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丝绸之路背景下广西与东南亚宗教多元文化融合研究论文

新丝绸之路背景下广西与东南亚宗教多元文化融合研究论文

新丝绸之路背景下广西 与东南亚宗教多元文化融合研究

张 可

(桂林旅游学院 文化与传播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摘 要 :宗教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作为中国新丝绸之路的重要对外衔接门户与东南亚各国之间的交往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东南亚各国的宗教文化具有多向维度传播的混合性特征、发展区域化特征和宗教政治化特征。因此,达成宗教文化认同共识、利用宗教文化区位优势弥补经济区位不足以构建新丝绸之路的“软实力”,是广西与东南亚地区多元文化融合的发展路径,同时也是广西与东南亚地区多元文化融合的重要助力。

关键词 :新丝绸之路;广西;宗教区位优势

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党在第十八届三中全会上确立了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倡议部署,“一带一路”正式成为中国的重要发展策略。“一带一路”是世界上跨度最长的走廊带,发端于中国,贯穿东南亚、南亚等部分地区,涉及沿线26个国家[1]100。“一带一路”的提出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使得不同文化、信仰、种族的国家之间能独立和谐地相互交往。

但不能忽视的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多都有宗教信仰,宗教是这些国家文化上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作为一个历史变量,宗教既发挥着助力作用,同时也存在着潜在风险,因此如何加以引导、使其发挥正面积极作用就成为“一带一路”的一个重要课题。广西作为中国“一带一路”的重要衔接门户,在与东盟各国交往中应该充分发挥与东南亚各国地域相近、文化相通的文化区位优势,尊重当地各国宗教文化,借助古丝绸之路纽带作用,以 “一带一路”为平台,通过文化融合的“软实力”外交,消除硬实力差异。

一、广西是重构新丝绸之路的重要对外衔接门户

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包括“海上丝绸之路”和陆地上的“丝绸之路”,广西作为沿海沿江地区,是华南、西南和东盟之间的交汇点。两千多年前,广西成为了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通往南亚地区的远航路线当时就已经开通了。作为有着悠久历史渊源的海上丝绸之路对外窗口之一的广西,应当发挥与东南亚各国陆海相邻的地域优势,打通到西南地区的开放支点,形成南部与中部参与海上贸易的国际通道,把经济贸易区域范围向南太平洋进行辐射,最大限度地发挥经济文化交流的作用,同时把这条途经广西的海上丝绸之路构建成为兼顾文化、政治、经济交流的具有多元功能的商业贸易路径。

广西作为重构新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一是立足于“一湾相挽十一国,良性互动东中西”的独特区位,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衔接门户。广西经济发展的历史基础相对于其他沿海省市来说较为薄弱,抓住这个国家战略有利于广西发挥自身优势,实现本省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释放“海”的潜力、激发“江”的活力、做足“边”的文章,正是国家对广西重要战略地位的希冀。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的重要讲话为广西的建设指出了方向,“三大定位”中要求广西将自身打造成“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中南西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一带一路”建设中,广西具有与东盟国家陆海相连的独特区位优势,这定义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广西可以作为门户面向东盟国家,推进东盟海上丝绸之路节点的建设。二是要实现全方位的门户衔接。广西既要衔接中国中西南部地区与东盟各国,同时又要衔接“一带”和“一路”,实现贸易、交通、金融、文化等方面的协同配套发展。把“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有机联合起来,实现深层次的、多方面的跨国合作。

由此可见,广西在“一带一路”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正因为这样的战略位置,广西与东南亚国家的交往更需要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通过文化上的相互尊重,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特别是宗教文化,作为人文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东南亚各国的分布和传播较为多元;另外,东盟各国的宗教政策也与我国国内的宗教政策较为不同,所以要更好地融入当地的文化就必须首先研究了解东南亚各国宗教的多元文化现状。

二、宗教文化是民族区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南亚是当今世界上宗教最多最复杂的地区。东南亚地理位置特殊,中国、印度、欧洲、阿拉伯等地区的文化都不同程度的传播进入。伴随而来的便是多元宗教文化,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儒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印度教等都在东南亚扎根,多元的宗教文化使得东南亚各地呈现出复杂多变的文化特征。

