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还原反应完全程度的判别(论文文献综述)
程淞[1](2021)在《马里亚纳弧前South Chamorro蛇纹岩泥火山海底粉砂和粘土级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征》文中指出蛇纹岩化作用是指中低温环境下,超基性岩与流体相互作用,发生蚀变形成蛇纹石的过程。蛇纹岩化反应作为放热反应,会导致低温热液的形成,这种流体渗漏活动以较低温度、富含甲烷和氢气、高碱性流体为特征,同时在海底滋养大量化能生物群落,通过无机过程为生命的形成与演化提供物质和能量。此外,蛇纹岩化作用导致环境流体p H值的显着升高,被认为是潜在的储碳场所,因此在能源资源、生命起源及环境治理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马里亚纳俯冲带弧前是目前唯一发现蛇纹岩泥火山正在活动的区域,在距海沟轴向200 km的弧前区域大约分布着19座直径10~30 km、高度0.5~2 km泥火山。泥火山由未固结的粉砂质、泥质蛇纹石胶结的蛇纹岩或蛇纹石化超基性岩和变质岩等岩屑或巨大岩块组成的混杂堆积体,具有类碎屑沉积结构。构成蛇纹岩泥火山的物质主要来源于深部地幔、俯冲洋壳和/或弧前洋壳,因此来自泥火山的样品研究有助于探索地球深部的特征,是研究俯冲带一系列地质过程的直接窗口。同时对蛇纹岩泥火山流体活动的研究,将有助于了解俯冲工厂洋壳输入的挥发份与岛弧和弧后输出挥发份之间严重不平衡问题,也是解释古代类似地质构造的基础。本文对2018年12月通过重力柱采集于马里亚纳弧前South Chamorro蛇纹岩泥火山山顶SMV4二个站位浅表层柱状沉积物样品中的粉砂-黏土级蛇纹岩泥和孔隙水进行了研究。SMV4二个站位蛇纹岩泥的矿物组成差异明显,SMV4-1主要由平均96.2%的蛇纹石组成,含有少量滑石、方解石和文石,而SMV4-2主要由蛇纹石(平均62.9%)、绿泥石(平均21.9%)、滑石(平均10.3%)、角闪石(平均3.1%)、少量云母和文石组成。SMV4二个站位蛇纹岩泥中的碳酸盐矿物含量1.5~9%,δ13C(VPDB)介于-1‰~1‰,δ18O(VPDB)介于-5‰~5‰,大部分介于0‰~5‰,碳酸盐主要源于生物碎屑,也不排除自生沉积,氧同位素低至-5‰,指示可能存在西太平洋俯冲洋壳变质岩中碳酸盐的输入。SMV4二个站位蛇纹岩泥的总有机碳含量(TOC)0.1~0.25%,其δ13C-VPDB介于-29.2‰~-27.2‰,有机碳可能源于地幔楔橄榄岩在蛇纹岩化过程中产生的非生物成因有机质,并或多或少混合俯冲又折返至海底的西太平洋洋壳变质岩和/或弧前正常海相沉积物中的有机质。SMV4海底蛇纹岩泥的SiO2+Mg O+Fe2O3T平均总含量>95%,其中SMV4-2蛇纹岩泥中所含的绿泥石、滑石、角闪石和云母可能来源于洋壳的变质过程。SMV4-1和SMV4-2蛇纹岩泥的平均∑REE含量分别为4.41 ppm和8.38 ppm,配分模式呈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δCe和δEu呈负异常的特征,可能与蛇纹岩和变质岩有关。在微量元素蛛网图上Sc和Ga同样显示有洋壳变质产物输入,同时有俯冲西太平洋洋岛玄武岩(OIB)、弧前玻古安山岩(Boninite)、俯冲西太平洋玄武岩(N-MORB)和/或弧前玄武岩(FAB)变质后的产物,但低Zr/Hf比值和Nb/Ta比值指示SMV4-2洋壳物质端元更有可能为N-MORB和/或FAB。俯冲太平洋板块脱流体并使上覆地幔楔发生蛇纹岩化,随流体迁移的元素(FME,如As,B,U,Sr,Ba,Li,Cs,Rb,Ba,K,Pb等)将富集在蛇纹岩中。除FME外,蛇纹岩泥中也含高含量的高场强元素(HFSE,如Th,Nb,Ta),但是从变质岩的成分分析,其高含量的微量元素亦会因为混合程度增加而使蛇纹岩泥中所有微量元素增加,这更大程度上是物质混合的结果。相对于海底水,位于South Chamorro泥火山二个站位海底蛇纹岩沉积孔隙水虽然有高于海底水的SO4,K,Na/Cl比值,低于海底水的Li,指示SMV4两个站位海底浅表沉积物孔隙水可能受到了深部流体的影响,但是常规指标如p H、碱度、B,Ba,Sr,,Rb,Cs并没有指示深部流体来源。DIC随深度降低,其δ13C(VPDB)则从-2.6‰逐渐降至-9‰,可能是受到了渗漏流体CH4与SO4耦合反应的影响。SMV4沉积孔隙水相对于底层水富集REE,δCe和δEu正异常,可能反应了流体为还原环境。
潘星[2](2021)在《鄂尔多斯盆地南缘中-新元古代成源环境与有机质富集机制》文中认为中-新元古代大气氧含量较低,生物低等,无陆相有机质发育,且地层时代较老,经历多期构造抬升和热演化事件,元古代时期是否发育成烃生物?代表古生产力的生物丰度如何?沉积后有机质是否保存等一系列问题,成为元古代油气勘探的研究核心与难点。近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大量中新元古界油气藏、油气苗和富有机质岩石的发现,中-新元古界表现出一定的勘探潜力,这些烃源岩多分布在克拉通裂陷槽内。中国华北克拉通元古代裂陷槽发育,北缘的燕辽地区发育多套元古界烃源岩,如串岭沟组、洪水庄组和下马岭组,南部裂陷槽内是否发育烃源岩值得关注。鄂尔多斯盆地元古界热演化程度高、区内钻井少,常规烃源岩评价失效。因此,本文拟以鄂尔多斯盆地南缘中-新元古界为目标层系,从有机-无机相结合的研究思路,深化认识中-新元古代的成源环境和有机质富集机制。通过主微量+稀土元素、生物化石,对构造背景、物源性质、气候风化、成烃生物等成源环境进行了分析。利用生产力和氧化还原条件代理指标与TOC的协同关系揭示有机质富集机制、草莓状黄铁矿的原位Fe、S同位素研究有机质矿化降解机制,总结出暗色泥岩的形成模式。为下一步寻找烃源岩提供了理论依据。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在Columbia超大陆裂解背景下发育元古代裂陷,凹陷期沉积滨海相白草坪组(1817±22Ma)和浅海陆棚相的崔庄组(1648.4±6.5Ma)碎屑沉积,在Rodinia超大陆裂解背景下沉积震旦系罗圈组(~543Ma)砂泥互层,三个层组中的暗色泥岩为潜在烃源岩层系。(2)白草坪组为长英质物源为主的干旱气候环境,成烃生物以原核生物和疑源类为主,成源条件较差;崔庄组为以长英质物源为主的温湿气候环境,中等化学风化,成烃生物以蓝藻、细菌等原核生物为主,具备成源条件;罗圈组为以大陆拉斑玄武岩为主要物源,气候温暖湿润,热液发育,成烃生物以微球形浮游藻为主,成源条件较好。(3)崔庄组暗色泥页岩TOC均值为0.59%,崔庄组生物Ba含量整体<400ppm,生产力低下,且代理指标与TOC没有明显的相关性;V元素富集明显,但未达到静海环境中500ppm的超富集状态,指示非硫化缺氧沉积环境,其与TOC较好的正相关性表明底水的氧化还原条件控制有机质的富集。(4)白草坪组和罗圈组TOC含量较低,基本<0.4%。罗圈组生产力在三个层组中最高,热液发育,营养元素富集;缺氧-硫化的底水环境指示较好的保存条件;有机质沉降后发生BSR作用矿化降解,残余TOC不高。白草坪组生产力与崔庄组相当,均较低;V元素富集不明显,频繁海平面升降使有机质保存较差,成源潜力不明显。
张辉辉[3](2021)在《便携式伏安型电子舌检测系统的研制及其在黄酒品质检测中的应用》文中认为味觉品质是液态食品的主要特征之一,与食品内在物质的组分和含量密不可分。以电化学为基础的电子舌技术,凭借其交叉响应、快速高效、全面评价的特点,在液态食品味觉品质检测领域迅速发展。但是,当前的伏安型电子舌检测系统,一般系统功能不完善、智能程度低、实用性差,难以满足食品快速检测的需求,因此本文研制了一台便携式伏安型电子舌系统,并基于QT4.8.2开发了一套功能完善的上位机交互软件。系统硬件模块可实现数据采集、自动进样、恒温加热等功能,交互软件可实现底层通讯、自动存储数据、结果判别等功能。最后,对主要功能模块进行了测试与优化,并将其应用于黄酒类别、酒龄与甜度的检测之中,以验证系统的检测性能。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该便携式伏安型电子舌检测系统包括:5个主要功能模块。其中,5个主功能模块分别为:自动进样功能模块、恒温加热功能模块、仿生味觉功能模块、下位机功能模块以及上位机功能模块。仿生味觉功能模块是伏安型电子舌检测系统的核心所在,由组合电极、转换与调理电路与16位AD7606数据采集模块构成,可有效实现对样品特征信息的全面获取。上位机是基于QT 4.8.2开发的人机交互界面,包含1个主功能界面与5个子菜单功能界面。上位机软件嵌入了数据处理与结果判别模型,增强了系统自动化分析能力。下位机采用STM32F4系列的单片机作为底层控制中枢。上位机与下位机之间通过USB数据线实时进行信息传输。(2)为了提升便携式伏安型电子舌检测系统的工作性能,对仿生味觉功能模块、恒温加热功能模块进行了性能测试与优化。仿生味觉功能模块经测试与优化后:采样信号幅值稳定、噪声小;组合电极在长期使用中性能稳定,在20天内,Ag、Au、Pt、Rh工作电极的特征值偏差均小于5%。在20℃~50℃范围内,模块的温场均匀度<1℃,各位点温度偏差、波动度<0.5℃,能为检测样品提供相对稳定的检测环境。(3)为验证便携式伏安型电子舌检测系统的检测性能,开展了对黄酒类别、酒龄与甜度的检测实验。系统采用PCA、离散小波算法有效降低了原始数据维数,并以KNN、BP、SVM算法建立判别模型,均获得较好的区分效果,说明该系统可有效用于黄酒品质的检测。此外,研究中发现样品响应信号还受到电极表面气泡以及激发脉冲信号的频率与幅值的影响,操作人员需要综合考虑上述因素,以获得最佳的检测效果。
祝敏[4](2021)在《西北五种特色单花种蜂蜜花源特征性成分及其对酒精性胃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文中提出单花种蜂蜜是蜜蜂采集单一植物的花蜜经充分酿制而成的天然甜物质。受蜜源植物化学成分的影响,单花种蜂蜜具有独特的风味和生物活性,因而也获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和更高的市场价值。其中,特色植物源的单花种蜂蜜风味品质及生物活性是蜂蜜研究的重点内容,然而,使用低价值单花种蜂蜜冒充或掺入高价值单花种蜂蜜的花源掺假现象频发,已成为目前蜂蜜领域最普遍且最难鉴别的造假现象之一,严重阻碍蜂蜜产业的健康发展,亟需解决方法。本文以西北地区五种特色单花种蜂蜜罗布麻蜜、沙枣蜜、薰衣草蜜、枣花蜜和紫穗槐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理化指标、挥发性成分、酚类成分的检测分析,确定五种单花种蜂蜜花源特征性化学成分,建立单花种蜂蜜花源鉴别方法,为单花种蜂蜜花源掺假鉴别提供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研究紫穗槐蜜和沙枣蜜对小鼠酒精性胃损伤的预防性保护作用,为西北地区特色蜂蜜的营养健康功效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共分为六章,作者主要贡献如下:1.分析了罗布麻蜜、沙枣蜜、薰衣草蜜、枣花蜜和紫穗槐蜜的理化指标和营养组成,结果表明,五种单花种蜂蜜理化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的相关质量要求。同时,通过化学计量学判别分析,得到五种单花种蜂蜜花源特征性理化指标分别是:罗布麻蜜的总酸含量(25.85-37.94 meq/kg)和Mg元素含量(20.108-79.018 mg/kg);沙枣蜜的K元素含量(706.391-848.680 mg/kg);薰衣草蜜的Na元素含量(19.305-42.672mg/kg);枣花蜜的p H值(6.24-7.25)和游离酸含量(5.21-11.98 meq/kg);紫穗槐蜜的内酯酸含量(3.17-4.50 meq/kg)、果葡糖含量比例(Fructose to Glucose ratio,F/G)(1.35-1.70)和果糖含量(39.94-49.79 g/100g)。