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_数学论文

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_数学论文

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要解决好的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数学教学论文,多媒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伴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计算机在社会各个领域里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普及和应用,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教学手段,已在不少数学课堂教学中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1)教学课件过多依赖于整课式课件;(2)课件中存在着过多无关信息干扰;(3)教学过程中计算机与其他媒体优化组合不够;(4)教学中过多依赖多媒体的视觉信息,造成学生的身心发展受阻.如何解决好上述问题呢?下面就结合自己多年来进行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的实践及体会,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采用片断式课件替代整课式课件

传统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无论是商品化的课件还是自制课件,绝大多数都是整课式的.由于整课式课件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按固定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很容易把师生的手脚束缚在一个预设的“圈子”里,使得师生之间无法进行有效沟通.为弥补不足,可采用片断式课件替代传统的整课式课件,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参与,片断式课件重点用来帮助教师讲清楚用其他教具所不能讲清的问题,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静变动,微观变宏观,抽象变形象”之功效.例如,在讲解整式乘法公式(a+b)[2]=a[2]+2ab+b[2]的几何方法证明时,可设计一个片断式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通过动态分割演示,作出两条辅助线,恰好把一块边长为(a+b)的正方形(面积为(a+b)[2])分割成边长分别为a和b的两个正方形(面积分别为a[2]和b[2]),以及两块邻边分别为a和b的矩形(两块面积相等均为ab),一共分成四小块矩形,引导学生观察分成的四块小矩形与被分的大正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上述公式巧用几何的方法得以证明,引导学生观察分成的四块小矩形与被分的大正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上述公式巧用几何的方法得以证明,而且这种证明方法非常形象直观,学生容易理解,足以使学生体会其证明方法的奥妙!又如,我们可以用《几何画板》、Graph、Maple、Mathematica、Mathlab、Excel等软件的强大作图功能作出二次函数的图象并研究其性质,演示图形的翻折、平移、旋转(如全等三角形等),利用动画研究例题教学中的动点(如点的轨迹)、动直线、动圆问题(如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圆幂定理等.采用片段式课件,可以化静为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构建开放性、激发兴趣性、体现辅助性.从而充分挖掘计算机的功能优势,积极创设适合学生主动探究的环境,只有把计算机作为探索、发现、发展数学概念,开发想象能力的有效工具来使用,才能真正地体现出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的魅力.

二、把握好课件的选材,排除无关信息的干扰

针对一些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课件中存在过多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信息,造成无关信息干扰.多媒体为数学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先进的、多功能的表达方式,但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制作成课件搬上课堂,要把握好课件的选材,不要片面去追求课件的外观,而忽视了真正的主题,设计数学课件要力求内容简洁、清晰,能促进理解.例如,板书和推导过程所涉及的内容,不宜做成课件来展示,最好由教师在黑板上一边讲解一边板书推导.对于大多数数学实验探究性的内容也不宜制成课件来展示,否则可能会因缺乏真实感,弄巧成拙.我们应该选择那些用其他教学手段难以表达或不能表达的内容,作为制作多媒体课件的题材,要把握住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的最佳时机和位置.中学数学教学手段现代化必须是教学内容与媒体运用的最佳吻合,切不可为了形式而生硬地使用现代媒体,不用现代媒体手段也能讲得很好的内容,可以坚决不用,以免造成无关信息的干扰.