一是宗教与新丝绸之路的建设实施有着文化互补的密切关系。在各国文化系统中,宗教文化是其中的子系统,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和社会意识形态承担着人类文化载体的部分功能。当今世界内的许多矛盾和冲突都与宗教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中,宗教问题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从文明交流的角度来说,“一带一路”建设根本上是多元文化的互通建设,纵观古今历史,宗教与沿线区域的经济、文化、政治等层面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并且通过“一带一路”为平台进行传播互通[3]401。另外近年来随着各种国际势力的影响,东南亚各国的宗教也逐渐形成一种复杂的格局。宗教极端恐怖事件也开始有所行动和蔓延,在这样的境况下,对宗教的重视只能加强。

综上可见,东南亚的宗教信仰呈现出混合文化特征,其宗教一方面向外面扩张,比如南传佛教从泰国传播到老挝、越南等国;另一方面其他的宗教也随着殖民侵入传播到东南亚地区,比如菲律宾现行流传的天主教等,这种传播是双向的多维度宗教传播路径,是世界一体化的历史进程的体现[6]

东南亚的宗教信仰作用有增强的势头,特别是其中的伊斯兰教。伊斯兰教本身不仅仅是一种个人信仰,其教义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对教众有约束管理作用。伊斯兰教传到东南亚后带有明显东南亚地区的烙印,呈现出区域化特征。和中东地区的伊斯兰教文化相比,在东南亚流传的伊斯兰教从总体上可以说是被“东南亚”化的伊斯兰教,受到印度教、佛教影响,该地区的伊斯兰教更加开放温和[8]138-140。这里的伊斯兰政党和伊斯兰组织总体上主张伊斯兰教的世俗化和现代化,同时要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实现泛伊斯兰化。除了中东之外,东南亚地区也成为伊斯兰教文化的重要区域,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执政者都在寻求伊斯兰教发展的新模式。

综上可见,宗教作为民族文化的“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双刃剑的作用,我们应当前瞻性地预见这种蝴蝶效应,努力积极地引导发挥宗教在亚洲地域的积极作用,避免宗教的消极作用,不让恐怖极端分子有机可乘、利用宗教破坏新丝绸之路的建设和实施[4]66-67。达成宗教文化共识,构建亚洲同质文化圈,形成民族文化区位优势,通过与经济区位形成互补,推动中国与东南亚各国之间经济文化的共同进步。

三、东南亚宗教文化特征

宗教文化在东南亚国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东南亚各国由于自身发展轨迹都形成了多元混合复杂的地域文化范式[2]21-25。构建新丝绸之路在内核上需要把文化与经济统一起来,这就不能忽视宗教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

(一)东南亚宗教文化具有多向维度传播的混合性特征

东南亚宗教具有多向信仰维度特征。根据资料统计,目前东南亚信奉伊斯兰教的约占人口总数 2/5,大多数穆斯林聚集在印度尼西亚。信仰佛教的人数在东南亚国家中仅次于伊斯兰教,大约占东南亚人口总数的 1/3。信仰基督教的在东南亚居民中接近1/5,信仰罗马天主教的占绝大多数,其中大部分教徒生活在菲律宾。东南亚地区的泰国佛教信徒约占佛教徒总数的1/3,其次是越南和缅甸。由此可见,世界上存在的主流宗教在东南亚地区都有信徒,而且人数都占有一定的比重[5]21-26。各种宗教在传播到东南亚后,随着历史的演进此消彼长、经常出现宗教的变更和轮换。

发挥政府积极作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旅游宣传推广和中介服务,鼓励各地开展乡村旅游宣传活动,拓宽乡村旅游客源市场。依托电视、电台、报纸等传统媒体资源,利用旅游推介会、博览会、节事活动等平台,扩大乡村旅游宣传。充分利用新媒体自媒体,支持电商平台开设乡村旅游频道,开展在线宣传推广和产品销售等。

