;离开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离开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

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关系

文明作为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积极成果,是人类创造的各种社会财富的珍贵结晶,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等文明形态。

物质文明主要指人类在改造世界过程中所创造的积极的物质成果,它表现为物质生产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改善。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从事其他一切社会活动的前提和基础,离开了这个前提和基础,其他一切社会活动便无从谈起。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的物质需求处于各种需求的基础层次,因而只有物质生产发展了,物质生活改善了,人们的需求才会转向较高层次,才能萌生从事其他社会活动的愿望和要求。因此,只有加快物质文明建设,创造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使国家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使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才能筑牢国家发展繁荣的强大物质基础,才能筑牢全国各族人民幸福安康的强大物质基础,才能筑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物质基础。加快发展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选择、人民的选择,能否正确把握发展问题,直接关系到人心的向背、事业的盛衰。

政治文明主要指人类在改造世界过程中所创造的积极的政治成果,它表现为政治制度的完善和政治关系的和谐。政治文明作为与政治愚昧、政治腐败、政治专制相对立的政治范畴,主要包括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政治行为文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是人民当家作主,本质特征是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实践要求是民主与集中相结合、效率与公平相统一、活力与秩序相协调。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建设民主政治和法治国家为目标,以坚持民主、协商、自治、包容为取向。正因为如此,对于体现人类政治文明的优秀成果,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历来持开放态度。因为在政治文明领域,本质问题是政权掌握在谁的手里,路线纲领和方针政策代表谁的利益。至于政权的构成形式、运行机制和具体管理方法等,都不是本质问题,而仅仅是一种工具性手段,只要是先进、合理、有效而且适合中国国情,就可以借鉴和汲取,并把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借鉴人类的文明成果同改革创新结合起来。

精神文明主要指人类在改造世界过程中所创造的积极的精神成果,它表现为精神生产的繁荣和精神生活的充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主要包括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两个方面,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和吸收外国优秀文化成果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明形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立足中国,放眼世界,重视传统,面向未来,不仅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的本质要求,而且体现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其根本目的在于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践证明,在当代中国,只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才能成为全社会的精神旗帜,把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因此,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要加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而且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以便在国力的综合上形成优势。

生态文明主要指人类在改造世界过程中所创造的积极的生态成果,它表现为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态环境的宜人。具体说来,生态文明是以保护自然环境为基础,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和谐共生、永续发展为宗旨,以建立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为内涵,以自然再生产、社会再生产和人类再生产良性循环为取向的一种人类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对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工业文明使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达到了极致,然而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表明,地球再也没有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的国家,发展的资源约束和环境约束日益突出。要做到永续发展,就必须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在重塑发展标准的基础上,建立包括经济指标、社会指标、生态指标在内的发展指标综合评价体系,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使人们世世代代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

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文明结构中,物质文明是前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政治文明是根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可靠的政治保证;精神文明是灵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生态文明是条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既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过程,也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推进的过程。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必须通过物质文明建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不断增强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使人民物质生活更加丰富;通过政治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使人民政治生活更加民主;通过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发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使人民精神生活更加充实;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使人民生活环境更加优美。只有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有机统一中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五、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的关系

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向世人昭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同社会主义的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找到了一条实现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道路,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找到了一条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正确道路,实现了中华民族的沧桑巨变。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摆脱国家贫穷落后面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的百年追求与梦想。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通过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经过60多年的不懈探索和奋斗,中国生产力迅猛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影响日益扩大。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朝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继续前进,是中国人民坚定不移的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是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的现实需要。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历史悠久、情况复杂的大国,没有一个坚强有力的政治核心,没有一个能够把全国各族人民凝聚起来共同奋斗的崇高目标,就没有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就没有民族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安居乐业。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实现不同利益关系的正确协调,使全体人民紧密团结起来,形成统一的意志和稳定的环境,为着共同理想、共同目标、共同事业而共同奋斗。

经过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我们党的历史方位发生了重大变化:一个是党所处地位的变化,即长期执政;一个是党所处环境的变化,即改革开放。这两大变化既集中反映了我们党所取得的全部胜利、成就和进步,又集中反映了我们党今天所面临的全部风险、挑战和考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目前,党的建设方面特别是党员干部队伍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少数党员干部党性不纯、作风不正,信念动摇、意志衰退,精神萎靡、工作消极,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弄虚作假、虚报浮夸,独断专行、软弱涣散,以权谋私、贪图享乐。其中腐败问题已成为影响人民群众对党的信赖的主因。腐败降低了社会道德水准,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割裂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能否有效防治腐败,关乎人心向背,关乎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是一个带根本性的重大问题。

在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的条件下,我们党要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就必须既善于在自己领导的伟大事业中不断改革创新,又勇于在自身建设的伟大工程中不断改革创新。党不断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使自身的思想观念、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是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基本条件,也是党自身实现现代化的内在规定。道理很明显,我们党担负着领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作为领导这一事业的党自身也应当是现代化的。因为党的先进性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可能一劳永逸,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党勇于自我扬弃,不断超越自己在以往发展过程中确立并行之有效而今天已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那一部分思想观念、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只有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状态、改革创新的思想作风、改革创新的工作方法把党建设好,我们党才能永远走在时代的前例,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理论优势和制度优势,真正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更好地担负起执政兴国的历史重任。

在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之间,伟大事业为伟大工程提供资源和环境,伟大工程为伟大事业提供动力和保证,二者紧密相连,缺一不可。但从根本上说,我们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以及组织制度、领导体制、活动方式和工作作风能否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要求,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因此,继续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使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以及组织制度、领导体制、活动方式和工作作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要求相适应,是党领导人民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前提,也是党战胜各种风险、经受各种考验、应对各种挑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可靠保证。

