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高考命题的科学性——以一道高考阅读题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学性论文,命题论文,语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考命题难,命出高质量的试题,并对教学改革发生积极的影响,这尤其难。命题者不仅要考虑试题本身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还要考虑阅卷操作,考虑学校教学的现实,再好的命题思路,经过这些考虑的打磨,最后也会显出平庸来。人们一般关心的是题目的新颖和是否利于考生的发挥,关心区分度,但笔者认为,高考实际上起着教学指挥棒的作用,因而就更应当重视它对教学的积极影响。在这方面,语文试卷的命题表现得尤为突出,二十年一贯制的命题思路,从表面看好像是稳定了教学局面,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正是它拖了教学改革的后腿。这里,想就阅读测试命题的一些问题谈些看法。
1.对读物整体感知能力的测试
整体感知是对读物理解过程中的基本环节,是其他理解活动的基础,也是理解的基本能力之一。自从“通过……,歌颂(表达,批判)了……”这种主题公式被语文教学扬弃之后,对一篇读物的整体感知也跟着被人们忽视了。现在,阅读教学重视的是只言片语的理解甚至穿凿,而对读物的基本观点、基本情节、基本思路、基本结构、基本特点却很少有人注意;教师们热心于引导学生去“明察秋毫”,结果却往往是“不见舆薪”——阅读教学的这种倾向,和高考阅读命题的重点取向有很大的关系。
从宏观的角度,将一篇读物的基本状况(观点、情节、思路、结构、特点)用考生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既是对一篇读物理解的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对考生理解水平的可靠检测。考查考生对读物基本内容的概述,可以比较准确地判断他对读物的基本内容的理解状况,在这里,任何套话、“公共语言”都无用武之地,诸多理解的假象将露出本来面目,而且,从表述语言的流畅性,可以准确地判断考生思维的流畅性,从而看出理解的程度。
即以2005年某地高考卷的阅读题为例,要概述《越来越接近精神的天空》的基本内容或基本思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顺便说一句,《越来越接近精神的天空》这个标题是试卷命题者改的,仅就这个标题,就可以看出命题者对这篇散文内容的整体感知是存在着问题的),它得梳理出全文的基本话题以及各基本话题之间的联系,理出思路,然后才有可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甚至可以这样说,仅凭这样一篇概述文字,就能判断一个考生理解能力的基本状况,其准确度要超出现在所出的四道题的总和(理由见后述)。
高考测试整体感知读物的能力,不仅可信度高,基本上排除高分低能的可能,更重要的是,它对阅读教学有着重要的导向意义。新的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对读物整体感知能力的培养,但在现实的教学中,并未引起重视,主要原因就是高考从来不考这东西。阅读教学忽视整体感知能力的培养,其后果将是十分严重的。不光是学生、教师,甚至我们的语文教材编者本身,搞不清一篇课文到底是在说什么,这绝对不是个别现象。假如我们有兴趣,不妨进行这样的调查测试:就一篇并不艰深的语体文,请那些在阅读题上得高分的考生说说这篇文章到底是在说什么,然后做个统计,你看会是什么结果。
2.关于理解的客观性测试
对任何读物的理解都有两重属性:客观性和主观性。客观性,是指切合文本,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意思;主观性,是指读者的理解个性。客观性和主观性是理解活动的两条腿,不可偏废,阅读测试,自然也应当兼顾这两个方面。但是,现在高考的阅读测试,在这方面好像是一笔糊涂账,无论是测试题目还是标准答案,既看不到严格的客观性,更容不得考生的理解个性。这里先谈理解的客观性。
理解的客观性,要求对读物的理解必须有文本的依据,实事求是,不管你对作者的说法持什么意见,但你必须有根有据地说出作者的意思。判断作者的意思,依据只能是作者的说话背景和文本的整个语言信息系统,而不能是别的。这看起来是很容易的事情,但实际上我们往往做不好,甚至做不到。
以2005年某地高考卷为例。
19题:作者认为“生而为人,我们不可能拒绝人群”的原因是□□□□□□□□□□□□□□□□□□□□(不超过20个字)。标准答案是:人群是欲望的集结,而我们无法泯灭欲望。或:人总在人群里寻找道路、回声、利润、表情。
21题:从全文看,“精神的天空”具体指什么?请概括作者期望自己“接近精神天空”的原因。标准答案是:(1)超越欲望,以追求普世价值为目标的生存境界。(2)①现实的欲望使他觉得压抑。②他希望逐步改变庸俗的生活状态,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此二题是要求谈“作者认为”的、“作者期望自己”的和“从全文看”的,显然是从客观性角度测试考生的理解能力。
