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华信医院心脏中心一病房 北京 100016)
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后发热原因分析及护理效果。方法 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儿科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之间收治100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发热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治疗和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整体手术时间和麻醉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手术治疗指标情况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治疗患者术后接受发热针对性护理,患者手术操作和麻醉时间明显更短,因而治疗和护理的安全性更高。
关键词: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后发热;临床护理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指的是胎儿阶段心脏血管异常发育诱发的心血管畸形疾病,也是一种儿童常见心脏病类型。医学研究结果证实,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在0.8%左右,且多数患者生存时间在1年以内。随着介入导管治疗技术的发展完善,动脉导管介入治疗逐渐成为了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且具有术后恢复速度快、手术出血量少、微创等特点,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儿科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之间收治100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男56例,女44例,年龄8个月~13岁,平均(6.5±4.6)岁,体重6~49kg,平均(27.6±23.4)kg。全部观察对象均接受血液生化、胸片、大小便常规和血常规等检查,且无术前感染表现。其中,动脉导管未闭(PDA)患者30例,房间隔缺损(ASD)患者28例,室间隔缺损(VSD)患者42例。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和疾病类型患者比较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实施全身麻醉,依据病情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PDA患者麻醉后由外周血管插管置入导管,由PDA将导丝置入降主动脉,造影测量PDA直径,并实施封堵器封堵。ASD患者经皮插入导管,由左上肺静脉置入导丝,并实施封堵器封堵。VSD患者常规实施造影检查和经皮穿刺,建立静脉通道后实施封堵器封堵。
1.3 护理措施
对照组采取常规临床护理措施,实验组采取发热针对性护理,具体措施:第一,依据患者实际情况采取保暖措施,对于年龄较小的患者可在保温箱中保温。第二,对于全身麻醉的患者需配合特殊护理,并对其发热等情况进行密切监测,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第三,对于年龄较大的患儿,可主动与其沟通,防止患儿因为苦恼而造成影响治疗效果的行为。第四,为了降低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可协助其及时补充体液,待其体内恢复电解质平衡。
1.4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时间和麻醉持续时间,对比手术和麻醉时间在50min以内患者所占比例。
1.5 统计学分析
本次临床资料均使用SPSS17.0软件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t检验,若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整体手术时间和麻醉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手术治疗指标情况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 讨论
介入封堵术是一种临床常用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治疗方法,这一治疗技术具有恢复速度快、出血量少以及手术创伤小等优势,但是,患者治疗后存在一定的呕吐、发热等不良反应风险,进而降低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1-2]。通常情况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治疗后发热的主要原因在于手术时间和麻醉方式,手术时间越长,其体温中枢神经受到麻醉作用影响就越大,而不同的麻醉方式也会对患儿的体温中枢神经造成直接影响,进而大大增加发热的发生率[3-4]。
由本次医学研究结果可知,针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治疗患者实施发热针对性护理,能够大大缩短患者的手术治疗时间和麻醉持续时间,手术和麻醉时间均在50min以内的患儿占比较高,由此可见,发热针对性护理意义重大,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卫红梅.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中的护理配合[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5):62-63.
[2]陈晓菊,黄珊珊.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治疗的护理[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17):2141-2142.
[3]杨月东,付仲霞.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术前、术中及术后的观察与护理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8,5(22):124-125.
[4]古勇霞,陈丽媛,黄春燕,等.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后发热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J].微创医学,2014,9(1):108-109.
论文作者:古亚莉 赵云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30
标签:先天性论文; 患者论文; 小儿论文; 心脏病论文; 实验组论文; 时间论文; 术后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15期论文;