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辍学现象与教育投资效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效益论文,现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重读、辍学问题与教育投资效益
为了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社会经济效益,我国实施了普及九年义务制教育,并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但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同时又拥有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与之相比的庞大的基础教育体系和受教育儿童。有限的教育资源与众多的受教育儿童之间的矛盾一直是困挠我国普及义务教育的一个主要因素。由于这一矛盾的客观存在造成了相当数量的适龄儿童不能入学。为很好地解决这一矛盾,一方面国家要增加对义务教育的投入,以提供实施义务教育的基本条件;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义务教育的管理,充分利用好已有的教育资源,减少教育中浪费现象,提高教育投资的使用效益。因此,必须认真地研究教育中的浪费问题,寻求克服教育浪费的有效途径。
关于“教育浪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文件曾做过概定:“浪费这个术语在教育领域里是用来描述阻碍一种教育体制实现其目标的各种因素,这些因素包括未入学、辍学、重读[留级]、学习成绩差和不能有效地利用教育资源等”。这里,重读、辍学是教育浪费的重要因素。所谓重读是指学生学年初在校注册正规上学,但学年末未能通过考试,从而在下一个学年在同一个年级就读,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留级”。而辍学是指除正常的毕业[或结业]、升级、留级、转学以外,其它所有中途不再上学而离开学校的现象,包括休学、退学、开除、死亡、转学转出但未在其它学校继续上学的学生。重读率和辍学率是反映义务教育效率高低的重要指标。
就辍学而言,学生在辍学之前就占有了一定的教育资源,如教育设施、教育设备、公用经费、教师的劳动及教学时间等,学生个人和学生家庭也要付出一定的投入,但他们却未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如果把一个合格的毕业生比喻为教育过程中一件合格“产品”的话,那么,中途辍学的学生相对教育目标而言,就是未完成的“半成品”,这种“半成品”则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目标,尽管也有一定的用处,读书总比不读书强。重读造成的教育浪费则指一个学生因在某一年级留级而重复消耗了教育资源,这种浪费类似于生产过程中的“返工”现象,不合格就再来一次。如果我们的中小学教育所造就的都是一些“半成品”,而且质量低劣,不断地要求返工,能说我们的教育效益高吗?显然不能!
重读、辍学对教育效益的消极影响相当深远,具体地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它加剧了教育资源紧缺的矛盾。有人算过这样一笔帐:1989~90年学年度,全国小学有重读生754.8万人,初中有84.4万人。若按一所小学300人、一所初中500人来计算的话,被这些重读生浪费掉的资源相当于多办了2.5万所小学,约占当年小学总数的3.2%;多办了170多所初中,约占当年初中学校总数的2.3%。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使本来就很紧缺的教育资源更显紧张,并由此造成了一系列的教育问题,如低年级班额过大,教室拥挤,课桌椅不足,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降低了教育教学质量等。
2.严重削弱了义务教育普及工作的实效。大量的中小学生辍学很可能形成新的文盲或半文盲,不仅严重地削弱了普及义务教育的实效,而且增加了农村扫盲工作的负担。
目前我国义务教育投入远远不能满足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不少地区学生重读、辍学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育投资不足造成的,而重读、辍学的结果又引起了有限教育资源的浪费,这样就形成了新的恶性循环。
二、重读、辍学的成因分析
造成中小学生重读、辍学的原因十分复杂,既有教育内部的因素,也有教育外部的因素。内部因素包括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物质条件、学校的办学形式和分布、教学力量和教材教法等;而外部因素则包括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地理条件、家庭背景和社会经济地位等。下面我们分别就重读、辍学问题的成因做一些分析:
1.重读的成因
学校教学质量差与学生身体不好而造成的学生学习成绩差,难以跟班继续学习是大多数学生重读的直接原因。此外,一些家长对重读缺乏正确的认识,以为重读可以帮助巩固或强化知识,以便使其子女更有升学的把握,也是造成重读的重要原因。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小学一年级学生的重读率较高,留级人次占小学总人次的比例高达57%。这主要是因为:①农村学生缺乏学前教育,儿童入学后心理准备不足,难以跟上教学进度;②学校将教学经验少、责任心不强、教学效果差的教师安排在一年级任教;③农村存在着年龄不足的儿童到学校试读一年的现象,达不到教学要求就重读,家长一般也认为在校混一年总要好些;④一年级班额过大,教室拥挤,教学条件差影响了教学效果,造成了新的恶性循环。
2.辍学的成因