六、国内大局与国际大局的关系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现代化,国内要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国外要存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在当今时代,任何国家的发展都不可能离开整个世界的发展孤立地进行,而整个世界的发展必然会对一个国家产生深刻的影响。只有把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起来,妥善处理我国同国际社会的关系,才能有效驾驭各种复杂局面,切实维护我国的发展利益和安全利益。因此,要以维护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既立足于自己的发展,又善于从国际形势和国际条件的变化中把握发展方向、用好发展机遇、创造发展条件、掌握发展全局,从而为我国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从国际国内形势的相互联系中把握发展方向。当今时代,国际国内形势的相互联系日趋紧密。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有着十分特殊的国情,又是在极为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推进民族复兴大业。实践昭示我们,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说,仅仅懂得中国国情是不够的,还必须准确把握与中国国情密切相连的时代潮流。不了解中国国情,就不懂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基础;不认识时代潮流,就不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走向。因此,要把握国家发展的正确方向,必须在把握国情上下工夫,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及其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清醒认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进程;必须在观察世界上下工夫,密切关注世界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军事、外交等领域的新变化,准确判断国际形势发展的总体趋势。在此基础上,把国际国内两个方面因素结合起来思考,科学把握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以便制定出既符合中国国情、又符合时代潮流的发展方略,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从国际国内条件的相互转化中用好发展机遇。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结果,也是世界历史潮流和国际环境发展变化的必然。要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就必须把有利的国际条件转化为有利的国内条件,充分利用当今世界总体和平的环境加快国内发展,充分利用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推动民族复兴;必须把有利的国内条件转化为有利的国际条件,努力以中国的发展促进世界的发展,以中国的稳定促进世界的稳定,不断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利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顺利实现国家富强、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美好理想。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比重由1978年的1.8%上升到2010年的9.3%,进出口总额占全球的比重由1978年的不足1%上升到2010年的11%;实际使用外资累计超过7800亿美元,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0%,对国际贸易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2%。中国人民不仅自己稳步走上了富裕安康之路,而且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从国际国内资源的优势互补中创造发展条件。地理大发现后,全球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开始了直接交往,在世界范围建立起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一些大国崛起的共同特征,就是善于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扩大生产边界和消费边界。我国文化资源厚重,自然资源丰富,人力资源充足,市场资源潜力巨大。但我国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一些战略资源比较缺乏,资本资源尚不充足,技术专利资源处于劣势,人力资源素质总体不高,市场资源空间有待拓展。因此,我们不仅要充分发挥国内资源的优势,而且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充分借助国际资源的力量,在国际国内资源的相互流动中实现优势互补。这就要求我们始终立足国内,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国内各种资源要素,使我国的资源优势发挥最大效能,形成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为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内在基础。同时,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和利用资源,通过互利互惠获得国际资源要素,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外部支撑。

从国际国内因素的综合作用中掌握发展全局。当今时代,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不断提升,世界对中国的影响也在不断加深。一方面,我国国际影响力和营造外部环境的能力逐步增强,如我国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战略、经济运行状况和外贸发展走势以及对国际经济形势的判断和举措、对国际热点问题的立场和态度等,都会对国际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国际环境对国内大局的作用也在加大,如世界经济波动、全球贸易走势、国际金融市场起伏、国际资源供求状况、国际安全局势变化等,都会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综合考虑国际因素与国内因素之间的相互交织和相互影响,是掌握我国发展全局,顺利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注意国际因素的国内效应,密切关注来自国际上的各种风险,积极采取防范和应对措施,防止外部因素干扰和影响我国发展大局;必须注意国内因素的国际影响,密切关注国际社会对我国国内政策和国内问题的反映,妥善回应国际社会的关切,有效引导国际舆论,使我国发展获得更多的国际支持,在深刻变动的国际格局中始终处于主动地位。

七、共同目标与共同理想的关系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现阶段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在本世纪头20年,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是现阶段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为这个共同理想、共同目标而奋斗,就是现阶段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这个共同理想、共同目标和共同事业,集中体现了我们党执政兴国的使命要求,是保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政治上的团结和道义上的一致,克服艰难险阻、赢得更大胜利的共同思想基础和强大精神动力。

党的十六大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发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号召,党的十八大又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的宣示,既彰显了小康社会建设过程与建设目标的统一,也彰显了我们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自觉和高度自信。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做出更大贡献的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把党的宏伟目标、国家的发展前景、民族的复兴伟业与个人的幸福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集中体现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具有令人信服的必然性、广泛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为我国现阶段的共同理想,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代表着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方向。我们党领导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根本目的是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共同目标,进而实现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共同理想。今天,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共同目标,进而实现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共同理想。因此,共同目标与共同理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不同阶段的目标和理想,其中共同目标是共同理想的必经阶段和坚实基础,共同理想是共同目标的必然趋势和崭新境界。

实现共同目标与共同理想,就意味着曾经有过辉煌历史的中华民族经过不懈奋斗,彻底改变近代以来落后挨打的局面,使中华民族重新站在世界各民族前列,以巨人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一共同目标与共同理想,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力量,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正确选择,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保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崇高追求,已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广泛共识。这一共同目标与共同理想,描绘了美好生活的蓝图,展示了民族复兴的前景,既是对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也是对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生动再现。只有用这一共同目标与共同理想去凝聚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力量,才能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和团结和谐的精神纽带,才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在共同目标与共同理想的激励和鼓舞下,中华民族必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上流光溢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再造辉煌!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坚持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关系需要科学把握_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