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共产党新一届领导人对台政策的几点看法_两岸关系论文

关于中国共产党新一届领导人对台政策的几点看法_两岸关系论文

中共新领导对台政策面面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共论文,领导论文,对台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今年3月11日在参加十届人大一次会议台湾代表团审议时,就台

湾问题发表了重要谈话。依笔者寡见,这是胡锦涛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以来,就对台政策发表的最全面、最系统的谈话,从中人们可以看到中国大陆新领导对台政策的脉络和框架,值得认真揣摩和研究。

台湾有媒体将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概括为“胡四点”。当然,他就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对台工作提出的“四点意见”是通篇讲话的要义所在;然而,他对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台工作的评价,以及对两岸关系现状和与之关联的国际态势的评估,文字不多但言简意赅,亦不宜忽略。任何政策的制定,都是基于对形势的分析与评估。因此,要了解胡锦涛“四点意见”的来龙去脉,就有必要研读他对涉台形势的看法。笔者认为胡锦涛总书记所做三个结论均值得注意。其一,他说“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实现了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祖国统一大业取得新进展。”这就是说,历史和实践证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是正确的和行之有效的,因此,它仍将是大陆新领导所坚持的对台基本方针。其二,他说“这些年来,我们应对挑战,排除干扰,大力推动对台工作,取得了重大成果。”笔者认为,这里提到的挑战和干扰主要是指2000年3月主张“台独”的民进党上台和美国布什政府执政后对台政策的摇摆对两岸关系造成的影响。他对这一段对台工作的评估是“取得重大成果”。做这样的评估显然是经过认真的推敲和分寸拿捏的。这就是说,今后反对“台湾独立”、“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言行,排除对统一进程的外来干扰,仍是大陆对台工作的重要内容,大陆对此不会掉以轻心。其三,他说“国际社会普遍坚持承认一个中国的基本立场,两岸关系的基本格局和发展趋势没有改变”。这就是说,民进党上台3年来,尽管在岛内搞什么“渐进式台独”、“文化台独”、“台湾正名”,在岛外搞什么“闯关外交”、“放火外交”、“过境外交”等等,但并没有改变岛内民众求和平、求安定、求发展的民意取向,也没有改变岛内的选民结构,民进党仍是少数党,而其“拼政治”、“拼选举”的施政路线,却使岛内政争激烈、经济滑坡,民众普遍质疑民进党的施政能力;在国际上,也未能动摇国际社会所普遍遵守的一个中国政策,相反,民进党当局的这种“四处放火”的盲动,却提高了相关国家的警惕,使它们更加明确了一个中国的政策界限。经过3年的“听其言、观其行”,大陆对两岸关系的评估是“基本格局和发展趋势没有改变”。民进党当局如果不改变其分裂立场,今后只能继续在“独木桥”上踽踽独行。

胡锦涛总书记对近年大陆对台工作和涉台形势所做的上述评估,应当是他提出“四点意见”的依据和出发点。这“四点意见”则显示出两大特征。一是大陆新领导对台政策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二是体现了中共十六大所倡导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

他首先强调“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其实,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也不是现在才有的政策。自1949年以来,台湾当局在大部分时间内也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只是在李登辉掌权后才有步骤地背弃了国民党的政策,越来越猖獗地推行分裂路线。但是广大台湾民众还是反对分裂国家的。2000年,虽然由于李登辉分裂了国民党,致使民进党得渔翁之利而上台,但陈水扁只得到不到40%的选票,这说明多数台湾同胞是不支持“台独”的。维护国家的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观和价值观。这也是中华文明得以绵延不绝地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3年前,台湾学者黄彰健先生在《联合报》上发表过一篇题为“了解中国历史文化,解开海峡两岸的结”的文章,论述了这个问题,现将该文开宗明义的第一段摘录如下:

孔子作《春秋》。《春秋经》书:“(鲁)隐公元年春王正月”。《公羊传》说:“王者孰谓?谓文王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春秋之义大一统,以统一为贵,故后世中国史学有正统论,重视国家的统一。对那些分裂国土,自立为王者,均予以谴责贬斥。

