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媒体、移动终端、大数据:影响新闻生产的新技术因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终端论文,新技术论文,因素论文,媒体论文,数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今天的传媒业面临的技术冲击,是前所未有的。尽管技术因素不能决定一切,但如果无视新技术带来的影响,固守传统媒体的思维与工作方式,那么在新技术浪潮的冲击下,终将变得越来越被动。
目前传媒业更关注的是媒介融合的影响,但与媒介融合这一趋势并行的,还有另外几个将对传媒业产生深远影响的技术背景,它们分别是:社会化媒体、移动终端和大数据。
一、社会化媒体:开启“用户为中心”时代
尽管社会化媒体的应用在互联网1.0时代已经出现,但在1.0时代,整个互联网是以门户网站为核心的。但门户模式是对传统大众传播模式的沿袭,在某种意义上,与网络本身的特性是相违背的,门户时代只能算是网络传播的热身阶段。
而今天的Web2.0时代,互联网的重心正在转向社会化媒体。也可以说,互联网关键的变革之一,便在于从门户时代转向社会化媒体时代。社会化媒体真正代表了网络传播对传统大众传播的冲击。
尽管人们对于社会化媒体的定义没有达成共识,但一般认为,社会化媒体是基于用户社会关系的内容生产与交换平台。社会化媒体的主要特征有如下两个方面:
一是内容生产与社交的结合。也就是说,社会关系与内容生产两者间是相互融合在一起的,社会关系的需求促进了社会化媒体平台上的内容生产,反过来,这些平台上的内容也成为连结人们关系的纽带。这些内容并非全都具有公共价值,但社会化媒体平台的传播机制可以很快地在无数的信息碎片中将有公共价值的内容筛选出来。
二是社会化媒体平台上的主角是用户,而不是网站的运营者。因此,论坛、游戏、即时通信、博客、视频分享、问答、维基、SNS、微博、LBS,甚至电子商务,都是社会化媒体应用。换一个角度看,今天互联网上的应用,除了各类基于Web模式的门户网站和搜索引擎外,其他几乎所有的应用都或多或少具有社会化媒体的属性。
社会化媒体可以有不同的偏向,例如,即时通信、SNS等是偏社交的,而博客、微博是偏媒体的。但无论最终表现出哪个方向的偏向,社交与媒体二者的逻辑关系却是清楚的:社交及社会关系是基础,而媒体的功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如果认为偏媒体的平台是以媒体属性为基础,再将社交嫁接在这个之上,那么这仍然是传统媒体时代的思维。在这种思维之下,恐怕难以真正理解与运用好社会化媒体。
社会化媒体对新闻生产与消费模式都会带来重大的冲击。而无论是从新闻生产还是新闻消费角度看,其影响的核心,都是用户成为了中心。
(一)社会化媒体影响下的新闻生产模式——公民新闻与专业媒体平分秋色
社会化媒体的发展带来了公民新闻活动的繁荣。对于公民新闻活动的认识,不能仅限于新闻的发布或传播这个层面,而应该把公民的各种新闻信息生产行为综合在一起考察,包括新闻的采集、发布、整合、传播,也应包括与之相关的评论和其他活动。
社会化媒体时代,公民新闻的力量必然不断上升,最终与专业媒体相抗衡。这将使得未来传媒业的生产模式发生质的变化。
公民新闻主要用以下方式影响着新闻的生产:
原创性生产:一些具有一定新闻素质的网民,有意识地参与到网络新闻生产中,他们有时所提供的是完整的新闻报道或新闻评论。在博客、微博等平台中这样的原创性新闻生产越来越多。这些内容与专业机构的新闻生产的结合也越来越密切,其中图片报道、视频报道被专业媒体接纳得更多。
启动性生产:网民有意或无意地向媒体提供的新闻线索,是帮助媒体寻找报道题材、启动报道的一种方式。
资源性生产:网民参与各种形式的网络调查,为新闻报道提供了一定的报道素材与背景。网民的微博、博客以及BBS的各种帖子,也都可能为网络新闻报道提供丰富的资源。
增值性生产:网民通常会通过论坛、博客、微博等转发自己认为好的或是有意思的新闻。这种方式虽然并不直接生产新的新闻,但是,它使新闻扩散,从而实现新闻的增值。在更多的时候,即使网民不直接传播、扩散新闻,但是,他们在各种网络空间中发表的与新闻有关的评论,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事件或新闻的关注度。这是对新闻价值的另一种提升。
互动性生产:有些新闻的生产过程,本身就需要受众的参与,例如,网民与新闻事件当事人或嘉宾的在线交流。
整合性生产:很多网民不直接进行原创性新闻生产,但是,他们对媒体的新闻进行筛选、整合,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进行重新编排,从而为其他网民提供有序的新闻资源。在博客中,这样的生产行为是大量存在的。微博中一些用户的转发,也是这样一种新闻的选择与整合。