2.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三重四级杆气相质谱联用(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triple quadrupole-mass,HS-SPME-GC-TQ-MS)技术分析了五种单花种蜂蜜的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五种单花种蜂蜜共检出包括酮类、醇类、醛类、酯类、烃类等在内的113种化合物。结合化学计量学判别分析,筛选五种单花种蜜的花源特征性挥发成分主要包括:罗布麻蜜中的薄荷醇、二氢异佛尔酮和1,1,6-三甲基-2H-萘等;沙枣蜜中的壬酮、3-甲基戊酸和苯乙烯等;薰衣草蜜中的己醛、己醇、庚醛和庚醇等;枣花蜜中的辛烯醛、水杨酸甲酯、异辛醇和茴香醛;紫穗槐蜜中的茶螺烷、石竹烯、蒎烯和1-辛烯-3醇等。此外,五种蜂蜜挥发性成分气味活性值和气味贡献值分析结果表明,27种风味活性化合物(Odour-active compounds)共同作用形成了本文五种单花种蜂蜜的特征风味,其中β-大马士酮、壬醛、芳樟醇、癸醛和苯乙醛是五种蜂蜜共有的甜香和果香的主要呈香化合物。1,1,6-三甲基-2H-萘、3-甲基戊酸、4-甲氧基苯甲醛和1-辛烯-3醇分别赋予罗布麻蜜、沙枣蜜、枣花蜜和紫穗槐蜜特殊的木香、草药香、辛香和蘑菇香,而薰衣草蜜独特的青草香气主要由庚醛和己醇形成。3.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iode array detector-quadrupole time of flight-mass spectrometer,HPLC-DAD/Q-TOF-MS)技术,对罗布麻蜜、沙枣蜜、薰衣草蜜、枣花蜜和紫穗槐蜜的酚类成分进行分析,从五种单花种蜂蜜共鉴别出46种酚类成分。罗布麻蜜的花源特征性酚类成分是金丝桃苷;紫穗槐蜜的花源特征性酚类成分是刺芒柄花素和金圣草黄素;沙枣蜜中与花源植物化学成分相关的特征性酚类成分是没食子儿茶素、儿茶素和异鼠李素;枣花蜜的花源特征性酚类成分是阿魏酸;薰衣草蜜中的主要酚类成分是原儿茶酸和迷迭香酸,其含量占总酚含量的30%以上。4.采用化学模型和细胞模型评价了紫穗槐蜜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紫穗槐蜜具有较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80.94-132.81 mg/m L)、Fe3+还原能力(1.38-2.52μmol Fe SO4·7H2O/g)、Fe2+络合能力(65.51-111.47 mg Na2EDTA/kg)以及对H2O2诱导的小鼠DNA氧化损伤保护作用。利用一次性灌胃酒精诱导的急性酒精性胃溃疡小鼠模型,研究紫穗槐蜜对急性胃溃疡的预防性保护作用,结果显示,紫穗槐蜜可以有效保护小鼠胃黏膜组织结构、降低溃疡指数,抑制小鼠胃组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过度累积,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以及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PGE2)水平,同时有效抑制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途径介导的炎症反应从而下调小鼠胃组织炎症因子表达,预防小鼠急性酒精性胃溃疡的损伤。5.以连续4周酒精灌胃诱导的慢性胃损伤小鼠模型为对象,研究沙枣蜜对长期酗酒造成的慢性胃损伤的保护作用。分析了小鼠胃组织病理形态、氧化应激参数、炎性细胞因子基因表达、蛋白免疫印迹表达及肠道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果发现,沙枣蜜不仅对慢性酒精诱导的胃黏膜损伤有显着保护作用,而且能够有效抑制MDA含量的升高、提高小鼠胃组织SOD、GSH、NO、PGE2水平,降低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s,i NOS)、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基因表达,下调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此外,沙枣蜜的摄入能够调节小鼠肠道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在门水平上,提高了厚壁菌(Firmicutes)的丰度、减少拟杆菌(Bacteroidetes)和疣微菌(Verrucomicrobia)的丰度;在科水平上,抑制了产气菌克里斯滕森菌(Christensenellaceae)的过度定殖。结果表明,沙枣蜜能够通过保护胃组织结构、干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重塑肠道微生物群落等多种途径,发挥对长期酗酒引发胃损伤的预防性保护作用。
卢肖蒙[5](2021)在《脱油葵花籽缓解慢性应激小鼠5-羟色胺转化异常及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脑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功能降低是情绪压力和情感障碍发生的易感生物学因素。近年来,色氨酸(tryptophan,Trp)代谢和高Trp饮食与慢性应激相关疾病的关系受到广泛的关注。既往研究表明摄入单剂量Trp或富含Trp的乳清蛋白能增强脑中5-HT的合成与释放,从而预防慢性应激引起的脑5-HT耗竭。葵花籽富含Trp,可能成为预防和缓解慢性应激的营养干预食物原料。本研究旨在考察脱油葵花籽作为食物主要蛋白来源时,对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模型(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小鼠的缓解作用,并探索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以期为葵花籽及预防慢性应激相关食品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首先,研究了脱油葵花籽缓解慢性应激引起小鼠5-HT耗竭、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效果。将60只6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6组(10只/组):正常组(CON,正常饮食)、模型组(MOD,正常饮食)、脱油葵花籽组(DSFS)、脱油脱绿原酸葵花籽组(DDSFS)、乳清蛋白组(WPC,阳性对照)、鱼胶原蛋白组(FCP,阴性对照)。预饲喂4周后,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单笼饲养并将其暴露于CUMS模型持续3周。结果显示,脱油葵花籽显着改善CUMS引起的小鼠糖水偏好降低、悬尾和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延长、旷场和高架十字迷宫自发活动性降低及焦虑样行为,其效果与WPC相当。脱油葵花籽处理组小鼠血浆Trp和Trp/大中性氨基酸的比值提高,海马5-HT、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增加,而可引起5-HT耗竭的吲哚胺2,3-双加氧酶活性降低。这些变化还伴随着炎症异常、氧化应激和血浆皮质酮的改善。进一步探究了脱油葵花籽对小鼠肠黏膜屏障功能和结肠菌群组成的影响。结果显示,脱油葵花籽显着降低了小鼠血浆内毒素和二胺氧化酶水平,上调了结肠紧密连接相关蛋白和粘液素2 m RNA表达水平,改善肠黏膜屏障和肠道通透性。同时脱油葵花籽引起CUMS小鼠肠道菌群β多样性显着改变、丁酸弧菌属、别样杆菌属和幽门螺杆菌属显着升高,拟普雷沃菌属显着降低,同时显着增加了结肠内容物丙酸和戊酸含量。DSFS和DDSFS对肠道菌群组成和肠黏膜屏障的影响与WPC效果相当。最后,利用广泛靶向代谢组探究了脱油葵花籽对小鼠海马和结肠内容物代谢物的影响。结果显示,脱油葵花籽可显着改善CUMS引起的小鼠海马和结肠内容物内源性代谢物异常。从海马中筛选出28种与应激相关的差异代谢物,主要涉及甘油磷脂代谢、氨酰基t RNA生物合成、支链氨基酸生物合成、嘧啶代谢和嘌呤代谢等代谢通路。从结肠内容物筛选出18种标志物,主要涉及色氨酸代谢、氨酰基t RNA生物合成、支链氨基酸生物合成、芳香氨基酸生物合成、嘧啶代谢、嘌呤代谢等代谢通路。脱油葵花籽能使异常代谢产物恢复至正常水平,显着改善应激小鼠氨基酸代谢、核苷酸代谢、脂质代谢等多条代谢途径,从而改善小鼠应激状态。综上所述,脱油葵花籽可有效增加Trp生物利用度,缓解CUMS引起海马5-HT耗竭,从而预防愉悦感降低、焦虑行为、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同时,脱油葵花籽改善了应激小鼠肠黏膜屏障功能、肠道通透性和结肠菌群组成、氨基酸代谢、核苷酸代谢、脂质代谢等代谢途径。
马作霖[6](2021)在《乳清粉调节D-半乳糖诱导衰老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及抗衰老作用研究》文中提出乳清粉是一种高营养价值的功能性食品,更是天然安全的抗氧化生物活性物。近年来,我国对乳清粉的研究主要以牛乳清粉为代表,且以乳清粉的提取、组成、结构分析和加工性质等研究为主,对其生物学功能研究未见报道,对不同物种乳清粉的抗衰老功能差异比较研究较少。本文以牛、羊和驴乳清粉为原料,探究了乳清粉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解析了乳清粉对D-半乳糖衰老小鼠氧化应激、炎症衰老和肠道菌群结构和丰度的影响,构建了利用粪便气味信息实时、无创评价羊乳清粉干预衰老小鼠体内抗衰老作用定性判别模型和体重增长率定量预测模型。以期阐明乳清粉调节衰老机体肠道菌群,改善机体氧化应激和炎症衰老,从而为延缓衰老的作用提供参考,并为降低实验动物的消耗,以及下一步其他动物实验及人体临床实验提供科学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分析了牛、羊和驴乳清粉的主要成分。不同乳清粉成分的主要区别为乳清蛋白含量差异较大,羊乳清粉乳清蛋白含量高达15.8g/100g,驴和牛乳清粉分别为10.4g/100g和6.9g/100g。而乳清蛋白主要成分均包括β-乳球蛋白(β-Lg)、α-乳蛋白(α-La)、血清白蛋白(SA)、乳铁蛋白(Lf)。表明不同畜种乳清粉中乳清蛋白含量不同,各种蛋白成分的含量略有差异。仅有驴乳清蛋白中含有较高溶菌酶(Lysozyme,LYS)。不同畜种乳清粉乳糖含量约为70g/100g。(2)阐明了牛、羊和驴乳清粉体内外的抗氧化性。牛、羊和驴乳清粉在2~6mg/m L范围内,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均随乳清粉浓度的增高而增强。D-半乳糖制备的衰老小鼠和正常小鼠相比健康体征欠佳,体重增长率为0.356%±0.311,死亡率高达26.7%,血清MDA含量升高和SOD活性下降(P<0.05)。不同浓度牛、羊和驴乳清粉干预后,健康状态明显好转,尤其是羊乳清粉中剂量组小鼠死亡率降至0%,体重增长率(7.282%±0.351)甚至优于VC阳性干预组,而血清MDA含量降低,SOD升高(与Neg Con组对照,P<0.05)。