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发挥我国在国际体育组织中作用的对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关于进一步论文,作用论文,对策研究论文,组织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0 前言
大量事实说明,一个国家在国际体育组织中发挥的作用大小,既与该国经济实力、体育发展水平有关,同时也将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体育事业发展速度和全面走向世界的进程。由于我国全面参与各国际体育组织的时间晚、人才少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我国在各国际体育组织中,特别在关键部门中任职少、影响力小的现象突出,不仅与我国的国际政治地位及体育事业发展总体目标不相适应,而且也直接影响到我国21世纪竞技体育全面走向世界宏伟目标的实现。因此,尽快改变目前我国在国际体育组织中人才少、影响力小的局面,研究和建立未来世纪胜任国际体育组织工作的人才素质结构,寻找和提出切实加强国际体育组织人才培养途径与方案,已成为我国体育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1 我国与国际体育组织关系回顾与现状分析
1.1 我国与国际体育组织关系回顾
追溯我国与国际体育组织的关系,应从王正廷1922年被国际奥委会遴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开始。作为当时中国著名的体育领导人之一,王正廷在全国性体育组织及筹备国内、国际重要竞赛中历任要职。在王正廷之后孔祥熙、董守义分别在1939年、1947年当选国际奥委会委员。1958年,由于以美国人布伦戴奇为主席的国际奥委会公然制造“两个中国”,中国奥委会发表了关于同国际奥委会断绝关系的声明,同时退出了国际游泳、田径、篮球、举重、射击、摔跤、自行车联合会及亚洲乒乓球联合会等8个国际体育组织。在此后20年间,我国只在国际乒联、国际滑冰等少数几个国际体育组织中保留了会籍。1971、1972年中美两国乒乓球队互访比赛打破了中美两国之间的坚冰,随着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我国调整了与各国际体育组织的关系。1979年国际奥委会执委会在日本名古屋举行,恢复中国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中国又重返了奥运大家庭。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广泛恢复和参与了各国单项体育组织。
1.2 我国在国际体育组织中任职现状分析
1.2.1 我国在国际体育组织中任职现状
目前我国共有138人在52个国际体育组织中任职;183人在55个亚洲体育组织中任职。从广泛参与国际体育事务角度看,我国在亚洲各亚洲体育组织中基本都有任职,与我国居亚洲竞技运动水平先进地位基本相当,但担任主要职务的还较少;在国际体育组织中我国任职人员偏少,特别是在奥运重点项目中任主要职务的少,如在55个亚洲体育组织中担任主席的仅有4人;在52个国际体育组织中担任主席的仅有5人,121人为一般成员;在国际奥委会认可并列入奥运会项目的35个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中,我国仅在其中的16个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中有代表成员,除羽毛球、田径和垒球外,其它13个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的中国代表均为一般成员。专家问卷表明,所有专家都认为我国在国际体育组织中任职人员较少或过少,还有专家指出在国际体育组织中任职的我国人员还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甚至与日本和韩国等亚洲国家相比也有差距。
1.2.2 造成我国在国际体育组织中不能更好发挥作用的原因分析
(1)国际体育组织人才匮乏。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加强了国际体育交往、加大了该领域的投入,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我国全面介入国际体育组织的时间晚、起点低、影响力小,距我国的国际政治地位和体育事业发展总体目标的要求尚有较大的差距,尤其在国际体育组织人才的培养上,无论是人才类型、培养途径,或输送渠道、队伍建设等方面,都缺乏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规划部署。这一点,从我国在国际和亚洲体育组织任职现状中也反映出,我国在国际体育组织中的任职人员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处于弱势。
(2)中西方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东西方社会文化乃至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社会文化,由于其社会历史条件的差异,各种社会文化特质也就千差万别。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必然要反映不同民族和社会的历史文化个性,而多数近代、现代竞技体育项目和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发源、发展于欧洲国家,自然也带有浓厚的欧美文化印迹。作为有数千年文明史的中国,其民族和社会成员在深厚积淀的传统文化影响下,对如何看待国际体育组织、如何发挥国际体育组织成员的作用等,也必然会受到内在的价值观念和思维定式,以及外在的行为方式和表现形式等方面的影响,使得中国在积极参与国际体育事务、发掘国际体育组织成员作用、重视和加大该领域投入、加强国际体育组织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力度不大、效果欠佳。