这六个方面,有些是网民的原创性生产活动,有些则是对专业媒体内容的一种“再生产”过程。
尽管很多研究者与从业者对公民新闻的碎片化持否定态度,但在某种意义上,网民带来的碎片化的信息,是对由大众媒体垄断带来的信息不平衡状态的一种补充。它们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参照、相互校正的可能。虽然每个网民只是提供的一些零散的“碎片”,但是,当那些关键的碎片拼贴在一起时,当它们与专业媒体所提供的图景组合在一起时,最终呈现出来的景象,会比仅仅由专业媒体所描绘的景象,要更为丰富、立体、真实。
公民新闻不仅影响了新闻的生产过程,而且以某些方式影响着整个传媒业:
公民新闻所涉及的事件、话题、新闻素材等,可以成为某种参照系,受众可以以此为参照对专业媒体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客观性、全面性等进行评判。公民新闻也在一定意义上代表着受众的需求与兴趣,能与公民新闻形成呼应的媒体,更容易得到受众的认同。
社会化媒体所谈及的新闻事件、话题,也越来越多地成为媒体报道的由头或起点,在一定意义上说,社会化媒体的议程正在影响着专业媒体的议程。
公民新闻活动的影响积淀下来,会变成公众的某种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虽然不会完全决定专业媒体的报道活动,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专业媒体的价值取向与判断。
此外,公民新闻在很多情况下是专业媒体报道的伴随性传播,即对专业媒体报道的扩展性、跟进性报道,这些传播活动会形成“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正反馈效应,这种效应是一种调节机制,对于专业媒体的传播效果形成影响,这种影响累积起来,也会影响到专业媒体的力量对比。
在这样的形势下,专业媒体仍然需要坚持自己的“专业优势”,但这种坚持,应是建立在对用户地位与作用的重新认识上,建立在对公民新闻价值的尊重基础上,建立在对自己的专业角色与职责的重新定义上。
(二)社会化媒体影响下的新闻消费模式——个人门户兴起、大众门户式微
除了推动公民新闻的力量不断强大外,社会化媒体还将从另一个方向对专业媒体形成挑战,那就是“个人门户”对人们新闻信息消费模式的影响。
以RSS、SNS、微博等技术为基础,每个人都可能在新媒体平台中构建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人门户。个人门户既是人们与外界进行双向信息交换的“窗口”,也是他们构建自己社会关系的平台,同时还是网络化生活与工作的基点。一旦这种个人门户形成,人们对于门户网站、媒体网站的首页的直接访问会逐渐减少,这也就意味着未来的新媒体传媒格局中,类似于门户网站这样的绝对的“权力中心”可能会减少。换一个角度说,个人门户使每一个个体成为信息传播的“中心”,这将对现有的大众传播模式形成挑战。
与门户时代点对面的传播模式不同,社会化媒体平台上,新闻信息的传播更多的是以个人的关系网络(或者说社会网络)为渠道的。人际关系网络不仅承载着人际传播的功能,也承载着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的功能,其中大众传播的功能尤为突出。也可以说,人际网络成为了大众传播的“基础设施”。
看上去,人际关系网络中并没有传统大众传播机构中的“把关人”,但是,它也存在着一种内在的“把关”。这种把关可以从两个方面体现出来:
具有公共价值的新闻信息的凸显,依靠的是平台上所有用户的“投票”。人们选择发什么或不发什么,评论什么或不评论什么,就是一种基于鼠标与键盘的投票。这种投票不仅直接体现着公众对信息价值的评判,也直接影响着信息传播的广度与深度。
对于用户个体来说,自己的社会关系圈子,成为了自我定制的信息源,这些信息源成为新闻信息个性化的重要保障。
也因此,社会化媒体为信息的个性化服务提供另一种思路:人们的社会关系成为一个过滤网,将满足个人需求的信息筛选出来。
当然,在这样的时代,能够提供具有公共价值的新闻与信息的媒体,仍然具有重要价值,它们将在社会整合方面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但在个人门户时代,它们需要放下身段,进入社会化媒体平台,学习和掌握这个平台的传播规则,争取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成为这个平台的标杆。