中华民族维护国家统一的优秀历史文化传统深深地植根于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超越了时空、地域和族群的界限。台湾1992年通过的国家统一纲领的第一句也是“国家的统一,在谋求国家的富强与民族长远的发展,也是海内外中国人共同的愿望”。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天经地义的。因此,胡锦涛再次强调:“在这个事关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大是大非问题上,我们的立场是坚定的、一贯的。”胡锦涛提出的其它三点意见,即大力促进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团结两岸同胞共同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是大陆一贯的对台政策。台湾有个别的评论把大陆基本对台方针的连续性说成是“了无新意”,这是一种危险的迷思。大陆对台政策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对于促进两岸关系的良性发展,推动统一事业的顺利前进至关重要。这表明大陆对台政策是透明的,是可预测的,是说话算数的,是“阳谋”。试想,如果大陆的对台政策也和现今台湾当局的大陆政策一样,今天保证“四不一没有”,明天又鼓吹“一边一国”,嘴上说“善意”,行动在挑衅,那么两岸之间、台海地区岂不早已乱相横生、危机四起!毫不夸张地说,大陆对台政策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对潜伏着严重危机的两岸关系和台海地区来说,是起着“定海神针”的作用。从战略层面上看,能保持政策的一贯性和稳定性,能“以不变应万变”,是掌握战略主动的表现。可以预期,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新领导的对台基本方针仍将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和江泽民关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但另一方面,在贯彻基本方针的具体政策上,胡锦涛将会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局势的发展而不断提出新的对策和措施,也就是十六大所倡导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精神。只要简单回顾一下历史即可看到清晰的脉络。在实现国家统一的问题上,大陆的目标是始终如一的,但政策经历了解放台湾,和平解放台湾,“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等几个发展、调整阶段。在一个中国的问题上,原则是不变的,但在不同时期则赋予了它不同的内涵,从所谓的“旧三句”到现在的“新三句”。胡锦涛在讲话中重申了“新三句”,即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同时,他还说“新三句”“就是要表明,中国是两岸同胞的中国,是我们共同的家园”。这为“新三句”增加了新的注释,就是说,站在一个中国的立场上,两岸同胞没有主次和从属的区别,不存在“矮化”台湾同胞的问题。

在“三通”问题上,大陆一直坚持“政经分离”的原则,但具体的政策则不断地细化和具体化,不久前大陆又把两岸通航定位为“两岸航线”,进一步为两岸通航排除政治障碍,表现了更大的诚意和灵活性。在“春节包机”的问题上,虽然大陆对台湾当局坚持的“单向曲航”并不满意,而且由台湾航空业者独占商机,但大陆方面仍然予以大力支持,使“春节包机”功德圆满。大陆的态度应当是一些台湾同胞所说的“以大事小施以仁”吧。伊拉克战端开启之后,为了旅客安全,大陆又同意台湾民航班机取道昆明、成都、乌鲁木齐飞欧洲。笔者认为,像这样有益于两岸合作和人员交流的事,大陆新领导不但会乐观其成,而且会不计私利地予以推动。

可以预期,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新领导,在落实“四点意见”时,会不断推出适应形势发展的新举措。在恢复两岸政治对话与协商的问题上,大陆的态度始终是积极的而且做好了准备。十六大报告就提出了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暂时搁置某些政治争议,尽早恢复两岸对话和谈判,并具体提出了三个“可以谈”,即结束两岸敌对状态,台湾地区在国际上与其身份相适应的经济文化社会活动空间,以及台湾当局的政治地位。这三个问题都是台湾方面最关注的问题。胡锦涛也表示,愿意和台湾方面“务实、平等地进行协商,妥善处理台湾方面关心的问题”。笔者相信,一旦两岸恢复谈判,大陆会表现出更大的诚意,提出更务实的建议,端出“牛肉”来。但是,鉴于当前民进党当局无意明确接受一个中国原则,甚至幻想可以绕过一个中国原则而造成两岸政治接触的既成事实以为明年选举捞取选票,两岸政治对话与协商一时尚难恢复。胡锦涛的“四点意见”显示,大陆新领导今后对台工作的重点是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和团结台湾同胞共同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就是说,工作的重点将放在所谓“低政治”的领域之内。这无疑是既务实又有所作为的政策选择。