不同物种乳清粉比较,羊乳清粉提高机体血清SOD水平优于牛和驴乳清粉。同一畜种乳清粉中,牛乳清粉高浓度抗氧化性略高于低、中浓度;羊乳清粉三个浓度梯度间差异不显着;驴乳清粉三个浓度梯度与SOD含量呈正比。表明乳清粉体外抗氧化性能力和乳清粉浓度成正比,并可有效降低衰老小鼠体内氧化应激。(3)明确了牛、羊和驴乳清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D-半乳糖衰老小鼠较正常小鼠,胸腺比率和Ig G含量均明显下降,IL-2和IL-6含量明显上升,而且肝组织内出现淤血、渗出和局灶性硬变等损伤,说明衰老机体处于长期慢性炎症状态。不同浓度梯度牛、羊和驴乳清粉均可以使衰老机体胸腺比率升高(P<0.05),Ig G升高(P<0.05),IL-2和IL-6含量下降(P<0.05),表明乳清粉可改善衰老机体肝脏的慢性炎症。但因乳清粉的营养补充,导致肝组织内脂肪变性,且羊乳清粉干预的小鼠肝脏脂肪变性最为严重。(4)解析了牛、羊和驴乳清粉对衰老肠道菌群结构和丰度的影响。衰老组α指数明显低于其它组。在牛、羊和驴乳清粉处理组中,除羊乳清粉低剂量组和衰老组的肠道菌群结果相近外,其它实验组Observed_species和chao1值均有明显增加,尤其是羊乳清粉中剂量(GWPM)组甚至与VC组结果相近,表明牛、羊和驴乳清粉干预衰老小鼠后,肠道细菌种类明显增多。不同浓度牛、羊和驴乳清粉对各菌群的总体影响以乳酸菌(Lactobacillus,Lac)、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Ste)和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为优势菌群。干预后乳酸菌丰度明显增高(与衰老组,P<0.05),与VC阳性对照组相近,甚至高于正常对照组。寡养单胞菌,在Neg Con组中的相对丰度明显高于其它组。组间幽门螺杆菌相对丰度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但其数值上Neg Con组明显高于其它组。表明乳清粉对于衰老小鼠肠道菌群的结构和丰度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5)探究了牛、羊和驴乳清粉抗衰老机制。不同浓度牛、羊和驴乳清粉抗衰老指标与α指数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α指数中chao1、ACE指标与SOD含量呈正相关,表明肠道菌群多样性与机体SOD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其中不同浓度牛、羊和驴乳清粉抗衰老指标与优势菌丰度间关系主要体现为,乳酸菌相对丰度分别与SOD、Ig G和胸腺指数呈正相关,与MDA、IL-2和IL-6呈负相关;寡养单胞菌和相对丰度与乳酸菌趋势恰好相反;而幽门螺杆菌的丰度仅与IL-2和IL-6呈正相关。表明乳清粉改善了肠道菌群中乳酸菌丰度的提高和寡养单胞菌丰度的下降,改善了衰老机体氧化应激和炎症免疫,进而促进机体抵抗衰老。(6)利用气味信息结合典则判别分析建立了乳清粉干预效果定性判别模型,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小鼠体重增长率定量预测模型,并通过验证集验证,粪便气味信息与肠道优势菌之间关联性较强(P<0.05)。传感器S7对干预小鼠粪便的响应信号评价IL-2和IL-6具有可行性,显着负相关(P<0.05),MDA与传感器S2、S4、S7和S9呈显着负相关(P<0.05);SOD与传感器S1-S4、S7-S9呈显着正相关(P<0.05)。表明了基于电子鼻气味信息可无损检测小鼠体内衰老指标,可以实现GWP组与对照组干预时间的定性判别及预测小鼠体重增长率。为今后基于气味信息无损评价体内衰老指标提供科学参考。
李双慧[7](2021)在《准格尔煤田岩溶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演化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准格尔煤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是我国主要煤炭资源开采基地之一,该地区矿井采掘主要位于石炭-二叠系,受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其下伏寒武-奥陶系岩溶水为直接充水层,岩溶水害对矿井安全生产的影响十分严峻。同时,受季风气候和地形地貌影响,研究区气候干旱,降雨量稀少,水资源短缺,岩溶水系统与该地区动植物的生态环境、人类日常生活和工业农业用水密切相关。水化学特征是查明水文地质条件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查明准格尔煤田寒武-奥陶系岩溶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阐明岩溶水系统在水循环中的意义,探讨岩溶水中水化学组分的来源,为进一步探查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提供一定依据,对研究区煤层底板岩溶水害防治和岩溶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准格尔煤田寒武-奥陶系岩溶水为研究对象,在充分收集分析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历史资料的基础上,采集研究区岩溶水水样和岩溶含水层岩样,通过对岩溶水样基本物理性质、水化学离子组分和同位素数据计算分析,查明准格尔煤田岩溶水水化学组分特征,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为水岩作用,判别岩溶水中主要阴阳离子来源,确定岩溶区“低矿化度、高氯离子”形成原因为奥陶系马家沟组地层富含盐岩矿物的长期溶滤导致。分析了研究区岩溶水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和黄河水侧向渗漏补给,并利用不同水体同位素特征定量分析大气降水与黄河水侧向渗漏补给岩溶水的比例关系。结合岩溶水水化学特征重新划分研究区岩溶水补给区、径流区、滞流区和排泄区范围,建立岩溶水水化学演化概念模型,掌握了岩溶水径流过程中水化学组分形成机制及演化规律。本研究对准格尔煤田各矿区矿井水源判别及水害防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赵可[8](2021)在《基于课标的表现性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9年《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颁布后,我国的高考评价体系即将进入新的模式,即主要目的是评价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情况和学业质量标准的达成程度。这样的改革中,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如何进行评价的问题必将成为今后教育评价研究中的热点。《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应以学科核心素养的表现水平为主要依据,以课程内容为依托,进而对学生的学业成就进行评价,即所判别的标准都是“行为”,而不是“答案”,所考查的依据都是“表现”而不是“要求”。这样的发展性评价要求一定的开放性,与表现性评价的核心理念不谋而合,即不仅仅只从具体分数上了解学生的学业水平层次,而是更加着眼于观察学生的学习表现“过程”,考察学生的思维活动,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与能力。因此,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对表现性评价的核心理念和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初步了解目前表现性评价在中学教学评价中的运用情况及不同教师在学科核心素雅如何评价问题上的探索,最终选取了王磊团队构建的化学学科能力表现模型来解析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表现水平。其次,基于表现性评价的核心理念,本文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性行为”定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依据相关理论知识及课标要求,结合对符合新高考评价体系的试题进行表现性行为的解析和水平层次的划分,构建以“表现性行为”为核心的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评价模式,并以“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为例进行说明。最后,依据研究所得的表现性行为标准,进行具体实证研究,说明表现性行为评价模式在评价标准制定、教学环节设计、作业设计等环节的具体作用。
白鹭鹭[9](2021)在《Dip2a敲除小鼠氧化应激及代谢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spectrumdisorders,ASD)是一种以脑为基础的神经发育紊乱,核心症状为社会交往障碍、语言交流障碍和重复刻板行为。ASD病因复杂,致病机制尚未明确。实验室前期工作中发现ASD的风险基因DIP2A(Disconnected(disco)-interactingprotein 2A)表达产物调节内源性乙酰辅酶A代谢,小鼠中敲除Dip2a降低突触后支架蛋白稳定性,导致突触功能紊乱,模拟ASD表型。由于乙酰辅酶A是体内重要的代谢中间体,为了明确DIP2A在代谢中的作用,本研究开展如下工作:首先,我们发现在分离的线粒体组分中存在明显的DIP2A富集,利用体外表达的DIP2A功能结构域DMAP1构建GST融合蛋白,在鼠脑提取液中pull-down结合蛋白,对于特异性蛋白条带进行LC-MS/MS质谱鉴定。鉴定到1512个蛋白,其中91个位于线粒体中。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结合蛋白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丰度最高的为线粒体代谢转化酶。进一步富集既有氧化还原酶活性又有结合活性的蛋白为SOD1和SOD2。SOD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抗氧化酶,推测DIP2A与抗氧化作用有关。利用免疫共沉淀技术确认DIP2A结合SOD2,体外培养细胞内DIP2A与SOD2存在部分共定位。在Dip2a敲除鼠脑中观察到SOD活性下降,ROS水平升高,表明Dip2a敲除鼠氧化应激水平升高。在体外培养细胞中,过表达DIP2A可以提高SOD活性,抑制氧化应激条件下ROS的生成。线粒体是ROS产生和主要的攻击靶标,相应的,我们观察到Dip2a敲除鼠线粒体形态异常,表现为线粒体面积减小,长径缩短。线粒体是细胞内重要的代谢场所,其形态异常通常导致严重的代谢障碍,提示Dip2a敲除鼠存在代谢紊乱。为了探究Dip2a功能缺失对代谢的影响,利用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小鼠血清代谢产物。分别取出生后30天Dip2a+/+,Dip2a+/-和Dip2a-/-小鼠血清,利用LC-MS质谱技术鉴定内源性代谢物,对获得的数据预处理。随后,数据经过Metabo Analyst4.0软件多元统计分析,经过比较Dip2a+/+与Dip2a+/-、Dip2a+/-和Dip2a-/-以及Dip2a+/+和Dip2a-/-小鼠血清代谢物,发现脂类变化比较大,表现为脂肪酸和磷脂酰甘油明显减低,鞘脂升高;葡萄糖和部分氨基酸升高。Dip2a+/+、Dip2a+/-和Dip2a-/-三种基因型小鼠血清共同差异代谢物19种,其中脂类15种,提示Dip2a敲除损害糖代谢并增加了脂质代谢作为能量供应的代偿途径,可能是Dip2a-/-小鼠氧化应激水平升高的主要原因。为了进一步说明DIP2A与氧化应激的相关性,我们选用临床常用的抗氧化剂辅酶Q10和维生素E对断乳后Dip2a敲除小鼠进行抗氧化治疗,结果表明,辅酶Q10和维生素E联合服用有效降低Dip2a敲除小鼠脑组织ROS积累,明显改善小鼠重复刻板行为,但是,未观察到社交缺陷的显着改善作用。综上所述,Dip2a敲除导致小鼠大脑皮层SOD活性降低,ROS水平升高,线粒体形态异常。血清代谢组研究提示糖代谢障碍,脂代谢增强;推测脂类的代谢紊乱可能是导致突触形态和功能异常的重要因素。这些结果揭示了DIP2A在抗氧化保护中尚未被发现的功能,为DIP2A介导的ASD病理生理学提供了另一种可能的解释。