另外,佛教在这一带的传播也与我国有所不同。泰国、老挝、柬埔寨等地最终的宗教定位是小乘佛教,早先这些国家也曾出现过印度教、大乘佛教、小乘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等多种宗教信仰的更迭。但是随着历史上暹罗国的崛起,南下的泰族人把小乘佛教推进到柬埔寨、老挝等国家,使得其他宗教逐渐失去影响力。

菲律宾的宗教也是经历多次教派更迭流传,曾经早期佛教和印度教大规模在菲律宾传播,但是伴随着西班牙的侵入,天主教逐渐取代佛教,成为了菲律宾的主要宗教信仰。现在菲律宾93%的人都信仰天主教,南部地区摩洛人则信仰伊斯兰教。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11]。湖南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多样,具有重要的旅游价值、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在 “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湖南充分发挥 “一带一部”的区位发展优势和生态资源优势,立足源远流长、底蕴深厚的湖湘文化,不断探索湖南红色文化资源创新发展的策略,让红色文化真正地 “走出去”,能够进一步地展示中国形象、弘扬中国精神,让世界更多人们清晰地了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从而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话语权。

(二)东南亚宗教文化具有发展区域化特征

2.1 PCR法检测耐药基因结果 采用PCR扩增法检测99株CNS的耐药基因mecA,部分结果见图1;A组54株结核合并感染CNS中检出mecA基因50株,检出率为92.5%;B组45株非结核感染CNS中检出mecA基因38株,检出率为84.4%。

二是应努力发挥民族宗教等文化“软实力”因素的积极作用,利用“文化区位优势”与经济区位形成互补机制。宗教一方面是地缘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文化基因链条对外进行地缘文化衔接的重要手段。宗教作为一个变量影响着东南亚各国,在中国的全球化战略中,东南亚是我国构建外交战略的重要一环;发挥好宗教在公共外交中的实际作用,使宗教服务于“新丝绸之路”的决策。让不同的宗教传统和文化生活方式在不同的地缘板块间起到沟通、润滑的缓和作用,释放宗教文化的正能量,避免极端主义宗教分子利用宗教开展恐怖主义活动,以免破坏亚洲地缘文化同质圈的构建。以宗教的区位优势持续打造民族文化区位优势,通过其强大的动员力和社会资源补充经济贸易政治等区位交流,搭建国际宗教交流平台,持续为中国发展问题提供内在文化支撑,为“一带一路”发展做出贡献。

本研究结果显示,96.5%的学生认为此教学方法加深对整体护理程序的理解与应用。整体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计划、护理实施、护理评价)为框架,将护理临床业务和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系统化的一种护理工作模式[3-4]。在本研究中,情境模拟教学将模拟场境与临床中的整体护理模式相结合,在教室里提供真实情境的临床工作环境,使学生身临其境,真正实现与患者沟通交流的机会,同时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整体护理程序在临床中的实施。

在区位优势方面,作为独特“软实力”的宗教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与作用。其发展一直是动态的,宗教体系自身处于不断“聚合”和“裂变”的过程之中,传统宗教复兴和新兴宗教之间不断叠加和更替,使得宗教的完整性和连贯性在整个东南亚体系中呈现出区域化特征[7]120

另外,东南亚地区在宗教复兴思潮的推动下,传统的宗教派别例如泰国上座部佛教布萨羯磨制度和托钵制度实行传统回归。具有南传上座部鲜明地域性特征的佛教文化圈在东南亚地区形成了,在这个文化圈里面新旧交替的宗教正在糅合混杂,使得古老的佛教在现代文明中重新发挥出生机。

在东南亚地区,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信仰对当地民族更具有传统的影响力,特别是这一带传播的伊斯兰教,与中东保守的原教旨主义不同,属于现代主义的伊斯兰教派,在宗教思想上不似中东地区那般偏执和僵化,并且持有认同政教分离的基本政治态度。马来半岛的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宗教轮换从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到印度教等多次反复,直到 15 世纪伊斯兰教在马来半岛占据统治地位才逐渐稳定下来。

1.检验假说1的模型。为验证假说1,借鉴喻坤等人和Stein的研究方法,本文采用以下模型:[4][28]