三、充分利用计算机与其他媒体进行优化组合

不少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数学教学时,缺乏必要的计算机与其他媒体间进行优化组合的意识,导致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媒体不当,或是采用的媒体过分单一,造成了课堂教学中时空上开放性的缺失,阻隔了师生间情感的交流,丧失了教学上创新的机会,也使得学生的思维及主体意识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掘.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首先是要选准媒体的类型.教学媒体是贮存和传递教学信息的工具,是教学信息的载体.在实际数学教学中,应根据教学任务和要求,灵活地、恰当地选用媒体,切不能片面否认传统教学媒体.特别要注意到,教学内容本身在进行动态的教学之前,已经静态地存在于教科书或备课本上了,它们本身也是一种视觉的教学媒体,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左半脑及抽象思维.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应结合使用,在数学教学的感性阶段,宜采用非言语媒体;而进行到教学的抽象阶段,则应更多地使用言语媒体.再者,要尝试运用计算机片断式多媒体课件、黑板(板书)、实物投影仪(教具、学具、作业)等进行优化组合,能较好地弥补不足,更好地体现出时空上的开放性,以及情感上的交流性和教学上的创新性.数学教学是有相应规律的,必要的分析归纳过程和运算推理过程最好还是通过板演呈现,这样才能较好地暴露出师生双方的思维过程.例如对大多数的概念、定义、公式、法则、定理、歌诀等的呈现还是在黑板上边说边写边改要比直接用屏幕展示要好得多.

四、调控好课堂教学节奏,重视学生思考与参与,注重情感态度的交流,充分发挥课堂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进行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时,由于大量使用事先就已经输入好的内容,很容易造成课堂教学节奏进行得过快,使一些学生的思维跟不上,课堂教学很容易演变成为一种“满堂电灌”,造成师生间情感的缺失,削弱了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造成了课堂教学中不能充分发挥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因而,首先要注意控制好课堂教学的节奏,重视学生的思考与参与.比如,用计算机展示例题或习题的解答过程时,要注意一步一步的给出答案,而不是一下子显示出全部的答案,否则学生上数学课就如同看电影一样,没有充足的思考时间.一些调查也显示,不少的学生更喜欢数学老师以写板书的方式进行演算,而不是用计算机的展示来替代板书.事实上,如果教师把一个解答过程或证明过程输入电脑的话,不仅会增加工作量,延长了课件的设计时间,更为重要的是,若学生的思路与教师事先想好的思路有出入时,课件就可能很难应对此类“异常”情况.总之,对于例题或习题的解答过程,教师在黑板上书写就行了,不必做到课件中去,否则效果可能反而不好,教师板书也有助于控制课堂教学进行的节奏,避免教学过程进行得过快,教学中最好能够多给学生一些参与的机会,比如可以请部分学生上黑板演算,或是借助展示台展示一些学生的随堂练习解答的过程,教师甚至还可以考虑让学生上台进行简单的演示操作,这样做,一方面可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课堂学习的氛围,另一方面也避免了教师上课只知一个劲地点鼠标,而缺少与学生进行必要的交流.在学生做课堂练习中不要盲目使用人机交互,要把握好反馈的时机,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并适时消除学生思维上遇到的障碍,从而把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从当前的以演示型为主向互动型转化,真正实现学生对自己知识的建构.其次,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师生间情感态度交流的作用,避免“满堂电灌”.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般有两个心理过程:一是感觉——思维——知识的过程;二是情感——意志——性格的过程.智能的形成和发展是这两个过程协调发展的结果,单纯强调某一过程只会事倍功半.无数教育科研的实践表明,即使是数学教育,情感在其中也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可以说,情感是数学教学中的润滑剂、催化剂,没有人的情感就没有对数学学习的热爱及对数学真理的追求.过多的依赖于媒体,或是进行“满堂电灌”,势必会削弱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其三,要充分发挥课堂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虽然多媒体软件的表达能力十分强大,引入课堂后,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但它仍然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不能取代教师的作用,即使是最现代化的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仍需充分发挥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我国著名现代教育技术专家李克东教授也指出,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过程中,必须以现代教学理论作指导,防止出现从传统的“满堂灌”到现代的“满堂电灌”.所以我们在开发和使用课件时,不仅要重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也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总而言之,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的立足点应是“辅助”,而不能是替代,更不能是赶时髦,摆花架子.许多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仍然必不可少,恰当地使用现代媒体,能锦上添花;若过分地强调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的作用,会导致平庸、单调的操作,师生之间缺乏交流,而且会造成学生思维和推理的单一化,以致对学生的智力发展,包括直观思维、创造性思维以及想象能力等数学思维品质造成不利的影响.

标签:;  ;  ;  ;  

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_数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