高知枭[10](2020)在《SsNSRV-1基因功能及其与核盘菌互作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核盘菌是一种典型的死体营养型植物病原真菌,在世界范围都有广泛分布,可侵染包括油菜、大豆、向日葵等重要经济作物在内的729种植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真菌病毒是感染真菌的病毒,在核盘菌中广泛存在,其中一些真菌病毒会导致核盘菌致病力衰退,甚至丧失致病力,具有控制作物菌核病的潜力。实验室前期从弱毒菌株AH98中分离鉴定出与核盘菌致病力衰退相关的单股负链RNA病毒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negative-stranded RNA virus 1(Ss NSRV-1),研究表明该病毒基因组上线性分布有6个非重叠的ORF(ORF I-VI),分别编码P1、P2(N蛋白)、P3、P4、P5(L蛋白)和P6蛋白,这些ORF的具体功能及其对核盘菌的影响并不清楚;同时,发现菌株AH98可能被多种病毒复合侵染,但并不明确这些病毒的分子特性。本研究以菌株AH98及前期获得的Ss NSRV-1基因ORF I、ORF II、ORF III、ORF IV和ORF VI的核盘菌1980菌株超表达转化子为研究材料,通过高通量测序明确了菌株AH98携带的病毒种类及分子特性;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了Ss NSRV-1各个ORF的结构和功能;结合转录组和代谢组分析,揭示了Ss NSRV-1各个ORF对核盘菌的影响,初步探究了Ss NSRV-1导致核盘菌出现弱毒特性的分子机理,揭示了Ss NSRV-1与核盘菌互作的分子网络。取得的具体研究结果如下:通过高通量测序明确了菌株AH98中携带6种真菌病毒,包括2种-ss RNA病毒,即Ss NSRV-1与Ss NSRV-5X;4种+ss RNA病毒,分别命名为Bc HV1/AH98、Ss MV30/AH98、Ss MV7-A/AH98和Ss DFV2/AH98。Ss NSRV-5X全长为9993 nt,5’端没有帽子结构,3’端也没有poly A序列,5’-UTR为420 nt,3’-UTR为168 nt。预测编码4个不重叠的ORF(ORF I-ORF VI),在基因组上线性排列。其中,ORF III最大(nt 2672-8553),编码的L蛋白含有1952个氨基酸(AA),含有Mononegaviruses中非常保守的Mononeg_m RNA_pol及Mononeg_m RNAcap结构域。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分析表明Ss NSRV-5X属于Mymonaviridae科病毒,但序列特征又与该科现有的病毒有所差异,其L蛋白与Ss NSRV-1的相比,一致性只有17.96%,属于真菌单股负义链RNA病毒科中的一个新的成员,它与另外一种还未报道的病毒(Bc NSRV-7)可能代表一个新的属。Bc HV1/AH98长度为10223 bp,编码的Rd Rp与Bc HV1(Nc_037659.1)的Rd Rp序列(QBA69887.1)Query Cover达到100%,一致性高达98.82%。系统发育分析表明Bc HV1/AH98应当归类为Hypoviridae科Betahypovirus属,与已报道的Bc HV1(NC_037659.1)属于同一种病毒的不同株系。实验室前期研究中,发现ORF I、ORF II和ORF III超表达转化子转录的m RNA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剪切;而超表达ORF IV和ORF VI的转化子中,病毒基因正常表达,不被剪切。本研究采用宏转录组测序分析进一步确认了这种现象,并发现剪切的起始位点富含GT(GC),终止位点富含AG,属于真核生物内含子剪切位点的特征序列。而且发现ORF III在禾谷镰孢菌和稻瘟菌中超表达,其转录产物也可以被被剪切;表明真菌可以特异性识别病毒的某些基因,而且这种识别和剪切在真菌中可能普遍存在,可能是一种抗病毒机制。另外,ORF II在AH98和超表达转化子中均具有两个符合正态分布的转录峰,但是与前期检测到N蛋白的两种形式(P41和P43)并不对应,表明ORF II可能还编码其他蛋白。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了Ss NSRV-1中5个ORF所编码蛋白的保守结构域、亚细胞定位、结构特征及其可能的互作位点;并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对病毒5个ORF超表达转化子的总RNA分别进行了宏转录组测序,初步分析了病毒各ORF对核盘菌的影响,并根据这些结果推测病毒基因在Ss NSRV-1与核盘菌互作过程中的功能,推定出Ss NSRV-1导致核盘菌出现弱毒特性的分子机理。发现病毒ORF I编码的蛋白P1具有负链病毒N蛋白的结构特征,与核蛋白同源的可能性高达82.52%,参与Ss NSRV-1病毒粒子的形成,起转录调控的作用。ORF I的超量表达影响了寄主部分与致病、转录、跨膜运输、蛋白质生物合成及修饰、代谢过程等相关基因的表达,导致转化子的生长速度和致病力降低。病毒ORF II编码Ss NSRV-1的N蛋白,主要影响了核糖体和细胞核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了寄主与致病、转录、跨膜运输、代谢过程等相关基因的表达,可能使转化子的生长速度和致病力降低。病毒ORF III编码的P3蛋白在结构上与负链病毒糖蛋白具有一定的同源性,可能具有肽链内切酶的活性,主要影响了核盘菌核糖体、蛋白酶体及DNA复制和修复相关基因的表达,并调控了蛋白质的翻译和代谢过程。病毒ORF IV编码的P4蛋白在寄主体内起转录调控的作用,主要影响了核盘菌与转录调控、氧化还原、跨膜运输、代谢过程等相关基因的表达,通过调控线粒体、r RNA及核糖体相关基因严重影响了能量和代谢过程,可能通过这些方式使得ORF IV超表达转化子表现衰退特性。ORF VI编码的P6蛋白可能是核孔蛋白复合物,参与核质转运过程,同时还可能作为转录调控因子发挥重要的作用。ORF VI的超量表达主要影响了核盘菌与转录调控、跨膜运输、代谢过程等相关的基因的表达,可以部分调控核盘菌与r RNA相关及核糖体相关的基因,严重影响了碳水化合物和核苷酸代谢过程。本研究通过代谢组分析了Ss NSRV-1的ORF I、ORF II、ORF III、ORF IV和ORF VI在核盘菌1980中超表达后核盘菌产生的差异代谢物,并初步鉴定了病毒各ORF导致核盘菌变化最显着的物质,分析了这些物质可能参与的途径。结果表明ORF I、ORF II和ORF III的表达(在核盘菌中超表达后被剪切)对核盘菌代谢影响较大,产生的差异代谢物有较大的相似性,超表达后核盘菌的标志代谢物为酮类物质(显着下调)和酰胺类物质(显着上调);ORF IV和ORF VI对核盘菌代谢影响影响相对较少,ORF IV超表达后核盘菌的标志代谢物为酰胺类和磷脂类物质(显着下调),ORF VI超表达后核盘菌的标志代谢物为磷脂类物质(显着上调)。病毒的ORF I、ORF II和ORF III超表达后核盘菌中共有差异代谢物有253个,主要参与苯丙氨酸代谢、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核黄素代谢、磷酸戊糖途径、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类固醇生物合成和色氨酸代谢等途径。病毒的ORF IV超表达后有76个差异代谢物,参与甾醇类物质生物合成,半胱氨酸生物合成/同型半胱氨酸降解(反式硫化)等途径。病毒ORF VI超表达后核盘菌有50个差异代谢物,参与多巴胺降解、生物素羧基载体蛋白组装、脂肪酸生物合成起始、尿嘧啶降解和棕榈酸生物合成等通路。本研究发现菌株AH98中除感染Ss NSRV-1之外,还感染了5种病毒,其中Ss NSRV-5X可能代表真菌单股负链RNA病毒科一个新的属;发现在转病毒基因转化子中核盘菌利用内含子剪切机制对病毒基因的m RNA进行剪切,预示真菌中存在一种未知的抗病毒机制。同时,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了Ss NSRV-1各个ORF的结构和功能,并结合转录组和代谢组分析从整体水平解析了Ss NSRV-1导致核盘菌弱毒的机制。上述结果为研究负链RNA病毒多样性,单股负义链RNA病毒与寄主互作及菌核病控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材料。
二、氧化还原反应完全程度的判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氧化还原反应完全程度的判别(论文提纲范文)
(1)马里亚纳弧前South Chamorro蛇纹岩泥火山海底粉砂和粘土级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蛇纹岩泥火山研究概况与研究意义 |
1.1.1 蛇纹岩化概念及研究意义 |
1.1.2 蛇纹岩泥火山成因及研究意义 |
1.2 .马里亚纳弧前蛇纹岩泥火山沉积物及孔隙水研究进展 |
1.2.1 沉积物研究进展 |
1.2.2 孔隙水研究进展 |
1.3 选题依据、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1.3.1 选题依据 |
1.3.2 研究目标 |
1.3.3 研究内容 |
1.4 样品、方法、技术路线及工作量 |
1.4.1 研究样品 |
1.4.2 研究技术路线及方法 |
1.4.3 工作量 |
第2章 地质背景与研究方法 |
2.1 地质背景 |
2.1.1 马里亚纳弧前蛇纹岩泥火山地质概况 |
2.1.2 South Chamorro泥火山地质背景 |
2.2 研究方法 |
2.2.1 沉积物粒度筛分 |
2.2.2 矿物学及岩石学分析 |
2.2.3 C/H/N/S元素含量分析 |
2.2.4 沉积物样品测定碳酸盐含量及C O同位素 |
2.2.5 沉积物样品有机C N含量及同位素 |
2.2.6 主微量元素分析 |
2.2.7 孔隙水pH、碱度,阴阳离子 |
2.2.8 孔隙水主微量元素测试 |
2.2.9 孔隙水DIC浓度及同位素 |
第3章 马里亚纳弧前South Chamorro蛇纹岩泥火山海底粉砂-黏土级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 |
