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海南回族先民的来源及其去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回族论文,先民论文,海南论文,去向论文,来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51.2"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86(2003)02-0054-02
海南省现有回族8667人,三亚分布最多,有近7000人,聚居于回新、回辉两村。根据历史的记载和考古学家的鉴证,回族先民迁入海南岛从唐代已经开始,宋代时较为频繁,儋县、万宁和海口曾是他们的居住地。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他们有的再迁,有的汉化、黎化,其余聚居三亚市,形成目前惟一代表海南、具有独特伊斯兰文化和民族特色的三亚回族。其民族来源、语言结构、服饰文化、清真寺建筑艺术等引起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关注。现将有关三亚回族的来源和去向作如下三方面的论述。
一、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的后裔
唐代,广州、扬州、泉州作为中国的沿海通商口岸城市,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伊斯兰教也最先传入。而海南岛当时是商船的中转点,自然居留了部分阿拉伯人和波斯人。
据《太平广记》载:“唐振州民陈武振者,家累万金,为海中大豪,犀象玳瑁仓库数目。先是西域贾漂泊溺至者,因而有焉。海中人善咒术,俗谓牟得法。凡贾船经海路,与海中五郡绝远,不幸风漂失路,入振州境内,振民即登山披发以咒诅,起风扬波,舶不能,必漂至于所咒之地而止,武振由是而富”。经考证“振州”即今天的三亚市,它所管辖的范围即现三亚市辖区范围。三亚市羊栏回族现存的一块汉文石碑《正堂禁碑》也记载:乾隆十八年间,所三亚里回民先祖蒲儒嵩等呈状与保平里徐翰圭互控海南一案,可以追溯回民先民历代捕鱼作业的地带“东至赤岭与陵水交界,西至黄流莺歌与感恩接壤”。这个记载正好与《太平广记》所记载的区域相符,这说明三亚回民的先民们由于种种原因从唐代登陆海南岛以后,就居住在三亚这一带区域的海滩上。又据《唐大和上东征传》载:“唐天宝年间(908-923年)鉴真和尚第五次东渡日本时被漂流至海南岛的振州江口,得到振州别驾冯崇债的迎接,后又被护送到万安州大首领冯若芳家安置,这个冯若芳每年常劫取波斯船二三艘,取物已贷,掠人为奴婢。其奴婢居处,南北三日行,东西五日行,村村相次,总是若芳奴婢之住处也……”万安州即今天的万宁市,唐朝时陵水也属于万安州所管辖区域内。
1983年前后,海南岛的三亚市和陵水县濒海沙滩地带连续出土了梅山墓葬群、干教坡墓葬群、番岭坡墓葬群和土福湾墓葬群等4处古代穆斯林墓葬群,这4处古墓葬群所在的区域也正好是振州和万安州间的区域范围内。
1983年,考古工作者在海南岛发现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的古墓群,该墓群自陵水县英州镇土福湾村至三亚的藤桥镇番岭坡,东西长约2.5公里,南北宽40-60米不等,墓碑均用阿拉伯语或波斯语书写。其中有一块特别引人注目,它的墓碑上写着:“殉教者伊本·赛爱德·宛葛斯之墓,死于12月。”据说他就是第一位到海南岛来传教的人,是第一位到中国广州传教的阿拉伯传教师宛葛斯的儿子。海南回族老一辈人有这样的传述:“唐朝(651年间)时,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之甥宛葛斯巴巴,奉穆罕默德之命,率30余名阿拉伯传教师到广州进行传教,后来有一部分人到海南岛来传教,海南岛才出现了伊斯兰教。”
1942年,台北帝国大学医学院为了进行体质人类学的个体测量,派忽那将爱到三亚对羊栏回族30岁以上的成年男女共198人进行过体质调查,结果表明三亚回族同南方汉人相比,三亚回族属于身高、鼻高人种,具有阿拉伯人的血统。
目前,三亚回族还保持原先民族的传统文化,过着浓厚纯正的伊斯兰教文化生活,不与其他民族通婚(除非信仰伊斯兰教),穿着代表本民族文化特色的服装,善于经商,是勤劳致富的能手。
二、占婆国迁来的移民