二、移动传播:重新定义新闻生产与消费的时空
手机开启了移动数字传播的温饱时代,平板电脑等将移动传播升级到小康时代。但这些都只是移动传播时代的开始。移动传播是数字传播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新飞跃,它所带来的影响目前还只是展露出冰山一角。
(一)移动传播改写新闻生产的时空观
移动终端不仅是信息消费工具,也是新闻生产工具,在移动状态下快速地进行新闻的发现、判断与传播,成为对媒体人的基本要求。
这也意味着新闻生产的时间被进一步压缩,在这样一种高压的状态下如何保证新闻的质量,这不仅是对新闻人的挑战,也是对媒体现有的新闻生产流程与机制的挑战。
移动终端也使得新闻生产的空间发生了变化,基于文字、图片、视频等手段的新闻现场直播成为常态,来自现场的新闻生产将在未来的新闻生产中占据越来越大的份额。这对于媒体的生产手段与流程同样是一种挑战。
另一方面,这些直播,并非都是由专业媒体人提供的。更多的时候,新闻的直播,是新闻事件的当事人、现场目击者等普通人带来的。
普通人的直播,可能没有专业的水平与角度,但它们却也往往能补专业媒体的视角的不足。在一些重大的事件中,往往会出现多人的直播,这无形中形成了一种自发的协作,虽然每一个人只在某一个特定的时空上有所贡献,但很多人的直播汇聚起来,其角度可能更为多样,时空跨度更大。
更重要的是,这些来自公众视角的直播,再经由社会化媒体传播,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感同身受,使更多的人成为事件的“卷入者”或参与者,这种“卷入”会放大事件的影响力。
普通人的直播,还会涉及到很多专业媒体所关注不到的社会局部或细节,甚至将它们放大成为热点。这不但意味着媒体上的社会议题更为丰富,更意味着政府机构、企业以及个体,将被置入更多的“监控摄像头”之下,一个失态、一个失误,一旦被这些摄像头捕捉,就有可能成为公众的焦点,其后果难以预计。
因此,全民新闻直播的影响,不仅在于其直播带来的现场感和卷入感,还在于它使“新闻”的覆盖空间变得更广,任何人都有成为新闻事件主角的可能。
(二)移动传播改写信息消费的时空观
尽管目前人们对于移动终端的认识主要限于手机、平板电脑和电子书等终端,但是移动终端在未来的发展,将超乎人们的想象。
2010年1月,LG公司公开展示了其最新的研究成果,这就是柔性的(可以弯折的)电子纸显示器。这款产品尺寸和一张A3幅面的报纸大小相似,重约130g,而其厚度也仅为0.3mm,可以说与印刷报纸的外形已经越来越接近了。2012年3月,LG公司宣布6英寸大的柔性电子纸正式开始量产。除了LG外,索尼等公司也在开发柔性电子纸。
2011年9月初,《纽约时报》的R&D实验室研发的互动“魔镜”基本成形。这面“魔镜”不仅可以像普通镜子一样照人,还可以提供信息服务、日历、备忘录等功能,人们可以在洗漱时观看《纽约时报》发送的头条新闻、视频、查询天气情况等,镜子也会根据人们事先设置的行程进行提醒。根据人们的衬衫,镜面还可以给出佩戴领带的建议。在生病服用药物期间,镜子还可以通过扫描药瓶瓶身的射频识别标签,列出比药物说明书更便于理解的药物服用处方以及注意事项。这面魔镜还有发送短信、购物等功能。[1]
2011年11月,索尼公司将眼镜式的3D OLED显示器推向市场,佩戴上它看视频的效果相当于在750英寸的“影院般虚拟屏幕”上观看2D或3D电影。
2012年4月,谷歌对外公布了它的谷歌眼镜计划,开发中的谷歌眼镜能提供拍摄照片、视频聊天、天气信息、导航信息、日程提醒等14种服务,由用户声控操作或所处环境触发,其功能与手机相似。6月,在谷歌的I/O开发者大会上,谷歌眼镜正式发布,预计2013年年初推出市场。
越来越像纸的“电子纸”,眼镜式的显示器甚至眼镜式手机,以及未来的一切物体,都可能成为终端,移动传播既可以由人们身上携带的各种便携终端来满足,也可能由人们在时空转换中所遇到的一切终端(如镜子、墙壁、地板等)来提供。人们在一切情境下,都可能处于媒介与终端的包围之中。
移动传播使碎片的时间与碎片的空间都有了信息到达的可能,这也将逐步改变人们的信息消费习惯,人们对于碎片时间的利用成为信息消费中的常态,但这也有可能导致信息阅读的碎片化。如何提供更好的信息碎片的整合手段,也成为媒体优化信息服务的一个关键。
