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仁宏1 敖俪元2
1 福州市第六医院康复科 350001;2 福建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脾胃科 350003
【摘 要】目的 分析中医传统关节粘连松解术在足踝部损伤术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择取某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足踝部损伤患者62例设置为本次的观察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进行中医传统关节粘连松解术进行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比较治疗前后的踝关节背伸与跖屈角度差异显著,P<0.05;比较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踝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足踝部损伤患者而言,在术后康复治疗中采取中医传统关节粘连松解术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早日促进疾病的康复,值得推广并应用。
【关键词】足踝部损伤;康复治疗;关节粘连松解术;中医
踝关节主要是由人体胫骨与腓骨下端关节面与距骨滑车[1]组合而成,该类关节可以进行背伸与跖屈活动[2],目前临床上对踝关节损伤患者给予西医骨折治疗手术,并在术后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近几年来,医学工作者发现对四肢骨折患者给予中医传统关节粘连松解术在患者术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为了进一步对该类治疗方案进行分析,本次研究对足踝部损伤患者给予关节粘连松解术进行治疗,详情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择取某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足踝部损伤患者62例设置为本次的观察对象,医护人员同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了手术治疗原理与治疗方法,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的知情同意,并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其中2例患者在我院治疗后期由于治疗疗程较长,依从性较差剔除本次实验分析。
60例随访资料完整患者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分别占据33例,27例,年龄区间为16-75岁,中位数年龄为45.5岁;骨折类型:6例跖骨骨折,26例胫腓骨骨折,15例跟骨骨折,8例双踝骨折,5例踝关节脱位。
1.2 足踝部损伤的治疗方法
对所有患者给予关节粘连松解术进行治疗。其中手术治疗后的1-3个月为治疗中期阶段,可给予X线对患者的病变情况进行检查分析,并旨在改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行手术治疗后的3个月时间段为治疗后期,可给予抖动、牵拉踝关节等帮助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手术过程中进行松解时需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依据膝关节粘连僵直的原因彻底松解各个粘连部位,将瘢痕硬化组织与对股四头肌滑动会产生影响的骨痂清除后对内侧隐窝与后侧粘连部位进行松解,并在松解时注意防止对重要的神经、血管等造成不必要的影响,并对股直肌减少不必要的损伤,将半月板进行保留等,以防术后患者出现伸膝无力等不良情况,且容易造成术后出血过多或者诱发感染等。
松解治疗结束后可对骨折部位采用冰袋进行冰敷,保持15-20min左右且患者感到皮肤有麻木感即可停止冰敷,1次/d。
1.3 判定标准
治疗前后采用Kofoed评分系统对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50分为无痛,40分为行走开始是感觉疼痛,35分为行走时感觉疼痛,25分为偶尔负重时感觉疼痛,15分为每次负重时感觉疼痛,0分为自发疼痛或者检查时感觉疼痛[3]。
1.4 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研究涉及的相关数据均纳入SPSS21.0的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分析处理,治疗前后的踝关节背伸与跖屈角度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T检验比较,当两组数据差异显著时用P小于0.05进行表示。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的踝关节背伸与跖屈角度
比较治疗前后的踝关节背伸与跖屈角度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下表1。
表1 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踝关节背伸、跖屈角度比较(±S,°)
2.2 治疗前后的踝关节功能评分
治疗前:踝关节功能评分为(34.65±2.06)分;治疗后:踝关节功能评分为(55.45±2.32)分。说明经治疗后,患者的踝关节功能获得了明显的改善,比较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踝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足踝部损伤是临床上一类十分常见的疾病,其中比较常见的为足踝部骨折,但是考虑到踝关节的关节面较小,且该部位需要承载较大的活动量与重量,所以说,临床上较易出现足踝部损伤情况[4]。当出现该类病变后主要以踝部肿胀明显左右临床症状,并伴有皮下瘀斑,出现内翻、外翻畸形状态等[5],使得患者的日常活动受限,出现明显的局部压痛等。临床上对于足踝部损伤的治疗方案相比其他类型的骨折情况要求更加严格。这是由于踝关节与地面较为接近,日常活动中需要承载较大的重量,长此以往将引发足踝部病变,若不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案进行疾病干预将使得患者的预后情况受到严重的影响。
目前临床上对该类疾病患者主要采取解剖复位进行疾病治疗,并在手术完成后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且许多医学工作者推荐采用中医传统关节粘连松解术进行治疗,包括手法松解与冷疗等。其中手法松解可以使得患者关节活动障碍获得明显改善,之后再给予冷疗后经明显改善进行手法松解后可能引发的关节囊局部出血、水肿[6]等不良情况,防止出现组织粘连情况,使得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等。另外,发生关节粘连的患者多数为周围软组织相互粘连导致关节活动度出现缺失情况,进而引发毛细血管与挛缩组织撕裂出血等,从而使得粘连情况进一步加重,当给予手法松解与冰敷治疗后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局部出血情况,临床疗效显著。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足踝部损伤患者给予中医传统关节粘连松解术进行治疗后,患者的踝关节背伸、跖屈角度、踝关节功能评分等均获得了明显的改善,比较治疗前后的数据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进一步得知,对足踝部损伤患者而言,在术后康复治疗中采取中医传统关节粘连松解术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早日促进疾病的康复,值得推广并应用,但是由于治疗疗程较长,出现依从性较差等情况,因此如何寻找更有效的短期治愈关节粘连的方法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张鑫,刘波,刘辉等.中医传统关节粘连松解术在足踝部损伤术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J].中医正骨,2013,25(4):34-35.
[2] 张鑫,刘波,敬竹子等.中医传统关节粘连松解术治疗地震骨伤康复患者关节粘连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正骨,2010,22(3):17-19.
[3] 邱剑奇.中药熏洗联合关节粘连松解术治疗膝关节僵硬27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4,49(7):512-513.
[4] 刘辉,刘波,张鑫等.传统关节粘连松解术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膝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C].//2012‘四川省针灸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2:107-109.
[5] 杨娟,蒋劲,熊东林等.无痛性肩关节粘连松解术配合电针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2,18(1):8-12.
[6] 王梁谦,李修洋,蔡南川等.中医手法松解促进下肢骨折术后功能康复58例的效果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5,21(5):506-508.
论文作者:曾仁宏1,敖俪元2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2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8
标签:患者论文; 关节论文; 损伤论文; 踝关节论文; 中医论文; 术后论文; 传统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2月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