3.1 沉积物矿物学 |
3.2 C/H/N/S/O元素地球化学 |
3.3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 |
3.4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
3.4.1 REE及其对物源的指示意义 |
3.4.2 HFSE和FME |
3.5 小结 |
第4章 马里亚纳弧前South Chamorro蛇纹岩泥火山海底沉积物孔隙水地球化学特征 |
4.1 孔隙水结果 |
4.2 讨论 |
4.3 小结 |
第5章 结论和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鄂尔多斯盆地南缘中-新元古代成源环境与有机质富集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中-新元古界油气藏勘探现状 |
1.2.2 成源环境研究现状 |
1.2.3 有机质富集机制研究现状 |
1.2.4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 |
1.6 创新点 |
第二章 地质背景 |
2.1 大气氧含量 |
2.2 生物演化 |
2.3 古大陆演化及对盖层沉积的控制作用 |
2.3.1 Columbia超大陆的聚合-裂解 |
2.3.2 Rodinia超大陆的聚合-裂解 |
2.4 冰期旋回 |
2.5 区域地层发育概况 |
第三章 中-新元古界岩相学与沉积环境演化 |
3.1 沉积背景 |
3.2 野外剖面沉积地层 |
3.3 地层对比与时代归属 |
3.4 中-新元古界岩相学与沉积环境 |
3.4.1 中条剖面沉积环境演化 |
3.4.2 洛南剖面沉积环境 |
3.4.3 华亭剖面沉积环境 |
3.5 中-新元古代沉积演化过程及野外剖面沉积相对比 |
3.5.1 长城系沉积演化过程 |
3.5.2 蓟县系沉积演化过程 |
3.5.3 震旦系沉积演化 |
3.5.4 野外剖面沉积相对比 |
第四章 中-新元古界地球化学特征 |
4.1 实验方法 |
4.2 主量元素特征 |
4.3 微量元素特征 |
4.4 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4.4.1 有机碳丰度 |
4.4.2 成熟度指标 |
4.4.3 生烃潜力 |
4.4.4 有机质类型和干酪根碳同位素 |
第五章 暗色泥页岩的成源环境 |
5.1 崔庄组成源环境 |
5.1.1 物源背景及性质 |
5.1.2 古气候 |
5.1.3 风化条件 |
5.1.4 稀土元素指示的环境意义 |
5.1.5 成烃生物组合 |
5.2 白草坪组和罗圈组成源环境 |
5.2.1 物源背景及性质 |
5.2.2 气候与风化 |
5.2.3 稀土元素指示的环境意义 |
5.2.4 成烃生物组合 |
第六章 暗色泥岩有机质富集机制 |
6.1 崔庄组暗色泥岩有机质富集机制 |
6.1.1 古生产力特征 |
6.1.2 表层水体的含氧性 |
6.1.3 沉积底水的氧化还原特征 |
6.1.4 有机质富集机制 |
6.2 白草坪组和罗圈组暗色泥岩成源潜力 |
6.2.1 生物组合及半定量 |
6.2.2 古生产力 |
6.2.3 氧化还原条件 |
6.2.4 草莓状黄铁矿的环境指示意义 |
6.2.5 热液活动的意义 |
6.2.6 有机质富集机制 |
6.3 暗色泥岩发育模式 |
6.4 勘探前景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便携式伏安型电子舌检测系统的研制及其在黄酒品质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感官评价技术 |
1.2.2 仪器检测方法 |
1.2.3 电子舌检测技术 |
1.3 主要章节安排 |
第2章 便携式电子舌检测系统设计 |
2.1 便携式电子舌检测系统功能模型设计 |
2.1.1 便携式电子舌检测系统总功能模型设计 |
2.1.2 便携式电子舌检测系统子功能模型设计 |
2.2 便携式电子舌检测系统整体设计 |
2.3 便携式电子舌检测系统硬件模块设计 |
2.3.1 下位机功能模块 |
2.3.2 仿生味觉功能模块 |
2.3.3 自动进样功能模块 |
2.3.4 恒温加热功能模块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便携式电子舌检测系统软件程序设计 |
3.1 便携式电子舌检测系统上位机程序设计 |
3.1.1 上位机功能流程 |
3.1.2 上位机功能界面 |
3.2 便携式电子舌检测系统下位机程序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便携式电子舌检测系统主要功能模块测试 |
4.1 电子舌检测系统便携性评估 |
4.2 仿生味觉功能模块测试 |
4.2.1 转换与调理电路测试与优化 |
4.2.2 时间对组合电极响应信号的影响 |
4.3 恒温加热功能模块测试与优化 |
4.3.1 恒温加热功能模块测试 |
4.3.2 温度对组合电极响应信号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便携式电子舌检测系统在黄酒品质检测中的应用 |
5.1 便携式电子舌检测系统在黄酒类别检测中的应用 |
5.1.1 基于便携式电子舌检测系统的不同类别黄酒的区分 |
5.1.2 溶液气泡对组合电极响应信号的影响 |
5.2 便携式电子舌检测系统在黄酒酒龄检测中的应用 |
5.2.1 基于便携式电子舌检测系统的不同酒龄黄酒的区分 |
5.2.2 激发脉冲信号对电极响应信号的影响 |
5.3 便携式电子舌检测系统在不同甜度黄酒检测中的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4)西北五种特色单花种蜂蜜花源特征性成分及其对酒精性胃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单花种蜂蜜理化成分与花源鉴别 |
1.1.1 花粉孢子 |
1.1.2 理化指标 |
1.1.3 挥发性化合物 |
1.1.4 酚类化合物 |
1.2 单花种蜂蜜的抗氧化及抗炎活性 |
1.2.1 抗氧化性 |
1.2.2 抗炎活性 |
1.2.3 其他生物活性 |
1.3 酒精性胃损伤机制及现行治疗 |
1.3.1 酒精性胃损伤机制 |
1.3.2 现行治疗 |
1.3.3 蜂蜜在酒精性胃损伤治疗中的应用 |
1.4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1.4.1 选题依据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五种单花种蜂蜜理化指标的研究 |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2.1.2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五种单花种蜂蜜孢粉学分析 |
2.2.2 五种单花种蜂蜜理化指标分析及质量评价 |
2.2.3 五种单花种蜜花源特征性理化指标的鉴别 |
2.3 小结 |
第三章 五种单花种蜂蜜挥发性成分的研究 |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五种单花种蜂蜜醛类挥发性成分分析 |
3.2.2 五种单花种蜂蜜醇类挥发性成分分析 |
3.2.3 五种单花种蜂蜜酮类挥发性成分分析 |
3.2.4 五种单花种蜂蜜酯类挥发性成分分析 |
3.2.5 五种单花种蜂蜜烷烃及其他类挥发性成分分析 |
3.2.6 五种单花种蜜花源特征性挥发成分的鉴别 |
3.2.7 五种单花种蜂蜜主要呈香物质分析 |
3.3 小结 |
第四章 五种单花种蜂蜜酚类成分的研究 |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4.1.2 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酚酸类成分分析 |
4.2.2 黄酮类成分分析 |
4.2.3 五种单花种蜂蜜花源特征性酚类成分的鉴别 |
4.3 小结 |
第五章 紫穗槐蜜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胃溃疡的保护作用 |
5.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5.1.2 实验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
5.2.2 对急性酒精性胃溃疡小鼠溃疡指数的影响 |
5.2.3 对急性酒精性胃溃疡小鼠氧化应激水平的调节 |
5.2.4 对急性酒精性胃溃疡小鼠炎症表达的调控 |
5.2.5 对急性酒精性胃溃疡小鼠胃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
5.3 小结 |
第六章 沙枣蜜对小鼠慢性酒精性胃损伤的保护作用 |
6.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6.1.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6.1.2 实验方法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对慢性酒精性胃损伤小鼠溃疡指数的影响 |
6.2.2 对慢性酒精性胃损伤小鼠胃组织氧化应激水平的调控 |
6.2.3 对慢性酒精性胃损伤小鼠胃组织炎症表达的调控 |
6.2.4 对慢性酒精性胃损伤小鼠胃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
6.2.5 对慢性酒精性胃损伤小鼠肠道微生物群落的调节 |
6.3 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脱油葵花籽缓解慢性应激小鼠5-羟色胺转化异常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
1 绪论 |
1.1 色氨酸代谢与5-羟色胺功能 |
1.1.1 色氨酸代谢 |
1.1.2 5-HT功能 |
1.2 慢性应激 |
1.2.1 慢性应激和5-HT功能 |
1.2.2 慢性应激与炎症反应 |
1.2.3 慢性应激与肠道菌群 |
1.2.4 慢性应激与代谢组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葵花籽概述 |
1.5 立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动物 |
2.1.2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1.3 实验主要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葵花籽基本成分测定 |
2.2.2 葵花籽水解氨基酸测定 |
2.2.3 脱油葵花籽的制备 |
2.2.4 动物分组及饲养 |
2.2.5 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 |
2.2.6 糖水偏好实验 |
2.2.7 悬尾实验 |
2.2.8 强迫游泳实验 |
2.2.9 旷场实验 |
2.2.10 高架十字迷宫实验 |
2.3 指标测定 |
2.3.1 组织及样品收集 |
2.3.2 血浆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
2.3.3 海马组织生化指标的测定 |