移动终端也使得“位置”这样一个地理变量成为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关键变量之一。过去媒介市场细分中的地理变量通常是指“地区”这样的大范围对象。但是,在移动传播日益发展的今天,地理变量有了新的含义。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服务就代表了利用地理变量来提供服务的新方向。LBS是通过移动运营商的通讯网络或外部定位方式(如GPS)获取移动终端用户的位置信息,并以此为基础向用户提供特定服务的一种业务。LBS服务使得地理变量有了两个方面的拓展:一是地理变量的精准化;二是地理变量的移动性。而人们在空间的不断转换中,会产生需求上的变化。因此,个性化信息服务,不再是一种简单的分众服务,而是针对在某个特定空间中的人提供那个空间与情境中所需要的信息。
当然,当人在任何时间任何空间都被媒介所包围,信息过载的问题也将变得更为严重,人们的私人空间也将因为个人信息的过分暴露而面临更多的侵扰甚至威胁。人会成为媒介与信息的主宰者还是奴隶,将是一个严肃的问题。
三、大数据时代:数据成为新闻的“富矿”
今天的时代,已经被称为“大数据”时代。“大数据”(Big Data)这一概念,首先是指信息或数据量的巨大。数据的单位,已经从G和T发展到P、E、Z等为计量单位。①有资料称,2011年全球的数据量达到1.8Z。[2]此外,“大数据”时代也意味着数据的处理、分享、挖掘、分析等能力将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数据之间的交换和相互利用也变得十分频繁。
大数据时代的出现,与很多因素相关,除了政府机构、媒体、企业等提供了更多的数据外,用户数据、社会化媒体平台上的UGC、移动终端的地理信息、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等,也使信息的数量急剧增长。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处理,也需要“云计算”等技术做支撑。
目前,“大数据”的概念及其价值更多的是被IT业和企业营销领域所关注,但事实上,传媒业也将是受到大数据时代冲击的主要行业之一。
(一)大数据时代数据成为新闻的核心资源之一
传统媒体时代,新闻的核心资源,是记者通过采访、调查获得的第一手情况,它们更多的是对某个具体场景的描述、对某个状况的定性判断以及人们对于某个事件的具体意见和态度等,数据往往只是起辅助作用。
但多年前在西方出现的计算机辅助报道学,已经在探讨以数据为基础挖掘新闻、解释新闻的方法。那些公开或者隐蔽的数据,成为了记者发现新闻选题、拓展新闻深度的重要资源。
而在大数据时代,除了政府、机构、企业等公开发布的数据外,媒体、网站所拥有的用户数据、用户生产的内容,也是重要的数据资源。
与记者在某一个视野有限的观察点上对事物进行的观察与分析不同的是,数据可以揭示更大范围内的情状与规律。例如,华尔街“德温特资本市场”公司利用电脑程序分析全球用户在社会化媒体中的发帖,以判断民众情绪,依据分析结果决定如何处理进行股票操作。其原则是:如果所有人似乎都高兴,买入;如果大家的焦虑情绪上升,抛售。借助这些的数据分析,该公司获得了很高的收益。[3]尽管这不是一个媒体的例子,但是,它已经显示出对大规模数据进行挖掘的意义。
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将使得物体的状态数据可以由它们自身所携带的装置向互联网传送,这些数据也将成为未来新闻报道的重要来源。记者的信息采集、现场观察与新闻分析等工作,会因为这些数据的出现而受到影响,很多时候,这些数据对于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状况的揭示会比记者的观察与调查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数据不仅可以作为新闻报道的内容,也可以作为了解受众的依据,通过数据对受众的心理、需求以及行为习惯等进行分析,可以提供更符合受众需要的新闻报道。个性化的新闻信息服务也是以数据分析为基础的。
(二)大数据时代提升技术在新闻生产中的地位
当数据成为新闻生产的核心资源时,与数据有关的统计、分析与挖掘技术,也就成为了新闻生产新思维的支持工具。
美国IT杂志《连线》记者史蒂芬·列维发表文章,称计算机有可能代替人生产90%左右的新闻。文章引用了一家名为Narrative的公司的例子。这是一家拥有大约30名员工的美国公司,它们运用Narrative Science算法,大约每30秒就能够撰写出一篇新闻报道。这种计算机撰写的新闻稿可以是关于美国篮球比赛的消息,可以是一家公司的盈利声明,或者是根据微博信息综合写出的赛马消息。这样的文章曾经在《福布斯》等著名出版机构的网站上获得发表。这些文章读起来也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般生涩僵硬。虽然这些文章并没有专业评论员写的生动,但他们却能够将最新的比赛结果快速地传递给读者。Narrative Science能够通过收集iPhone手机用户在应用程序Game Changer中输入的比赛数据写出一篇新闻报道。2011年该软件通过收集相关信息写出了大约40万则关于少年棒球联盟的新闻报道。2012年这一数字预计将达到150万。[4]