(3)国家综合实力及体育发达程度的制约。我国目前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的有限性制约着我国体育事业总体发展规模和水平。对需要大量经费以保证和加强我国在国际体育组织中的作用来说,这种限制和制约程度更高。也正因为如此,我国对那些“以我为主”来建立和维持的国际体育组织,采取了不积极参与的政策,这一政策使我国在很多国际体育组织发展过程中处于劣势。
其次,一个国家的体育发达程度,包括竞技体育水平高低不仅反映该国的综合实力、教育与科技水平等,同时,也与该国在国际体育事务中的影响力、国际体育组织人才的培养与输送等有着直接的关系。虽然我国竞技体育水平已居世界“第二集团”前列,但从体育事业总体发展规模和水平看,与世界体育发达国家仍有较大的差距,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国在国际体育组织中的作用发挥。
2 国际体育组织人才素质结构、人才类型与发展趋势
2.1 国际体育组织人才素质构成
专家问卷结果表明,一名合格的国际体育组织人才应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较强的公关能力、系统的国际关系知识、良好的文化素养、扎实的体育专项知识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由于大多数国际体育组织以英语、法语等作为工作语言,只有具备高超的外语水平才能与其他国家的成员进行沟通和交流,这是作为一名高水平国际体育组织人才必备的条件之一。随着日益复杂的国际政治形势,许多政治斗争也反映到国际体育组织中,掌握必备的国际关系知识,站稳正确的政治立场,对于一名国际体育组织管理者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国际体育组织内部存在着各种利益集团,要求领导者具有良好的公关能力,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此外,良好的文化修养、扎实的体育专项知识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也是不可或缺的。
2.2 国际体育组织人才类型
我国在国际体育组织中任职的人员大致有3种类型,一种是著名运动员退役后成为教练员或本国该项目的体育官员,逐步成为洲际、国际体育组织的体育官员,如原国际乒乓球联合会主席、现国际乒乓球联合会顾问委员会主席、亚奥理事会副主席徐寅生;第2种类型是从外语或管理专业人才成长为某项体育项目的外事工作者,如国际奥委会委员、国际羽毛球联合会主席吕圣荣;第3种类型是政治家、社会活动家成为某一国际体育组织的领导人,如伍绍祖、刘吉、霍震霆等。我国的政治家、社会活动家与世界各国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既有相同点,同时也具有我国特有国情所决定的不同点,多为政府官员的同名词。由于他们与政治界、经济界、文化界人士有着良好的关系,在担任国际体育组织领导人后,在参与、推动和组织国际体育活动过程中有着明显的优势。
2.3 国际体育组织人才类型的发展趋势
考察国际体育组织人才成才途径与类型不难发现,培养优秀运动员进入国际体育组织的优势虽然十分明显,但由于运动员的文化修养、外语水平、国际关系知识等都有较大的欠缺,当其成为国际体育组织官员后,其后继作用的发挥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也正因为如此,国际体育组织的高层领导人已逐步由以前的运动员、教练员出身变为律师、职业经理人等,尤其在一些有着巨大体育市场的项目中,如国际足球、篮球联合会中专家管理的特征越来越明显。种种情况表明,国际体育组织人才类型已逐步由出身于优秀运动员、教练员的人才类型向着外语和经营管理人才的类型方向发展。
根据国际体育组织人才类型发展趋势,结合我国国情和未来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我们应当着眼未来,及早做好准备,以培养外语或经营管理人才成为国际体育组织人才为重点,兼顾不同类型国际体育组织人才的培养,形成不同层次、不同人才类型优化组合的队伍体系。
3 进一步发挥我国在国际体育组织中作用的对策
3.1 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报告为指南,以我国外交政策为指针
体育事业是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组成部分,体育对外交流作为我国对外交流的一部分,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报告为指南,以我国外交政策为指针,服从于我国外交路线和政策需要,服务于经济建设和体育事业发展总目标。尤其在当今国际新秩序尚未确立、世界霸权主义势力扩张、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之中,研究和制定我国体育外交目标、发展战略和对策方案,更须从国际和国内的发展需要出发来确定我国体育外交路线和发展目标,按照党的十五大所指出的“要积极参与多边外交活动,充分发挥我国在联合国以及其他国际组织中的作用”,加强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密切合作、相互支持,广泛参与各国际体育组织,充分发挥我国在各国际体育组织中任职人员的作用,不断提高我国在国际体坛地位,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为世界体育运动的发展作出我国的贡献。