在经贸文化领域内,大陆将继续执行不以政治分歧干扰两岸经贸文化和人员往来的政策,以“双赢”为出发点,以“三通”为主线,进一步密切两岸经贸合作与人员往来。台湾有一些人对大陆积极发展两岸经贸关系的政策有所误解,认为大陆是“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是“以经促政”。鼓吹“戒急用忍”者则从敌视大陆的立场出发,视“三通”和两岸经贸合作为冲跨他们“台独”堤坝的洪水,并为此提出台湾经济将被“空洞化”、“边缘化”等耸人听闻的“理论”。对经贸问题有些了解的人都知道,经贸关系本质上不是“零和游戏”而是“正数和游戏”,也就是说,进行经济和贸易往来的各方,虽然会有相互竞争、利益冲突等各种矛盾,但经贸往来最终都会有益于双方经济的发展,是一种双赢的“正数和”。两岸的经贸关系更是双赢的范例。台湾鼓吹“戒急用忍 ”者说,台湾对大陆的近400亿美元投资“掏空”了台湾,造成严重失业。但是他们有意隐瞒了问题的另一方面,那就是,正是因为有了这近400亿美元的投资,台湾在和大陆的贸易中获得了1000多亿美元的顺差,没有这笔顺差,台湾的对外贸易早就会出现赤字了。此外,正是由于对大陆的投资,台湾把因工资、地价等成本上涨而陷于困境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大陆,不仅使它们免于破产、造成更严重的失业,而且使它们在大陆获得“第二春”,企业规划进一步扩大。对于台湾整体经济来说,对大陆的投资使它能以“软着陆”的方式实现了从传统产业到高新技术产业的结构调整。对大陆来说,虽然付出了1000多亿美元逆差的代价,但台胞的投资为大陆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引进了大陆需要的产品、技术和管理经验,扩大了大陆的内外贸易。大陆经济的发展,台胞是做了重要贡献的。正是因为两岸经贸关系有利于双方,所以大陆一直不遗余力地予以推动;而李登辉的“戒急用忍”政策,民进党上台后两岸间的政治僵局,都未能阻止台商到大陆来发展。这一发展趋势肯定会继续下去,而且会进一步强化。

从目前的情况看,“三通”将是今年两岸经贸关系的聚焦点。2003年台湾选举的序幕现在已经拉开。“泛蓝”和“泛绿”两大阵营对决的态势已经浮现,但是双方谁强谁弱尚难断言,变数仍多。台湾舆论多认为明年选举将是争取中间选民的对决。对民进党而言,要争取中间选民就必须在两岸关系上做文章。民进党内要求淡化“台独”色彩、向中间“转型”的呼声在升高,但是还没有达到使它在一个中国原则这样的“高政治”议题上做出重大转折的程度。因此,属于“低政治”范畴的“三通”问题很可能成为民进党“拼选举”的一个重要筹码。年初,民进党当局放出风说,它已经完成了“三通”对两岸关系将造成何种影响的评估,但一再推迟公布评估结果。看来,民进党如何打“三通”牌将取决于它对选情的评估。由于选情无疑会错综复杂,估计民进党在两岸关系上将采取两手策略,时而会做出姿态,给人以“三通”有望的印象,以赢得盼望改善两岸关系的中间选民的支持;时而会故伎重演,挑起族群矛盾、制造两岸紧张以确保其“铁票”不至流失。这种策略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区都会有不同的运用。

胡锦涛在“四点意见”中重申了“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并对这一方针的内涵做了阐述,有两方面内容。一是台湾同胞是两个“重要力量”,“是发展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扩大人员往来的重要力量”和“遏制台湾分裂势力的重要力量”。因此,大陆对台湾同胞寄予殷殷厚望。可以说,祖国统一事业的推进是和台湾同胞作为两个“重要力量”的发挥有直接关系。二是,“争取广大台湾同胞理解和支持我们的方针政策”。大陆最基本的对台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争取台湾同胞理解和支持这一方针最为重要。由于受岛内对这一方针大量歪曲宣传的误导,很多台湾民众对“一国两制”有误解。譬如,“台独”分子把“一国两制”污蔑为“共产党统治”,歪曲为“既要向台北交税,还得向北京交税”。尽管如此,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开始了解和认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根据台湾的相关民调,仅在四、五年前,支持“一国两制”的民众还不到10%,而现在一些民间机构调查的结果已经达到30%,即使是台湾“陆委会”所做的民调也上升到17%。胡锦涛总书记说:“‘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说它最佳是因为,没有一国,就违背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意志,也就没有和平可言;没有两制,就不能满足台湾同胞当家作主、高度自治的愿望。笔者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两岸交流合作的进一步发展,绝大多数的台湾同胞会理解支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

胡锦涛的第四点意见呼吁两岸同胞和所有中华儿女团结起来,为实现国家统一和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共同努力。这说明,大陆推动祖国统一的出发点是为了中华民族复兴这一根本利益。在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流的今天,中华儿女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团结才有力量。

笔者研读胡锦涛“四点意见”后得到的最深印象是,中共新领导有能力和智慧把祖国统一事业推进到新的境界。

标签:;  ;  ;  ;  ;  ;  ;  

关于中国共产党新一届领导人对台政策的几点看法_两岸关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