尽管计算机代替人来写新闻稿,主要限于某些特定的新闻题材,但是,这样一个事实启发我们,当新闻报道对于数据的依赖日益增强时,人在这类报道面前,已经没有明显优势,甚至在有些情况下处于劣势。
事实上,2004年开始,谷歌、百度的新闻(或资讯)频道,就已经依赖搜索技术和计算机算法来进行新闻的整合以及在网页上的呈现。尽管计算机算法对新闻内容的编排原则相对简单,未必能像编辑那样传达复杂的“版面语言”,但对于那些更愿意自己来进行新闻价值判断的受众来说,这样的新闻呈现也有它独特的魅力。
与此同时,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处理,需要“云计算”等技术支持,也需要大型的数据处理的服务器集群,数据处理的权力将日益集中于相应的硬件与软件服务的提供者那里,这也使得技术对于媒体的制约能力进一步增强。
(三)大数据时代对数据的呈现、分析与解读提出更高要求
大数据时代使数据成为新闻报道中的重要资源,但这并不意味着新闻报道是数据的堆积,信息爆炸时代需要的是对信息更明晰的呈现、更准确的分析和更深层的解读。
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在国内外的媒体中,信息图表(Infographic)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信息图表是将信息、数据形象化、可视化的一种方式。根据道格·纽瑟姆(Doug Newsom)的概括,作为视觉化工具的信息图表包括:图表(chart)、图解(diagram)、图形(graph)、表格(table)、地图(map)和列表(list)等。[5]
信息图表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数据可视化:把抽象、枯燥的数字形象化,以加深人们对数字的认识。
提示新闻要点:将一条新闻中的重点内容用信息图的方式提示出来,使人们更好地关注、理解和记忆这些要点。
图解过程、梳理进程:将一个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用图表方式进行梳理、整合。
揭示关系:将新闻事件中诸如人物关系、利益关系、结构关系等各种关系用信息图表方式梳理与揭示出来。
展现情状:利用信息图表展现事物的形势、状态等。
整合内容:运用Flash等技术制作的图表,也可以作为信息素材的组织手段,它能将不同时间、不同来源的内容或稿件进行有机的结合。
在很多媒体,信息图表不但是对文字新闻的扩充与延伸,也被当作了独立的新闻形式,成为提升新闻原创性、应对新闻竞争的一种方式。有些新闻网站已经开设了专门的图表新闻栏目,例如新浪的“图解新闻”、搜狐的“数字之道”、网易的“数读”等。许多报纸也在进行类似的探索。也有些媒体将以数据为主的新闻称为“数据新闻”。
在这样的时代,对于新闻人来说,用数据说话、用图说话,将变得与新闻写作同样重要。但信息图表的创作,是一个综合过程,选题、角度的策划,数据的采集或发现,信息图表的形式选择与制作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相应的思维方式与能力支持。其中,运用相关软件进行数据采集、分析的能力,对于新闻人的挑战尤其明显。但这也许是新闻人不得不面对的,也是新闻教育改革要应对的一个新形势。
社会化媒体、移动终端、大数据,这些新技术因素,直接影响着媒介融合的进程,传媒业在媒介融合时代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对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深刻认识基础上。
①计算机中存储信息的基本单位是字节(Byte)。一个西文字符用一个字节存储,一个汉字需要两个字节存储。其他单位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分别为:1K=1024Byte,1M=1024K,1G=1024M,1T=1024G,1P=1024T,1E=1024P,1Z=1024E.
标签:大数据论文; 社交网络论文; 社会化平台论文; 社会化电子商务论文; 数据新闻论文; 用户分析论文; 新闻报道论文; 电子纸论文; 社交媒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