19题,对为什么“生而为人,我们不可能拒绝人群”,作者并没有作具体的说明,至多,我们只能从这个句子的前句——“人,在人群里行走寻找他的道路,在人群里说话寻找他的回声,在人群里投资寻找他的利润,在人群里微笑寻找回应的表情”——找到一点点迹象,但仅凭这些迹象还无法必然地推出“原因”。如果说,作者毕竟多少有这个意思,“或”下面的答案还算言之有据,那么,首选答案“人群是欲望的集结,而我们无法泯灭欲望”,就看不出有什么根据了。原文中,作者说“人群是欲望的集结”,是为了说明下文人处于人群中不可能彻底摆脱欲望,这和上文的“不可能拒绝人群”的原因根本是两回事。且不说用这个推理来回答所问的问题本身是否合乎逻辑,仅凭脱离文本信息系统来阐释原文句子间的关系这种做法,就谈不上客观。这种只凭一己私见来规定评分标准的做法,应当说是不够严肃的。
21题,用“超越欲望”“追求普世价值”来阐释“精神的天空”的内涵,是恰当的,但把这种“天空”归到“生存境界”去,是明明白白地让作者自相矛盾。作者开头就说,人不可能拒绝人群;第二段的开头又说,处在人群中,人不可能没有欲望,接着,他又说,“我们还需要一种高度,一种空旷”,然后,他称赞孔子等人将在与天地万物的对话中所获得的“思想的星光……带进生存的夜晚”。在文中,作者明白地说我们所“生存”的是世俗的欲望的“夜晚”,而孔子等人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是“天空”的“星光”。作者的意思很清楚:人毕竟在物质的社会里生存,但人又不能只有物质欲望,还应当有精神上对普世价值的追求,就像夜晚里应当有星光。现在,标准答案让人的“生存境界”移往“超越欲望”和“追求普世价值”的“精神天空”,这不是让凡人去做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吗?
至于“作者期望自己‘接近精神天空’的原因”,尽管作者没有直接说出,但只要把原文的最后两段认真地读几遍,是不难看出的。作者明确地说,自己“不愿总是”沉浸在物欲的世界里,他“需要”从与自然界的对话中带回“一些白云”来擦拭物欲世界带给他的“陈旧”和心灵上的锈斑,总之,是想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如此而已。在这里,既不见“现实的欲望使他觉得压抑”,也没有说自己的“生活状态”是“庸俗”的。即便拉上原文的第一段末尾,那也帮不了忙,因为那里说的是“人群”,而不是“欲望”;是“有时”,而不是整个生活状态;是泛指所有的人,而不是专指作者自己。
这里的“标准答案”,多数的说法至多是命题者个人的一些猜测,现在却拿来衡量别人理解的正确性和准确性;要求考生阐释作者的意思,却不是严格地从文本出发制定答案。这种测试,不仅没有信度可言,还会给本已一片迷茫的阅读教学带来更大的混乱。
3.关于理解的主观性测试
理解不仅需要客观性,亦即需要准确地把握作者、把握文本信息的能力,还需要主观性,即需要读者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去溶化作者的语言表达和观点,进而形成自己的认识。主观性不仅是理解文本的溶剂,还是理解发展的动力,最后,还是形成读者认识成果的温床;它是阅读理解过程中最活跃、最能动、最有创造性也最有个性的因素,同时又是阅读测试最难掌控、最难定性的工作。
由于理解的主观性在性质上和客观性是不同的,所以,就不能用判断理解客观性的方法来判断主观性。判断客观性,是看考生理解作者意思的能力,判断的依据只能是文本及其整个信息系统;判断主观性,是看考生处理文本信息系统的能力。判断的依据有二:一是看考生的理解和文本有没有关系,是什么关系(如果没有关系,那就和阅读理解无关);二是看理解本身能否自圆其说,是否有足够的依据,以及合理和深刻的程度。因为这是个性的东西,所以我们不能对读者的切入角度、引申方向、重点的选择等作出什么规定,只要是从作品实际出发且言之成理的,就都是合理的。把握了这两个原则,判断主观性的答卷就不再是什么难事。对这一类理解,要是用判断客观性的标准去衡量,无疑是对合理答卷的扼杀。
还以2005年某地高考卷为例。
20题:孔子、庄子、释迦牟尼、帕斯卡尔、李白、爱因斯坦在作者眼中是“似乎远离人群的人”,你如何理解文中“似乎”一词的含义?文章列举这些人物有何作用?标准答案是:“似乎”一词的含义:①他们行为上远离人群,思想超越大众;②他们带着人群的全部困惑和痛苦走出人群,又将丰盛的精神礼物(“思想的星光”亦可)带回给人类,因而实际上并未远离人群。作用:①表明了伟大的灵魂和精神创造是如何产生的,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②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第一问“你如何理解文中‘似乎’一词的含义”,是测试主观性理解的,只要切合“貌似,其实又不是”这个一般意义,并且符合文中的实例,就都是正确的:既可以侧重“貌似”,也可以侧重“其实又不是”;既可以强调作者用这个词的动机,也可以分析和概括孔子等人的出世之态和入世之心,等等。只要言之有据,推演成理,就都是可以的。同样道理,第二问,对作者列举孔子等人的例子的作用的理解,也可以有多种答案。譬如,作者列举的是古今中外的例子,就说明这是普遍的现象;所列举的这些人物都具有世界性和历史性影响,而他们主要成就的价值,都和脱俗有着直接的联系;这些人物取得成就都证明这样一个道理——精神上的硕果,无法直接从物质欲望获得,等等。从修辞上说,这些事例的排比,使表达具有强劲的语势,从这一点推演开去,可以侧重于很多特点,作出合理的说明。但是,这些既具有个性又符合原文的理解,面对着现在这个若即若离、似是而非、空泛苍白的“标准答案”,都将被判“死刑”。且不说这样做会扼杀理解个性,也不说用几个人的理解去规范数十万人的理解是否合理,即从将理解的客观性和主观性混淆起来,用前者去衡量后者这种操作方法来说,就是不合逻辑的。
