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写作:回归文本与生活的真正写作训练_文学论文

文本写作:回归文本与生活的真正写作训练_文学论文

依文练写:回归课文和生活的真写作训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文论文,依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作文教学应试化的倾向越来越严重,逼着学生写一些乏味的“高仿真”作文已经成为中学作文教学的主流。与学生学习生活脱节,与社会和自然疏远,程式化的写作要求更是使学生不知如何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作文几乎清一色地为取得高分而编假话、说空话、用套话,严重缺乏真实的体验和感受,严重失却了作文的本真。

      综观作文教学现状,学生普遍反映生活枯燥,没什么可写,也不知道怎么写。他们的文章中,无病呻吟者,结构混乱者,语言乏味者,比比皆是。究其原因,一是学生活动范围的狭窄,囿于家庭和学校;二来学生缺乏生活内化的本领。而写作只有拥有了丰富的素材,方能写出内容丰富的文章。我们不妨将视角投向与我们朝夕相处的教材。

      语文教材中的每篇文章几乎都可以成为我们写作教学内容的来源——课文中所表现的生活、塑造的形象可以成为我们写作中的素材;课文所描绘的山川风物、自然景观可以成为我们写作参照的对象:许多古诗文留下的至理名言、格言,可以成为我们写作中很好的标题、观点。爱国的屈原,鞠躬尽瘁的诸葛亮,心系苍生的范仲淹,身残志坚的海伦·凯勒……如此丰富的内容,只要善于取舍,就不会感觉写作是做“无米之炊”。如能把素材恰到好处地引进文章中并赋予新的内容,就会写出见解深刻、情文并茂的文章来。可见,语文教材是我们作文教学的后花园。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进行了依文练写的实践探索,引导学生挖掘教材资源,从教材中引出作文教学的“源头活水”,立足教材,深掘进入,来提高写作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写作水平,追求一种离学生兴趣最近的真作文教学。

      一、依文教学生扩写

      扩写是对原文的整体或局部内容进行扩展和充实的一种写作训练方式,通过扩写可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具体,语言更加生动或准确,增强文章的吸引力、感染力或说服力。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都是名家名篇,文章的语言往往简洁、凝练,特别是文言文和古诗词。因此,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于此做文章,将原作加以扩充、拓展和发挥,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扩写,让文章的内容更具体,让情节更生动,让形象更突出。

      教学《石壕吏》时,教师提出疑问:“这首诗的题目叫‘石壕吏’,为何写吏的少,写老妇的却多,题目能否改为‘石壕民’或‘石壕妇’?”在学生处于“愤悱”之时,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想象:在老妇说话时,官吏如何盘问,如何搜查,如何抓走老妇;而老妇又是如何诉说,如何啼哭,如何哀求。学生通过想象,再现了诗的情境,明确了这首诗题为“石壕吏”,虽然内容写老太太的多,但无一处不在写官吏的凶狠野蛮。最后师生共同商定:题目还是尊重原著,取名“石壕吏”。课后,教师及时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发挥合理想象,进行扩写训练。

      又如,《木兰诗》这首诗歌描绘了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教学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理清情节后,对其进行拓展,对各个画面进行想象描写。《天净沙·秋思》一诗中,十一种事物共同构成了一幅萧条、凄凉的秋天图景,可以要求学生展开想象,对诗歌表现的画面进行再创作。

      教师只有这样引导学生用心灵与作者生活、课文生活做多维、深度、到位的对接,学生才有可能充分、深入、真实、到位地体验、感受、思辨、品析和感悟,从而真正实现学生真深读、真受益和真提升。扩写也正是在真读、深读基础上的真提升。

      二、依文教学生续写

      作文教学应重视为学生创设联想、想象的机会和空间,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体验和感受,大胆地想象、联想、品析、思辨和评判。依文续写是培养学生以上能力的好方式之一。

      续写即是顺着原作的脉络、思路再作想象。它的实质是延伸作文。进行续写除了让学生进一步把握人物性格和文章中心以外,更能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训练,特别是利于想象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培养。续写前,学生要认真深读原文,原文的全貌和细节要了如指掌,牢记故事情节,理清人物关系,准确把握人物性格,透彻理解旨意;然后,沿着情节的发展轨迹,结合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和思考,推测情节的发展,预判人物的命运。

      选择叙事类的文章续写往往更能激起学生练习的兴趣。有些课文,结尾往往意犹未尽、耐人寻味,这种情况可以让学生根据内容进行续写。例如教学《孔乙己》,可以让学生续写《孔乙己离开咸亨酒店以后》。教学《故乡》,可以让学生续写宏儿和水生二十年以后的相见。这种续写的方式特别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加深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理解。

      三、依文教学生补写

      不少文学作品有时故意给读者留下艺术空白,令读者回味,引读者遐想,使读者获得艺术再创造的乐趣,补写正是这样的一种艺术再创造。补写不是无中生有,而是“化虚为实”“有中生有”,所有针对文本的补写都不是简单的填空,一定要根据文中的信息和写作要求做出合理的想象、联想和推测,补写的内容要与上下文水乳交融,要与文本内容高度融合。