2.3.4 肝脏和皮层组织氧化还原相关指标的测定 |
2.3.5 血浆炎症因子和皮质酮的测定 |
2.3.6 血浆黏膜屏障相关指标的测定 |
2.3.7 结肠内容物短链脂肪酸的测定 |
2.3.8 回肠组织病理学切片 |
2.3.9 实时荧光定量PCR |
2.3.10 结肠内容物16S r DNA高通量测序分析 |
2.3.11 小鼠海马组织广泛靶向代谢组的检测 |
2.3.12 小鼠结肠内容物广泛靶向代谢组的检测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讨论 |
3.1 葵花籽基本成分组成 |
3.1.1 不同品种葵花籽蛋白和氨基酸组成 |
3.1.2 葵花籽的主要组成成分 |
3.2 脱油葵花籽对小鼠生长性能和行为活动的影响 |
3.2.1 脱油葵花籽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
3.2.2 脱油葵花籽对小鼠快感缺失的影响 |
3.2.3 脱油葵花籽对小鼠静止不动时间的影响 |
3.2.4 脱油葵花籽对小鼠自主活动及探究行为的影响 |
3.2.5 脱油葵花籽对小鼠焦虑样行为的影响 |
3.2.6 讨论 |
3.2.7 小结 |
3.3 脱油葵花籽对小鼠生化指标的影响 |
3.3.1 血浆氨基酸水平 |
3.3.2 海马组织生化指标 |
3.3.3 小鼠肝脏氧化还原状态 |
3.3.4 小鼠皮层氧化还原状态 |
3.3.5 血浆炎症因子水平 |
3.3.6 小鼠血浆皮质酮水平 |
3.3.7 讨论 |
3.3.8 小结 |
3.4 脱油葵花籽对小鼠肠黏膜屏障的影响 |
3.4.1 小鼠肠黏膜屏障和相关基因表达 |
3.4.2 回肠H&E染色 |
3.4.3 小结 |
3.5 行为学、色氨酸代谢与生化指标相关性分析 |
3.6 脱油葵花籽对小鼠结肠菌群的影响 |
3.6.1 稀释曲线和Rank-Abundance曲线 |
3.6.2 α多样性分析 |
3.6.3 β多样性分析 |
3.6.4 基于门水平的肠道菌群分析 |
3.6.5 基于科属水平的肠道菌群分析 |
3.6.6 结肠内容物SCFA含量 |
3.6.7 结肠菌群与生化指标相关性分析 |
3.6.8 小结 |
3.7 脱油葵花籽对小鼠海马代谢组的影响 |
3.7.1 海马代谢物的多变量统计学分析 |
3.7.2 代谢通路和相关性分析 |
3.7.3 代谢差异物分析 |
3.7.4 小结 |
3.8 脱油葵花籽对小鼠结肠内容物代谢组的影响 |
3.8.1 结肠内容物代谢物的多变量统计学分析 |
3.8.2 代谢通路和相关性分析 |
3.8.3 代谢差异物分析 |
3.8.4 结肠菌群和代谢组内源性代谢物相关性分析 |
3.8.5 小结 |
3.9 预防作用及机制总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乳清粉调节D-半乳糖诱导衰老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及抗衰老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词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老龄化与氧化应激 |
1.3 炎症衰老 |
1.4 老龄化和肠道菌群的关系 |
1.4.1 老龄人群肠道菌群结构的变化 |
1.4.2 氧化应激与肠道菌群的关系 |
1.4.3 炎症衰老与肠道菌群的关系 |
1.4.4 衰老与肠道菌群中常见优势菌的关系 |
1.4.4.1 乳酸菌 |
1.4.4.2 寡养单胞菌 |
1.4.4.3 幽门螺杆菌 |
1.4.5 肠道菌群影响机体氧化应激和炎症功能 |
1.5 乳清粉 |
1.5.1 乳清粉主要成分 |
1.5.2 乳清粉的抗氧化性 |
1.5.3 增强免疫作用 |
1.6 衰老动物模型 |
1.7 利用粪便中挥发物气味信息无损评价羊乳清粉功能性的研究 |
1.7.1 粪便挥发性代谢物质鉴别研究现状 |
1.7.2 电子鼻技术在食品功能体内功效评价中的应用 |
1.8 本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
1.9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9.1 研究内容 |
1.9.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乳清粉体内外抗氧化性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2.1.1.1 试验材料 |
2.1.1.2 试剂与设备 |
2.1.2 试验方法 |
2.1.2.1 非脱盐乳清粉的制备 |
2.1.2.2 乳清粉主成分分析 |
2.1.2.3 SDS-PAGE电泳分析乳清蛋白的组成 |
2.1.2.4 乳清粉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
2.1.2.5 衰老小鼠模型制备 |
2.1.2.6 体重增长率 |
2.1.2.7 血清中SOD活力 |
2.1.2.8 血清中MDA含量 |
2.1.2.9 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乳清粉主成分分析 |
2.2.2 乳清蛋白主要成分分析 |
2.2.3 乳清粉体外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
2.2.4 乳清粉对衰老小鼠健康体征的影响 |
2.2.4.1 小鼠死亡率 |
2.2.4.2 小鼠生长状态 |
2.2.5 小鼠体重增长率的变化 |
2.2.6 小鼠血清SOD活力和MDA含量的变化 |
2.3 讨论 |
2.3.1 乳清粉主要成分 |
2.3.2 乳清粉体外抗氧化性 |
2.3.3 衰老与氧化应激 |
2.3.4 乳清粉对D-半乳糖制备衰老小鼠体内抗氧化性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乳清粉对衰老小鼠炎症衰老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与试剂设备 |
3.1.1.1 试验材料 |
3.1.1.2 试剂与设备 |
3.1.2 试验方法 |
3.1.2.1 衰老小鼠模型制备及实验分组 |
3.1.2.2 胸腺指数 |
3.1.2.3 脾组织中Ig G、IL-2和IL-6 含量检测 |
3.1.2.3.1 脾组织提取液制备过程 |
3.1.2.3.2 小鼠脾组织中Ig G含量检测 |
3.1.2.3.3 小鼠脾组织中IL-2 含量检测 |
3.1.2.3.4 小鼠脾组织中IL-6 含量检测 |
3.1.2.4 肝、肾组织石蜡切片制作 |
3.1.2.5 HE染色 |
3.1.2.6 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小鼠胸腺指数的变化 |
3.2.2 小鼠脾组织中Ig G含量的变化 |
3.2.3 小鼠脾组织中IL-2、IL-6 的含量 |
3.2.4 衰老小鼠肝组织形态学变化 |
3.3 讨论 |
3.4 结论 |
第四章 乳清粉对衰老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和丰度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与试剂设备 |
4.1.2 试验方法 |
4.1.2.1 提取牛、羊和驴乳清粉干预衰老小鼠肠内容物的基因组DNA及质量控制 |
4.1.2.2 细菌16s r RNA基因扩增和高通量测序 |
4.1.2.2.1 PCR扩增 |
4.1.2.2.2 PCR反应体系 |
4.1.2.2.3 PCR反应程序 |
4.1.2.2.4 PCR产物纯化 |
4.1.2.2.5 文库构建和上机测序 |
4.1.3 信息分析 |
4.1.3.1 数据质控 |
4.1.3.2 OTUs聚类和物种分类分析 |
4.1.3.3 信息分析流程 |
4.1.3.4 Alpha多样性 |
4.1.3.5 Beta多样性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测序前质量控制 |
4.2.2 有效序列 |
4.2.3 物种多样性曲线 |
4.2.3.1 稀释曲线 |
4.2.3.2 等级聚类曲线分析 |
4.2.4 多样本比较分析 |
4.2.4.1 PCo A分析 |
4.2.5 不同浓度牛、羊乳清粉对衰老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Alpha多样性数) |
4.2.6 不同浓度牛、羊乳清粉对衰老小鼠肠道菌群相对丰度的影响 |
4.2.6.1 总体肠道菌群物种相对丰度 |
4.2.7 不同浓度牛、羊和驴乳清粉抗衰老指标与肠道菌群相关性分析 |
4.2.7.1 不同浓度牛、羊和驴乳清粉抗衰老指标与α指数相关性分析 |
4.2.7.2 不同浓度牛、羊和驴乳清粉抗衰老指标与肠道优势菌群相关性析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利用小鼠粪便中挥发物气味信息评价羊乳清粉功能的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5.1.2 试验方法 |
5.1.2.1 衰老小鼠模型制备 |
5.1.2.2 实验分组 |
5.1.2.3 电子鼻及其检测条件 |
5.1.2.4 结果判别与统计分析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羊乳清粉干预衰老小鼠粪便电子鼻传感器响应特征曲线 |
5.2.2 电子鼻信号与小鼠生理生化指标之间的关联性分析 |
5.2.3 基于粪便的电子鼻响应信号对羊乳清粉干预效果评价 |
5.2.3.1 定性识别羊乳清粉干预不同时间 |
5.2.3.2 定性判别不同干预物作用效果 |
5.2.3.3 电子鼻对不同干预小鼠体重增长率的定量预测 |
5.3 讨论 |
5.6 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论文的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导师简介 |
(7)准格尔煤田岩溶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演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
1.2.2 同位素示踪地下水循环 |
1.2.3 水文地球化学在矿区水化学研究中的应用 |
1.2.4 研究区以往工作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象与水文 |
2.2 地质条件概况 |
2.2.1 地层岩性 |
2.2.2 地质构造 |
2.3 水文地质条件 |
2.3.1 含水层分布特征与埋藏条件 |
2.3.2 隔水层分布特征与埋藏条件 |
2.4 岩溶发育特征 |
2.4.1 可溶岩特征 |
2.4.2 岩溶发育形态 |
2.4.3 岩溶发育规律 |
2.5 岩溶水系统及循环条件 |
2.5.1 岩溶水系统 |
2.5.2 岩溶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
2.6 本章小结 |
3 岩溶地下水常规水化学特征 |
3.1 样品采集与测试 |
3.2 岩溶地下水水化学组分特征 |
3.2.1 地下水总体水化学组分特征 |
3.2.2 岩溶水“低矿化度、高氯离子”水化学特征 |
3.3 水化学类型划分 |
3.4 本章小结 |
4 岩溶地下水环境同位素特征 |
4.1 氢氧同位素特征 |
4.1.1 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 |