三亚回族有自己独特的“方言”,外界称其为回族话。从1991年海南省第一批到沙特阿拉伯留学的学生江青全、陈道亮来信说,在沙特麦地那大学,有一部分来自英、美、法、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老挝、越南等国的留学生,说的方言与三亚回族话相似。究其原因,发现他们原籍均为越南占城人,每年去朝觐的三亚回族在麦加城和麦地那城,都能和这些来自世界各国的说话相似的占城人进行语言交流,交谈中看出各方语言变化很大,但彼此之间还有共同之处——基本母语保持不变,通过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的交流,大家基本上能进行对话。造成这种原因,大家认为:一是时间相隔漫长;二是各方都受当地语言、土语的影响。以三亚回族话与马来西亚占城语为例,双方语言已有了较大的变化,除基本母语外,双方语言已掺杂不少地方语和国语,前者的语言已掺杂不少海南语和国语,后者语言掺杂不少的马来语和英语。经过几年来接触交谈,大家确定原先来自同一民族,即同一个占婆国人,因交趾与占婆国发生战争而被迫迁移。据两位占城籍穆罕默德·约罕亚博士和穆罕默德·谢克尔博士所写的《印度支那穆斯林》一书中所述:“占婆国是公元202年由马来玻利尼西亚人建立的国家,由四个盟国组成,其民族(占城人)是印度支那惟一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后因与越南发生战争,越南分四次占领该国后,该国人民开始向邻国求和移居。”海南三亚回族就是这个期间搬迁过来的。
据中国史记载,自宋朝至明朝500年间,占婆国人前后数批迁来海南,其中最早的记载是《宋史》第489卷:“太宗雍熙三年(986年)占城人蒲罗遏率族百人,避国难,移往海南岛之儋州”。道光《崖州志》也记载:“宋元间因乱,挈家泛舟而来,散泊海岸(大蛋港、酸梅铺海岸),谓之番邦、番浦,后聚所三亚里番村。”
据多年来的考察研究,“三亚”一词是出自三亚回族话“托占亚”译音而来的“所三亚”,其意是番人居住地,是当时阿拉伯人、波斯人和占城人等三种亚洲人居住地。
三、先民们后裔的去向
海南回族先民自唐代登岛以来,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而回民的人数却仍然还是那么稀少。针对这个疑题,作者曾多次走访一些年龄较高又有威望的老人,他们一致认为造成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有:1.遭受骤风袭击泊岸上岛或被劫取到岛上的先民,他们多数是单身汉子,并非有居留之意,绝大多数寻找机会漂洋过海;2.因环境所迫或宗教生活受到限制,一部分先民入乡随俗,汉化、黎化和再迁他国;3.遭受灾难深重导致死亡率高。
泰国一位姓海的老人到三亚回民村参观访问,他自称其祖辈从海南迁居泰国已有300多年,泰国目前有不少的海南籍回民,大部分是姓海、哈、刘,主要分布在泰南、纳空和普济岛等地。据传述,从明初到清末,由于内陆回民不满封建统治阶级的歧视和欺压,不断爆发起义,因此受到统治阶级的镇压和屠杀,海南岛回民也难以幸免,在海口、儋县、万宁和三亚回民不同程度地受到镇压和迫害,许多人因宗教生活受到制约或环境生活的影响而被汉化、黎化,其中有部分再迁他国。
潘先、李居礼的《海南岛福湾海湾伊斯兰墓群及伊斯兰后裔去向查考》写道:“今万城城西之番村,古代番人留下的后裔只有蒲光茂兄弟两家人,余者他迁了。据了解,此单姓独户的蒲姓‘番人’,因年长月久受生活环境所制约,从他们的曾祖们的曾祖父辈起就被迫入乡随俗,逐步汉化。”据老人传述,儋县和万宁的回民(汉化)曾派人来三亚回辉村认宗认祖,自称其祖辈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民,并向他们居住所在地政府申报改为回族,但因拿不出历史证据而得不到承认。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儋县峨蔓村100来户姓蒲人家,又再次向当地政府申请,但政府没有承认,后搬来三亚回新村居住。此外,陵水县英州加卜村,有一户姓蒲黎族,据说他们就是黎化了的回族先民后裔。
清朝乾隆年间(1782年5月)发生的“海富润携带经书案事件”,使海南岛内回民坐立不安。海富润,崖州人,家住现在的回新村,因多次受到严格搜查,海富润全家老少(除海富润本人外)全部移民海外。据传述大约当时有500多人因此事发生而移居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国家和香港、澳门地区。马来西亚槟城目前约有1000多名海南三亚回族侨民,其中哈桑·哈书章·哈志的儿子阿布杜·哈米德·本·哈桑还担任马来西亚现政府副总理。日本金关丈夫40年代所写的《三亚街的回教徒》一书中记载:“日本登陆海南前,三亚回民与新加坡、马来西亚、波斯、阿拉伯一带有所往来……,华侨也不少,多数侨居新加坡。”据估计,目前居海外的三亚回族侨民约有10000多人。
总之,三亚回族在发展过程中,其民族的来源是多元化的,有从阿拉伯、波斯地区迁来的移民,有从越南占城地区迁来的移民,也有从内陆地区迁来的移民,但从他们的生活习惯和语言、相貌特征来断定,主要还是和阿拉伯人占多数。
收稿日期:2003-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