上面所说的不过是例子。实际上,全国各省高考的阅读测试,哪一个省不是这个样子的?再往前追溯,恢复高考近三十年来的阅读试卷,哪一份不是这样出、这样操作的?再看看我们的中考卷子,看看那些大大小小的语文试卷,概莫能外。这种命题方式对整个语文教学的负面影响,不能低估,阅读教学长期不能改观,就和这种命题方式有着直接关系。
4.关于文学作品欣赏能力的测试
不客气地说,现在高考的所谓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的试题和文学鉴赏实际上并没有多大关系。作品鉴赏,是指对作品的欣赏和鉴别。欣赏,最根本的问题是以审美的眼光看待作品,展开想象,感受作品的意境,作出审美判断,而现在充斥于我们试卷的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情感的分析,语句含义的概括以及对作品写作技法的分析,不是作品欣赏,而是文章分析,此其一。其二,作品欣赏是感性的东西,而不是理性的东西,更不是几个形容词所能囊括的;当对作品某些特点的感受被试题浓缩为几个形容词的时候,对作品的活生生感受也就被雷同化了,欣赏的生命也就结束了。其三,欣赏是富有个性的审美活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知切入点,这些并不妨碍其欣赏的品位和合理性。现在,只是用几种说法或几个词语去测试考生的欣赏能力,并且是用选择题的形式,不仅不能测出考生的欣赏能力,实际上是本末倒置,使真正有自己欣赏感受的人得不到应有的评价,相反,只懂得文章分析套话的人却往往能得满分。
更要命的是,各选项的表述不过是命题者个人的感受,不一定就切合作品实际、就合理。这样,对或错,就靠运气;答题,简直成了赌博。这种情形是极其常见的,这里还举2005年的某地高考卷为例。
22题: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错误的两项是:
A.文章开头以排比的手法含蓄地表达了个人与人群之间的紧密联系,接着笔锋一转,写人群“令人窒息”,“让人沉闷”,为后文提出远离人群的主张作了暗示和铺垫。
B.第二段中“挤压”“发酵”“挤兑”等动词的运用,避免了与下文“提炼”一词的重复,并使文章的语言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富有变化。
C.通过深沉的思考、努力的探索,“我”的眼界变得开阔,思想变得澄明,琐碎而陈旧的生活也由此得到改变。
D.作者建议哲学家或诗人不该有单位,认为这种机构限制了人们的思想,很难提炼出真正的智慧,使人无法达到精神的高处。
E.“低处的池塘”和“高处的白云”在文中是一对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作者借它们含蓄地表达了对两种不同境界的理解。
答案是A和D。但是,C就正确吗?文中根本就没有动态的过程,更没有“琐碎而陈旧的生活也由此得到改变”的意思,比起A项的“接着笔锋一转”来,C项错得更离谱,但却被定为正确。E项的说法就妥当吗?在汉语的文学语汇中,“池塘”不等于污秽的“烂泥塘”,要不是有后文“数着几张钱”,“低处的池塘”简直什么都说明不了,既没有明确的“象征意义”,更不是对什么境界的“理解”。五个选项之中,四个是纠缠不清的,而此题的分值是4分!
这不是命题者高明不高明的问题,而是原本主观性很强的欣赏能力,现在竟然用客观题的形式来测试;原本是人见人殊的东西,现在用几个人想出来的标准来衡量。这种测试,不仅和文学欣赏无关,也和考生真正的欣赏能力无关。
最后,不能不说说阅读测试中的“公共语言”问题。所谓“公共语言”,就是套话,它不是个人针对具体现象所进行的思维活动的产物,而是根据成语归纳起来的类型短语,用时照套,看看差不多,就像标签一样贴上去。阅读测试除了鉴赏题多数是主观题,从试卷上看不出什么套话。但你看看标准答案就会明白,要考生回答的几乎全是套话。套话价值几何?从上面所举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主观题还是客观题,无论是试题的表述还是命题者所定的答案,问题几乎全出在那些套话上!我们能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只能运用“公共思维”产生套话,不要说考生,就是我们的命题者都会出问题!
“公共思维”以及它的产物“公共语言”对中国的语文教育的危害实在是太久太深了,有识之士对此痛心疾首。在这方面,如果我们高考命题不能作出努力,不是危言耸听,终有一天,它将成为众矢之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