4.1.2 氚(3H)同位素特征 |
4.2 岩溶地下水补给来源 |
4.2.1 区域大气降水线 |
4.2.2 岩溶水补给来源 |
4.3 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补给比例 |
4.4 黄河侧向渗漏补给岩溶水 |
4.5 本章小结 |
5 岩溶地下水水化学形成作用及演化规律 |
5.1 岩溶含水层矿物组分特征 |
5.2 水化学特征形成机制 |
5.2.1 岩溶水化学场空间变化规律 |
5.2.2 Gibbs水化学形成机制 |
5.2.3 水化学形成作用 |
5.3 水化学作用的演化 |
5.3.1 离子相关性与标准化 |
5.3.2 基于主成分分析 |
5.4 水文地球化学反向模拟 |
5.4.1 水文地球化学反向模拟基础理论 |
5.4.2 模拟路径的选取 |
5.4.3 矿物饱和指数变化规律 |
5.4.4 可能矿物相的确定 |
5.4.5 水文地球化学反向模拟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6 准格尔矿区岩溶地下水循环规律 |
6.1 岩溶水中主要阴阳离子来源 |
6.1.1 钠和氯离子的来源 |
6.1.2 钙、镁和重碳酸根离子的来源 |
6.1.3 硫酸根离子的来源 |
6.2 岩溶水水循环条件特征 |
6.3 岩溶水水化学演化概念模型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和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基于课标的表现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要求 |
二、基于新高考评价模式的要求 |
三、表现性评价的兴起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现状 |
一、数据来源 |
二、定量分析 |
三、定性分析 |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 |
一、表现 |
二、表现性评价 |
三、高中化学的表现性评价 |
第二节 理论基论 |
一、教育评价理论 |
二、布鲁姆目标分类学 |
三、化学学科能力表现模型 |
第三章 核心素养导向的表现性行为评价框架的建构 |
第一节 核心素养导向的评价模式 |
一、核心素养导向的评价模式特点 |
二、表现性行为的评价框架 |
第二节 建构依据与思路 |
一、建构依据 |
二、建构思路 |
第四章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表现性行为评价的建构 |
第一节 对核心素养——“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解析 |
一、“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评价的方向 |
二、“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评价的标准 |
第二节 对素养导向的试题的表现性行为研究 |
一、2020 年山东高考试题的解析 |
二、2021 年八省适应性联考解析 |
三、试题中的表现性行为总结 |
第三节 表现性行为标准的划分 |
一、“物质转化”主题的表现性行为评价标准 |
二、“能量变化”主题的表现性行为评价标准 |
三、“反应原理”主题的表现性行为评价标准 |
第五章 基于表现性行为评价框架的教学实证研究 |
第一节 表现性行为标准在教学评价中的运用 |
一、划分评价标准 |
二、指导课堂教学设计 |
三、课后评价环节的设计的依据 |
第二节 《电解质的电离》评价任务的设计与实施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评价任务的设计与实施 |
三、实施结果与建议 |
第三节 关于“化学反应原理评论类题”的复习课设计与实施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复习课的设计与实施 |
三、练习的设置 |
四、实施结果与建议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考试评价从知识本位走向素养本位 |
二、表现性评价有助于促进教与学的发展 |
第二节 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9)Dip2a敲除小鼠氧化应激及代谢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引言 |
1.1 氧化应激 |
1.1.1 ROS异常升高与氧化应激 |
1.1.2 抗氧化系统功能下降与氧化应激 |
1.1.3 氧化还原失衡损害神经系统 |
1.2 脂类对氧化应激有抵抗作用 |
1.2.1 脑是脂类含量丰富的器官 |
1.2.2 脂类在突触传递中具有重要作用 |
1.2.3 脂类在神经系统中对氧化应激有抵抗作用 |
1.2.4 脂类代谢异常与ASD |
1.3 ASD患者氧化应激水平增加 |
1.3.1 ASD核心症状及诊断标准 |
1.3.2 ASD具有高度的遗传易感性 |
1.3.3 ASD患者的氧化应激水平异常升高 |
1.3.4 ASD患者抗氧化能力降低 |
1.3.5 ASD患者存在线粒体功能障碍 |
1.4 抗氧化治疗在人类ASD患者中的应用 |
1.5 ASD风险基因DIP2A的研究进展 |
1.6 科学假设:DIP2A与氧化应激可能的关系 |
1.7 技术路线 |
2.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实验仪器 |
2.2 实验动物 |
2.3 实验材料 |
2.3.1 主要化学试剂 |
2.3.2 主要检测试剂盒 |
2.3.3 质粒及其来源 |
2.3.4 细胞系及其来源 |
2.3.5 引物合成与质粒测序 |
2.3.6 抗体 |
2.4 结合蛋白鉴定 |
2.4.1 His-dip2a-dmap1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2.4.2 His融合蛋白的诱导表达 |
2.4.3 His融合蛋白的纯化 |
2.4.4 鼠脑蛋白的提取 |
2.4.5 His-pull down |
2.4.6 SDS-PAGE电泳 |
2.4.7 结合蛋白质谱检测 |
2.5 结合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 |
2.5.1 Gene Ontology(GO)分析 |
2.5.2 GO功能富集分析 |
2.5.3 Venn分析 |
2.6 Western-blot |
2.7 Dip2a~(△65kb)小鼠基因型鉴定 |
2.8 鼠脑SOD、CAT、POD酶活性测定 |
2.9 ROS检测 |
2.9.1 DCFH-DA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ROS的产生 |
2.9.2 流式细胞术 |
2.9.3 鼠脑皮层ROS检测 |
2.10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线粒体结构 |
2.11 血清非靶标代谢物检测 |
2.11.1 小鼠血清样本制备 |
2.11.2 小鼠血清代谢产物提取 |
2.11.3 血清代谢物检测 |
2.12 代谢组数据分析 |
2.12.1 数据预处理 |
2.12.2 多元统计分析 |
2.12.3 单变量统计分析 |
2.13 Dip2a敲除小鼠抗氧化治疗 |
2.14 动物行为学检测 |
2.14.1 矿场实验 |
2.14.2 理毛实验 |
2.14.3 社交能力实验 |
2.15 统计方法 |
3.结果与分析 |
3.1 DIP2A在线粒体中高表达 |
3.2 DIP2A与线粒体氧化还原酶类存在相互作用 |
3.3 DIP2A与SOD2相互作用 |
3.4 Dip2a敲除鼠的鉴定 |
3.5 Dip2a敲除鼠大脑皮层中SOD活性降低 |
3.5.1 SOD1、SOD2表达没有改变 |
3.5.2 Dip2a敲除小鼠大脑皮层中SOD活性受到抑制 |
3.6 Dip2a敲除小鼠大脑皮层中ROS增加 |
3.7 Dip2a过表达促进SOD活性,抵抗氧化应激 |
3.8 Dip2a基因敲除小鼠大脑皮层的线粒体形态异常 |
3.9 Dip2a敲除小鼠血清代谢物检测 |
3.9.1 小鼠血清样本采集 |
3.9.2 血清代谢物LC-MS检测分析 |
3.10 Dip2a敲除小鼠血清代谢组数据分析 |
3.10.1 主成分分析 |
3.10.2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
3.10.3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
3.11 差异代谢物的筛选以及准确性和相关性分析 |
3.11.1 差异代谢物的筛选 |
3.11.2 差异代谢物的多元ROC曲线分析 |
3.11.3 血清差异代谢物聚类和相关性矩阵分析 |
3.12 Dip2a敲除小鼠线粒体代谢功能异常 |
3.12.1 Dip2a敲除小鼠血清代谢物总体变化趋势 |
3.12.2 Dip2a敲除导致脂类代谢紊乱 |
3.12.3 Dip2a敲除导致糖、氨基酸和部分核苷酸代谢异常 |
3.13 共同差异代谢物显示能量代谢紊乱 |
3.14 抗氧化剂辅酶Q10和维生素E联合服用有效降低Dip2a敲除小鼠脑组织ROS积累 |
3.15 抗氧化剂联合服用部分改善小鼠的自闭症样行为 |
4.讨论 |
4.1 DIP2A可能与抗氧化酶活性相关 |
4.2 DIP2A调节SOD活性的可能机制 |
4.3 Dip2a的缺失导致线粒体形态异常 |
4.4 Dip2a的缺失导致小鼠糖和脂代谢紊乱 |
4.5 展望 |
5.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5.1 主要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附录 |
(10)SsNSRV-1基因功能及其与核盘菌互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前言 |
1.核盘菌及油菜菌核病 |
1.1 核盘菌及其分类地位 |
1.2 油菜菌核病及其病害循环 |
1.3 核盘菌的致病机理 |
1.4 菌核病的防治 |
2.真菌病毒及其多样性 |
2.1 病毒与真菌病毒的发现 |
2.2 真菌病毒的分类 |
2.3 真菌病毒的广泛分布 |
2.4 真菌病毒的传播方式 |
2.5 真菌病毒的应用 |
3.真菌病毒与寄主互作研究 |
3.1 真菌病毒对寄主的影响 |
3.2 真菌对真菌病毒的影响 |
3.3 真菌病毒-寄主互作研究 |
4.转录组学与真菌病毒研究 |
4.1 转录组学及转录组测序(RNA-Seq)简介 |
4.2 转录组数据的分析流程 |
4.3 转录组学在真菌病毒研究中的应用 |
5.代谢组学及其应用 |
5.1 代谢组学的基本概念 |
5.2 代谢组的研究方法 |
5.3 代谢组数据分析 |
5.4 代谢组学在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
6.单股负义链RNA病毒与SsNSRV-1 |
6.1 单股负义链RNA病毒 |
6.2 Mymonaviridae的建立 |
6.3 核盘菌负链病毒SsNSRV-1 |
7.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二章 利用高通量测序分析菌株AH98中的病毒 |
1.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材料 |
