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陕西科技大学 710021;2.陕西省府谷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719499)
【摘 要】 自卑在多数人中不同程度的存在也是现代中职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如何帮助中职生克服和预防自卑心理,树立自信,是每一位中职教育工作者所关心的问题。作为心理健康老师更应该针对中职生心理健康状况,加强对中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的研究,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本文对造成中职生自卑心理的因素、特点进行分析,并根据心理健康课教学特点提出帮助中职生克服自卑心理的相关课堂教学对策。
【关键词】 中职生 自卑心理 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7)01-056-02
中职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阶段,是我们国家未来的宝贵资源之一,但由于高等教育办学能力与规模的限制以及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原因,使得他们失去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中职学生由于种种原因,普遍存在、自卑、悲观厌学的情绪,这不仅严重影响了中职学校的正常的教学秩序,而且,妨碍了同学的健康成长,所以研究解决中职类学生自卑心理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学者,就应用心理学原理到中职学生教学中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如何通过心理学课程教学,解决学生心理自卑问题研究成果,尚不丰硕,本文,想结合自己教学实践作些探索。
一、中职生自卑心理现状
近年来,普通高中不断扩招,中职学校迫于生计和招生的压力,不得不大大放宽招生条件,各种低素质学生都涌进学校来,他们普遍表现为学习无兴趣,自己没信心,读书无目标,在校混日子。学习上厌学,心理上自卑,教师的课不好上,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现阶段,学生自卑的心理和行为问题的研究相对集中于中学生和大学生,而对中职的学生研究都比较少,尤其在中职生课堂教学对策方面基本没有,本文主要从中职生的角度进行研究,并以本人所在学校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学生的自卑心理及课堂教学对策,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是否具有自卑心理,行为是否出现问题。
二、中职生自卑心理形成的主要原因
在学生这个群体中,中职生的自卑心理显得格外引人注意,因为近几年有自卑心理的中职生人数呈现上升趋势,而且原因越来越复杂,危害程度越来越深,也越来越直接。这不仅给学生个人前途增加了不确定因素,而且对职教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教大的负面影响,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社会竞争愈来愈激烈,就业压力愈来愈大,社会对职中生的认同程度低,使得职中生因为自己学历较低而感到前途渺茫,对未来失去信心。
2、大多数职业中学的教学条件、教学质量相对较差,使得学生由不满到失望,渐渐失去求知的欲望,放任自己。
3、一部分职中生存在着厌倦学专业,对成长途径的认识较片 面,对自身的认识不够、信心不足等问题,时间一长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4、家庭条件相对较差也易引起自卑,父母亲工作单位不好,家庭经济状况差,吃、穿、住等方面不如别的同学;家庭的不幸:失去双亲或其他亲人的沉重打击;家庭不和,父母离异;城乡差别,特别是农村学生极易产生自卑情绪;个别学生由于父母亲犯罪,自己的思想压力大,或受到歧视,更容易形成很强的自卑心理。
5.自身某些条件相对较差也易引起自卑,如身体有残疾,个子矮小、太瘦或太胖,疾病缠身,相貌不俊美,爱好和特长较少或没有等等都易使学生产生自卑心理。
6.自尊心连续受到伤害会引起自卑,有的学生由于各种原因经常受到老师或班干部的批评,导致"越批评越笨"的现象,这些学生总感到什么事情都做不好,以致羞怯、慌张,不知如何是好,有的干脆"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
三、中职生自卑心理及其心理健康教学对策的研究意义
1、做好中职生中职生自卑心理与心理健康课堂教学对策研究,有利于发现我校学生的心理问题,使他们健全人格,全面发展。
2、做好中职生自卑心理与心理健康课堂教学对策研究,有利于使中职生积极主动面对中职学校的学习生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个人心理问题,并在课堂中培养自信能力,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全面发展的目的。
3、做好中职生自卑心理与心理健康课堂教学对策研究,有利于培养中职生投身社会、关心他人的思想意识,促使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体验自我对自然、他人和社会的意义,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
中职生正值青春发育期,情绪波动较大,自卑心理的存在,更使其烦恼忧愁不断,容易背上沉重的精神包袱,导致心胸狭窄,脾气暴躁。更叫人痛心的是,别人越是看不起自己,自己就越自卑,如此恶性循环,在苦闷的泥潭里越陷越深,无法自拔……那么我们如何帮助中职生克服自卑心理,促进他的和谐发展呢?