(三)东南亚宗教文化具有宗教政治化特征

东南亚宗教与政治结合非常紧密,可以说宗教政治化、政治宗教化是东南亚宗教现状的另一大特点。泰国的南传上座部佛教、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伊斯兰教都可以说与当地的政治文化密不可分,宗教对民众的影响极为深刻。比如在泰国,佛教神王观念就为王权的存在提供合理证明,抬高统治者卡里斯玛权威和神圣性[9]171-173。泰国国王在本国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尽管泰国现行君主立宪制政体,究其原因是因为佛教赋予国王不可侵犯的神圣权威,各个派系相互斗争时都需要得到国王的权利支持。泰国如此,缅甸也是一样。宗教成为了缓和政治矛盾、避免社会过度分化的“文化挡板”,因此,应该引导宗教发展,积极发挥宗教在东南亚地区的正面作用,消减社会分化带来的断裂问题。

四、广西与东南亚宗教多元文化建设融合

(一)达成宗教文化共识带动新丝绸之路建设是广西与东南亚地区多元文化融合的长远目标

宗教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其存在和形成必定基于社会土壤,与社会时代相适应,因此,构建相同的文化价值观是宗教认同的根本。同一宗教在不同国家间交流、对话应该充分发挥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建立跨国的和平对话机制。伴随“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宗教的宗旨就是追求内外的和平。目前我国深入参加的宗教和平对话机制有世宗和、亚宗和,支持和强化这些对话机制并支持世界性宗教和平对话会议,有利于放大中国促进宗教和谐的历史经验。历史上为了当时社会的需求,宗教曾主动调整以适应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和南方丝绸之路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卓新平曾说过,丝绸之路不仅是中外政治、经济的交往之路,更是文明相遇、文化交流之路。丝绸之路的连接和保持亦有着重要的宗教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丝绸之路的生命力靠宗教的往来得以维系和延续,故而体现出其典型的宗教之魂。通过文化认同感的建立,以宗教和平交往为纽带,加强东南亚各国与广西之间的交易往来。广西是中国少数民族分布较多的地区,拥有特色各异的宗教形态,其中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和道教等几大世界宗教流派以及本地的民间信仰等在广西都有分布,造就了广西宗教多元分布的现状。广西作为丝绸之路对外的有机衔接门户,与东南亚各国毗邻,当地少数民族与境外相同民族跨境而居,民族同根、文化同源、信仰同一。正因为与这些地区民族国家的宗教文化相通,在边疆的民族团结和处理邻国关系等方面广泛发挥着重要影响。

金,因为品质而尊贵;梦,因为绚丽而多彩。这座北方小城,正一步步践行着自己的“黄金梦”,正用自己手中的颜色描绘着未来的美好蓝图。

(二)利用宗教文化区位优势弥补经济区位不足构建新丝绸之路“软实力”是广西与东南亚地区文化融合的最佳路径

利用宗教区位优势逐步建立文化合作平台,使“走出去”战略得以实施。应该意识到影响边境一体化效应的因素是非常复杂的,单以经济因素来保持这种优势是比较脆弱的,同时还应该利用文化来进行补位。边境地区一体化效应可以从文化区位入手,利用伊斯兰教与南传佛教形成合力在经济商贸往来中推进东盟国家与中国广西多维度、多方面的沟通交流。在文化区位优势中,以广西与东盟的地缘宗教文化主体为基础,开拓两地之间多渠道的分层外交。不同的宗教同时出现于一个外交场域之内,并在不同的层面发生作用,所有的宗教形成一种合力,共同支撑起宗教与外交的立体关系平台;随着国际交往的进一步深入,公共外交平台日益成为传统外交的补充手段。可见,建设两国利益共同体,一方面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在文化上相互尊重、相互独立,减少新丝绸之路的项目实施的文化风险;另一方面以经济贸易手段和区域联合凝聚共同利益形成纽带作用,发挥新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国际政治的认同,构建具有亚洲特色的合作模式,立足宗教文化认同优势区位互补作用,共同构建“和平的新一代丝绸之路”。