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1.3 研究方法 |
1.3.1 菌株的培养 |
1.3.2 RNA提取及cDNA合成 |
1.3.3 测序方案 |
1.3.4 数据分析流程 |
1.3.5 病毒序列的验证和分析 |
2.结果分析 |
2.1 测序数据QC质量分析 |
2.2 测序获得的病毒验证 |
2.3 病毒SsNSRV-5X |
2.3.1 SsNSRV-5X的基因组结构 |
2.3.2 SsNSRV-5X基因功能预测 |
2.3.3 SsNSRV-5X的系统发育分析 |
2.4 BcHV1/AH98 的基因组结构和进化树分析 |
3.小结与讨论 |
3.1 小结 |
3.2 讨论 |
3.2.1 AH98被6种病毒复合侵染 |
3.2.2 AH98的弱毒特性由多种病毒共同导致 |
3.2.3 病毒BcHV1存在跨属传播的现象 |
3.2.4 SsNSRV-5X可能代表Mymonaviridae科病毒一个新的属 |
第三章 SsNSRV-1 基因超表达转化子的表达特性 |
1.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材料 |
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1.3 培养基 |
1.4 研究方法 |
1.4.1 菌株的培养和保存 |
1.4.2 真菌DNA提取 |
1.4.4 RNA提取及cDNA合成 |
1.4.5 农杆菌介导真菌的遗传转化 |
1.4.6 ORF超表达转化子PCR验证 |
2.结果分析 |
2.1 核盘菌超表达转化子中病毒基因的表达特性 |
2.2 病毒基因剪切位点的序列特征 |
2.3 病毒ORF Ⅲ的剪切现象在禾谷镰孢菌和稻瘟菌中存在 |
3.小结与讨论 |
3.1 小结 |
3.2 讨论 |
3.2.1 病毒SsNSRV-1 基因被真菌内含子剪接系统编辑 |
3.2.2 病毒SsNSRV-1 可能存在防止内含子剪接的机制 |
3.2.3 病毒SsNSRV-1 N基因具有两个转录峰 |
第四章 结合转录组技术揭示SsNSRV-1 的基因功能及其与核盘菌互作机理 |
1.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材料 |
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1.3 研究方法 |
1.3.1 转录组测序样品制备 |
1.3.2 转录组数据分析方法 |
1.3.3 病毒SsNSRV-1 蛋白的定位、结构和功能预测 |
2.结果与分析 |
2.1 转录组测序样品质量检测 |
2.2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 |
2.3 测序数据比对基因组 |
2.4 基因ORFⅠ的功能及其对核盘菌的影响 |
2.4.1 SsNSRV-1 P1 蛋白的结构和功能预测 |
2.4.2 核盘菌ORFⅠ超表达转化子与1980差异表达基因概述 |
2.4.3 核盘菌ORF I超表达转化子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 |
2.4.4 核盘菌ORF I超表达转化子差异表达基因KEGG富集分析 |
2.4.5 核盘菌ORFⅠ超表达转化子与1980显着差异表达基因 |
2.4.6 核盘菌ORFⅠ超表达转化子中的分泌蛋白和致病相关蛋白 |
2.5 基因ORF Ⅱ的功能及其对核盘菌的影响 |
2.5.1 SsNSRV-1N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分析 |
2.5.2 核盘菌ORF Ⅱ超表达转化子与1980差异表达基因概述 |
2.5.3 核盘菌ORF Ⅱ超表达转化子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 |
2.5.4 核盘菌ORF Ⅱ超表达转化子差异表达基因KEGG富集分析 |
2.5.5 核盘菌ORF Ⅱ超表达转化子显着差异表达基因 |
2.6 基因ORF Ⅲ的功能及其对核盘菌的影响 |
2.6.1 SsNSRV-1 P3 的蛋白结构和功能预测 |
2.6.2 核盘菌ORF Ⅲ超表达转化子与1980 差异表达基因概述 |
2.6.3 核盘菌ORF Ⅲ超表达转化子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 |
2.6.4 核盘菌ORF Ⅲ超表达转化子差异表达基因KEGG富集分析 |
2.6.5 核盘菌ORF Ⅲ超表达转化子显着差异表达基因 |
2.7 基因ORF Ⅳ的功能及其对核盘菌的影响 |
2.7.1 SsNSRV-1 P4 蛋白的结构和功能预测 |
2.7.2 核盘菌ORF Ⅳ超表达转化子与1980差异表达基因概述 |
2.7.3 核盘菌ORF Ⅳ超表达转化子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 |
2.7.4 核盘菌ORF Ⅳ超表达转化子差异表达基因KEGG富集分析 |
2.7.5 核盘菌ORF Ⅳ超表达转化子显着差异表达基因 |
2.8 基因ORF Ⅵ的功能及其对核盘菌的影响 |
2.8.1 SsNSRV-1 P6 蛋白的结构和功能预测 |
2.8.2 核盘菌ORF Ⅵ超表达转化子与1980差异表达基因概述 |
2.8.3 核盘菌ORF Ⅵ超表达转化子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 |
2.8.4 核盘菌ORF Ⅵ超表达转化子差异表达基因KEGG富集分析 |
2.8.5 核盘菌ORF Ⅵ超表达转化子显着差异表达基因 |
2.9 核盘菌病毒基因超表达转化子共有差异基因分析 |
3.小结与讨论 |
3.1 小结 |
3.2 讨论 |
3.2.1 病毒ORFⅠ可能参与病毒粒子的形成 |
3.2.2 病毒SsNSRV-1 导致核盘菌致病力衰退的机制 |
3.2.3 病毒SsNSRV-1 影响核盘菌的转录调控 |
3.2.4 病毒SsNSRV-1 调控核盘菌的跨膜运输 |
3.2.5 病毒SsNSRV-1 调控核盘菌生长发育 |
3.2.6 病毒SsNSRV-1 调控核盘菌的信号传导途径 |
3.2.7 病毒SsNSRV-1 调控核盘菌蛋白质合成和降解 |
3.2.8 病毒SsNSRV-1 调控核盘菌自噬 |
第五章 真菌病毒SsNSRV-1 基因表达对寄主代谢的影响 |
1.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材料 |
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1.3 研究方法 |
1.3.1 代谢组分析菌株的培养 |
1.3.2 代谢样品的提取 |
1.3.3 LC-MS分析条件 |
1.3.4 LC-MS数据处理 |
2.结果分析 |
2.1 代谢数据预处理 |
2.2 病毒核盘菌ORFⅠ对核盘菌代谢的影响 |
2.2.1 核盘菌ORFⅠ超表达转化子代谢差异分析 |
2.2.2 代谢组数据统计分析 |
2.2.3 核盘菌ORFⅠ超表达转化子显着差异物鉴定 |
2.3 病毒ORF Ⅱ对核盘菌代谢的影响 |
2.3.1 核盘菌ORF Ⅱ超表达转化子代谢差异分析 |
2.3.2 核盘菌ORF Ⅱ超表达转化子代谢组数据统计分析 |
2.3.3 核盘菌ORF Ⅱ超表达转化子显着差异物鉴定 |
2.4 病毒ORF Ⅲ对核盘菌代谢的影响 |
2.4.1 核盘菌ORF Ⅲ超表达转化子代谢差异分析 |
2.4.2 核盘菌ORF Ⅲ超表达转化子代谢组数据统计分析 |
2.4.3 核盘菌ORF Ⅲ超表达转化子显着差异物鉴定 |
2.5 病毒ORF Ⅳ对核盘菌代谢的影响 |
2.5.1 核盘菌ORF Ⅳ超表达转化子代谢差异分析 |
2.5.2 代谢组数据统计分析 |
2.5.3 核盘菌ORF Ⅳ超表达转化子显着差异物鉴定 |
2.6 病毒ORF Ⅵ对核盘菌代谢的影响 |
2.6.1 核盘菌ORF Ⅵ超表达转化子代谢差异分析 |
2.6.2 核盘菌ORF Ⅵ超表达转化子代谢组数据统计分析 |
2.6.3 核盘菌ORF Ⅵ超表达转化子显着差异物鉴定 |
2.7 核盘菌ORF Ⅰ、ORF Ⅱ和 ORF Ⅲ超表达转化子共有差异代谢物 |
3.小结与讨论 |
3.1 小结 |
3.2 讨论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论文中使用的引物 |
附录2.附图 |
附图1.转录组测序样品质量评估 |
附图2.转录组测序样品平均错误率 |
附图3.转录组测序样品碱基含量分布 |
附图4.转录组测序样品比对基因组质量分析 |
附录3.附表 |
附表1.核盘菌中已研究的部分弱毒相关病毒 |
附表2.核盘菌ORFⅠ超表达转化子与1980显着差异表达基因 |
附表3.核盘菌ORF Ⅱ超表达转化子与1980显着差异表达基因 |
附表4.核盘菌ORF Ⅲ超表达转化子与1980 显着差异表达基因 |
附表5.核盘菌ORF Ⅳ超表达转化子与1980显着差异表达基因 |
附表6.核盘菌ORF Ⅵ超表达转化子与1980显着差异表达基因 |
附表7.核盘菌ORFⅠ超表达转化子与1980显着差异代谢物 |
附表8.核盘菌ORF Ⅱ超表达转化子与1980显着差异代谢物 |
附表9.核盘菌ORF Ⅲ超表达转化子与1980 显着差异代谢物 |
附表10.核盘菌ORF Ⅳ超表达转化子与1980差异代谢物 |
附表11.核盘菌ORF Ⅵ超表达转化子与1980差异代谢物 |
附录4.已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会议 |
致谢 |
四、氧化还原反应完全程度的判别(论文参考文献)
- [1]马里亚纳弧前South Chamorro蛇纹岩泥火山海底粉砂和粘土级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征[D]. 程淞. 上海海洋大学, 2021(01)
- [2]鄂尔多斯盆地南缘中-新元古代成源环境与有机质富集机制[D]. 潘星. 西北大学, 2021(12)
- [3]便携式伏安型电子舌检测系统的研制及其在黄酒品质检测中的应用[D]. 张辉辉. 浙江大学, 2021(01)
- [4]西北五种特色单花种蜂蜜花源特征性成分及其对酒精性胃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D]. 祝敏. 西北大学, 2021(12)
- [5]脱油葵花籽缓解慢性应激小鼠5-羟色胺转化异常及机制研究[D]. 卢肖蒙. 江南大学, 2021(01)
- [6]乳清粉调节D-半乳糖诱导衰老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及抗衰老作用研究[D]. 马作霖.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1)
- [7]准格尔煤田岩溶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演化规律研究[D]. 李双慧.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2021(01)
- [8]基于课标的表现性评价研究[D]. 赵可.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9]Dip2a敲除小鼠氧化应激及代谢组研究[D]. 白鹭鹭.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10]SsNSRV-1基因功能及其与核盘菌互作机制研究[D]. 高知枭. 华中农业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