学生辍学的成因相对于重读而言要复杂得多,这首先与学生的家庭背景和他生活的社会环境有关。在一些贫穷落后的地区,一部分农民的温饱问题尚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家长终年在为子女的温饱而奔波,他们无力负担学生有限的书杂费,甚至希望子女帮助家庭挑起生活的重担。在问卷调查中,有95%的校长和87.9%的班主任认为家庭贫困是造成中小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这一点也为我们的抽样调查所证实。还有一些家长虽然能够负担子女上学读书,但由于他们受教育程度较低,在对子女教育问题上目光短浅,“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思想和“读书无用论”的陈腐观念在他们身上很矛盾地表现出来,他们既希望自己的子女读书升学,将来能跳出农门好光宗耀祖,一旦感到子女升学无望便走向另一个极端,又认为读书无用,与其在校读书,还不如早点回家劳动,或外出打工赚钱,这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家长的心态。当然,还有其它一些家庭原因导致学生辍学,诸如兄弟姐妹多难以负担、重男轻女、学生因病不能上学等等,但这些因素都与家庭经济条件息息相关。再则,目前义务教育阶段也不是完全免费的,虽然在名义上学生不交学费,但各项书杂费加在一起也是个不小的数目,在抽样调查中有38.5%的家长抱怨学校收费太高,有的家庭负担不起只好让孩子辍学,而学校方面鉴于办学经费紧张也只好听之任之。
学生特殊的生活环境也容易造成学生辍学。有的学生家与学校的距离太远,学生上学往返要走很远的路程,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从早上7点到9点多的时间里,一路上一直走着许多上学学生,一些家长担心孩子的安全,不愿将孩子送去上学。一些地区雇用童工的做法,对学生弃学从工从商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有调查表明,在某些城镇地区小学辍学生的7.5%,初中辍学生的34.4%是因“被招工和经商”而离开学校的,这一现象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如今社会上存在的知识贬值、脑体倒挂的现实不断地反映到学校里,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成为导致学生辍学的潜在因素。
在教育内部影响学生重读的因素也影响着学生的辍学。办学条件差,教师素质低,学校办学思想不端正,教育教学管理不善,教育内容脱离当地的生活环境和生产实际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一些学生从厌学走向辍学。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了这样一个典型案例:某村小学在修建教学楼前有近30%的学生辍学在家,他们利用世界银行贷款修建教学楼后,95%以上的学生返回了学校。
以上只是探讨了造成重读、辍学一般原因,如果具体到某一地区,或某一所学校,情况可能又会有所不同,这就需要我们进行深入地调查研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解决。
三、克服教育浪费,提高教育投资效益
要提高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减少教育浪费,需要全社会共同作出努力,眼下当务之急是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统一认识,提高执行义务教育法的自觉性。义务教育显著的特点就在于它的强制性,这种强制性是在法律的约束下,由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各个方面共同予以保证。严格地说,适龄儿童不入学和学生的辍学是违反义务教育法的,按照违法必究的原则,造成适龄儿童不入学或辍学的任何单位或个人是应承担法律责任的。但由于各种原因,义务教育法的执行尚未达到应有的严格程度,各种违背义务教育法的现象还相当严重。因此,有关部门应首先树立起明确的法律意识和应有的责任感、紧迫感,设置义务教育执法机构,利用法律的权威和约束力强制那些不自觉者或无知的人就范。
2.摸清情况,明确主攻方向。目前各地的中小学都普遍地存在着学生重读、辍学问题,但造成重读、辍学的原因各地区之间可能相去甚远,有的地方可能主要是社会原因,有的地方可能主要是家庭原因,有的地方可能主要是教育内部的原因,我们只有通过深入地调查研究,摸清情况,抓住主要矛盾,才能够有的放矢,在工作中取得成效。
3.综合治理,优化教育外部环境。一方面,要增加对义务教育的投入,但增加教育投入单靠各地区自己的努力,开辟经费筹措渠道、发动群众集资是不够的,国家必须采取倾斜政策在人财物等方面对这些地区进行扶持和支援。另一方面,还要与农村陈旧的思想观念和习惯势力作斗争,既要利用法律的力量保证学生在校就读,也要注重把教育和当地农村生产、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教育在促进农村致富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从而实现在家长送子女入学问题上由自发到自觉的转变。
4.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这里有很多的工作可做:首先,学校要端正办学的指导思想,坚决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要使学校管理者认识到,基础教育的根本目的不仅仅在于送几个尖子生去升学,而在于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要以此为标准来考核和评估学校的办学水平,既要看升学率,也要注重巩固率和升级率。其次,要切实提高教师的素质,教师要讲求职业道德,正确地对待班上的每一个学生,特别是要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对已辍学的学生要热情关心,积极创造条件使他们有“第二次”学习机会。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精减教育内容,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改革教学方法,变注入式、满堂灌为启发式教学,增强教学的吸引力。
总之,提高教育投资效益,克服教育中的浪费现象势在必行。但在象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2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要真正稳定地控制中小学生重读、辍学的现象,全面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全社会长期不懈地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