(三)尊重东南亚各国文化发展方式打通新丝绸之路中的多元文化隔阂是广西与东南亚地区多元文化融合的最终落脚点

宗教、经济发展最终是融于社会文化之中的,文化在整个现代文明的进程中有着深远而长期的影响。东南亚国家大多身处北回归线以内,气候、温差、地理因素相似使得他们自身的文化在先天上具有内部相似性。但是在后天历史发展中,东南亚各国发展轨迹不甚一样,有的国家宗教以佛教为主,例如泰国、缅甸等;有的国家以伊斯兰教为主,如马拉西亚、印度尼西亚等;有的国家以基督教为主,如菲律宾等。各国文化表征根据其宗教和历史的影响各自发展扩大,最终形成该国独具特色的文化风格。这些风格与我国特别是与广西壮族还是有区别的,壮族作为我国人口基数最大的少数民族,其宗教特色以花婆、师公信仰等民间宗教为主要形式,这与东南亚国家的主流信仰、甚至当地的民间信仰有较大区别。在新丝绸之路的政策倡导和实施下,广西作为衔接门户成为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衔接纽带应该尊重彼此之间的文化差异,团结我们之间的共通文化,使之成为纽带中的核心部分,长足深远地影响彼此的合作环境。通过文化的结合,使文化成为最终落脚点才是新丝绸之路发展的保障。我国外交的展开应当从不同层面、途径利用宗教的区位优势进行推进,在引导和发挥宗教文化区位优势的同时要注意到宗教的历史发展阶段和连贯性,综合把握和打造广西与东南亚之间的文化价值观,通过宗教之间的相容互通推进“新丝绸之路”的和平建设。

综上可见,在新丝绸之路的背景下推动广西与东南亚宗教多元文化融合应立足于东南亚民族文化的本身特征,通过达成宗教文化认同、弥补区位经济不足和尊重文化多样发展方式等手段达到彼此间的沟通和谐,以求借助古丝绸之路的纽带作用,打造“一带一路”的平台规模,利用文化的“软实力”外交,融合消除各国之间硬实力差异,共同发展和谐繁荣的经济市场和文化交往。

参考文献:

[1]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刘绯,张立平,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2]郑筱筠.“一带一路”建设与宗教风险研究——基于可能性和必要性视角[J].世界宗教研究,2016(6).

[3]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秦青,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4]王皓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宗教风险的基本类型[J].中国宗教,2017(3).

[5]卓新平.丝绸之路的宗教之魂[J].世界宗教文化,2015 (1).

[6]习近平.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5/14/c_1120969677.htm.

[7]彼得·贝格尔.神圣的帷幕——宗教社会学理论之要素[M].高师宁,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8]秦永菊,李颖.多元文化融合与信息素养相互影响的概念模型[J].前沿,2014(3).

[9]邱仁富.文化共生与和谐文化的构建[J].兰州学刊,2008(5).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Religious Multicultural Integration between Guangxi and Southeast Asi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Silk Road

ZHANG Ke

(School of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Guilin College ofTourism,Guilin 541006,China)

Abstract :Guangxi is an important external link to reconstruct the new Silk Road. Religious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national location cultur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Silk Road. Religious cultures in Southeast Asian countries have a mixed feature of multi-dimensional communication,regionalizationof development and religious politicization. Therefore,to achieveacommon understanding of religious and cultural identity values,to make use of the regional advantage to make up the inadequacy of regional economy and to construct the soft power of the new silk road is the development path and long-term goal of multicultural integration between Guangxi and Southeast Asia which is also the import drive to integrate the multi cultures of Guangxi and southeast Aia.

Key words :new Silk Road;Guangxi;religious cultural advantages

中图分类号 :D822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 :2018-11-22

基金项目 :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新丝绸之路多元文化背景下广西与东南亚各国之间宗教风险及调适机制体系研究”(2018KY0678)

作者简介 :张可(1987-),女,辽宁岫岩人,桂林旅游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哲学与宗教文化。

文章编号 :1004-1877(2019)01-0054-05

(责任编辑 刘文杰)

标签:;  ;  ;  ;  

新丝绸之路背景下广西与东南亚宗教多元文化融合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