四、通过心理健康课消除中职生自卑心理的课堂教学对策研究
1、利用积极心理学设计师生互动的的职业规划,提升学生对未来信心 。
利用积极心理学原理设计学生对未来职业规划教学环节,具体步骤如下:
(1) 情境导入、背景介绍
教师通过 PPT 等展示图片,视频让学生了解背景资料,认知创造现实。
(2)分组准备
首先让学生分组推选组长,老师布置任务 :如何何认识你未来所从事的职业,老师重点点评:信心是高层次的职业认知与高品位的职业生活的统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分组设定阶段职业规划目标
老师重点点评:职业规划包括设定起点目标、终点目标和阶段目标,各组学生完成规划设计。
(4)组织实施
组内互相讨论,组长总结汇总,教师点评。
(5)收获成果,体验幸福,增强学生自信心。
各组找代表讲解汇报(表演带讲解)
老师点评,适当播放成功视频。
2、利用案例教学提高同学自信心
搜集往届毕业校友、及社会上成功中职毕业人士的案例,总结他们成功的秘诀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信心。
3、利用项目教学法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老师的指导,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可能出现问题及解决预案,这里实际问题可以结合国家省市等的各类竞赛项目与科研项目而定。
4、利用情景教学法结合沙盘模型、视频资料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科研的积极性,寓教于乐。
教学形式采取类似沙盘模拟大赛类似教学形式;活动特色:突出学生交色扮演;活动目标:激发学习兴趣,寓教于乐。
为此我们制做了有代表政府、企业、银行、税务、海关、市场等
市级机构移动沙盘模型和有不同职务、不同岗位人员角色牌,让学生模拟实际经济管理活动进行模拟博弈,给予他们适度的"挫折教育",和"成功教育"提高他们在面对各种挫折时的心理承受能力,同时灌输"你行,我也行"的信念,克服自卑心理。
5、师生互动教学法--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积极进行心理辅导
《学记》中指出:"知其心然后救其失。做好中职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就必须做好调查研究。作为心理健康老师在心理健康课堂教学中应通过细心观察、个别谈话、讨论等多种途径,探求学生产生自卑的不同原因。当然,调查了解学生心理状况这项工作是比较复杂和繁琐的,需要有耐心,才能够"知其心"。每一位有自卑感的学生,其产生自卑的原因是不一样的。老师要对收集到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类,建好班级学生个人档案,对学生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为有的放矢地"救其失"打下基础。教师一旦发现学生有自卑的苗头,应立即对症下药,做好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把自卑消灭在萌芽状态。
6、正确的自我评价--教育学生以长补短,补偿自己
自卑可以让你明白自己正处于忧患之中,不改变是不行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帮助学生认清自己的缺点,并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现实,一是让他们明白"勤能补拙"的道理。例如,计算机应用班的一名学生动手能力不强,打字的速度比其他同学慢。我就引导她通过坚持不懈的练习来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不仅提高了打字的速度,还提高了正确率,最后达到了很好的水平。二是让他们懂得"扬长避短、取长补短"的道理。发挥自己的特长、优势,走自己的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事实屡见不鲜。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讲爱迪生、贝多芬等名人的故事,告诉他们这些人的优秀品质和辉煌成就从某种意义上,都是其个人"缺陷"造成的。只要下决心,讲究科学方法,因势利导,我们就可以跳出"自卑"的泥潭,阔步走向成功之路。
7、教师要注意自身的心理健康,培养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重要他人",他们对学生的态度和评价影响着学生的自我概念。教师在教育中起着主导作用,其一言一行都是学生模仿和学习的榜样。教师对生活、工作及对学生的热爱,会给自卑的学生无声的教育和帮助。教师要以自己良好的心理状态影响、感染和教育学生;教师应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促进学生健康个性的发展;教师要克服专制作风,争当民主型教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坏境中,乐观向上地成长。教师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要把锻炼的机会提供给每一位学生。教师不但不能歧视有自卑感的学生,反而要偏爱、关心和鼓励有自卑感的学生,对他们要始终给予高期待,逐步让自卑感较重的学生提高自我价值感,更加自尊、自信、自强。
然而,我们也可以清楚的看到,转化中职生的自卑心理不是一时,也不是单一方法所能解决的,而应采取长期的、系统的、形式多样的、内外因相结合的综合措施,以便及时、高效地帮助那些自卑的职中生更好的完成学业,真正成为社会有用的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毕艳华. 积极心理学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校园英语,2014,15:56-58.
[2]李欣文. 心理学教育在中职学校的教学优化分析[J]. 现代交际,2016,09:221+220.
[3]田淑英.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探析[J]. 中华少年,2016,03:201.
[4]陈翠红. 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心理学教学策略探讨[J]. 留学生,2016,09:242.
[5] 马晓利. 以"情"激趣,触"境"生情--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旅游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 新课程学习(上),2014,02:16-17.
[6]徐章燕. 积极心理学在中职德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4,03:18-24+84.
论文作者:王丽 杨君岐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7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5
标签:自卑论文; 中职论文; 学生论文; 心理论文; 心理健康论文; 教师论文; 心理学论文; 《科学教育前沿》2017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