3.2 以主攻国际奥委会为策略
有着近200个成员国和地区的国际奥委会是当今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国际体育组织,也是国际体育组织体系的核心,它不仅对众多的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有着重要的影响,其自身尚拥有20多个专门委员会。选择我国在21世纪充分发挥在国际体育组织中作用的切入点,当以奥委会为主攻方向。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以及我国竞技体育水平所取得的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我国在国际体坛上的地位也不断提升,为我国进一步发挥在国际奥委会作用奠定了极为坚实的基础。
3.3 以重点项目和优势项目为重点
我们主攻国际奥委会的战略并不意味着放弃、忽视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对单项体育组织要有选择地重点突破,这些组织包括:
(1)有重要影响的组织。如田径、篮球、足球、游泳等重要国际体育组织。
(2)我国竞技运动水平高、已有良好基础的组织。如乒乓球、羽毛球等,保持和发扬我国在这些国际体育组织中的影响力对于稳固和提升我国在国际体坛的作用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3)有可能进入奥运会的优势项目。国际奥委会1999年6月20日在韩国汉城召开的第109次全会上通过决议,承认国际武术联合会为“被承认的联合会”。这表明武术已迈入了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大家庭,向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迈了一大步。我国类似的还有技巧、龙舟、风筝等,一旦这些项目能进入奥运会将会极大地提升我国在国际体育竞争中的地位。
3.4 以发挥国际体育组织任职人员作用和加强人才培养为核心
(1)进一步发挥现有任职人员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虽然在国际体育组织人才队伍建设上采取了系列改革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据专家咨询结果,现有任职人员素质结构中,普遍存在着决断能力不强、开拓精神欠佳、外语水平较低、年龄结构偏大等问题。因此,应首先加强对现有任职人员的外语和专业再培训工作,建立定期与不定期的培训制度;其次,建立和实施国际体育组织任职人员考核和动态任职制度,为改善现有队伍年龄和专业结构、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第三,加强现有任职人员之间、现有任职人员与国内之间的交流,举办定期或不定期的现有任职人员之间以及与国内各项目管理中心和各体育组织之间的座谈会、恳谈会等,以互通信息、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和调动现有任职人员积极性。
(2)重视和加强国际体育组织人才后备队伍的建设。我国在体育外事官员的选拔上还存有“官本位制”的烙印,用国内的级别来“套”国际体育组织的任职,论资排辈的弊病使一些优秀人才难以脱颖而出。其次,我国在国际体育组织人才的培养上,长期以来多侧重于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等,体育界一定程度上的自我封闭,使大量的经营、管理、法律人才难以进入体育界发挥作用。第三,在体育外事人才的培养上,相对重视程度不高,投入不大,没有形成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因此,改革现有国际体育组织人才甑别和选拔制度、加强这支队伍建设的统一领导和全盘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选择有条件的直属体育院校开设相关专业、加速国际体育组织人才培养进程是现在和将来较长时期内我国培养合格国际体育组织人才的工作重点与必要措施。
3.5 以申办奥运会为契机
奥运会是世界竞技运动最高层次的较量,也是4年一度的全球的焦点。日本东京、韩国汉城、西班牙巴塞罗那等城市通过举办奥运会,大大促进了城市基础建设,提高了城市的国际知名度,宣传了所在国家。近几年来,中国的改革开放进一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国际社会的各个领域中,中国正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我们不但有着良好的国际形象,国际地位也日益巩固和提高。在奥运大家庭中,中国愈来愈受到世界的关注,国际威望不断提高。我国的体育事业蓬勃发展,运动员在各类国际大赛中运动成绩稳中有升,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也取得了富有成效的实绩。若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将会更进一步扩大中国在国际体坛的影响,吸引世界各国对我国的注意,对外宣传我国改革开放成果,振奋民族精神,提升国际地位。这不仅会对提高和扩大我国在国际奥委会中的作用与影响力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且也将有利于我国在各国际单项体育组织中更好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