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课堂;德育
前言:在社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学生的道德素养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认知和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时对于小学生的教育至关重要。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与数学知识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充分激发,不仅使学生学习知识,还获得道德修养的发展,真正的让学生得到全方面的成长,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发挥教师榜样作用
教师的形象会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有着很大的可能性会因喜欢某位教师而喜欢上课,当然,若是学生不喜爱某位教师,可能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数学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内容[1]。小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而部分小学数学知识抽象难懂,学生很难高质量的掌握。德育教育主要是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情操,教师的形象对学生来讲是有直接影响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语言与行为,让小学生爱上数学学习。教师的行为要以严谨为主,板书规范清晰,但是在教学中教师要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不要营造沉闷的数学课堂,这样的数学课堂对于学生来讲是无趣的,学生很容易就会产生压抑感,无法将学生的潜在能力激发。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强,模仿最多的人就是在平时经常看到的教师。因此,从事教师行业的人要具有高尚的品质,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对待科学保持严谨的态度,具备求知欲与克服苦难的精神。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的回答与提问,敢于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培养学生科学求真的精神,并强化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二、深入挖掘数学教材
小学数学教材是经过精心的编排,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因此,教师要将教材深入的挖掘,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元素,找准时机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教师要将德育教育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始终[2]。教师可以找到教材中数学家的故事,通过数学家的光辉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小学生都喜爱听故事,通过数学家的故事开展德育教育可以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教师可多为学生讲数学家的故事,不仅将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还有助于学生民族自豪感的激发。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搜集数学家的故事,让学生依据数学家的故事讨论与交流,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学习《圆》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将教材内容深入的挖掘,为学生讲述数学家的故事,有效渗透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祖冲之是世界数学史上第一次将圆周率(Л)值计算到小数点后七位,即3.1415926到3.1415927之间。他提出约率22/7和密率355/113,这一密率值是世界上最早提出的,比欧洲早一千多年,所以有人主张叫它“祖率”。利用祖冲之的故事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激发,为学生树立具有钻研精神、刻苦奋斗的帮助榜样,对学生进行感染与熏陶,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责任心。
三、联系学生实际生活
数学来自于生活,并且为生活而服务。数学知识与学生有着密切的联系[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紧密关系,构建生活化教学模式,将生活资源有效引入,利用生活案例,实现对学生的品格教育、思想教育,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深化学生的道德素养。
在《认识人民币》的学习中,教师为学生模拟购物,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在熟悉的生活背景中为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教师组织学生模拟购物,教师将已准备的铅笔、橡皮擦、本子、削笔刀、文具盒各十个摆在讲台上,标好价格后,进行现场交易,请一名学生当售货员,并说出当售货员的责任是什么?要求学生一定得尽售货员的责任,其它同学想好买什么东西,拿好钱排队到前面来买,要遵守文明购物的准则。教师结合实际生活为学生创设实践的机会,使学生体会做数学的乐趣,提高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达成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四、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并且兼具科学与严谨性的学科。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小学生来讲是极为重要的,特别是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学生认真负责、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任何习惯的形成都不是短时间就可以实现的,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因此,教师要正确的引导学生,对学生开展强化训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边看题目边思考问题,进而推导计算顺序。在学生做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坐姿与正确的书写习惯进行关注。而在学生做题后,教师要让学生检查与验算,达成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结论: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与正确人生价值观并不是一个短时间内就可以实现的教学目标,需要教师制定长期的教学计划,在逐渐的渗透中达成学生道德素养的提高。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深入挖掘数学教材,联系学生实际生活,还要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真正落实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教师要遵循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全方面能力,成长为综合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杨玉梅.略论德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9(31):118-119.
[2]赵峰,陈田勇.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26):87+89.
[3]陈如深.信息技术助力小学数学课堂德育渗透的实践探究[J].教育信息技术,2019(Z2):148-150.
论文作者:文次扎巴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0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数学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德育教育论文; 数学家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