      教学《石壕吏》,教师要求学生为“独与老翁别”设计一段“画外音”:“在天明的时候,诗人与老翁独自话别,心里面肯定有许多想法。那么这时候诗人心里会想些什么呢?把他想的内容用‘画外音’的形式表现出来。”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写下了许多精彩的文字,而后在《二泉映月》的背景音乐中诵读交流。学生在情感参与、内心体验的过程中,不仅读懂读好了课文,而且主动地内化课文语言,提升了思想认识,智慧得以生成,精神得以启迪。

      再如《孔乙己》中,孔乙己的长衫哪去了?《我的叔叔于勒》中,做小公务员的二姐夫是如何继续着他的发财美梦的?父亲又是如何向不知情的家人解释叔叔的长久不归的?《范进中举》中,范进赶考的几天家里生活情况如何?……这些都是很好的补写习作材料,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学会在“空白处”有机填补,从而使单薄的教材逐渐丰满起来,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本的认知体验,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探究阅读的能力。

      四、依文教学生改写

      改写是根据要求对原文从形式到内容进行改动的一种写作方法。改写的主要形式有:改变文体,如把诗歌改写成散文或小说,把小说改写成剧本,把说明文改写为记叙文等;改变结构,将原文材料进行重新组织、编排,如将顺叙改为倒叙,插叙改为顺叙等;改变人称,如把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或把第三人称改为第二人称等。改写的过程是一个新的构思过程,需要重新剪裁布局和表达。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如果菲利普夫妇在船上遇到的不是穷于勒,而是百万富翁于勒,会是怎样的情景呢?或者于勒在卖牡蛎时认出了哥哥菲利普,前来相认,情形又会是什么样呢?请同学们合理展开想象,注意学习作者是如何利用人物的语言、行动和神态去表现他们的内心世界的。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根据人物性格特点去设计他们的言行,既让学生在写的实践中加深了对课文主要写作特色的理解,又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学生改写后,可以引导他们与原文比照着读,体会一下改写后与课文原型相比的优劣。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与原文的比照中对文本的语言及写作技巧获得更深的体悟。

      五、依文教学生仿写

      仿写,就是教师先对教材中精选的文章进行写作要素和审美意蕴的点拨,然后让学生以此为范本进行借鉴、摹写。

      阅读是因文得意,写作是因意为文,二者是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的。利用仿写打通阅读与写作的壁垒,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写作能力,习得写作方法。而教材文本是最有效的抓手。中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文章均是文质兼美的好文章,有经典的名家名作,也有大量优美的时文。这些文章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写作素材、写作技巧、写作文体、写作语言水乳交融。我们完全可以将它们变成作文教学的蓝本。

      作家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作者用充满柔情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幅恬淡、美丽的山水画,表现了他对济南冬天的一往情深,学生完全沉浸在其中,口诵心思,勾起了对家乡的美好回忆。于是以“家乡的________”为题进行作文训练,学生的思维正处在兴奋点,跃跃欲试。这样的作文训练内容生动,材料丰富,情感真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谈生命》教学中,教师在带领学生精读重点段落后,设计了以下仿写要求:冰心老人认为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像一棵小树。那么,你认为生命像什么呢?请用一个比喻句写下你对生命的理解。这个仿写点的设计促进了学生与文本的深入对话,收获了意想不到的精彩。学生写出的比喻句有:生命是一粒种子,坚强地萌发,倔强地生长;生命是一首快乐的歌谣,清新是它的主旋律;生命是一本厚厚的大书,丰富而有内涵;生命是远航的船,会有风平浪静,也会有滔天巨浪;生命是一张白纸,靠我们用双手去涂抹斑斓的图画……教师在教学时敏锐地抓住了随文练笔的有效迁移点,使学生充分体悟到冰心这篇散文形象性、审美性和隐喻性的特点,同时引导学生对生命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也进一步奠定了学生把握作品感情和内涵的基础。

      六、依文教学生赏评

      语文教材所编选的课文,大多以文学性和思想性的高度统一见长。有些课文,学生读了以后,往往异口同声说“好”。然而问他们好在哪里,学生往往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先巧妙设疑,及时点拨,引导学生自己去理解分析。然后再结合课文及课堂分析,抓住课文的主要特点,拟小作文题,让学生动笔评价,从而将粗浅的认识加以深化、整理,并上升到理性高度。

      如学了《孔乙己》可以写《孔乙己“手”的用途》,学了《我的叔叔于勒》可以写《谈〈我的叔叔于勒〉中的悬念设置》,学了《智取生辰纲》可以写《〈智取生辰纲〉中的伏笔》,学了《散步》可以写《谈〈散步〉的语文美》等等。只要求学生评价某一点而不面面俱到,学生往往一挥而就。这样的作文训练,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使学生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认识,可谓一举多得。

      总之,将依文练写融于学生语文学习生活之中,这种作文训练形式能够最大化地调动学生的表达欲望,激发起他们的写作热情。长期坚持,养成自觉和习惯,不仅有利于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赏析、评价、习作能力,促进教读与学写的自然融通,更能够不断促进学生形成书面表达的意识,养成习惯,渐进发育学生的思辨力、品析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为此,我们一定要最大可能地发掘指导学生在阅读和品析中“依文练写”的有利因素,并引发学生依据具体文境适时训练,努力做到教读与学写完全融通、互哺共生,把这种真作文训练进行到底。

标签:;  ;  ;  ;  ;  

文本写作:回归文本与生活的真正写作训练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